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儒家三大代表人物音乐美学思想的分析比较以及儒家学派的三部经典之作的简单介绍,探讨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与内涵。旨在探寻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儒家;孔孟荀、音乐美学思想;异同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流派,儒家历来都把“诗”、“乐”、“艺”看作“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重要手段,视之为定国安邦的必由之道。因此,儒家音乐美学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作一番整体性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儒家学说的整体思想,也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中国音乐美学和中国艺术文化的根本特征。
一、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他们的音乐美学思
1.孔子和他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是儒家美学的创始人,后人把它称之为“圣人”。他继承和发挥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乐传统、以“仁学”作为分析和解决美和艺术的根本立场,为儒家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出“尽善尽美”;二是提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准则;三是提出正乐①主张,认为治理国家必须用《韶》、《武》一类的雅乐;四是高度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说到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审美标准,最先应提到他对《诗经》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②。“无邪”,就是“正”、“中正”,是孔子整理、鉴赏作品时的道德,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放在第一位,可以批评政治上的弊端,但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温柔敦厚”。
此外,孔子还依据他的美学基本原则,即美善统一的要求,提出美学批评的“中庸”尺度,以“过犹不及”为准则,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心理效果。他认为诗和乐的情感表现应该是适度的,如果超出适度,欢乐的情感表现就成了放肆的享乐,悲哀的情感表现就成了无限的伤痛。艺术情感表现中只有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才是最理想的,超度的情感表现不符合“中庸”原则,达不到美善统一的标准。
2.孟子和他的音乐美学思想
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③之称。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包括个方面:一是提出"与民同乐",反对暴政下的一夫独乐;二是主张"乐以天下",认为作乐应体现仁、义之美德,推己及人,推恩于民;三是“仁声”的提出。他认为, 音乐教育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通过音乐去启迪人、引导人、鼓舞人, 比用单纯的语言进行道德说教作用更大, 也更能打动人心。
孟子认为在音乐欣赏上,应该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故“耳之于声,有同听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民同乐”的观点,他还认为“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因而提出了“与民同乐”的著名论题,以使天下得治。它冲破了以往音乐欣赏上的等级观念,对其积极的一面,我们也应予以肯定。
孟子认为,音乐就是快乐,是内心欢乐之情不可抑制的自然外露;人生来就有享受音乐的欲求和能力,人对音乐的欣赏具有共同的美感。孟子音乐的内容,应是仁、义之德,因而闻乐则可以知德、知政。在孟子看来,任何音乐的体验,都要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基础,否则,将是没有价值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这是孟子的“性善”说与仁政思想在音乐领域的具体表现。
3.荀子和他的音乐美学思想
荀子(约前313—前238)主张“性恶”,从“礼”的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它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反映于《乐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论音乐的特征,认为音乐的表现形态的特征是“审一定和”④;二是批判墨子的“非乐”⑤思想,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三是明确提出“中和”范畴,强调“中和”必须以礼为本;四是强调区分审美层次的高下,认为重在得“欲”的是小人,重在得“道”的是君子。主张用道德引导欣赏活动约束享受音乐的欲求,使人通过欣赏,既感受到音乐之美,也感受到音乐之善,从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性恶论”为主导,通过物欲关系来论述核心思想。他倡导以乐导人,以礼治人,礼乐并举,内外兼治,使之化性起伪、由恶向善、国泰民安。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荀子对美学的主要贡献表现在:肯定人的审美要求的现实感性的自然基础;肯定符合礼义前提下的自然欲望的满足。他企图把“欲”和“礼”统一起来,认为符合礼义的心理欲望的满足是合理的。他认为帝王的最大快乐在于能最好地满足各种欲望。荀子这种美学基本观点与他“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一致的,它把美引向现实,表现了乐观进取的开拓精神,对《易传》及汉儒的美学思想有重大影响。
二、孔、孟、荀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异同
1.孔子与孟子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孔子对美善统一的艺术基本原则的阐述以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美学命题,为儒家美学建构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从根本上规定了儒家美学的基本特征的形成。但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因受恢复周礼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且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美统一于善。
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冲破了以往在音乐欣赏上的森严等级观念,既重视君臣、百姓之间的情感交流、谐和,又重视音乐艺术“悦人心”、“致人和”、“达世治”的特殊功能,这些都与先秦时代尚“和”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可见, 音乐艺术的育人功效, 并不仅仅针对个别人而言, 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我们学习音乐及后世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孟子和荀子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孟子和荀子作为孔子美学在先秦的最重要的继承人,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对孔子的学说作了发展。孟子和荀子虽然都继承仁学、都主张推行“礼”。都强调实行仁义,都是儒家美学的杰出代表,但他们的观点有重大区别,发展方向大相径庭:孟更重视人与人的关系,荀则更重视天人关系;孟持“性善”说,所关心的主题是人格修养,荀主“性恶”论,所兴趣的主题是实用功利;孟发展了孔子关于人格的思想,荀则发展了孔子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在美学思想方面,孟子更多的是以先天的道德规范去改造和制约人的感性欲望,使美服从于善;荀子则更多的是以现实的人间规则去同化和统一人的功利欲望,想以善来兼容美。孟子希望能修养成一种“浩然之气”,以理想的人性来实现“礼”;荀子则力图把功利需要的“人之情欲”与“礼”统一起来。显然,儒家美学的美善统一原则在孟、荀的美学学说中的表现是明显不同的。
从以上对儒家美学基本特征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儒家美学的种种理论观點都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点: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追求美善统一境界,体现美学与伦理学的一体化。儒家美学理论的这一基本特征在中国美学史上是非常显著的,它不像道家美学旨在无为追遥,“乘物以游心”,也不同于楚骚美学追求人间情趣与浪漫理想的统一,更不同于禅宗美学强调直觉、顿悟,“非悟无以入其妙”。
三.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乐记》
《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记》的突出贡献在于深刻地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社会功能。《乐记》明确地提出艺术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认为:“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生于人心,而“音”还不是“乐”,只有包含着伦理的内容才是“乐”,“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乐记》一方面把“乐”、把艺术看成是情感的表现,这是对先秦儒家美学的发展,它更深刻地抓住艺术的本质。另一方面,《乐记》的作者是站在儒家立场上的,所以仍然强调美善关系,强调“乐”的伦理政治价值。《乐记》肯定艺术的社会功能,并区分了“礼”与“乐”的不同作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通过内心情感引导人们相亲为善,“礼”通过外部规范使人们的行为庄敬,所以“致乐以治心”,而“致礼以治躬”。“乐”在某种意义上比“礼”更有伦理功效,它能“反情以和其志”,使人归情于正道,以符合伦理要求,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结 语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成熟的标志便是提出“中和”、“礼乐”这两个范畴。从孔子直到宋明理学,儒家美学有其完整的逻辑发展过程。儒家美学的思想学说,有其保守的方面,常常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的独立特性,重善轻美,重“理”轻“文”。然而,儒家美学也有刚健、进取的一面,它与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的超脱态度成为互补关系,与禅宗美学的顿悟直感观念成为对抗和对立,对中国艺术和人生有巨大影响。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比德说”、“明道说”、“美刺说”、“中和之美说”以及“文”以载道说”等,都直接是儒家美学的体现或从根本上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基本上都具有美善统一的风格。中国文人历来在为人处世上追求一种“儒学风范”,这是儒家美学对人格美理想的重要影响。华夏民族的文化风采,有着儒家美学的深刻印记。
参考文献: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人民音乐出版.
[2]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5]王佳,试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礼”与“仁”【J】,《音乐探索》,2003.
[6]白奚·规范·教化·秩序——儒家礼制思想漫谈【J】,《北京社会科学》,1998,(2).
注释:
①整顿音乐.
②出自《论语?为政》.
③赵岐在《孟子注》书前的总序《孟子题辞》中赞扬“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士大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励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有風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这是“亚圣”一词最早的出现。
④选择一个中声作为基础,用以产生并组织其他各音,使乐曲和谐发展
⑤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儒家;孔孟荀、音乐美学思想;异同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流派,儒家历来都把“诗”、“乐”、“艺”看作“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重要手段,视之为定国安邦的必由之道。因此,儒家音乐美学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作一番整体性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儒家学说的整体思想,也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中国音乐美学和中国艺术文化的根本特征。
一、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他们的音乐美学思
1.孔子和他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是儒家美学的创始人,后人把它称之为“圣人”。他继承和发挥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乐传统、以“仁学”作为分析和解决美和艺术的根本立场,为儒家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出“尽善尽美”;二是提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准则;三是提出正乐①主张,认为治理国家必须用《韶》、《武》一类的雅乐;四是高度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说到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审美标准,最先应提到他对《诗经》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②。“无邪”,就是“正”、“中正”,是孔子整理、鉴赏作品时的道德,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放在第一位,可以批评政治上的弊端,但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温柔敦厚”。
此外,孔子还依据他的美学基本原则,即美善统一的要求,提出美学批评的“中庸”尺度,以“过犹不及”为准则,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心理效果。他认为诗和乐的情感表现应该是适度的,如果超出适度,欢乐的情感表现就成了放肆的享乐,悲哀的情感表现就成了无限的伤痛。艺术情感表现中只有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才是最理想的,超度的情感表现不符合“中庸”原则,达不到美善统一的标准。
2.孟子和他的音乐美学思想
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③之称。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包括个方面:一是提出"与民同乐",反对暴政下的一夫独乐;二是主张"乐以天下",认为作乐应体现仁、义之美德,推己及人,推恩于民;三是“仁声”的提出。他认为, 音乐教育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通过音乐去启迪人、引导人、鼓舞人, 比用单纯的语言进行道德说教作用更大, 也更能打动人心。
孟子认为在音乐欣赏上,应该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故“耳之于声,有同听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民同乐”的观点,他还认为“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因而提出了“与民同乐”的著名论题,以使天下得治。它冲破了以往音乐欣赏上的等级观念,对其积极的一面,我们也应予以肯定。
孟子认为,音乐就是快乐,是内心欢乐之情不可抑制的自然外露;人生来就有享受音乐的欲求和能力,人对音乐的欣赏具有共同的美感。孟子音乐的内容,应是仁、义之德,因而闻乐则可以知德、知政。在孟子看来,任何音乐的体验,都要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基础,否则,将是没有价值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这是孟子的“性善”说与仁政思想在音乐领域的具体表现。
3.荀子和他的音乐美学思想
荀子(约前313—前238)主张“性恶”,从“礼”的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它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反映于《乐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论音乐的特征,认为音乐的表现形态的特征是“审一定和”④;二是批判墨子的“非乐”⑤思想,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三是明确提出“中和”范畴,强调“中和”必须以礼为本;四是强调区分审美层次的高下,认为重在得“欲”的是小人,重在得“道”的是君子。主张用道德引导欣赏活动约束享受音乐的欲求,使人通过欣赏,既感受到音乐之美,也感受到音乐之善,从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性恶论”为主导,通过物欲关系来论述核心思想。他倡导以乐导人,以礼治人,礼乐并举,内外兼治,使之化性起伪、由恶向善、国泰民安。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荀子对美学的主要贡献表现在:肯定人的审美要求的现实感性的自然基础;肯定符合礼义前提下的自然欲望的满足。他企图把“欲”和“礼”统一起来,认为符合礼义的心理欲望的满足是合理的。他认为帝王的最大快乐在于能最好地满足各种欲望。荀子这种美学基本观点与他“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一致的,它把美引向现实,表现了乐观进取的开拓精神,对《易传》及汉儒的美学思想有重大影响。
二、孔、孟、荀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异同
1.孔子与孟子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孔子对美善统一的艺术基本原则的阐述以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美学命题,为儒家美学建构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从根本上规定了儒家美学的基本特征的形成。但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因受恢复周礼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且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美统一于善。
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冲破了以往在音乐欣赏上的森严等级观念,既重视君臣、百姓之间的情感交流、谐和,又重视音乐艺术“悦人心”、“致人和”、“达世治”的特殊功能,这些都与先秦时代尚“和”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可见, 音乐艺术的育人功效, 并不仅仅针对个别人而言, 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我们学习音乐及后世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孟子和荀子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孟子和荀子作为孔子美学在先秦的最重要的继承人,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对孔子的学说作了发展。孟子和荀子虽然都继承仁学、都主张推行“礼”。都强调实行仁义,都是儒家美学的杰出代表,但他们的观点有重大区别,发展方向大相径庭:孟更重视人与人的关系,荀则更重视天人关系;孟持“性善”说,所关心的主题是人格修养,荀主“性恶”论,所兴趣的主题是实用功利;孟发展了孔子关于人格的思想,荀则发展了孔子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在美学思想方面,孟子更多的是以先天的道德规范去改造和制约人的感性欲望,使美服从于善;荀子则更多的是以现实的人间规则去同化和统一人的功利欲望,想以善来兼容美。孟子希望能修养成一种“浩然之气”,以理想的人性来实现“礼”;荀子则力图把功利需要的“人之情欲”与“礼”统一起来。显然,儒家美学的美善统一原则在孟、荀的美学学说中的表现是明显不同的。
从以上对儒家美学基本特征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儒家美学的种种理论观點都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点: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追求美善统一境界,体现美学与伦理学的一体化。儒家美学理论的这一基本特征在中国美学史上是非常显著的,它不像道家美学旨在无为追遥,“乘物以游心”,也不同于楚骚美学追求人间情趣与浪漫理想的统一,更不同于禅宗美学强调直觉、顿悟,“非悟无以入其妙”。
三.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乐记》
《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记》的突出贡献在于深刻地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社会功能。《乐记》明确地提出艺术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认为:“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生于人心,而“音”还不是“乐”,只有包含着伦理的内容才是“乐”,“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乐记》一方面把“乐”、把艺术看成是情感的表现,这是对先秦儒家美学的发展,它更深刻地抓住艺术的本质。另一方面,《乐记》的作者是站在儒家立场上的,所以仍然强调美善关系,强调“乐”的伦理政治价值。《乐记》肯定艺术的社会功能,并区分了“礼”与“乐”的不同作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通过内心情感引导人们相亲为善,“礼”通过外部规范使人们的行为庄敬,所以“致乐以治心”,而“致礼以治躬”。“乐”在某种意义上比“礼”更有伦理功效,它能“反情以和其志”,使人归情于正道,以符合伦理要求,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结 语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成熟的标志便是提出“中和”、“礼乐”这两个范畴。从孔子直到宋明理学,儒家美学有其完整的逻辑发展过程。儒家美学的思想学说,有其保守的方面,常常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的独立特性,重善轻美,重“理”轻“文”。然而,儒家美学也有刚健、进取的一面,它与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的超脱态度成为互补关系,与禅宗美学的顿悟直感观念成为对抗和对立,对中国艺术和人生有巨大影响。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比德说”、“明道说”、“美刺说”、“中和之美说”以及“文”以载道说”等,都直接是儒家美学的体现或从根本上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基本上都具有美善统一的风格。中国文人历来在为人处世上追求一种“儒学风范”,这是儒家美学对人格美理想的重要影响。华夏民族的文化风采,有着儒家美学的深刻印记。
参考文献: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人民音乐出版.
[2]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5]王佳,试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礼”与“仁”【J】,《音乐探索》,2003.
[6]白奚·规范·教化·秩序——儒家礼制思想漫谈【J】,《北京社会科学》,1998,(2).
注释:
①整顿音乐.
②出自《论语?为政》.
③赵岐在《孟子注》书前的总序《孟子题辞》中赞扬“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士大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励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有風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这是“亚圣”一词最早的出现。
④选择一个中声作为基础,用以产生并组织其他各音,使乐曲和谐发展
⑤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