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便秘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便秘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便秘患儿中显效43例(71.6%),有效13例(21.6%),无效4例(6.8%),有效率为93.3%。结论: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调整饮食,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功能性便秘根据个体情况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小儿便秘;原因;预后【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30-01
便秘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致大便硬结,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而引起便秘及大便停滞[1]。便秘是一种症状,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设法弄清病因,以便有针对性进行治疗。对60例小儿便秘患者临床治疗报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便秘患儿,男35例,女25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5岁。大便性状干硬,呈棒状或球状,有排便困难。大便次时间最少隔1~10天没有排大便。病史2个月~6个月。腹部查体:脐周、左下腹触痛,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排便时痛苦感25例,有间断性腹痛不适感18例,有排便困难13例、食欲不振12例,腹胀10例,排便后腹痛消失。
1.2治疗
1.2.1单纯性便秘:婴儿牛奶喂养者应将蔗糖增至5~8 g/d1;较大儿童要多吃蔬菜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天养成排便习惯,常可自行恢复。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灌肠或服用缓泻剂。儿童开塞露每个10ml。缓泻剂婴幼儿可用镁乳(氢氧化镁合剂)口服,为高渗性缓泻剂,每次0.5~1 ml/kg,较大儿童可用酚酞(果导),每次3 mg/kg,睡前服用。液体石蜡为粪便软化剂,每次用量 0.5 ml/kg,睡前服用,因可引起吸入性脂性肺炎,婴儿禁忌使用,较大儿童也忌强迫灌药。有些中药具有较好的缓泻作用,适用于较大儿童,如麻仁滋脾丸,每日1~2次,每次1/4~1/2丸。
1.2.2慢性便秘:清肠:目的是将直肠、乙状结肠中结存的粪便全部清除,一般可用开塞露,用后未清除尽时,半小时至1小时后再灌1次,必要时12小时还可再重复1次。也可用甘油5~15ml加等量水灌肠,或用生理盐水灌肠,忌用清水、低渗液或肥皂水灌肠。用生理盐水灌肠时,盐水温度不宜以体温为准,应与室温接近,才具有刺激作用,其液量小于6个月约为50 ml,6个月~1岁100ml,1~3岁200ml, 3~7岁300~400ml,>7岁400~800ml。
1.2.2维持治疗:目的是使病儿及时排出粪便,防止其重新积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白薯等。豆荚尚具有缓泻作用。以琼脂制成的果冻,不被肠吸收,可增加粪便含水量。果汁、含糖饮料可减少食欲,反使粪量减少,不利于促进排便。必要时可服用药用纤维素,如菲比麸(每包3.5 g),儿童每次 1/3~1/2包,每日2次,加入食物或饮料中一起服用。尚有甲基纤维素,成人剂量每天5g,必要时可渐增至20g,分次于就餐时服用,儿童酌减。慢性便秘宜較长时间应用缓泻药,如液体石蜡,剂量1.5~3ml/(kg•d),分2次早晨及睡前服用。液体石蜡中加些果汁,冷藏后服,可使小儿易于接受,以达每天排便1~3次为宜,否则可渐加剂量,直至达此效果,然后继续维持此治疗 8周或半年,使病儿结肠恢复功能[2]。当病儿恢复较灵敏的排便感后,可逐渐将药物减量,乃至停药。服液体石蜡病人常可引起肛门漏油、污染衣裤现象,如漏油染有粪色,说明又有粪便嵌塞,应设法清除之;如漏油较清,常说明剂量过多,需适当减量。婴儿禁忌用液体石蜡,可采用镁乳治疗,剂量同液体石蜡。乳果糖是牛乳糖和果糖组成的双糖,在小肠内不被水解吸收,其渗透作用可增加肠内容物的水分,乳果糖到达结肠被细菌发酵、产酸,两者均可刺激结肠蠕动,故本药为一种缓泻剂。60%乳果糖制剂剂量为每次 0.5 m1/kg,每日2~3次。厌氧菌制剂如培菲康、丽珠肠乐、妈咪爱等有助于肠内容物发酵,可增加粪量。胃肠动力药如普瑞博思,有时可引起肠绞痛及QT间期延长,不宜用于治疗儿童慢性便秘。
1.2.3训练排便习惯: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越长,水分继续被肠道吸收,使粪便更干燥,因此训练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很重要。由于胃-结肠反射可促进结肠蠕动,排便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后,每日1~2次,每次5~ 10分钟。维持治疗期间如又出现便秘,宜及时用开塞露通便,也在饭后进行。
2结果
60例便秘患儿中显效43例(71.6%),有效13例(21.6%),无效4例(6.8%),有效率为93.3%。
3讨论
小儿便秘主要病因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适宜,常因母乳不足或呕吐引起入量不足或过量高蛋白饮食,喂养牛奶等均可引起便秘。年长儿进食过少或粗纤维和水分不足也可造成便秘。营养不良,全身衰弱,长期卧床病人可使肠壁松弛,影响协助排便的膈肌、腹肌、提肛肌的收缩,使排便动力缺乏,而产生便秘。胃肠道运动缓慢,可使食物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增长,也可引起便秘。在肠炎、痢疾等疾病恢复期,肠黏膜应激性常消失,所以在腹泻之后,可有一段时间便秘[2]。小儿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强烈的精神刺激等都可以引起程度不一的短时间内便秘。
当食物经胃、小肠消化吸收后,将残渣送至结肠内形成粪便,由结肠的节段性蠕动及推移性蠕动将肠内容物送到乙状结肠、直肠,直肠黏膜受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感觉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质,又经传出冲动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膈肌收缩而使粪便从肛门排出。上述排便反射过程的任一环节有障碍时,均可发生便秘。新生儿24h无大便时,应引起重视。要观察有无呕吐、腹胀及全身一般情况,有无先天性肠道畸形,争取早诊断早手术治疗。凡疾病引起便秘者,应治疗原发病解除诱因。对顽固性便秘应采取药物治疗,可用直肠塞剂,如开塞露、甘油塞剂或肥皂条,利用刺激作用而通便。或服用液体石蜡油、甘油、硫酸镁等。严重便秘经上述方法无效者,按医嘱给予灌肠。
参考文献
[1]王维林.小儿排便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91.
[2]祝平照,李颂宜.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防治中的应用.医学临床研究,2005,1.50
关键词:小儿便秘;原因;预后【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30-01
便秘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致大便硬结,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而引起便秘及大便停滞[1]。便秘是一种症状,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设法弄清病因,以便有针对性进行治疗。对60例小儿便秘患者临床治疗报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便秘患儿,男35例,女25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5岁。大便性状干硬,呈棒状或球状,有排便困难。大便次时间最少隔1~10天没有排大便。病史2个月~6个月。腹部查体:脐周、左下腹触痛,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排便时痛苦感25例,有间断性腹痛不适感18例,有排便困难13例、食欲不振12例,腹胀10例,排便后腹痛消失。
1.2治疗
1.2.1单纯性便秘:婴儿牛奶喂养者应将蔗糖增至5~8 g/d1;较大儿童要多吃蔬菜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天养成排便习惯,常可自行恢复。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灌肠或服用缓泻剂。儿童开塞露每个10ml。缓泻剂婴幼儿可用镁乳(氢氧化镁合剂)口服,为高渗性缓泻剂,每次0.5~1 ml/kg,较大儿童可用酚酞(果导),每次3 mg/kg,睡前服用。液体石蜡为粪便软化剂,每次用量 0.5 ml/kg,睡前服用,因可引起吸入性脂性肺炎,婴儿禁忌使用,较大儿童也忌强迫灌药。有些中药具有较好的缓泻作用,适用于较大儿童,如麻仁滋脾丸,每日1~2次,每次1/4~1/2丸。
1.2.2慢性便秘:清肠:目的是将直肠、乙状结肠中结存的粪便全部清除,一般可用开塞露,用后未清除尽时,半小时至1小时后再灌1次,必要时12小时还可再重复1次。也可用甘油5~15ml加等量水灌肠,或用生理盐水灌肠,忌用清水、低渗液或肥皂水灌肠。用生理盐水灌肠时,盐水温度不宜以体温为准,应与室温接近,才具有刺激作用,其液量小于6个月约为50 ml,6个月~1岁100ml,1~3岁200ml, 3~7岁300~400ml,>7岁400~800ml。
1.2.2维持治疗:目的是使病儿及时排出粪便,防止其重新积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白薯等。豆荚尚具有缓泻作用。以琼脂制成的果冻,不被肠吸收,可增加粪便含水量。果汁、含糖饮料可减少食欲,反使粪量减少,不利于促进排便。必要时可服用药用纤维素,如菲比麸(每包3.5 g),儿童每次 1/3~1/2包,每日2次,加入食物或饮料中一起服用。尚有甲基纤维素,成人剂量每天5g,必要时可渐增至20g,分次于就餐时服用,儿童酌减。慢性便秘宜較长时间应用缓泻药,如液体石蜡,剂量1.5~3ml/(kg•d),分2次早晨及睡前服用。液体石蜡中加些果汁,冷藏后服,可使小儿易于接受,以达每天排便1~3次为宜,否则可渐加剂量,直至达此效果,然后继续维持此治疗 8周或半年,使病儿结肠恢复功能[2]。当病儿恢复较灵敏的排便感后,可逐渐将药物减量,乃至停药。服液体石蜡病人常可引起肛门漏油、污染衣裤现象,如漏油染有粪色,说明又有粪便嵌塞,应设法清除之;如漏油较清,常说明剂量过多,需适当减量。婴儿禁忌用液体石蜡,可采用镁乳治疗,剂量同液体石蜡。乳果糖是牛乳糖和果糖组成的双糖,在小肠内不被水解吸收,其渗透作用可增加肠内容物的水分,乳果糖到达结肠被细菌发酵、产酸,两者均可刺激结肠蠕动,故本药为一种缓泻剂。60%乳果糖制剂剂量为每次 0.5 m1/kg,每日2~3次。厌氧菌制剂如培菲康、丽珠肠乐、妈咪爱等有助于肠内容物发酵,可增加粪量。胃肠动力药如普瑞博思,有时可引起肠绞痛及QT间期延长,不宜用于治疗儿童慢性便秘。
1.2.3训练排便习惯: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越长,水分继续被肠道吸收,使粪便更干燥,因此训练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很重要。由于胃-结肠反射可促进结肠蠕动,排便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后,每日1~2次,每次5~ 10分钟。维持治疗期间如又出现便秘,宜及时用开塞露通便,也在饭后进行。
2结果
60例便秘患儿中显效43例(71.6%),有效13例(21.6%),无效4例(6.8%),有效率为93.3%。
3讨论
小儿便秘主要病因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适宜,常因母乳不足或呕吐引起入量不足或过量高蛋白饮食,喂养牛奶等均可引起便秘。年长儿进食过少或粗纤维和水分不足也可造成便秘。营养不良,全身衰弱,长期卧床病人可使肠壁松弛,影响协助排便的膈肌、腹肌、提肛肌的收缩,使排便动力缺乏,而产生便秘。胃肠道运动缓慢,可使食物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增长,也可引起便秘。在肠炎、痢疾等疾病恢复期,肠黏膜应激性常消失,所以在腹泻之后,可有一段时间便秘[2]。小儿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强烈的精神刺激等都可以引起程度不一的短时间内便秘。
当食物经胃、小肠消化吸收后,将残渣送至结肠内形成粪便,由结肠的节段性蠕动及推移性蠕动将肠内容物送到乙状结肠、直肠,直肠黏膜受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感觉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质,又经传出冲动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膈肌收缩而使粪便从肛门排出。上述排便反射过程的任一环节有障碍时,均可发生便秘。新生儿24h无大便时,应引起重视。要观察有无呕吐、腹胀及全身一般情况,有无先天性肠道畸形,争取早诊断早手术治疗。凡疾病引起便秘者,应治疗原发病解除诱因。对顽固性便秘应采取药物治疗,可用直肠塞剂,如开塞露、甘油塞剂或肥皂条,利用刺激作用而通便。或服用液体石蜡油、甘油、硫酸镁等。严重便秘经上述方法无效者,按医嘱给予灌肠。
参考文献
[1]王维林.小儿排便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91.
[2]祝平照,李颂宜.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防治中的应用.医学临床研究,20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