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本文简要论述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意识,将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体育与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有效预防伤害事故,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中学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起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采取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形式,激活体育课的生机和活力。善于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以及程序教学等等。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生动、多样,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从内容方面去点拨和启发。总之,中学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人以渔”,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当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意识地参加锻炼,增强体质,调节身心。
二、将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切实可行的有效结合点。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品质作风、仪表着装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去爱每一个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用一种民主的心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老师的爱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中有爱。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布卢姆曾经说过:“回顾一下情感领域,它实际上是一个‘潘朵拉魔盒’。”情感不仅是教育的力量,教育的手段,而且它本身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对象。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当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一旦遇上困难和挫折,情绪容易低落,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一些学生只能听表扬,听不进批评,自私狭隘,虚荣心强,还有的学生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对人的心理发展也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
四、正确处理体育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巧,养成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目前,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仍然一直是全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指挥棒。所以体育体育教学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久而久之,在学生的眼里,体育课就是活动课,就是玩,就是自习课。所以学生应当加强对体育课的重视。体育与德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体育为智力的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没有健全的身体,良好的体质,就不可能真正学好知识,更谈不上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五、减少教学中的伤害事故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的,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学。所以体育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有时运动场地、器械也存在某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再加上个别时候老师的疏忽大意,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体育课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在教学中要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检查力度,定期进行维修,不断完善对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对陈旧的体育器材进行更新。保证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场地设施等原因而造成伤害事故。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要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做到对伤害事故的有效预防。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正在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以健康为核心,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真正使得中学体育成为终身体育的起点。
(责任编辑:袁笑明)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中学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起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采取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形式,激活体育课的生机和活力。善于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以及程序教学等等。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生动、多样,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从内容方面去点拨和启发。总之,中学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人以渔”,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当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意识地参加锻炼,增强体质,调节身心。
二、将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切实可行的有效结合点。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品质作风、仪表着装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去爱每一个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用一种民主的心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老师的爱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中有爱。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布卢姆曾经说过:“回顾一下情感领域,它实际上是一个‘潘朵拉魔盒’。”情感不仅是教育的力量,教育的手段,而且它本身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对象。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当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一旦遇上困难和挫折,情绪容易低落,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一些学生只能听表扬,听不进批评,自私狭隘,虚荣心强,还有的学生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对人的心理发展也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
四、正确处理体育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巧,养成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目前,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仍然一直是全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指挥棒。所以体育体育教学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久而久之,在学生的眼里,体育课就是活动课,就是玩,就是自习课。所以学生应当加强对体育课的重视。体育与德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体育为智力的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没有健全的身体,良好的体质,就不可能真正学好知识,更谈不上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五、减少教学中的伤害事故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的,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学。所以体育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有时运动场地、器械也存在某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再加上个别时候老师的疏忽大意,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体育课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在教学中要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检查力度,定期进行维修,不断完善对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对陈旧的体育器材进行更新。保证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场地设施等原因而造成伤害事故。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要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做到对伤害事故的有效预防。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正在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以健康为核心,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真正使得中学体育成为终身体育的起点。
(责任编辑:袁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