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源自精心预设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hz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一课时,笔者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然笔者在实际上这节课的时候,却因临时产生的一个突发念头而对原有教学思路进行了一次现场调整,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其中的两个片段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片段一】
  教学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出示一个圆柱体,并事先在圆柱体的侧面用白纸围好一圈。
  师:哪位同学上来用手摸一摸这个圆柱体的侧面?
  学生上台用手摸一摸。
  师: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好不好直接算出它的面积呢?
  生:不好。
  师: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呢?大家讨论一下。
  (教者随想:其实大多数学生早就能想到可以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来,算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汇报:可以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来,就能得到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在这里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教者随想:其实这个学生回答的非常的好,而且说的也很有逻辑性。但此时此刻,我总感觉到学生在亦步亦趋按照我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在走,这样似乎有点乏味。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决定调整原先的设计。)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非常的好,他说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同意。
  (教者随想:其实这里学生的注意力早就在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那里,他们根本就不会想到圆柱侧面展开图里面还会有什么出现什么意外。你如果这样问:圆柱的侧面展开除了会得到长方形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性?学生肯定会说出其它的答案。)
  师:对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下面老师就来操作一下,给大家看看。
  (我在操作的时候是斜着剪的,最后得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奇怪,怎么不是长方形,而是平行四边形呢?
  (教者随想:这时班上的学生个个都感到非常的奇怪,让你们想不到才是我想要的哦。)
  学生虽然感觉奇怪,但是马上就有学生反应过来,喊到:“你是斜着剪的。”我马上反驳到:“有规定不允许老师斜着剪吗?”
  学生无语。接着又有学生说:“只有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垂直剪,才能得到长方形。”
  我没有想到这个学生居然想用了“垂直剪”这个词,从这个词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他生怕自己说的还不够准确。
  (教者随想:看到学生这样的仔细,我高兴了,心想我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数学课就是要经常让学生上一些“当”,给学生出点意外,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品质。)
  这个例子还没有用完。
  师:既然老师让大家失望剪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下你还能不能想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学生的思维早已打开了。
  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也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还是底面周长乘高。
  【片段二】
  圆柱侧面积计算的巩固练习:
  (教者随想:通过前面的操作演示,学生已经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能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并且学会了根据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来求圆柱的侧面积。按照原先的预设,接下来应该出示的是已知底面直径或半径与高求圆柱侧面积的题目。但为了活化课堂,我还想改变一下,于是……)
  我在黑板上画了这样一个圆柱:
  师: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很快求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吗?
  一生看了图后,不假思索地说:是正方形,圆柱侧面积是6×6=36平方厘米
  师:同意吗?
  学生们似是不理解我的话。
  于是我又问道:6厘米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吗?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起被图形的表像迷惑了。
  此时很自然的引出了如何根据底面直径和高去求圆柱侧面积了。
  紧接着,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
  师: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分米,你能求出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吗?侧面积又如何求呢?
  (教者随想:前面见识了展开图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情况,这里我为了彻底打开学生的思路,画了一个正方形在黑板上,但我并没有在上面标出数据,而是通过口述的方式来说明数据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其实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原来是一样长的。这也将为后面求圆柱表面积奠定一定的基础。)
  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们很快求出了底面半径和侧面积。
  师: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种圆柱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就在黑板上画出了这样的圆柱。学生们说:哦。
  反思:在片段1中,学生满以为我会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沿着高剪开来得到一个长方形,结果他们看到的与他们想看到的大相径庭,思维的火花在被点燃。也正是如此,才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片段2中,学生对于圆柱侧面展开后,长(或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这个知识还未完全内化,因此我呈现了一个从直观上看起来侧面展开很以为是正方形的圆柱,其目的就是防止学生因直观感受而产生错误认识,也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为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我画了一个正方形在黑板上,通过求半径,让学生知道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的圆柱半径与高的关系,又通过猜想和看图,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头脑中建构了这种圆柱的空间观念。
  总之一点,高效的数学课堂是精心预设与教者的教育智慧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结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龙袍中心小学 江苏211 5001
其他文献
新的《科学》课程理念,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开放空间。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及学生情况,寻找有价值的切入点,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再创造,沿着不同方向,让学生乐于“卷入”学习,在课堂上象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并在科学探究中实现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科学态度、情感等多元目标,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在“卷入”中,“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它包括进行交流,参与评议
“小雨小雨滴滴答答滴滴滴滴答,放学跑来三个小娃娃……”在一个下着淅沥沥小雨的下午,我也在课堂中教唱着这首和雨有关的。虽然窗外的小雨唱得欢呼雀跃,可是课堂中的孩子总是不在状态,窗外的雨声干扰着他们,闷热的天气也安抚着孩子们慵懒的神经。连着好几遍,歌声一点改善也没有,我越发地不知怎么办才好。  回想下课的时候,这些孩子可是活跃极了,现在呢,就像放在楼顶摇摇欲坠的花盆,随时要掉下来。我焦急着,又开始弹着
【研究对象】  我大班共36名幼儿及其家长  一、什么是幼儿写生?  所谓写生,就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地学画的训练法,它是初学者和画家锻炼绘画表现和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力求真实、形象生动是写生的精髓,一般写生不作为成品绘画,只是为作品搜集素材,但逐渐发展也有的画家直接用写生的方法创作。尤其是印象派的画家,经常利用风景写生,直接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  那如何定
3—6岁的幼儿的大脑及心理尚未发育完全,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具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在日常活动中,幼儿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直观的手段来感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是运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但课件的制作工序复杂,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制作、合成,如今我们采用视频辅助教学运用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视频媒体它可以将音频、视频等有机集成,根据教师的需要进行调用,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
一、巧引导——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育形式   一般来说,教师讲述故事时幼儿的倾听习惯非常好。究其原因,故事本身非常生动形象,再配上了木偶、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教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讲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兴趣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倾听习惯。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把倾听训练的内容融进自编的故事中,让
目前,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生的眼镜越来越厚,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减负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剪掉的应该是那些机械的、重复的内容,剪掉的应该是那些繁琐的、艰涩的题目,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具有巩固性、反思性、拓展性、发展性、应用性的作业。小学语文家庭
主题墙饰,最能体现办园者教育之魂的是其所创设的环境,因为环境与孩子始终共存,孩子既可以依赖环境也能作用于环境,孩子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因此,创设一个有益于儿童发展的环境来展示学校的教育品质,让课程的价值在师生和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走势。环境设计将日益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教师的工作重心将转向对环境的设计、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对变化中的事物作出
想象力是指对于已有表象进行再加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可以经后天培养的能力。想象力反映了个体特点的重要能力,失去了想象力的人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一样,失却了人生的精彩。我们的孩子有了想象力,才能把未来世界创造得更加美好。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正直具体的形象思维向简单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想象力处于旺盛的时期。想象力作文训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作文教学思路,让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有了更加广阔的作文
教育工作中,因势利导,就能找到了一条教育新路。教育的智慧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显的。只有善于抓住时机,善用教育智慧,才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教育者。让我们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欣赏的微笑,一句宽容的话语,去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吧!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偶然发生、的很棘手的问题。有时是在课堂上,个别孩子会抛出一句和所学的内容离题万里的话;有时是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一定不按照你的要求去
教育理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是我的教育理念。因为生活就是一部戏,编、导、演都是自己,自己是主演别人只是看客。所以,只有怀揣梦想,主动成长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主人。于是让每个孩子“心中有梦,勇敢追梦,美梦成真”便是我作为班主任一直的追求。  学情分析:我所带的班级以体验教育活动。例如班会、朝会,社会实践活动,读书活动、红领巾活动等,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学习的体验、情感的体验,在活动中、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