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也许让一个孩子记住上千首诗词,是让他或她在考试时遇到诗词填空不失分的好办法,但是这样的孩子在语文诗词的世界里已失去了最初的“诗情画意”,甚至慢慢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会折掉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让他们一个个变成机械的木偶。
关键词:诗词;诗情画意;热情;想象;机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1
当我们走进语文诗词课堂时,面对提不起来热情的学生时,总是不禁问道,属于孩子们的诗情画意去哪儿了?为何孩子们总是用完成任务的态度找老师背完诗词就行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无疑将老师和学生置入了一个尴尬的空间,老师进不去,学生不想走出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笔者希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走出来与老师一起感受到美妙诗词的“诗情画意”。
一、预习,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情去感受诗词
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每次开始解析一片新的诗词时,往往就会下意识的首先将自己的看法加诸到学生的思维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怎样想的不重要,老师怎么说,自己在考试时遇到了就怎样答,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一开始便丧失了对诗词学习的主动权。这里让学生预习诗词,并不是在每次课要结束时,像布置家庭作业那样,对学生随口一说,因为这样的家庭作业,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爱玩的孩子来说,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事情,第二天上课时,也许老师自己都把这件事忘了。所以这样的预习时间是要真正放在课堂上来进行的。老师在让学生预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在适合这首诗词的音乐中齐声朗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私下读几遍,同时老师在学生读这篇诗词时,顺便提及一下作者在写这篇诗词时的背景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篇诗词所蕴含的感情,老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对这首诗词的感受写在纸上,因为有时人想的和写出来可能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为了进一步激发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表现心,老师也可以适当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遭遇过整个课堂上鸦雀无声的尴尬情况,但是如果学生不敢首先迈出第一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老师可以随意的点出几位同学,让他们表达一下自己对这首诗词的独特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不宜做出太明确的评价,一是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他或她下次不敢再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二是可以抛砖引玉,借某某同学的感受,提问其他同学,让学生发表自己赞同还是反对的意见,在学生讨论诗词时,学生们不仅形成了自己对这首诗词的看法,同时在自己的想法与大多数同学意见的比较中,学生也了解到了这首诗词的大致情感基调。在讨论结束时,老师此时才应该发挥一下自己的角色作用,对同学们的意见给予肯定,并点名表扬几个对这首诗词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注意不要随便否定其中偏离这首诗词基调的学生,应该帮助这个学生找到偏题的原因,说不定这个同学的所思所想虽然太偏了,但不排除有意外惊喜的可能哦!课堂上的预习时间可以帮助老师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这首诗词的魅力,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在意境品味与提问中深化学生对诗词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谈谈自己对这篇诗词的感受与想法,让学生学习到老师看问题和想问题的角度与思考方式,然后老师需要在自己的深情讲解中,将学生带到这首诗的意境中,音乐往往是诗词意境最好的搭档,老师平时可以多收集些适合诗词意境的音乐,对诗词的意境品味完之后,最后老师应该继续将主动权丢给学生,老师可以根据这篇诗词整体需要学习掌握的地方,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去思考,然后在老师的主持下,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其中扮演好调停人的角色,适当的发表自己意见与看法,在对学生的提问与讨论中,不仅帮助学生学到这首诗词的基本知识,更帮助学生学到诗词赏鉴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这首诗词的认识。
三、诗词专题让学生举一反三
不光数学中有举一反三的说法,语文也有,初中生初步接触诗词,往往会对“对偶”、“押韵”、“平仄”、“七言绝句”,“抑扬顿挫”这些专有名词感到苦恼,这也是很多学生对诗词望而却步的原因,老师这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老师可以在一段时间的古诗词学习之后,建立一个类似或对比鲜明的诗词专题,也可以在学生学习完一篇诗词后,让学生品鉴另一首相似诗词的表达手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诗词表达手法的认识,还能扩展他们诗词学习的视野和知识面,因为诗词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完成任务,还应该是教会他们学会如何品味诗词,在诗情画意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让学生在实践和声形结合中走进诗情画意
课堂上的学习有时并不足够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的诗情画意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和挖掘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潜力,老师应该多为学生争取到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些社会实践可以是让学生接触到大自然,也可以是参观著名诗词作家的遗迹,让学生在学与玩中体验到诗词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下,感受到诗词历久弥新的魅力。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诗人和所处年代的优秀影片,让学生在声形结合中体验到诗人的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为一名老师,笔者和广大老师同仁一样,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笔者也希望学生可以在以上诗词教学的实践中,真正走进属于他们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诗词;诗情画意;热情;想象;机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1
当我们走进语文诗词课堂时,面对提不起来热情的学生时,总是不禁问道,属于孩子们的诗情画意去哪儿了?为何孩子们总是用完成任务的态度找老师背完诗词就行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无疑将老师和学生置入了一个尴尬的空间,老师进不去,学生不想走出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笔者希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走出来与老师一起感受到美妙诗词的“诗情画意”。
一、预习,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情去感受诗词
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每次开始解析一片新的诗词时,往往就会下意识的首先将自己的看法加诸到学生的思维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怎样想的不重要,老师怎么说,自己在考试时遇到了就怎样答,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一开始便丧失了对诗词学习的主动权。这里让学生预习诗词,并不是在每次课要结束时,像布置家庭作业那样,对学生随口一说,因为这样的家庭作业,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爱玩的孩子来说,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事情,第二天上课时,也许老师自己都把这件事忘了。所以这样的预习时间是要真正放在课堂上来进行的。老师在让学生预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在适合这首诗词的音乐中齐声朗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私下读几遍,同时老师在学生读这篇诗词时,顺便提及一下作者在写这篇诗词时的背景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篇诗词所蕴含的感情,老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对这首诗词的感受写在纸上,因为有时人想的和写出来可能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为了进一步激发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表现心,老师也可以适当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遭遇过整个课堂上鸦雀无声的尴尬情况,但是如果学生不敢首先迈出第一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老师可以随意的点出几位同学,让他们表达一下自己对这首诗词的独特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不宜做出太明确的评价,一是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他或她下次不敢再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二是可以抛砖引玉,借某某同学的感受,提问其他同学,让学生发表自己赞同还是反对的意见,在学生讨论诗词时,学生们不仅形成了自己对这首诗词的看法,同时在自己的想法与大多数同学意见的比较中,学生也了解到了这首诗词的大致情感基调。在讨论结束时,老师此时才应该发挥一下自己的角色作用,对同学们的意见给予肯定,并点名表扬几个对这首诗词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注意不要随便否定其中偏离这首诗词基调的学生,应该帮助这个学生找到偏题的原因,说不定这个同学的所思所想虽然太偏了,但不排除有意外惊喜的可能哦!课堂上的预习时间可以帮助老师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这首诗词的魅力,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在意境品味与提问中深化学生对诗词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谈谈自己对这篇诗词的感受与想法,让学生学习到老师看问题和想问题的角度与思考方式,然后老师需要在自己的深情讲解中,将学生带到这首诗的意境中,音乐往往是诗词意境最好的搭档,老师平时可以多收集些适合诗词意境的音乐,对诗词的意境品味完之后,最后老师应该继续将主动权丢给学生,老师可以根据这篇诗词整体需要学习掌握的地方,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去思考,然后在老师的主持下,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其中扮演好调停人的角色,适当的发表自己意见与看法,在对学生的提问与讨论中,不仅帮助学生学到这首诗词的基本知识,更帮助学生学到诗词赏鉴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这首诗词的认识。
三、诗词专题让学生举一反三
不光数学中有举一反三的说法,语文也有,初中生初步接触诗词,往往会对“对偶”、“押韵”、“平仄”、“七言绝句”,“抑扬顿挫”这些专有名词感到苦恼,这也是很多学生对诗词望而却步的原因,老师这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老师可以在一段时间的古诗词学习之后,建立一个类似或对比鲜明的诗词专题,也可以在学生学习完一篇诗词后,让学生品鉴另一首相似诗词的表达手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诗词表达手法的认识,还能扩展他们诗词学习的视野和知识面,因为诗词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完成任务,还应该是教会他们学会如何品味诗词,在诗情画意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让学生在实践和声形结合中走进诗情画意
课堂上的学习有时并不足够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的诗情画意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和挖掘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潜力,老师应该多为学生争取到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些社会实践可以是让学生接触到大自然,也可以是参观著名诗词作家的遗迹,让学生在学与玩中体验到诗词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下,感受到诗词历久弥新的魅力。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诗人和所处年代的优秀影片,让学生在声形结合中体验到诗人的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为一名老师,笔者和广大老师同仁一样,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笔者也希望学生可以在以上诗词教学的实践中,真正走进属于他们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