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情况,分析预测2020年高考试题变化趋势为:
一、新考点
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如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二、新题型
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如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新要求
1.语言文字运用
(1)词语辨析扩大考查范围。从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或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如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补写句子,考察逻辑推理能力。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考生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是否连贯、内容是否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3)新闻缩写,对旧题型重新包装。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缩写,并且都取材于真实的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了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古诗文
(1)文言文閱读材料来源,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2)古诗文默写部分在以前的考试中,根据考生所学课本以及所在地区的不同需要,要求背诵的篇幅是不一样的。考生可以根据当地教育部门下发的通知以及老师授课的重点来进行学习,避免因为背诵篇目过多而浪费时间,或因背诵过少而影响考试中的正常发挥。
3.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如全国卷Ⅰ第3题的C项,考查了课本内容与课外论述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范围扩大。如全国卷Ⅰ给出的是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方面,考查内容渗透整本书的阅读。如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著作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6.写作
应用文体全面呈现。如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的一个方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大部分主观题目将根据时代背景进行命题。在2019年高考中根据时代背景进行命题只是一个简单的试行,从当前收效来看,2020年的高考也会按照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来进行,这就需要我们考生积极关注当前热点新闻、热点话题,才能够准确把握考试的命题背景。
【崔翔/供稿】
一、新考点
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如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二、新题型
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如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新要求
1.语言文字运用
(1)词语辨析扩大考查范围。从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或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如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补写句子,考察逻辑推理能力。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考生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是否连贯、内容是否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3)新闻缩写,对旧题型重新包装。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缩写,并且都取材于真实的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了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古诗文
(1)文言文閱读材料来源,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2)古诗文默写部分在以前的考试中,根据考生所学课本以及所在地区的不同需要,要求背诵的篇幅是不一样的。考生可以根据当地教育部门下发的通知以及老师授课的重点来进行学习,避免因为背诵篇目过多而浪费时间,或因背诵过少而影响考试中的正常发挥。
3.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如全国卷Ⅰ第3题的C项,考查了课本内容与课外论述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范围扩大。如全国卷Ⅰ给出的是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方面,考查内容渗透整本书的阅读。如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著作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6.写作
应用文体全面呈现。如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的一个方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大部分主观题目将根据时代背景进行命题。在2019年高考中根据时代背景进行命题只是一个简单的试行,从当前收效来看,2020年的高考也会按照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来进行,这就需要我们考生积极关注当前热点新闻、热点话题,才能够准确把握考试的命题背景。
【崔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