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工作内容
建制镇土地调查包括建制镇建成区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数据建库、质量自检、编写报告及图表的输出等。
二、首级控制
控制测量是以镇为单位,建立了D、E级GPS控制网。
(一)起算点
1、起算点坐标来源
控制网主要以边连接形式组网,起算点均是国家二、三等三角点。
2、起算点精度检查
通过控制点之间相互解算的方式进行检查,在起算点完全满足精度要求下,可以作为测量工作的基础控制点使用,起算点坐标及检查情况如下表:
(二)控制点的等级
一般建制镇面积都是7—8平方公里,所以首级控点采用D级GPS控制测量。
(三)基本要求
1、基础控制测量采用GPS定位测量方法。
2、地籍首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3、D级控制点高程采用GPS静态拟合高程。具有独立检核条件。
4、D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测量中误差规定如下:
式中:d为相邻点间距离,以mm为单位。
5、D级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GPS观测技术要求
6、D级网每站观测时间≥60分钟。
(三)控制点埋石和编号
首级控制点埋设固定标石,在埋石困难的沥青或水泥地面时可打入刻有十字的钢桩代替标石,标石、钢桩规格如下:
土质地面埋设石灰石标桩,桩面150×150mm,中间刻有5cm长的十字线。桩高0.8米,塑混凝土底座40×40cm,高0.3米。埋入地下0.95米。
图3各级埋石点
建筑物顶上设置标石,标石应和建筑物顶面牢固连接。建筑物上各等平面控制点标石设置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
坚硬地面设金属钢钉标桩,钉帽为Φ80mm球缺形,中间圆孔为点位标志。钢钉为Φ25mm螺纹钢,长240mm。加工时钉帽和钢钉满焊并垂直,钉桩时要求钉帽卧入地面,帽顶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
D级网控制点的编号方法为:YS+XX(三位顺序号码),如YS01表示D级网1号控制点。
(四)观测数据的记录
现场填写观测手簿。观测手簿中主要记载观测点号、观测开始时间、观测结束时间、观测人、观测时天气情况等。
手工记录的记事项目必须现场记录在手薄中,字体清晰、美观、不得擦改、涂改、连环划改或转抄。
(五)数据解算
控制测量数据解算采用仪器自带南方测绘静态GPS数据解算软件进行解算,当天测绘数据当天进行精度检查对不符合精度要求的点位及时进行补充测量。
三、加密控制
(一)控制点的等级
加密控制点的等级选择GPS E级控制测量。
(二)基本要求
1、基础控制测量采用GPS定位测量方法。
2、地籍首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3、E级控制点高程采用GPS静态拟合高程。具有独立检核条件。
4、E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测量中误差规定如下:
式中:d为相邻点间距离,以mm为单位。
5、E级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均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6 GPS观测技术要求
6、D级网每站观测时间≥45分钟。
(三)控制点的埋石和编号
E级网控制点埋石方法与D级控制点的埋石方法相同,E级网控制点的编号方法为:建制镇前两个首字母+XX(三位顺序号码),如ms01表示帽儿山镇E级网1号控制点。
(四)观测数据的记录
现场填写观测手簿。观测手簿中主要记载观测点号、观测开始时间、观测结束时间、观测人、观测时天气情况等。
手工记录的记事项目必须现场记录在手薄中,字体清晰、美观、不得擦改、涂改、连环划改或转抄。
(五)起算点
起算点为D级控制网中的点。
(六)数据解算
控制测量数据解算采用仪器自带南方测绘静态GPS数据解算软件进行解算,当天测绘数据当天进行精度检查对不符合精度要求的点位及时进行补充测量。
四、图根控制
1、图根控制点是地籍要素测量的依据,图根点在基础控制点基础上加密。
2、图根控制点主要采用GPS多点(三点以上)纠正,采用动态GPS测量(RTK技术)的方法来获得图根点的坐标(X,Y,H),观测图根点必须是固定结状态,观测时间六秒以上,图根点独立观测两次,平面较差小于±5cm,取中数。
3、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5cm,GPS-RTK测量图根点边长误差小于2cm。
4、每个埋石点至少与另一埋石点通视,埋石点采用25厘米长的钢钎用水泥浇筑而成,作为图根点标志,铺装路面采用钢钎直接钉设在地面上,每平方公里埋石点数不少于16点。
5、尚志市城镇地籍测量项目的图根控制采用二级导线网,其相关指数如下表:
表9 导线网相关指数表
注:n为导线转折角的个数
6、图根导线采用全站仪测定。
7、导线布设成直伸导线,构成附和导线或闭合导线。
8、导线布成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的附合导线长度不超过规定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
9、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2时,导线全长的闭合差不超过0.12m。
10、图根导线平差计算时,角度取至整秒,边长、坐标取至0.001m。
五、界址调查
(一)根据调查计划,分街道、分街坊公布通告或发送调查指界通知单并签收,通知权利人按时到现场指界。
(二)界址调查必须查清本宗地的坐落,界址点,界址线位置,界标物类型,以及与四邻宗地的相关位置。宗地的坐落填写到委,如河北社区永宁委。
(三)宗地的坐落包括地名和门牌号码,地名采用标准地名,标准地名由建设局地名办公室提供。
(四)界址调查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的权利人或委托代理人到现场指界。
1、单位使用的宗地,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
2、个人使用的宗地,由户主出席指界的,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籍簿。
3、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
4、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由共有人共同指界或共同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
(五)实地界址认定
1、本宗地与邻宗地界址间距小于0.5m的,必须由双方指界人指界认定,并在界址调查表上签名(盖章)认可。
2、共用界址线必须由双方共同指界认定,并在界址调查表上签名(盖章)认可,本宗地与邻宗地的界标物必须查清自墙、共墙、借墙、并墙等关系情况。
3、宗地界址线临街,临巷或宗地与邻宗地界址间距大于0.5m的,可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并签章认可。
4、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用地红线图上界线与实际界线吻合的,由本宗地指界,签章认可,可不再经邻宗地指界认可;属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多用部分作為块地,在调查表中注明,待后处理;属多批少用的,原则按实际使用范围定界;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按规定进行扣除,按扣除后的范围定界。
5、历史用地,没有权源文件的宗地,一般按土地使用现状标界。以墙壁,围墙一侧为界的,界线沿外墙基确定;建筑物外轮廓不规则的宗地,属结构性的凹凸(含小弧线),可沿外墙基取直线(或取弧线切线)定界。
6、一宗有两人以上土地使用者的,要查清各自单位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界线。
7、邻宗地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作为本宗地与邻宗地共有界址点处理如下图所示的甲宗地3号界址和乙宗地的5号界址点。
8、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记录争议情况,以后按国家和省的规定处理;较大宗地中,没有争议部分有明显线状地物或建筑物,构建物分开的,可将其划分为宗地进行调查,有争议部分作为块地,待后处理。
9、块地的界线按其权属,利用类别的实际现状确定。
(六)界址调查时,丈量宗地界址边长和确定本宗地界址点位置有关的距离,距离量注至0.01m。
实地面积小于125㎡或图上面积小于5cm2的宗地和实地可通过丈量边长(间距)求算面积的宗地,界址调查时丈量求算宗地面积必需的边长,间距。
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测量的,界址调查时,能够丈量边和间距的,边和间距也待测量结束后,利用坐标反算边长。
(七)宗地界址点在实地设置界标或界桩。考虑到对墙体打入钢钉会破坏墙体等因素,本次调查区界标只设两种类型:红漆喷涂标志和指示标。
1、界标设置的规定
企事业单位、个人宗地或住宅楼宗地使用红漆喷涂标志,界址点落在空地上或无法到达的界址点使用指示标。
2、界标设置要求
界标设置要求位置准确,符号鲜明美观,喷涂界标一般高于地面0.7—1.0米左右。界址标示用4cm的等边三角形表示。
(八)界址点编号
在一个宗地确界、设标结束后,在图上进行界址点编号。界址点点号统一用纯数字表示。编号从街坊西北角开始,采用“Z”字形编号方法连续编号。界址点间发生插入点时,不得使用支号,在本街坊已编的最大号后续编。
地籍调查表上采用宗地内编号。对已登记发证过的宗地界址点按照新要求重新编号。
(九)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
1、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2、如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现状界址及地方习惯确定;
3、将确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必须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的,确界结果自动生效。
(十)指界人在认界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章的。按照违约缺席指界的办法处理。
六、界址点测量
(一)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采用全站仪和RTK实地全野外解析界址点坐标。
(二)界址点的测量精度
1、界址点允许误差不超过±0.15m。
2、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之间不超过±0.10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之间不超过±0.15m。
3、界址點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城镇街坊外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不超±0.05m,允许误差不超过±0.10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75m,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不超过±0.10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不超过±0.15m。
界址点的精度及适用表
七、地籍图
(一)地籍图的测量方法
根据1∶500地形图测绘要求,在图根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和动态GPS,全野外数字测量地籍要素,在南方CASS5.1中编绘地籍图,并完成与已有地籍图的接边。
(二)地籍图测量精度要求
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相邻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
(三)地籍图测量内容
地籍要素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地类界线、块地界线、保护区界线;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和与权界线关联线状地物;水系和植被,同时调查房屋结构与层数、门牌号码、地理名称和大的单位名称等。地籍要素测量成果能满足地籍图编制、面积量算、统计的要求。
(四)地籍图测量问题的处理
1、界址点、界址线按权属调查确定位置测绘。没有调查成果的,按实际使用范围界线测绘。
2、房屋及其他构筑物测绘以外墙基为准,悬空建筑(水上房屋、飘楼、骑楼、柱廊等)按其外轮廓测绘,标注房屋结构与层数,悬空建筑用虚线表示。
3、房檐及三面悬空的阳台、临时性棚房和简易房屋不表示。房屋内天井大于图上4mm2的应表示,房屋外轮廓凹凸小于图0.4mm时可综合,大于0.4mm的依实际轮廓测绘。落地阳台应综合为房屋,构筑物按外轮廓测绘。
4、位于宗地界址线上的台阶、外楼梯应表示,宗地内部房屋的台阶,楼梯一般不表示。
5、作为权属界线的线状地物(围墙、栏栅、铁丝网、活树篱笆等)应测绘。
6、铁路、公路、街道及道路交叉处、公共场所内的大地花圃应测绘。
铁路、公路两侧用地界线已有权属调查成果的,应实测。公路按路肩测绘,街道按渠边石施测;无渠边石的而有铺装路面按实地测绘街道线,内部道路按实际界线测绘。道路的路堤路堑用相应符号表示。
7、块地按实际界线测量。
8、地形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
(1)地形地貌的表示按照《地籍图图式》(CH15003-94)规定的表示方法执行;
(2)地籍图图式中未打规定的,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发布的《1:500,1:1000,1:2000的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执行。
(3)各级行政界线和街道、街坊界线的表示方法。
各级行政界线和街道、街坊界线均按地籍图图式的规定,在地籍图上准确绘制;
街道界、街坊界必须封闭;
两级或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按其中最高级境界表示;
街道、街坊界线和行政界线重叠时,以行政界线代替街道、街坊界线。
(4)界址线和界址点的表示方法
界址线以0.3mm的实线表示,界址点以直径0.8mm的小圆表示,小圆中心为界址线交点位置;
宗地界址线必须封闭;
界址线以房屋墙壁、栅栏、篱笆、铁丝网或陡坡为界的,将原符号的线状部分以界址线表示,并明确归属;
当境界与界址线重叠时,以界址线表示,境界跳绘。
(5)测量控制点的表示方法
各类埋石的测量控制点均在地籍图上表示,并注记等级、点号、高程。
(6)房屋等建筑、构筑物的表示方法
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用细实线表示。
骑楼、飘楼、水上房屋等悬空建筑,以虚线表示。
(7)城镇土地利用分类的表示方法
城镇的土地利用分类,以宗地(块地)为单位,按规定代码注记至二级分类。
(8)道路、水系、植被的表示方法
道路、水系及主要的桥梁、涵洞予表示,并注记全称。其表示方法参照同比例尺地形图。
当宗地(块地)的土地利用类别为某一种植被时,直接注记该植被对应的土地分类代码,一般不另绘植被符号。
(9)注记
街道号、街坊号以图幅为单位,在该街道、街坊和的适中位置用规定字体注出。宗地号(块地号)和地类号用分数形式逐宗注记,分子为宗地号(块地号),分母为地类代码。当宗地(块地)内注记不下时,可用箭头示意在旁边注出。
用地单位名称一般注记全称,当名称太长时按照习惯进行缩写注记,但隶属关系要明确。
房屋的结构、层次,按图式的规定,注记在房屋内部的合适位置,字头朝北。
地理名称注记。包括山名、河流名、村名、行政辖区名、铁路公路名、马路街巷名及宗地门牌号码等。门牌号码注记在宗地靠近道路一侧的边线内,字体垂直或近似垂直于该边线,字头向北、向西。
八、宗地图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持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含与邻宗地共用的界址点)、界址线及界址边长;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邻宗地界址线(示意);相邻宗地、道路、街巷及其名字;比例尺、指北方向、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等。
宗地图用A4纸,宗地过大时,按分幅图整饰;宗地图上界址边长记齐全,界址边长注记采用实丈边长和解析反算边长均可;宗地图指北方向必须相应的地籍图指北方向一致;宗地图的整饰、注记规格同地籍图。
九、数据建库的建立
(一)对地籍测量采集的空间矢量数据(包括地形、地籍数据)按照要求进行分层、编辑等处理。
(二)对数据进行相对关系、拓扑关系等处理,按照规定的面层,对每一个面层按照拓扑关系进行构面处理,如区划,街道、街区、宗地(地块)、地类等层。
(三)属性录入,对于外业采集软件中不能录入或不能转入的各种属性数据,按照规定进行录入及链接。
(四)资料整理,按照规定对扫描资料内容进行扫描,并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进行属性入库。
s在系统平台上进行统计、面积汇总检核及成果输出等。
建制镇土地调查包括建制镇建成区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数据建库、质量自检、编写报告及图表的输出等。
二、首级控制
控制测量是以镇为单位,建立了D、E级GPS控制网。
(一)起算点
1、起算点坐标来源
控制网主要以边连接形式组网,起算点均是国家二、三等三角点。
2、起算点精度检查
通过控制点之间相互解算的方式进行检查,在起算点完全满足精度要求下,可以作为测量工作的基础控制点使用,起算点坐标及检查情况如下表:
(二)控制点的等级
一般建制镇面积都是7—8平方公里,所以首级控点采用D级GPS控制测量。
(三)基本要求
1、基础控制测量采用GPS定位测量方法。
2、地籍首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3、D级控制点高程采用GPS静态拟合高程。具有独立检核条件。
4、D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测量中误差规定如下:
式中:d为相邻点间距离,以mm为单位。
5、D级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GPS观测技术要求
6、D级网每站观测时间≥60分钟。
(三)控制点埋石和编号
首级控制点埋设固定标石,在埋石困难的沥青或水泥地面时可打入刻有十字的钢桩代替标石,标石、钢桩规格如下:
土质地面埋设石灰石标桩,桩面150×150mm,中间刻有5cm长的十字线。桩高0.8米,塑混凝土底座40×40cm,高0.3米。埋入地下0.95米。
图3各级埋石点
建筑物顶上设置标石,标石应和建筑物顶面牢固连接。建筑物上各等平面控制点标石设置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
坚硬地面设金属钢钉标桩,钉帽为Φ80mm球缺形,中间圆孔为点位标志。钢钉为Φ25mm螺纹钢,长240mm。加工时钉帽和钢钉满焊并垂直,钉桩时要求钉帽卧入地面,帽顶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
D级网控制点的编号方法为:YS+XX(三位顺序号码),如YS01表示D级网1号控制点。
(四)观测数据的记录
现场填写观测手簿。观测手簿中主要记载观测点号、观测开始时间、观测结束时间、观测人、观测时天气情况等。
手工记录的记事项目必须现场记录在手薄中,字体清晰、美观、不得擦改、涂改、连环划改或转抄。
(五)数据解算
控制测量数据解算采用仪器自带南方测绘静态GPS数据解算软件进行解算,当天测绘数据当天进行精度检查对不符合精度要求的点位及时进行补充测量。
三、加密控制
(一)控制点的等级
加密控制点的等级选择GPS E级控制测量。
(二)基本要求
1、基础控制测量采用GPS定位测量方法。
2、地籍首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3、E级控制点高程采用GPS静态拟合高程。具有独立检核条件。
4、E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测量中误差规定如下:
式中:d为相邻点间距离,以mm为单位。
5、E级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均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6 GPS观测技术要求
6、D级网每站观测时间≥45分钟。
(三)控制点的埋石和编号
E级网控制点埋石方法与D级控制点的埋石方法相同,E级网控制点的编号方法为:建制镇前两个首字母+XX(三位顺序号码),如ms01表示帽儿山镇E级网1号控制点。
(四)观测数据的记录
现场填写观测手簿。观测手簿中主要记载观测点号、观测开始时间、观测结束时间、观测人、观测时天气情况等。
手工记录的记事项目必须现场记录在手薄中,字体清晰、美观、不得擦改、涂改、连环划改或转抄。
(五)起算点
起算点为D级控制网中的点。
(六)数据解算
控制测量数据解算采用仪器自带南方测绘静态GPS数据解算软件进行解算,当天测绘数据当天进行精度检查对不符合精度要求的点位及时进行补充测量。
四、图根控制
1、图根控制点是地籍要素测量的依据,图根点在基础控制点基础上加密。
2、图根控制点主要采用GPS多点(三点以上)纠正,采用动态GPS测量(RTK技术)的方法来获得图根点的坐标(X,Y,H),观测图根点必须是固定结状态,观测时间六秒以上,图根点独立观测两次,平面较差小于±5cm,取中数。
3、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5cm,GPS-RTK测量图根点边长误差小于2cm。
4、每个埋石点至少与另一埋石点通视,埋石点采用25厘米长的钢钎用水泥浇筑而成,作为图根点标志,铺装路面采用钢钎直接钉设在地面上,每平方公里埋石点数不少于16点。
5、尚志市城镇地籍测量项目的图根控制采用二级导线网,其相关指数如下表:
表9 导线网相关指数表
注:n为导线转折角的个数
6、图根导线采用全站仪测定。
7、导线布设成直伸导线,构成附和导线或闭合导线。
8、导线布成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的附合导线长度不超过规定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
9、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2时,导线全长的闭合差不超过0.12m。
10、图根导线平差计算时,角度取至整秒,边长、坐标取至0.001m。
五、界址调查
(一)根据调查计划,分街道、分街坊公布通告或发送调查指界通知单并签收,通知权利人按时到现场指界。
(二)界址调查必须查清本宗地的坐落,界址点,界址线位置,界标物类型,以及与四邻宗地的相关位置。宗地的坐落填写到委,如河北社区永宁委。
(三)宗地的坐落包括地名和门牌号码,地名采用标准地名,标准地名由建设局地名办公室提供。
(四)界址调查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的权利人或委托代理人到现场指界。
1、单位使用的宗地,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
2、个人使用的宗地,由户主出席指界的,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籍簿。
3、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
4、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由共有人共同指界或共同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
(五)实地界址认定
1、本宗地与邻宗地界址间距小于0.5m的,必须由双方指界人指界认定,并在界址调查表上签名(盖章)认可。
2、共用界址线必须由双方共同指界认定,并在界址调查表上签名(盖章)认可,本宗地与邻宗地的界标物必须查清自墙、共墙、借墙、并墙等关系情况。
3、宗地界址线临街,临巷或宗地与邻宗地界址间距大于0.5m的,可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并签章认可。
4、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用地红线图上界线与实际界线吻合的,由本宗地指界,签章认可,可不再经邻宗地指界认可;属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多用部分作為块地,在调查表中注明,待后处理;属多批少用的,原则按实际使用范围定界;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按规定进行扣除,按扣除后的范围定界。
5、历史用地,没有权源文件的宗地,一般按土地使用现状标界。以墙壁,围墙一侧为界的,界线沿外墙基确定;建筑物外轮廓不规则的宗地,属结构性的凹凸(含小弧线),可沿外墙基取直线(或取弧线切线)定界。
6、一宗有两人以上土地使用者的,要查清各自单位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界线。
7、邻宗地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作为本宗地与邻宗地共有界址点处理如下图所示的甲宗地3号界址和乙宗地的5号界址点。
8、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记录争议情况,以后按国家和省的规定处理;较大宗地中,没有争议部分有明显线状地物或建筑物,构建物分开的,可将其划分为宗地进行调查,有争议部分作为块地,待后处理。
9、块地的界线按其权属,利用类别的实际现状确定。
(六)界址调查时,丈量宗地界址边长和确定本宗地界址点位置有关的距离,距离量注至0.01m。
实地面积小于125㎡或图上面积小于5cm2的宗地和实地可通过丈量边长(间距)求算面积的宗地,界址调查时丈量求算宗地面积必需的边长,间距。
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测量的,界址调查时,能够丈量边和间距的,边和间距也待测量结束后,利用坐标反算边长。
(七)宗地界址点在实地设置界标或界桩。考虑到对墙体打入钢钉会破坏墙体等因素,本次调查区界标只设两种类型:红漆喷涂标志和指示标。
1、界标设置的规定
企事业单位、个人宗地或住宅楼宗地使用红漆喷涂标志,界址点落在空地上或无法到达的界址点使用指示标。
2、界标设置要求
界标设置要求位置准确,符号鲜明美观,喷涂界标一般高于地面0.7—1.0米左右。界址标示用4cm的等边三角形表示。
(八)界址点编号
在一个宗地确界、设标结束后,在图上进行界址点编号。界址点点号统一用纯数字表示。编号从街坊西北角开始,采用“Z”字形编号方法连续编号。界址点间发生插入点时,不得使用支号,在本街坊已编的最大号后续编。
地籍调查表上采用宗地内编号。对已登记发证过的宗地界址点按照新要求重新编号。
(九)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
1、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2、如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现状界址及地方习惯确定;
3、将确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必须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的,确界结果自动生效。
(十)指界人在认界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章的。按照违约缺席指界的办法处理。
六、界址点测量
(一)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采用全站仪和RTK实地全野外解析界址点坐标。
(二)界址点的测量精度
1、界址点允许误差不超过±0.15m。
2、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之间不超过±0.10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之间不超过±0.15m。
3、界址點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城镇街坊外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不超±0.05m,允许误差不超过±0.10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75m,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不超过±0.10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不超过±0.15m。
界址点的精度及适用表
七、地籍图
(一)地籍图的测量方法
根据1∶500地形图测绘要求,在图根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和动态GPS,全野外数字测量地籍要素,在南方CASS5.1中编绘地籍图,并完成与已有地籍图的接边。
(二)地籍图测量精度要求
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相邻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
(三)地籍图测量内容
地籍要素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地类界线、块地界线、保护区界线;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和与权界线关联线状地物;水系和植被,同时调查房屋结构与层数、门牌号码、地理名称和大的单位名称等。地籍要素测量成果能满足地籍图编制、面积量算、统计的要求。
(四)地籍图测量问题的处理
1、界址点、界址线按权属调查确定位置测绘。没有调查成果的,按实际使用范围界线测绘。
2、房屋及其他构筑物测绘以外墙基为准,悬空建筑(水上房屋、飘楼、骑楼、柱廊等)按其外轮廓测绘,标注房屋结构与层数,悬空建筑用虚线表示。
3、房檐及三面悬空的阳台、临时性棚房和简易房屋不表示。房屋内天井大于图上4mm2的应表示,房屋外轮廓凹凸小于图0.4mm时可综合,大于0.4mm的依实际轮廓测绘。落地阳台应综合为房屋,构筑物按外轮廓测绘。
4、位于宗地界址线上的台阶、外楼梯应表示,宗地内部房屋的台阶,楼梯一般不表示。
5、作为权属界线的线状地物(围墙、栏栅、铁丝网、活树篱笆等)应测绘。
6、铁路、公路、街道及道路交叉处、公共场所内的大地花圃应测绘。
铁路、公路两侧用地界线已有权属调查成果的,应实测。公路按路肩测绘,街道按渠边石施测;无渠边石的而有铺装路面按实地测绘街道线,内部道路按实际界线测绘。道路的路堤路堑用相应符号表示。
7、块地按实际界线测量。
8、地形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
(1)地形地貌的表示按照《地籍图图式》(CH15003-94)规定的表示方法执行;
(2)地籍图图式中未打规定的,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发布的《1:500,1:1000,1:2000的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执行。
(3)各级行政界线和街道、街坊界线的表示方法。
各级行政界线和街道、街坊界线均按地籍图图式的规定,在地籍图上准确绘制;
街道界、街坊界必须封闭;
两级或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按其中最高级境界表示;
街道、街坊界线和行政界线重叠时,以行政界线代替街道、街坊界线。
(4)界址线和界址点的表示方法
界址线以0.3mm的实线表示,界址点以直径0.8mm的小圆表示,小圆中心为界址线交点位置;
宗地界址线必须封闭;
界址线以房屋墙壁、栅栏、篱笆、铁丝网或陡坡为界的,将原符号的线状部分以界址线表示,并明确归属;
当境界与界址线重叠时,以界址线表示,境界跳绘。
(5)测量控制点的表示方法
各类埋石的测量控制点均在地籍图上表示,并注记等级、点号、高程。
(6)房屋等建筑、构筑物的表示方法
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用细实线表示。
骑楼、飘楼、水上房屋等悬空建筑,以虚线表示。
(7)城镇土地利用分类的表示方法
城镇的土地利用分类,以宗地(块地)为单位,按规定代码注记至二级分类。
(8)道路、水系、植被的表示方法
道路、水系及主要的桥梁、涵洞予表示,并注记全称。其表示方法参照同比例尺地形图。
当宗地(块地)的土地利用类别为某一种植被时,直接注记该植被对应的土地分类代码,一般不另绘植被符号。
(9)注记
街道号、街坊号以图幅为单位,在该街道、街坊和的适中位置用规定字体注出。宗地号(块地号)和地类号用分数形式逐宗注记,分子为宗地号(块地号),分母为地类代码。当宗地(块地)内注记不下时,可用箭头示意在旁边注出。
用地单位名称一般注记全称,当名称太长时按照习惯进行缩写注记,但隶属关系要明确。
房屋的结构、层次,按图式的规定,注记在房屋内部的合适位置,字头朝北。
地理名称注记。包括山名、河流名、村名、行政辖区名、铁路公路名、马路街巷名及宗地门牌号码等。门牌号码注记在宗地靠近道路一侧的边线内,字体垂直或近似垂直于该边线,字头向北、向西。
八、宗地图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持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含与邻宗地共用的界址点)、界址线及界址边长;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邻宗地界址线(示意);相邻宗地、道路、街巷及其名字;比例尺、指北方向、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等。
宗地图用A4纸,宗地过大时,按分幅图整饰;宗地图上界址边长记齐全,界址边长注记采用实丈边长和解析反算边长均可;宗地图指北方向必须相应的地籍图指北方向一致;宗地图的整饰、注记规格同地籍图。
九、数据建库的建立
(一)对地籍测量采集的空间矢量数据(包括地形、地籍数据)按照要求进行分层、编辑等处理。
(二)对数据进行相对关系、拓扑关系等处理,按照规定的面层,对每一个面层按照拓扑关系进行构面处理,如区划,街道、街区、宗地(地块)、地类等层。
(三)属性录入,对于外业采集软件中不能录入或不能转入的各种属性数据,按照规定进行录入及链接。
(四)资料整理,按照规定对扫描资料内容进行扫描,并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进行属性入库。
s在系统平台上进行统计、面积汇总检核及成果输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