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课堂诗歌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读、品与感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诗歌,品味诗歌之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韵;品情;感悟;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歌一直是表达思想情感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里,诗歌体裁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被大量引用到了语文教材中。苏教版初中三年的语文教材中总共收录了大约五十篇古代诗词形式的课文,除去其中少量的词牌体,仅古诗就多达三十六首,而且还不包括一些现代诗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与诗歌课文的形式一样,教学语言的运用也是一种艺术。这不仅关系着教师能否将诗歌的美感展现出来,还关系着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对此,笔者现围绕读诗、品诗与感悟诗歌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增强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性,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升诗歌教学质量而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一、感悟“读诗”之韵
诗歌教学注重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意境体会,尤其是诗歌的韵律以及汉字的读法。“读诗”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之美,但对于教师来说,应如何引导学生读,怎样读,才是关键所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教会学生用感情去诵读。如《再别康桥》一课,在这一课中,在朗诵完课文之后,笔者首先纠正了学生们韵律掌控方面的不足,如诗的第一句,“轻轻的”与“我走了”之间要做稍微的停顿,第二句中的“如”要将发音稍稍拖长,第四句“作别西天的云彩”,音调中要把“云”这个字刻画清楚[1]。其次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笔者带领学生提取了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轻轻的来”“西天的云彩”“新娘”“荡漾”“招摇”、“水草”“漫溯”“放歌”等等,并将这些关键词进行对比,如此,则清晰地展现了诗歌韵律,使学生们掌握了朗读诗歌的技巧,明白了“用感情去朗读”并不是仅仅一种心理活动,而是可以通过诗歌的停顿、发音和韵律等方式来突出情感,并以此来展现出诗歌韵律的美感。
二、品味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将情感、思想等融于意境之中,要读懂一首诗歌并且懂得鉴赏,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否则,学生所读懂的仅是诗歌的皮毛,其内涵则很难通过阅读而领会和掌握。同样,要懂得品味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把握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按照历史的顺序把握诗歌发展的脉络,进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句法、用韵、对仗等诗歌的基本知识,再次才是培养学生的品味诗歌的情感。诗人写诗绝非无病呻吟,而往往是有感而发,或是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或是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如陆游的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出现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在这一课中,笔者从四个方面来展现了这首诗的原貌,解读了它的来龙去脉,增强了学生对这首诗的情感体验。
一是对作者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诗人的心理等进行详细的剖析,以期能引发学生与诗人心灵上的共鸣。
二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采用师生讨论的方式来剖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农历十一月四日是什么季节?这样的季节对诗人的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风雨大作”进一步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写诗时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等等。
三是提取诗中的关键词,如“卧听”“铁马”“冰河”“孤村”等等,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说出这些关键词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是通过全文解读,让学生们感受诗人的表现手法、诗的意境、环境描写等细节,从而提升他们的品读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感悟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作者的所见、所想、所思及其对这些心理活动或感悟的表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诗歌作者的角度来感悟诗歌的灵魂,首先让学生做到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其次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的感悟[2]。如《观刈麦》一课,笔者从三个角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一是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一句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句话与上面的诗文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在讨论中,由笔者来引导,让学生体会作者写这句诗时怀有怎样的感触,并引导学生反问:“如果我是作者,看到刈麦的场景,我会怎么想?”二是由教师给出作者白居易的身份、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等资料,进而引导学生提取诗中的人物,将“我”和“贫妇”“丁壮”“童稚”等进行对比,体察其间的身份差异。三是解读全文,逐句分解、解释并评论,得出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感悟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此,通过对这首诗进行全方位的解析,让学生了解诗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内容,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然而再优美的诗篇也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用心去品读、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诗歌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们在充满诗意的环境里成长,在诗歌的海洋里游弋。
参考文献
[1] 陈雪元. 浅议初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中学教学参考, 2011(10).
[2] 向守哲.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之我见[J].都市家 教:上半月, 2014(1).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韵;品情;感悟;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歌一直是表达思想情感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里,诗歌体裁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被大量引用到了语文教材中。苏教版初中三年的语文教材中总共收录了大约五十篇古代诗词形式的课文,除去其中少量的词牌体,仅古诗就多达三十六首,而且还不包括一些现代诗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与诗歌课文的形式一样,教学语言的运用也是一种艺术。这不仅关系着教师能否将诗歌的美感展现出来,还关系着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对此,笔者现围绕读诗、品诗与感悟诗歌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增强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性,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升诗歌教学质量而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一、感悟“读诗”之韵
诗歌教学注重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意境体会,尤其是诗歌的韵律以及汉字的读法。“读诗”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之美,但对于教师来说,应如何引导学生读,怎样读,才是关键所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教会学生用感情去诵读。如《再别康桥》一课,在这一课中,在朗诵完课文之后,笔者首先纠正了学生们韵律掌控方面的不足,如诗的第一句,“轻轻的”与“我走了”之间要做稍微的停顿,第二句中的“如”要将发音稍稍拖长,第四句“作别西天的云彩”,音调中要把“云”这个字刻画清楚[1]。其次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笔者带领学生提取了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轻轻的来”“西天的云彩”“新娘”“荡漾”“招摇”、“水草”“漫溯”“放歌”等等,并将这些关键词进行对比,如此,则清晰地展现了诗歌韵律,使学生们掌握了朗读诗歌的技巧,明白了“用感情去朗读”并不是仅仅一种心理活动,而是可以通过诗歌的停顿、发音和韵律等方式来突出情感,并以此来展现出诗歌韵律的美感。
二、品味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将情感、思想等融于意境之中,要读懂一首诗歌并且懂得鉴赏,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否则,学生所读懂的仅是诗歌的皮毛,其内涵则很难通过阅读而领会和掌握。同样,要懂得品味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把握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按照历史的顺序把握诗歌发展的脉络,进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句法、用韵、对仗等诗歌的基本知识,再次才是培养学生的品味诗歌的情感。诗人写诗绝非无病呻吟,而往往是有感而发,或是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或是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如陆游的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出现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在这一课中,笔者从四个方面来展现了这首诗的原貌,解读了它的来龙去脉,增强了学生对这首诗的情感体验。
一是对作者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诗人的心理等进行详细的剖析,以期能引发学生与诗人心灵上的共鸣。
二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采用师生讨论的方式来剖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农历十一月四日是什么季节?这样的季节对诗人的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风雨大作”进一步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写诗时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等等。
三是提取诗中的关键词,如“卧听”“铁马”“冰河”“孤村”等等,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说出这些关键词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是通过全文解读,让学生们感受诗人的表现手法、诗的意境、环境描写等细节,从而提升他们的品读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感悟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作者的所见、所想、所思及其对这些心理活动或感悟的表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诗歌作者的角度来感悟诗歌的灵魂,首先让学生做到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其次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的感悟[2]。如《观刈麦》一课,笔者从三个角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一是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一句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句话与上面的诗文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在讨论中,由笔者来引导,让学生体会作者写这句诗时怀有怎样的感触,并引导学生反问:“如果我是作者,看到刈麦的场景,我会怎么想?”二是由教师给出作者白居易的身份、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等资料,进而引导学生提取诗中的人物,将“我”和“贫妇”“丁壮”“童稚”等进行对比,体察其间的身份差异。三是解读全文,逐句分解、解释并评论,得出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感悟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此,通过对这首诗进行全方位的解析,让学生了解诗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内容,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然而再优美的诗篇也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用心去品读、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诗歌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们在充满诗意的环境里成长,在诗歌的海洋里游弋。
参考文献
[1] 陈雪元. 浅议初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中学教学参考, 2011(10).
[2] 向守哲.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之我见[J].都市家 教:上半月, 2014(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