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美学特征比较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繁荣,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文学方面,互联网的诞生使得区别于传统文学审美的网络文学出现,并让网络文学成为了当前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美学特诊;审美
  网络文学的出现离不开以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介的发展和繁荣。网络文学虽说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但伴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迅速崛起,成为了对当代人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文学形式。
  一、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在审美主体方面的差异
  (一)审美主体低龄化
  从年龄角度来说,传统文学无论是其创作者还是读者群体,其年龄层次都是偏大的,而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读者则出现低龄化现象。年轻的网络用户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踏入社会之前受到的压力比较小,而在进入社会之后,面对在社会中遭受到的挫折,一时难以适应,出现了逃避现实的想法,而网络文学虚构的奇幻世界、传达邪不压正的价值内容恰好契合了年轻网络用户的审美认知,满足了年轻网络用户逃避现实的需求。
  (二)审美意识多元互助
  传统文学的审美传达了“从自然到文明”的 审美主题,而网络文学却否定了传统文学的审美主题,出现了“从文明到自然”的审美倾向。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给予了全民写作的机会,因此网络文学具有民间审美意识。虽说当前的网络文学由于创作门槛低,导致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了大量被认为是垃圾的文学作品,但网络文学作品体现出一种蓬 勃的生命力,代表着一些民众的气息与心声,网络文学作品不再像传统文学一样表达一般的准知识,而更加追求个体独立的文学美感,因此成就了网络文学审美意识多元互助的模型。
  (三)创作者和读者界限模糊化
  在传统文学模式当中,文学创作者和读者之间有着较为清晰的界限,在大多数时候,读者和创作者是割裂的,而在网络文学时代,由于网络文学的创作门槛低,每个人都有创作的自由,只要民众愿意就可以从读者成为创作者,因此读者和创作者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化,而这样的创作和阅读模式打破了传统封闭式、个体化、深思式的写作,形成了互动化交流的创作形式,变成了一种“集体式”的创作与“集体式”的狂欢,出现了共享式的文学审美。
  二、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审美客体方面的差异
  (一)文学载体由文字符号转向数字符号转变
  传统文学主要是通过文字符号在纸面上进行创作而后进行出版,而网络文学则是通过数字符号进行创作并传播的,这样的数字符号可以是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也可以是这几种数字符号的组合。依赖数码技术的应用产生的电子超文本,是数码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审美结合。
  (二)文学文本从静态演变成动态
  在传统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只能按照创作者的写作流程来阅读,读者的阅读过程比较被动,而在网络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通过电子超文本能够通过文本中的特殊词汇选择从当前阅读的文本跳转至其他本文,读者可以自主选择需要阅读的文本,因此网络文学审美相对传统文学审美而言具有活动性,此外,网络文学不局限于文字,可能还有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形式,使得读者的阅读体验不再仅仅依靠文字,而能够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为读者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审美体验。
  (三)文学类别多样化
  当前网络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小说创作为主,而网络小说按照写作的题材则可以分为言情小说、穿越小说、恐怖小说、侦探小说、玄幻小说等类型,尽管网络小说的类型非常多样,但这些网络小说都体现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创作者通过塑造小说中的私人化的“我”来表达现代社会中部分群体的欲望和诉求,因此每一种类的小说中,都聚集着大量有这样诉求的读者。
  三、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审美过程方面的差异
  (一)创作者写作自由
  传统文学对于写作者的要求相对较高,识字、会写字只是成为传统文学创作者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创作者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技能,而网络文学对创作者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只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并且有文学创作的想法就可以进行网络文学创作。不仅如此,网络提供的匿名写作空间给予了创作者极大的自由,创作者不再受到传统文学的某些束缚,创作者拥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因此网络文学呈现出自然、率真的特征。
  (二)读者阅读选择自主
  传统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以文字为载体与读者进行对话,创作者对其作品有着绝对的控制力,而在网络文学创作中,通过超链接,读者可以自由选择其想要阅读的内容,打破了传统文学中作者对其作品的掌控能力,网络文学的读者相比传统文学读者而言有了更多选择文学作品阅读的自由,读者的审美不再受到任何的束缚,读者能够依据自身的审美偏好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三)评论者表达自然、真实
  文学评论是文学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创作者和读者对已有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分析,评论其优点和不足,促进文学交流和进一步提升创作者的创作水平。文学评论分为线上评论和线下评论两种,传统文学一般是通过线下评论的方式进行,且一般由专业的批评家来完成,而网络文学则大多是线上评论,且评论者一般是普罗大众,由于任何人都能够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因此网络文学作品的评论通常而言比较多,评论者或批评或赞美形成了线上文学评论众声喧哗而又其乐融融的浓烈氛围,线上的网络文学评论不同于传统文学评论注重作品本体,线上的网络文学评论更加注重对将作品与自身联系起来,按照自身的理解和审美来评价作品,尽管这样的评论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但更加质朴和坦率。
  参考文献
  [1]  李衛东,王敏芝,杜林. 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网络基因转换[J]. 当代文坛,2016(02):128-131.
  [2]  韩啸. 论网络文学的审美嬗变与价值重构[J]. 中州学刊,2010(06):237-239.
  [3]  胡友峰.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形态的变迁[J]. 浙江社会科学,2015(10):103-110+159+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信息技术成为了新时期教育环境下教师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得力辅助工具,同时信息技术也是能够高度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教育资源。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技术时代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当了解信息技术存在于课堂中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
期刊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节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只是没有形成一个知识系统。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主要以直观内容为主,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感知,提高推理能力,感受数学和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高段语文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古诗文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学生接受古诗文教学,能够了解更多的优秀作品,更好地了解、掌握中华文化,陶冶自身的情操,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古诗文教学十分的重要。小学高段语文教师有必要重视古诗文教学,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谈一谈小学高段语文古诗文有效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很重要的一环。由于数学思维和传统具象化思维具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上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数学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可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活动来进行数学思想的建立,如何把握数学思维,数学教学和数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他们的核心又到底是什么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数学活动  一、数学思想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数学思想
期刊
摘 要: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指南》提到大班社会领域目标:“鼓励幼儿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珍惜公共财物。”培养大班幼儿劳动能力是为幼儿今后生活打下基础,幼儿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家的事情帮着做,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本文通过利用值日生工作,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引导大班幼儿对劳动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关键词:值日生;大班幼儿
期刊
摘 要: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复杂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有些难度。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进而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了保证小组合作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对小组合作法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就是笔者研究出来的有效应用策略,它们分别是进行科学分组、布置合作任务以及设置竞争活动。  关键词:小组合作法;数学教学;小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落实,使得小学数学教育力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美好品格以及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小学阶段,教师需重视此时学生的数学教学,采取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为顺应课程改革潮流,小学数学也在积极的进行着改革,试图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以及灵活
期刊
摘 要:现阶段,诗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意义。本文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诗歌是具有丰富想象、凝练语言、鲜明节奏、优美韵律、炽热感情的高度集中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能够有效的丰富和积累语
期刊
摘 要:在疫情形势下很多学校为响应教育部1月27日发布通知,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而在延期开学期间,如何做到“停课不停学”成为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线上教学的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线上教学成为了疫情期间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关键词:疫情形势下;小学数学;互动模式;直播录播;教学素材  在传统的线下教学中,学生们接受的是面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要将体育活动与德育融合在一起更是现在教育的一种趋势。进行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将体育活动与道德教育相融合是为了更多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集体凝聚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本文简单说明了体育活动与德育融合的意义所在之处,针对当前的体育活动教育的发展现状,对促进二者融合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参考性措施。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