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路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d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义务教育逐渐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实行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了各个学科改革的指导方向,数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也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和创新,实现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新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新途径;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实行,各个学科都面临着改革与创新。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生活性以及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以往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形成阻碍。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需要提升思想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进,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为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的均衡发展夯实基础。
  一、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在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数学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与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首先,由于数学知识存在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甚至还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抵触以及排斥心理,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其次,小学时期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兴趣是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会对其未来的学习带来影响,但是当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依然沿用以往的固化手段和模式,没有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不仅课堂效率难以提升,同时容易挫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十分不利。最后,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没有结合核心素养进行创新与改革,课堂模式固化陈旧,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没有重视启发和点拨学生思维,对其核心素养发展形成制约。
  二、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新路径
  (一) 唤醒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匮乏、认知能力不足,难以在课堂四十分钟集中注意力,尤其对于具有较强逻辑思维的数学学科,容易出现走神情况,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有效途径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驱动力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体会和感受数学科学的魅力,并且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教师要结合当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其与数学知识相融合,以贴近学生爱好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避免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例如在学习“乘法”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激发其数学兴趣: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妈妈肯定不会让你们每天长时间的看,会损伤大家的眼睛,通过相关调查统计,一周看200分钟的动画片会对眼睛造成损伤,请问同学们,如果你们一天看30分钟的动画片,那么一周七天看动画片的时间是多少?会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呢?通过这一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热情,并且在探究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
  (二) 引入小组合作模式
  在核心素养下,教师需要结合当代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形成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调动其参与数学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在分组过程中,需要秉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各个小组之间构建竞争关系。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内容中,教师先将班级学生分组,然后布置探究任务:发现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物体。在布置完任务后,由小组成员开展合作探究,通过通力合作给出正确答案。
  (三) 创设具体教学情境
  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摒弃以往的固化教学模式,引入和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小学生思维发育尚未成熟,其思维方式停留在具象阶段,但是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课堂中为其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而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促使其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创设具体情境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尽量将真实的场景和情境还原给学生,促使数学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点中,其教学目标为: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并且对人民币形成感官认知,掌握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创设超市情境,发给学生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采购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在這一教学情境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提升实践能力、丰富社会经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 引入生活实际案例
  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很多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积极引入生活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将经典生活案例呈现给学生,促使其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同时,引入生活实际案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在生活中主动的应用所学知识,进而实现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实际案例:学生李明今天准备绕着广场跑三圈,可知广场是一个圆形,中心竖立一根旗杆,旗杆到广场边缘距离为200米,请问李明今天跑了多少米?教师在展示案例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和计算进而得出正确答案。生活实际案例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实现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 应用游戏教学模式
  喜欢游戏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活泼的课堂氛围,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吸取知识、增长能力。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模式中,可以引入竞争性游戏,在提升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设计“找因数”的团队竞赛游戏,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然后给出某个数,在发出指令后,小组成员开展寻找这个数的因数,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团队。通过反复的竞赛游戏,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充满趣味的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并且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伤,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六) 应用情景再现教学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阶段而言,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而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为学生连接形象与抽象的桥梁,进而帮助其形成数学表象。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特点将数学所具有的娱乐性以及趣味性进行挖掘与体现,并且通过动画、实物观察以及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在学习“分数意义”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借助西游记故事来设计题目。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途中,休息吃中饭时,将其中的一块大饼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因猪八戒认为最大而抢着要,你们觉得抢到了吗?通过趣味性故事的情景再现,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学生讨论也非常热烈,进而在高涨的学习情绪中将知识点讲解透彻。
  三、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实行,核心素养成为了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永贞.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推理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8-19.
  [2]张颖颖.考查模型思想 导向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毕业考压轴题的分析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29):45-46.
  [3]魏庆莉.巧用课堂提问培养新时代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19-120.
  [4]袁文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85.
  [5]窦新东.转变理念 综合发展: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12.
  [6]刘锦苗.核心素养下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9):145.
  [7]许晓军.“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开发:以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25):76-79.
  [8]曾令鹏.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教学研究: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19(17):52-54 65.
  作者简介:
  邱藝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视网膜脱离分为简单的视网膜脱离和复杂的视网膜脱离两类。大部分不合并有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均属简单型,一般是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
摘 要:中外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优秀文化的体现,其在文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学生通过对名著阅读的学习,能够培养其内在的人文素养,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眼界,熏陶学生的心灵。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加快,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短暂的时间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语文名著阅读的课程,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相关教育行业提供参考的
摘 要:素质教育是教育行业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也是老师教学关注的焦点。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日渐多样化,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日渐丰富。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新时代下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养成,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教学目标。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学校老师的教学工作中,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方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数学观念,使学生形成数学精神。本文以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为研究对象,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教学;数学意识  一、 引言  最近几年,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应思考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摘 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目标也发生重大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要求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自主学习求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应用。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差别,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应用体验式教学的价值所在,进一步分析小学数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主要的内容。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和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能自主的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
摘 要:纵观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丰收硕果,学校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断发生可喜的变化。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本文结合自身高中教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认真分析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上提问存在的问题,针对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进行思考和分析,为提升
摘 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并且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学习经历,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好复习学习,但是如何更好的地指导学生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同时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运用更为科学有效的复习教学方法,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