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b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学生的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学习科目感兴趣,就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们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样,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标》:“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前提应当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经由兴趣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开拓思维,培养情操,塑造良好人格。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态度要好
  实践表明:学生往往是由于喜欢某位老师才喜欢上他的课的。《学记》:“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由于对语文老师的喜欢,因而才喜欢上他的课。“不信其艺,不得乐学”(《学记》),这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做到使学生喜欢自己。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呢?首先,语文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好,热爱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打骂、侮辱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加强同学生的沟通和联系,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由衷的喜欢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对学生进行语文目的性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间接兴趣可以转化成直接兴趣——由对学习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或是由于家长或老师对他的期望迫使自己不得不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学生克服学习语文的困难,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成功,由对语文学习的间接兴趣转化成对语文学习本身的兴趣。
  三、教师课要上得好
  “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是学生的直接兴趣,即对语文学习本身的兴趣。“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老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这要求语文老师把课上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情绪高涨,兴趣十足,不知疲倦。“所谓课上得好,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给教师的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在导入新课时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教师根据文体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播放音乐,设置疑问、悬念,讲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情景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顿加浓厚。其次,课堂提问应适时恰当。教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先不要急于告知答案,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在学生思而未解时即处于“不愤不悱 ”的状态时教师才告知答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再次,尽量采用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丰富性,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最后,课堂评价得当,反馈及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作业应做出及时恰当的反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四 、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
  教学实践表明:宽松、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能引起学生认知兴趣的是学生成就愿望的实现。良好的课堂是激发和实现这种愿望的基本条件。“(《给教师的建议》)这种愿望得以实现就会促使学生津津有味的学习、发言,热情回答问题和参与各项活动;如果情形相反,他就会消极被动或者袖手旁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营造宽松、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身心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思维积极,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如沐春风般惬意舒畅,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之功效。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学生的注意分为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需要主体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不需要主体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不随意注意成分占主导倾向。凡是能引起学生的不随意注意的事物就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这要求刺激物具有一定的强度、对比关系、动感和差异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种多样,让学生不会产生审美疲劳或认知疲劳,在新颖或新鲜的事物刺激下,易形成兴奋点,兴趣浓厚。避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单一,否则激不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差异,不同的教学条件,不同的文体特点,不同的年龄特征,选用不同的教具或多媒体。
  六、教师应以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
  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对待学生的回答或作业,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以鼓励的话语感染和感动学生,学生备受期待,就会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的鼓励可以熔化学生心中早已封固的坚冰,使早已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学习兴趣陡增,由厌学变为好学,最后变成乐学。
  总之,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决定主导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和提高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桦林乡中心学校 810104)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理念科学探究中我们要不断的用新课程理念来引导教学思路,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合理利用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不怕出现问题,不怕学生犯错误甚至是误操作,请我们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真正把握实验要点,多方探讨科学探究实施的方法,乐在其中。  关键词:新课改 ;探究实验; 发现问题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
《消化和吸收》是苏教版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九章第二节内容,该课在从整体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围绕消化系统帮助学生学习食物在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主要器官及食物变化(分解和吸收)过程,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给消化系统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疾病,通过设计制作模型进一步熟悉消化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同时激发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这一节课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
摘 要:由于特殊的的语言环境限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课堂教学变得尤其重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突显任务紧迫。通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合作学习,针对差异;分类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模式”等途径,能够对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真正地达到了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提高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新型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模式;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学习对于
采用微纳米X-Ray断面成像技术,通过对含有CaCl2生物淀粉膨化结构材料三维成像规律的研究,确定了胞元体结构形态,并分析了断层胞元分布规律.建立了带有微细孔洞结构材料三维几
摘 要:九年级数学的备考复习怎样做才能与中考适应,实现高效备考,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在2011年备考复习实践过程中,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入的探索,并由此引发对今后的备考复习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备考复习;双基  对多年中考成绩的分析发现,学生考不好,从教师方面来讲,主要原因没有对中考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九年级数学的复习,不仅是对已知知识的再现与巩固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抛开学生和教材唱独角戏,从上课到下课,自己一讲到底,以显示自己对课堂的熟练程度。这样做一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兴趣的激发;二是把学生读书做练习的时间挤到了课外;三是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有效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它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既是认知的主体,更是发展成
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的内部灵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数学,提高探究能力,使每一位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预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为目的的一种固定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探究未知的能动性,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
自2004年秋季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阶段,此次高中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革,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高中生物新课程也不例外。必修课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选修课则是在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
±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直流测量系统由四个不同的TDC构成,采集直流场内各种信号,并为控制保护系统提供服务,在整个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中起着连接高压设备和控制保护系统的
摘要: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天的我们,而今天的习惯决定我们的明天。因此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就犹你如在知识的海洋中佩戴了指南针,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一步步轻松地走向成功,成为别人学习的楷模。  关键词:习惯 ;书写 ;阅读 ;预习与复习  “好习惯是一辈子都用不完的利息,坏习惯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债务。”好的学习习惯能让自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初中生更应该重视学习语文习惯的培养。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