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经贸·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韩中贸易的现在及两国在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研究论述,通过对本文的论述,旨在为今后韩中贸易更好的合作进行实践性探索。
  关键词:韩中贸易;贸易逆差;对策
  一、韩中贸易发展的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韩国和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协议,促使两国原有的转口贸易比率下滑,并由直接贸易取而代之。贸易方式的转变,总体而言带给两国更大的贸易额度,但是由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干扰,不同时期的结果还会存有一些波动性。直至目前为止,两国的贸易交流才进入趋于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高速发展的贸易关系仍然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主要内容有一下几点:
  1.韩中贸易逆差逐渐扩大,两国贸易严重失衡
  自韩中建交以来,中国对韩贸易不仅形成了逆差地位,甚至该差额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两国贸易失衡持续增加。两国建交之后的逆差扩大的态势明显,而从1992年—2007年间,其逆差额一直处于增加态势,只有在2001年出现小幅下滑,但2002年又开始急速回升,该数额已达130余亿美元,甚至2007年达到了最高的470余亿美元,与1992年总逆差额相比,扩大了200余倍,不过,2008年与2007年相比,却回落近100亿美元。两国贸易逆差额由于双边贸易量的增加而逐渐扩大。现阶段两国贸易失衡对未来持续发展双方贸易合作关系将产生不良影响,应及早重视并有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相应措施。
  2.韩中贸易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的出口贸易开始由单一形式向复合形式过度,原本与韩国互补的双边贸易逐渐由竞争所取代,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中国企业与商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
  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劳动力的低廉,与韩国的出口商品相比在价格上形成了绝对优势,并开始侵占市场,而韩国原有的优势产业被中国以电子计算机等产业为代表所赶超。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渐的深化和全面化,中国拥有了更多吸引外资的环境,在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具有了更多的国际竞争优势,而韩国所拥有的海外市场也将面临中国的竞争。这对韩国的对外贸易来说,充满着很大的挑战。
  (2)韩中贸易出口结构日趋相似和出口市场高度重叠
  韩国和中国的出口商品的相似率逐渐增长,直至2004年已然达到了50%以上,在双边贸易方面,双方皆为第一电子产品接收国,除电子外,两国主要出口产品前五中都有机械类和化工类的产品。因此,两国同产业间的竞争极为强烈,原因在于两国的产业都是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而生成的。同时,韩国以工业、制造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推动力,而中国也是同样如此,韩中两国甚至在工业发展上,也出现类同的道路,最终导致了由互补所需变为互相竞争的格局。
  两国对外贸易除去互为贸易之外,中国的对外出口国前9个中有8个是与韩国前9名相同的。其中中国对美洲、西欧以及东亚各国的出口比率占总出口额已达75%以上,而对于韩国,也占据了56.9%。
  二、对韩中贸易问题的对策思考
  1.合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1)调整韩中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环境
  要想增加国际竞争力,使出口贸易额实现快速增长,韩国必须在优势传统产业得到巩固后,加强对中国出口贸易范围的扩张,同时发展优势高薪产业的出口。另外,双方还可以用各自研究领域的优势,加强技术领域的合作,共同提高两国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国对韩国出口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韩国对中国进口实行贸易壁垒的限制,导致中国出口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两国行政贸易机构应该相互协调,架设长远的战略关系,双方互惠互利,解决双边贸易中所产生的问题,降低关税,减少关税品,从而彻底消除双方贸易发展阻碍,为两国贸易逆差问题的解决创建环境。
  (2)提高韩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率和采购率以及中国自主创新并施。
  中国应改善自身环境,充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要做好同韩方贸易交流的合作,引进韩方大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同时,提高中国产品质量以及稳定于国际通行的产品规格,使韩国在中国投资企业拥有足够的材料来源。此外,中国还应将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并调整自身所属的国际分工位置,为中国未来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改造提供便利,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逐渐加大对韩贸易出口,从而缩小逆差。
  2.及时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应对双边贸易摩擦,韩中两国应以政府互相协调为基准,成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摩擦问题只能通过双方的努力才能够解决,同时依国际惯例逐渐消除两国贸易的壁垒。同时,韩中应逐渐加强双方市场信息差异的交流,杜绝因贸易摩擦问题而产生的损失,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
  三、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韩国与中国之间,作为密不可分的贸易合作伙伴,原有的贸易活动对双方而言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但是近年来由于中国结构调整和转型,使得双边贸易的增长更加显著。中国的发展为韩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而韩国在提高对中国投资的效率以及韩资企业的采购数额的同时应重视中韩贸易逆差现象,两国积极协作以减轻不良影响。
  同时,中国也应更注重创新力,双方应为对方提升优质的出口环境,缩小韩中贸易逆差。为满足双边贸易发展的需求,韩中双方应建立有效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李 冬:中韩贸易的发展与潜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2]孟祥伟:中韩贸易摩擦之我见[J].北方经贸,2008(08).
  [3]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贸易,2006(1).
  [4]隋映辉:中韩经贸合作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构建[J].东北亚论坛,2006(5).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外贸形势异常严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面临着巨大冲击。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英国“世界工厂”的回顾,对其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世界工厂”简单下了一个定义,并深入分析了中国“世界工厂”的成就,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对我国现行的贸易指导理论和战略的弊端进行了揭示,巩固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提高中国“世界工厂”的水平,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摘要:苹果手机售后事件下,折射出的是中国消费者与其他发达国家消费者极大的差别待遇,反映了跨国公司对中国消费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和歧视。本文由此事件谈起,探究跨国公司“双重标准”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从政府、民间社会这两个层面来改善这一困境。  关键词:双重标准;消费者权益;苹果事件  一、引言  今年3月初,“苹果事件”在中国市场掀起了巨大波澜。据央视报道,在售后服务方面,苹果公司的问题频现
期刊
摘要:文章从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出发,建立了一个微观层面的企业并购效绩评价体系并选取典型样本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对中国钢铁企业并购效绩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希望能促进并购重组后企业的深层次整合与产能合理分配,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铁企业;并购;影响因素  一、引言  2005年以来,在产业政策、市场和地方政府的多重推动下,中国钢铁产业先后发生一系列成功的重大并购重组,产业集中度
期刊
摘要: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其中农村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部分。对政府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  一、政府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偏低  农民工的能力和素质是偏低的,这对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业能力和维权能力
期刊
摘要:本文以餐饮业为例,从关系强度入手,来研究餐饮业个体户与相关单位的强弱关系给其自身的发展带来的资源类型和对于餐饮业自身运营、竞争力等的影响。发现餐饮业个体户主要依靠强关系来维持运营,而弱关系会在提高竞争力方面起作用。此外,弱关系主要给餐饮业个体户带来信息和动力,相比之下,强关系除了给其带来以上资源,还有产品、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资源。  关键词:强关系;弱关系;餐饮业个体户;发展  中国人喜欢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个企业要兴旺、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吸引和留住并用好人才。然而,建筑施工企业还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如何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有效地做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探讨的首要问题。  关键
期刊
汇率的传递效应,包括对进出口商品价格,以及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递,这个问题一直是货币经济学领域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近些年,中国CPI进入快速上升通道,通货膨胀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汇率的变动往往并不是一对一地反映到国内价格上来,这一现象被称为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效应”。汇率变动是否能显著影响国内价格水平对研究汇率的经济调整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价格对汇率变动响应很
期刊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自实施以来,尽管不断完善,但是退市的公司廖廖无几,成为了舆论攻击的目标,给市场管理层造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  一、公平原则和权利意识缺失  市场三公原则尽人皆知,但是理解上却各自表述,在制度设计上也没有实现公平原则,过多地倾向于利益导向。理论上,证券市场对所有地公司都是平等的,只要你合法经营,愿意遵守证券市场的规范,就可以上市融资或挂牌,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从权利的
期刊
提要:在殴债、美债危机,外需减弱的国际经济“寒冬”里,在大多数国人依然很穷而物价居高不下,内需难以扩大的现实中,中国经济怎样保持可持续发展?橇动内需是中国在这场内外经济“寒冬”中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橇动内需的关键是:大多数国人有钱消费和适度的物价让国人消费得起。要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从减税、控利、限物价着手,搬掉压在大多数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 把“三高”压下来,把内需提上去。  在全国“两会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温州市审计机关对属地的国有企业开展审计实现国家治理的传递机制和实践效果,重点论述国企审计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等途径推动地方层面的国家治理,为探索和尝试地方审计机关发挥国家治理功能提供了创新方向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地方审计;国家治理;传递机制  国家治理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各级政府、国有企业等都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各自角色,参与国家治理。各级审计机关也不例外,在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