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部队是怎样的一支邪恶部队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9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4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相当于国家档案馆)公开了731部队留守名册中3607名成员的真实姓名。在二战结束七十多年后,这是在侵华战争期间罪行累累、恶名昭彰的731部队首次被披露成员名单。日本政府保管着详细的731部队档案一事也首次得到确认。
  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日军番号系列中,“731”不是一组普通的数字,而是日本关东军第731秘密细菌战部队的代号,是日本细菌战的代名词,更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二战中犯下反人类罪的铁证。
  血债至今未得以清算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战争期间因遭受日军细菌战和细菌实验而死亡的人数至少在10万以上。其中日军731部队在实施细菌战中最为臭名昭著。
  为了能用活人做细菌实验,日本宪兵队秘密把很多中国人、苏联人、蒙古人、朝鲜人送往731部队。而那些等待被试验的人被称作“马路大”,也就是“木头”的意思。资料显示,用活人做实验,一般来说,两天实驗三个人。
  731部队第一部部长川岛清少将在伯力被审判时供述:“每年被押进监狱里用作实验材料的有400—600人。每年因受实验死去的至少有600人,从1940年到1945年至少有3000人被用作人体实验材料,至于1940年以前被杀害的人究竟有多少,我也不知道。”
  一次凶残的细菌战
  731部队为了准备细菌战,丧心病狂地研究制造鼠疫、伤寒、霍乱、炭疽、斑疹伤寒等数十种传染病菌。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调研报告》一书的粗略统计:“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大陆对20个以上省市实施了细菌攻击,疫情爆发蔓延约298个市县旗,造成传染疫患者约237万人,其中死亡者约65万人。”
  美国国家档案馆最新解密档案证实:1937年至1942年,731部队共生产了2470枚携带细菌病原体的炸弹。
  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生3000公斤的纯细菌。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1945年上半年,为了准备传播鼠疫,仅驻在我黑龙江省的日军,就向731部队上缴了56000只老鼠。
  日军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都使用了细菌武器。
  秘密销毁证据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731部队为了掩盖罪行,屠杀最后一批在押人员,自行炸毁细菌试验生产的核心建筑设施,并在战败前用数十辆专列把其设备、资料和人员拉回国内。
  731部队绝大多数成员逃回日本,为逃脱战后审判,他们竭力掩盖其在731部队的经历,采取隐居、更换姓名、甚至假死的方式企图逃脱战犯审判。
  战后,美国的一些当政人,为了得到细菌战的相关资料,最后以豁免731部队成员的战争责任为条件进行了一场肮脏交易,拿到了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细菌战等的秘密资料。此后,美日联手,刻意掩盖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甚至“遗忘”这支邪恶部队的存在,铁幕重重,秘而不宣。
  这些原本应该被审判的日本战犯,脱掉恶魔的外衣后,后来堂而皇之地在日本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医疗机构、学术机构和大专院校等社会各领域担任了重要职务,至今影响着日本社会。
  从1995年开始,中国民间发起了“侵华日军细菌战毒气战中国受害者对日诉讼活动”。很多参加诉讼活动的受害者,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任何道歉信息,带着悲愤离开人世。
  细菌战遗患至今犹存
  时至今日,731部队实施的细菌戰留下的遗患,仍然危害和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在上世纪50年代,哈尔滨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为控制和消除疫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现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位于哈尔滨郊区的平房区,离市区较远。
  它属近现代重要史迹,遗存年代为1936~1945年。现有重点保护遗存27处,现有面积24.8万平方米,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是日本军国主义违背国际公约,用活人进行冻伤、细菌感染、毒气实验的大本营,是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资源、践踏主权的重要罪证。199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来源:《新民周刊》)
其他文献
“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因为难,所以觉得慢。我们就是老牛耕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走。”4月4日,记者在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见到了年已八旬的王章礼老支书。他一双相糙的手,褶皱密布,突起的筋络像纠缠的枯藤。就是这双手,带领着村民凿穿绝壁开天渠,挖山修路,在艰难的岁月里一步步向前。  自上世纪70年代担任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支书后,王章礼带领村民用7年凿穿绝壁开天渠,村民顿顿有了白米饭,户户米缸
期刊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共和国历史的一项重要记忆,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一时期的知识青年怀着对党和国家最朴素的情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农业战线中去,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中国的历史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他们中涌现了许多风云人物,高崇辉、朱克家、戈卫就是其中的代表。  高崇辉:把青春献给北大荒  高崇辉1949年出生,与共和国同龄。1968年6月22日,他离开黑龙江鹤岗到达克山农场。  那一年,
期刊
占必成者,祖籍湖北,1942年生人,今七十有六,从警44年,曾任贵州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者。以破大案要案在业界闻名。看惯生死,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罪恶的深渊。如今赋闲,仍致力于教导警界后辈,把必生所学所得倾囊相授。此生两大遗憾:尚有未破之案,疏于陪伴家人。谈起往事,当年的“占队”现在“占伯”依然满怀激情,他朴实而有力的观点,就是:人民警察,就是要为民除害。  我心里没有怕,只
期刊
“老三届”这一代人中有许多人曾在各级领导岗位上,有许多人都成为社会的名流,行业的佼佼者,也有的在异国土地建立自己的事业,各自都有着自己生存的领域。他们中的一些人总觉得这一代人曾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经历了一般人未能经历的痛苦。  的确,历史曾让这一代人付出学生的代价,“老三届”这一共同的代号可以代表我们风雨同舟的过去仅此矣。今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事业的发展正使我们无暇留恋那灰暗的过去,这1
期刊
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告别了父母,千里迢迢奔赴陌生的地方。火车站上人山人海,既有喧天的锣鼓、飘扬的彩旗,也有悲悲戚戚的哭声和千叮咛万嘱咐……这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幕,隔上几天就会上演一次。直到今天,我們说起当时的那一幕的时候,依旧会热泪盈眶。  有遗憾、委屈、后悔,也有开心的一笑、善意的和解、温馨的问候,我们不会忘记。  叶辛:10年知青生活是人生宝贵经
期刊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现世安稳,生活不折腾就好。”但实际上,寿命可以有长短,青春却可以没有期限。  或许我们在和时光的博弈中,能把全身的软肋变成铠甲,抵挡着岁月的侵蚀。  就像摩西奶奶所说,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只要相信,就有可能;走新的路,得新的果!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太晚”这件事。  将年龄的限制抛在脑后,或许会越发的神采飞扬。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
期刊
人到老年,有个好老伴是莫大的福气,彼此要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共渡人生最后的岁月。  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不是父母,不是子女,而是老伴,父母会先你而去,子女有自己的家庭,能陪你走到最后,一路不离不弃的,还是老伴。  少為夫妻,老来伴,尤其到老年,相依为命,互相照顾,是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我们结婚62年,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上街手牵手,生怕跌跤;吃饭互劝互挟莱,生怕对方少吃;睡觉互盖被子,生怕
期刊
著名音乐家陈代霖,1933年2月生,正安人,布依族。1956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后被分配到西安音乐学院任教。历任该院音乐教育学院(原师范系)副主任、音乐教育系主任等职,除主持系里日常工作外,主要负责音乐作曲的教学,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指挥家。  作为作曲家,陈代霖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唱出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向往。他一生创作各种歌曲数百首,都是有感而发,
期刊
在中共党史文献中,“五老”的称谓最早起于何时?具体是指哪五位革命老人?这是研究“五老”首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根据现有资料,目前关于“五老”的不同提法主要有三种。  董必武提到的苏区“五老”  根据董必武回忆,早在红军长征之前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内,就已有“五老”称谓。1936年8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杨尚昆曾给参加长征的各部队将士发出电报和书信,为出版红军《长征记》征稿。董必武应约撰
期刊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农村。记得40年前,总听到大人们说这样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那个年代,人们的温饱才刚刚解决,对这个“远大”的梦想是可望而不可及。那时,一些家庭饭都吃不饱,土坯茅草房—下雨就漏,用的煤油灯,天一黑就睡觉。  记得那一年,我和父亲去乡粮站交公粮,第一次听到了清脆的电话铃声,第一次摸到了那个只有在老电影上才看到的黑色摇把子电话。后来参加工作,单位里有一部手摇的黑色电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