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人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这种繁富的娱乐生活的背后透视出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当代人的审美越来与宽容开放、多元化、大众化、平民化,同时,审美也开始走像欲望化、浮躁化。审美的理性和欲望化并存。
关键词:娱乐;宽容;多元化;大众化;欲望化;浮躁化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网络、电视、电影、俱乐部等等的发展大大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透过这些娱乐生活也可以看出当下人的审美取向,即大众文化文化表现出来的审美特点。这里说的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娱乐为主要功能、并辅以现代传播手段和经营生产方式的文化。
审美的宽容开放性
大众生活越来越纷繁复杂,花样百出,尤其是影视和网络,不断冲击着人的视觉和听觉,大众的接受性和包容性逐渐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自由发展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宽松,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这些都使大众的审美变得开放宽容。近年来,整容之风横扫整个世界,很多明星整过容,对此,人们习以为常。大众并没有因为她们是“人造美女”而投以鄙夷的眼神,相反,人们对明星美女的热爱有增无减。变性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现象,最近几年,变性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不再遮遮掩掩,很多变性人为寻求帮助,走上熙熙攘攘的街头,还有一些变性人公开在网络上征婚。大众对这些事情不再是嘲笑讽刺,转而理解宽容。几十年前的中国,人们的衣服主要是老三色为主,稍微带点颜色就可能被认为思想意识有问题,烫一烫头发,擦一点胭脂,就被看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今社会,大街上女孩子的衣服,尤其在夏天,吊带,超短裙,热裤……人们津津有味的欣赏着。人们看电影从不好意思看色情的内容到渴望看到欲望发泄的镜头。对丑陋的美、变态的美,人们不再偏激的否定。这种欣赏包容背后是理性。理性支配的人们不再狂热的鞭笞,也不再盲目的追捧。审美是时代的产物,被时代深深打上了开放性的烙印。
审美的多元化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价值的多元化导致了审美的多元化。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女比赛中,李宇春夺冠,一个牛仔裤,短头发的中性女孩。中性美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颠覆了男权社会下美丽女性的标准。中性美不仅仅指有男儿气的女儿,也只有女儿气的男儿。有人说“现在女人越来越男性化,男人越来越女性化。”电视上很多娱乐节目的男主持或者男嘉宾通常都是这种样子,一副瘦弱的身板,穿着紧身裤,帆布鞋,显得娇小玲珑。健壮,雄浑的男主持在娱乐节目中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婉约,娇小的非主流派主持人。以往人们推崇男人的阳刚之美和女人的阴柔之美,今天,一种介于阳刚和阴柔之间的中性美出现,并广为流行,很多年轻人追求并热衷于打扮上和行为举止上的中性。李宇春的出现震撼了男性社会关于女性美的传统定义,体现了审美的多元化。审美的个性时尚化也可以算作审美多元化的一种表现。现代人的家居,尤其是年轻一代,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港式风格,日式风格,美式风格,墨西哥式风格等。对美的追求的多样化体现了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人内心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审美天性被唤醒。单一的,二元对立的美被多元化的美所代替。自然美,社会美,家庭美,科技美,城市美等美的多种形式充实着人们的生活,思想领域多样化,多地域化,多层次化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审美局面。
审美的大众化,平民化
“自由时间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使得休闲逐步由纯粹的奢侈品扩展到一般消费品,休闲消费由贵族阶层扩展到大众阶层。”比如咖啡,饮茶,饮食文化已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不仅仅是都市白领的专利。人们的日常饮食已经不再满足于解决饥饿,而是追求色香味俱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被加上了文化的标签, 一切都纳入了审美的范畴。“这种日常文化形态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 它所具有的商品性、日常生活性、娱乐性和世俗性等特征影响和改变当代大众的审美观念及审美方式, 使大众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这种世俗、娱乐、多元化的审美取向必然反叛精英文化的精致、优雅、高高在上的审美取向,转向对平民化,大众化审美的推崇与追求。数字化时代给艺术大众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条件。古色古香的艺术品走进大众的家居中,成为最普通常见装饰品。“蒙娜丽莎的微笑”已经不仅仅陈列在卢浮宫。 “一滴水只有流入大海里才不会干涸”,同样,一切艺术,只有回归到大众中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审美的欲望化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欲望经济。市场经济下的当代人的审美也变得越来越欲望化,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金钱观念的改变。只要是能够获取经济效益,就是时髦,就是成功,就是美。“二三十年前询问一个作家稿费是多少,不亚于像在询问一个未婚少女几时生育,作家的愤怒可想而知。”现在许多进行纯文学写作的作家已经按捺不住,为迎合社会风气,赚取更多的稿费,开始放弃自己的操守,书中充满了色情的味道。很多杂志,报纸为了满足大众口味,提高销售量,内容变得媚俗化。文化走向“世俗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追求视觉的欲望化。有人说21世纪是眼球经济,美女经济。影视导演选择美貌绝伦的美女来担任主演,服装设计师聘请身材婀娜的美女做模特儿,企业家愿花大笔钱邀请美女做产品代言人……美女能吸引人的眼球,满足人的欲望,带来经济效益。很多女明星是一“脱”成名的。大众的欲望化口味越来越重。韩国热门电影中,很多是同性恋题材的。这些电影中有很多大胆而开放的镜头,正是这些镜头使这类电影成为热门。商业广告抓住了大众这一心理特点,商业广告上各种美女帅哥轮翻登场,商品的形象甚至比实用价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艳照门”事件可以说是一个转折,让大众的关注点转移到另一种更加开放的层面。人们热衷于诸如此类的花哨新闻,这种风气也吹到官场,前段时间,一个官员的性爱日记引发人们的大讨论。现代社会,人们对别人私生活尤为感兴趣,有着强烈的偷窥欲。吸引人眼球的内容越来越色情。现代广告中的迷人女郎比比皆是,女人的红嘴唇,丰满的肩膀,修长的玉腿,漂亮的纤手,而使用某种美女代言的广告商品对男人而言或许意味着能和花容月貌的美妙女郎朝夕相伴。这同时也沟通了,暴露了人类,尤其是男性心灵深处对青春,女性,幸福的永久向往和占有的欲望。
审美的浮躁化
整个社会就被一种浮躁的风气笼罩着,连被视为人的精神食粮的学术界都抵挡不了。人们过分追求视觉的享受而忽略了本质。美的主要领地是女性。化妆品、减肥茶、整容术、瑜伽这种表面的美充斥着女性的每一寸细胞。而那些真正能提高女性素养的书却失去了市场。中国首位人造美女郝璐璐说:“我赞同一个朋友给女人做的级别划分,像茶叶一样,有一级二级之分,而我也正在努力接近极品。”她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她的所谓的极品女人是长相漂亮的女人。她想要成为极品美人的方法就是成为一个美女。这种说法多多少少有些肤浅,但是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想法。人们过分追求外表的美丽,而自然的天性和生命的活力却被人忽视。现代都市生活优裕富足,人们养尊处优,意志力缺乏,内心浮躁。浮躁的生活使现代社会出现了“审美疲劳”。审美疲劳是一个美学术语,原指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烦。现在对生活中的某一东西失去兴趣或者厌烦,都可以成为审美疲劳。网络中事情的真假很难区分,有些人为了赚取点击率而发布一些骇人听闻的或者色情的消息,当人们沉静下来,往往就会觉得很无趣。现如今大街上有很多非主流的少男少女,差不多的穿衣风格,没有特色,使人失去兴趣,产生审美疲劳。纵观当代的审美,总逃不出一个模式,那就是推崇——过时——再推崇——再过时。这是追求表面化的结果。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总要经过社会的千锤百炼才会永垂不朽。
当代人的审美存在着一些误区,但是总的说来,人的审美水平是逐渐提高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意义上的美的东西是不会被时间遗忘的,它们会在历史的河流中沉淀下来,成为经典,成为永恒。
当代社会的审美有很多特点,这里只挑选了几个特点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尹继佐:当代文化论稿[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高小康:时尚与形象文化[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3]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林亚斐: 中性美: 当代审美新视阈[ 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第19卷第4期.
[5]谢林霞:论大众时代的美[J].鸡西大学学报第8卷第5期.
关键词:娱乐;宽容;多元化;大众化;欲望化;浮躁化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网络、电视、电影、俱乐部等等的发展大大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透过这些娱乐生活也可以看出当下人的审美取向,即大众文化文化表现出来的审美特点。这里说的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娱乐为主要功能、并辅以现代传播手段和经营生产方式的文化。
审美的宽容开放性
大众生活越来越纷繁复杂,花样百出,尤其是影视和网络,不断冲击着人的视觉和听觉,大众的接受性和包容性逐渐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自由发展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宽松,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这些都使大众的审美变得开放宽容。近年来,整容之风横扫整个世界,很多明星整过容,对此,人们习以为常。大众并没有因为她们是“人造美女”而投以鄙夷的眼神,相反,人们对明星美女的热爱有增无减。变性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现象,最近几年,变性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不再遮遮掩掩,很多变性人为寻求帮助,走上熙熙攘攘的街头,还有一些变性人公开在网络上征婚。大众对这些事情不再是嘲笑讽刺,转而理解宽容。几十年前的中国,人们的衣服主要是老三色为主,稍微带点颜色就可能被认为思想意识有问题,烫一烫头发,擦一点胭脂,就被看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今社会,大街上女孩子的衣服,尤其在夏天,吊带,超短裙,热裤……人们津津有味的欣赏着。人们看电影从不好意思看色情的内容到渴望看到欲望发泄的镜头。对丑陋的美、变态的美,人们不再偏激的否定。这种欣赏包容背后是理性。理性支配的人们不再狂热的鞭笞,也不再盲目的追捧。审美是时代的产物,被时代深深打上了开放性的烙印。
审美的多元化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价值的多元化导致了审美的多元化。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女比赛中,李宇春夺冠,一个牛仔裤,短头发的中性女孩。中性美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颠覆了男权社会下美丽女性的标准。中性美不仅仅指有男儿气的女儿,也只有女儿气的男儿。有人说“现在女人越来越男性化,男人越来越女性化。”电视上很多娱乐节目的男主持或者男嘉宾通常都是这种样子,一副瘦弱的身板,穿着紧身裤,帆布鞋,显得娇小玲珑。健壮,雄浑的男主持在娱乐节目中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婉约,娇小的非主流派主持人。以往人们推崇男人的阳刚之美和女人的阴柔之美,今天,一种介于阳刚和阴柔之间的中性美出现,并广为流行,很多年轻人追求并热衷于打扮上和行为举止上的中性。李宇春的出现震撼了男性社会关于女性美的传统定义,体现了审美的多元化。审美的个性时尚化也可以算作审美多元化的一种表现。现代人的家居,尤其是年轻一代,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港式风格,日式风格,美式风格,墨西哥式风格等。对美的追求的多样化体现了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人内心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审美天性被唤醒。单一的,二元对立的美被多元化的美所代替。自然美,社会美,家庭美,科技美,城市美等美的多种形式充实着人们的生活,思想领域多样化,多地域化,多层次化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审美局面。
审美的大众化,平民化
“自由时间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使得休闲逐步由纯粹的奢侈品扩展到一般消费品,休闲消费由贵族阶层扩展到大众阶层。”比如咖啡,饮茶,饮食文化已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不仅仅是都市白领的专利。人们的日常饮食已经不再满足于解决饥饿,而是追求色香味俱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被加上了文化的标签, 一切都纳入了审美的范畴。“这种日常文化形态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 它所具有的商品性、日常生活性、娱乐性和世俗性等特征影响和改变当代大众的审美观念及审美方式, 使大众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这种世俗、娱乐、多元化的审美取向必然反叛精英文化的精致、优雅、高高在上的审美取向,转向对平民化,大众化审美的推崇与追求。数字化时代给艺术大众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条件。古色古香的艺术品走进大众的家居中,成为最普通常见装饰品。“蒙娜丽莎的微笑”已经不仅仅陈列在卢浮宫。 “一滴水只有流入大海里才不会干涸”,同样,一切艺术,只有回归到大众中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审美的欲望化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欲望经济。市场经济下的当代人的审美也变得越来越欲望化,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金钱观念的改变。只要是能够获取经济效益,就是时髦,就是成功,就是美。“二三十年前询问一个作家稿费是多少,不亚于像在询问一个未婚少女几时生育,作家的愤怒可想而知。”现在许多进行纯文学写作的作家已经按捺不住,为迎合社会风气,赚取更多的稿费,开始放弃自己的操守,书中充满了色情的味道。很多杂志,报纸为了满足大众口味,提高销售量,内容变得媚俗化。文化走向“世俗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追求视觉的欲望化。有人说21世纪是眼球经济,美女经济。影视导演选择美貌绝伦的美女来担任主演,服装设计师聘请身材婀娜的美女做模特儿,企业家愿花大笔钱邀请美女做产品代言人……美女能吸引人的眼球,满足人的欲望,带来经济效益。很多女明星是一“脱”成名的。大众的欲望化口味越来越重。韩国热门电影中,很多是同性恋题材的。这些电影中有很多大胆而开放的镜头,正是这些镜头使这类电影成为热门。商业广告抓住了大众这一心理特点,商业广告上各种美女帅哥轮翻登场,商品的形象甚至比实用价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艳照门”事件可以说是一个转折,让大众的关注点转移到另一种更加开放的层面。人们热衷于诸如此类的花哨新闻,这种风气也吹到官场,前段时间,一个官员的性爱日记引发人们的大讨论。现代社会,人们对别人私生活尤为感兴趣,有着强烈的偷窥欲。吸引人眼球的内容越来越色情。现代广告中的迷人女郎比比皆是,女人的红嘴唇,丰满的肩膀,修长的玉腿,漂亮的纤手,而使用某种美女代言的广告商品对男人而言或许意味着能和花容月貌的美妙女郎朝夕相伴。这同时也沟通了,暴露了人类,尤其是男性心灵深处对青春,女性,幸福的永久向往和占有的欲望。
审美的浮躁化
整个社会就被一种浮躁的风气笼罩着,连被视为人的精神食粮的学术界都抵挡不了。人们过分追求视觉的享受而忽略了本质。美的主要领地是女性。化妆品、减肥茶、整容术、瑜伽这种表面的美充斥着女性的每一寸细胞。而那些真正能提高女性素养的书却失去了市场。中国首位人造美女郝璐璐说:“我赞同一个朋友给女人做的级别划分,像茶叶一样,有一级二级之分,而我也正在努力接近极品。”她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她的所谓的极品女人是长相漂亮的女人。她想要成为极品美人的方法就是成为一个美女。这种说法多多少少有些肤浅,但是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想法。人们过分追求外表的美丽,而自然的天性和生命的活力却被人忽视。现代都市生活优裕富足,人们养尊处优,意志力缺乏,内心浮躁。浮躁的生活使现代社会出现了“审美疲劳”。审美疲劳是一个美学术语,原指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烦。现在对生活中的某一东西失去兴趣或者厌烦,都可以成为审美疲劳。网络中事情的真假很难区分,有些人为了赚取点击率而发布一些骇人听闻的或者色情的消息,当人们沉静下来,往往就会觉得很无趣。现如今大街上有很多非主流的少男少女,差不多的穿衣风格,没有特色,使人失去兴趣,产生审美疲劳。纵观当代的审美,总逃不出一个模式,那就是推崇——过时——再推崇——再过时。这是追求表面化的结果。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总要经过社会的千锤百炼才会永垂不朽。
当代人的审美存在着一些误区,但是总的说来,人的审美水平是逐渐提高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意义上的美的东西是不会被时间遗忘的,它们会在历史的河流中沉淀下来,成为经典,成为永恒。
当代社会的审美有很多特点,这里只挑选了几个特点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尹继佐:当代文化论稿[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高小康:时尚与形象文化[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3]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林亚斐: 中性美: 当代审美新视阈[ 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第19卷第4期.
[5]谢林霞:论大众时代的美[J].鸡西大学学报第8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