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简介”“背景简介”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环节一旦模式化公式化,就难免流于时弊了,如此,不但难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反而令学生生厌,教者生乏,怎么办呢?本文试着着眼于作者的生卒年,从三个角度来进行“作者简介”“背景简介”这一环节,好让学生较为轻松地明了教材篇目的主旨内涵。
【关键词】作者生卒年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39-01
教材所选篇目大都与今相隔年代久远,学生大多难以明了文章歌诗的内涵主旨。前辈们早已意识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重要性,于是,每堂课上教者总要来个“作者简介”“背景简介”,以便拉近文章歌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那么,教者在课堂上如何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卒年来讲授“作者简介”“背景简介”呢?如何以作者的生卒年为基点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歌诗的主旨内涵呢?
一、了解作者的生卒年,明确其生活年代,关注期间的社会大变动,关注同期社会名流文化达人,关注同期社会主导思想、文学流派
了解教材篇目作者的生卒年,进而确定其生存朝代,关注其生存时代的社会变动文学流派,社会变动影响着甚至改变着个人遭遇,主流文学流派或者在有意无意时引导着个人的精神情感,了解这些,教者进而揣测其作品的风格内涵。同为诗文,逢见汉唐,多是景象大气心胸开阔踌躇满志;遇到南宋,满纸写辛酸报国无门渴望收复北地;分裂的时代,或作缠绵悱恻靡靡之音以麻痹内心,或捶胸顿足抨击时政以泄忧愤或乱世枭雄尽叱咤风云:大体如此,但,个体也存在差异。
了解作者,了解其生卒年,推知其经历的社会大动荡时代小纠结家族变迁史,知人论世,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
二、同时了解多个作者的生卒年,按一定的逻辑,对照或互补,或共同组成一个时代的画面,或由此追溯其文学流派来源,探寻某个文学流派的沿承
每一本教材都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几个篇目组成,编者希望教者有个某本教材或某单元教学整体的三维目标,实际上许多教者眼中心中更多的是每篇文章的三维目标,因为,专题的单一,可以使师生精力集中,有的放矢,似乎非如此这般无以提高文章歌诗的教学效果。其实,由简入繁,从繁抽简,从来就是学习的不同层面,有了多个层面的学习,效率效果才得以显现,就如苏轼的“八面受敌法”,同一篇文章,每次阅读都能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又如司马迁塑造《史记》人物形象的“互见法”,同样,对每个作者的认知,可以通过单篇文章的近乎“专题”的简介作者简介背景,也可以通过其他篇目其他作者的简介,对学生已有所接触的作者加以更多层面的认知。当然,“互见法”用在“作者简介”中,并不是互为揭出“短处”。
教者也可以以作者们的生卒年为知识的引发点,启发学生思维,拓展思路,帮助学生对各类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归纳,理清各类知识的脉络,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竖成线,横成序,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学过的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三、了解作者的生卒年,了解其个人人生起伏期,其师生朋友同学亲人,其家族变迁史,其宗教信仰,完善其人格形象,以便更进一步了解其作品
大背景小时代,大家族小家庭,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深受周遭的影响,而每个人自身的禀赋天性又使这种影响得以从不同层次折射出来。
例:常言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常常是坟墓不仅关上爱情的大门,连一个人的灵气之门也一并关闭,偏偏这定律在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身上不灵验,《娜塔莎》(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三部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却都是在他婚后著作的。对钱钟书也如此,“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錙铢积累’读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他给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动。后来他对这部小说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满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过这是后话了。”这是杨绛在《记钱钟书与〈围城〉》的一番话。
看似生活的边角料,却把人物一一镶嵌在历史的某个角落,把战争与和平,家庭与朋友、流转与固守、抗争与平和连结起来,在趣味了解中,增添情趣,激发乐趣;在时间和空间中放开眼光,不囿于积习,不墨守成规,如此,则对文章诗歌的作者们有一定的了解,教者学者就不至于面对作品无从着手,束手无策。
总之,“作者简介”“背景简介”可以在一堂课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中,也可以存在于此前此后的其他文章歌诗的讲解中,它需要教师斟酌着布局。能灵活地运用“契阔谈,知人论世”教学法,还得靠教者平时的努力学习,勤奋积累,未雨绸缪,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必修1—必修5《教师教学用书》
[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
【关键词】作者生卒年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39-01
教材所选篇目大都与今相隔年代久远,学生大多难以明了文章歌诗的内涵主旨。前辈们早已意识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重要性,于是,每堂课上教者总要来个“作者简介”“背景简介”,以便拉近文章歌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那么,教者在课堂上如何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卒年来讲授“作者简介”“背景简介”呢?如何以作者的生卒年为基点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歌诗的主旨内涵呢?
一、了解作者的生卒年,明确其生活年代,关注期间的社会大变动,关注同期社会名流文化达人,关注同期社会主导思想、文学流派
了解教材篇目作者的生卒年,进而确定其生存朝代,关注其生存时代的社会变动文学流派,社会变动影响着甚至改变着个人遭遇,主流文学流派或者在有意无意时引导着个人的精神情感,了解这些,教者进而揣测其作品的风格内涵。同为诗文,逢见汉唐,多是景象大气心胸开阔踌躇满志;遇到南宋,满纸写辛酸报国无门渴望收复北地;分裂的时代,或作缠绵悱恻靡靡之音以麻痹内心,或捶胸顿足抨击时政以泄忧愤或乱世枭雄尽叱咤风云:大体如此,但,个体也存在差异。
了解作者,了解其生卒年,推知其经历的社会大动荡时代小纠结家族变迁史,知人论世,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
二、同时了解多个作者的生卒年,按一定的逻辑,对照或互补,或共同组成一个时代的画面,或由此追溯其文学流派来源,探寻某个文学流派的沿承
每一本教材都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几个篇目组成,编者希望教者有个某本教材或某单元教学整体的三维目标,实际上许多教者眼中心中更多的是每篇文章的三维目标,因为,专题的单一,可以使师生精力集中,有的放矢,似乎非如此这般无以提高文章歌诗的教学效果。其实,由简入繁,从繁抽简,从来就是学习的不同层面,有了多个层面的学习,效率效果才得以显现,就如苏轼的“八面受敌法”,同一篇文章,每次阅读都能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又如司马迁塑造《史记》人物形象的“互见法”,同样,对每个作者的认知,可以通过单篇文章的近乎“专题”的简介作者简介背景,也可以通过其他篇目其他作者的简介,对学生已有所接触的作者加以更多层面的认知。当然,“互见法”用在“作者简介”中,并不是互为揭出“短处”。
教者也可以以作者们的生卒年为知识的引发点,启发学生思维,拓展思路,帮助学生对各类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归纳,理清各类知识的脉络,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竖成线,横成序,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学过的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三、了解作者的生卒年,了解其个人人生起伏期,其师生朋友同学亲人,其家族变迁史,其宗教信仰,完善其人格形象,以便更进一步了解其作品
大背景小时代,大家族小家庭,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深受周遭的影响,而每个人自身的禀赋天性又使这种影响得以从不同层次折射出来。
例:常言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常常是坟墓不仅关上爱情的大门,连一个人的灵气之门也一并关闭,偏偏这定律在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身上不灵验,《娜塔莎》(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三部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却都是在他婚后著作的。对钱钟书也如此,“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錙铢积累’读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他给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动。后来他对这部小说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满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过这是后话了。”这是杨绛在《记钱钟书与〈围城〉》的一番话。
看似生活的边角料,却把人物一一镶嵌在历史的某个角落,把战争与和平,家庭与朋友、流转与固守、抗争与平和连结起来,在趣味了解中,增添情趣,激发乐趣;在时间和空间中放开眼光,不囿于积习,不墨守成规,如此,则对文章诗歌的作者们有一定的了解,教者学者就不至于面对作品无从着手,束手无策。
总之,“作者简介”“背景简介”可以在一堂课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中,也可以存在于此前此后的其他文章歌诗的讲解中,它需要教师斟酌着布局。能灵活地运用“契阔谈,知人论世”教学法,还得靠教者平时的努力学习,勤奋积累,未雨绸缪,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必修1—必修5《教师教学用书》
[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