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是农行股改的重要内容,是调和金融业务中支农性与商业性矛盾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自该项改革启动以来,成效显著。在丽江这样经济落后的民族偏远地区,三农金融事业部的改革仍存在困境,需不断分析成因,制定对策,以期更好地服务“三农”。
一、基本情况
自2008年三农金融事业部(以下简称三农部)改革开始试点以来,丽江市农行对改革进展和成果密切关注,2009年在农总行、省分行出台的一系列改革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下发相关文件,成立丽江市农业银行三农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设农村金融产业部,组建农户金融部、农村金融产业部,拉开了三农部改革的帷幕。
(一)“三级督导”、“一级经营”部分落实
“三级督导”、“一级经营”是农总行设定的三农部管理体制,在总行一级设立三农金融部,在省级、地市级设立三农分部,县支行作为三农金融部的经营平台,实现三级督导,县支行经营的垂直管理模式。目前无论是市农行或县支行均未进行“三农部市分部”或“三农部县营业部”挂牌,公众对三农部改革与否,改革进程的认识都比较模糊。当然从设立有三农部职能部门可以看出市农行确实进行了三农部改革的初步尝试。目前市农行三农部组织架构缺乏统一的综合部门,职能部门略显分散,但三农部组织架构已初步具备。前台职能由农村产业金融部与农户金融两个前台部门承担,前者服务企业,后者服务农户;其他支撑“三农部”业务开展的中后台部门由人力资源部、信贷管理部、会计核算部统一提供。丽江市三个县域的三农部改革与市级相比,更加模糊,更加不确定(这一方面是因为依照当前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县域所有金融业务全部属于三农业务,因此一部分人认为县支行已没有改革的必要,但开展三农业务并不等同于三农部改革。另一方面,县域业务无“三农”与城市区分,改革成效不明显,缺乏改革动力)。但客观看,县域机构也对三农部改革做了一定程度的尝试。县域的农户金融业务受到市农行农户金融部的监督、指导;三个县共设置了一名独立审批人,兼风险经理,进一步扩大涉农贷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流程。
(二)“六单管理”有限推进
“六单管理”即单独的资本管理、信贷管理、会计核算、风险管理、资金管理、激励约束,是实现三农部经营机制的重要保证。目前市农行为实现“六单管理”所需的调整和转变尚未到位。单独的经济资本管理方面,未实现经济资本的单独配置。单独的信贷管理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对信贷产品的准入标准自主性较低,部分自上而下设计的标准化模式的信贷产品对丽江市场的适应性较差,准入条件过高,信贷审批权限有限,审批流程繁琐,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单独核算方面,市农行会计核算体系已纳入新的IFAR系统核算范围,业务与核算的分离为实现事业部的单独核算提供了系统条件,但由于未对事业部单独设立管理账户,未建立事业部核算模板,未进行单独核算、成本分摊、资金计价,而仅在统一核算的基础上,区别城市、三农业务分别考核。单独的风险拨备及核销方面,对小额农户贷款等涉农贷款加强风险控制,对超过不良贷款率上线的产品进行停办,严格责任追究,确保资产质量。提取各项拨备过程中实行总行统一计提,层层执行,未专门提取三农部拨备。单独资金平衡方面,市分行去年已纳入云南省分行全额资金管理体系,今年纳入全国全额资金管理体系,以市农行为主体进行资金平衡,但三农部未在系统内上存资金或拆入资金,未实现收支分离管理模式,资金运营机制未独立。单独考核激励约束方面,市农行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丽江市分行农户金融部准事业部制绩效考核办法》对农户金融部进行单独激励考核。2010年农户金融部员工实行零工资制,按照年度惠农卡、中间业务、农户小额贷款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工资及营销费用。由于农户金融业务开展中的高成本、高风险性,该办法执行较难,目前已停止执行。
目前市农行的“三农部”改革刚刚起步,三农部改革的各项制度落实并不全面,改革资源配置并未到位,其改革仅能称之为“准三农部”改革。
二、“准三农部”改革的成效
近年来,市农行一个市级分行,三个县支行,共计20个营业网点秉承“服务城乡,服务三农”的理念,积极扎根三农。截止9月末,涉农贷款110172万元,比年初增长10.15%,服务三农能力大大提高,这与“准三农部”改革成效是密不可分的。市农行“准三农部”的改革成效集中体现在农户金融部与农村金融产业部两个部门的设立及运营。
农户金融部切实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难问题。丽江农行农户金融部有员工7人,主要负责市农行农户金融业务及玉龙县、古城区农户金融业务的管理和营销工作。其工作重心是以惠农卡为载体的农户小额贷款。2010年该部共营销惠农卡18855张,完成市分行下达任务的110.90%;发放农户小额贷款4372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24.91%,贷款收回率98.18%,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截止2011年9月30日,丽江辖区惠农卡总卡量76856张,激活率94.16%,授信额度20493万元,授信户数6467户,存款余额2574万元。农户金融部门整村推进,上门办理惠农卡的工作方式以及惠农卡“三免一减半”优惠为农户提供极大的便利和优惠。目前在全市25万农户中的惠农卡覆盖率已达38%,惠农卡已成为农户贷款、资金汇兑的载体及财政补贴的直拨通道,极大地发挥了惠农功效。农户小额贷款方面,基于农户贷款中农户资金需求旺盛但信贷准入难的矛盾突出的问题,农户金融部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切实为部分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有3千~5万元小额贷款及5万~100万的农村生产经营贷款两种;还款方式有一般贷款和自助可循环两种;担保方式有自然人担保、公务员担保、三户联保、“公司+农户”、林权抵押等,农户小额贷款多样性满足了农户贷款不同需求。截止9月末,全辖农户小额贷款累计发放4亿多元,目前余额13258万元,贷款总户数3406户,不良率1.16%。但从赢利情况来看,目前农户金融部的业务收益率过低,削弱了进一步扩展业务的积极性。
农村产业金融部积极扶持壮大中小企业。农村产业金融部目前员工5人,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是该部门的支持服务的重点,信贷产品种类达28种,但主要的贷款类型是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抵押贷款。9月末,该部门贷款余额68090万元,贷款客户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户,占丽江市省级龙头企业50%。该部门长期与这些优质企业合作,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许多企业的授信额度逐年大幅度提高,支持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旺盛,经营效益稳定的本地中小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市农行方面表示“准三农部”改革将在时机成熟时,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这一表示耐人寻味,目前改革迟缓原因被归结为时机不成熟,改革中存在的困境,尤其是开展三农业务的困难导致改革进程缓慢。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支持及资源配置不足。三农部改革是一个复杂过程,农业弱质性决定其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而目前在税费方面享受的优惠有限,三农业务中仅有几个三农业务品种有税费减免;县域以外的涉农贷款增量无法获得财政补贴,开展涉农贷款积极性不强;另外资源配置、费用安排、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面未给予三农部一定程度的倾斜,对三农部改革的投入有限是改革缓慢的重要原因。以农户金融部为例,该部7名员工(部门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1人、客户经理5人)配置远远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市农行农户金融部直接管理古城区、玉龙县25个乡镇的农户金融需求,而市农行在该区、县无营业网点,造成客户经理管户多,管理半径长,加之部分客户还款意愿差,后期贷款管理催收难度大,对农户放贷积极性严重受挫。
二是惠农卡有效使用少。9月末,惠农卡有效卡量10256张,有效卡量率仅13.34%,银行卡的有效性令人担忧。总体来看,以下原因造成有效卡率低:惠农卡业务的宣传仅停留在乡镇一级,许多村民对惠农卡缺乏全面了解,常因办卡免费,以为办卡等同办贷而办卡,对惠农卡“三免一减半”的优惠及理财与结算功能却知之甚少,最终造成农户不能、不愿有效使用惠农卡;乡镇服务网点少,客观上限制了用卡积极性;将发卡人员工资进行量化考核,加剧了发卡有效性的偏离度;最后,农村信用社“金碧惠农卡”的便利性也使“金穗惠农卡”有效使用减弱。
三是信贷产品创新乏力。目前市农行的信贷产品基本上是全国一个标准化模式,同样的信贷准入条件在丽江这样民族偏远地区无疑是门槛过高。许多市场前景好,需要资金支持的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由于信用评级过低,企业规模受限,担保条件不充分,银行审批权限小,审批流程复杂等原因使中小企业获贷难。目前为涉农企业提供的信贷产品对大多数本土企业要求过高,产品适应性差,产品不对路的问题目前较为突出。另外,已开展的创新信贷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存在诸多困难:部分企业参与“公司+农户”贷款积极性不高,像烟草公司等并不愿意为烟民提供担保;“三户联保”贷款由于不良率过高目前已停止发放;林权抵押贷款由于评估难、登记难而开展缓慢;本地担保公司实收资本未达到农行1个亿的标准,而无资格为农行企业贷款客户提供担保。
四是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过大。目前市农户金融部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不良贷款率达到3%,部分贷款品种如“三户联保”等已停止发放。农户贷款风险大的成因主要是:一般性农户小额贷款的还款方式为按月还本付息,农民的收入没有固定性,基本上是春种秋收,还款周期与收益周期不匹配,诱发不良贷款的产生;自助可循环农户小额担保贷款风险隐藏较深,一旦授信周期结束,大面积爆发风险可能性加大;农户小额贷款时点上的分散性和地域上的广泛性造成“三查”制度的落实难及贷后管理薄弱,使小额贷款存在风险隐患;农户小额贷款担保大多数是自然人保证担保和多户担保,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农户小额贷款债权普遍存在执行难的问题。
五是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建设滞后。目前市农行在全市乡镇一级营业网点只有三个,永胜县的期纳、金官乡,华坪县的荣将镇,全市59个乡镇中56个乡镇没有农行的金融营业网点,使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入缺乏物理网点支持;另一方面在电子服务渠道建设力度不够,农民可享受的电子服务面过窄。
(二)相关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三农部”资源投入,确保改革“粮弹”充足。充分考虑“三农”经济的发展现状,城乡收入差别大,以及金融业务的高风险、低收益多方面因素,财税政策方面应加大三农业务税费减免力度;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的奖励范围,从对县域扩大到涵盖涉农贷款增量明显的市、区,降低三农业务成本。人民银行方面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在资金来源方面,对三农金融事业部提供再贴现、支农再贷款等支持;对三农部贷款进行利率补贴,存款方面实行较为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加大“三农部”建设的投入。在固定资产、工资总额、信贷规模等方面应对三农业务给予倾斜;农户金融部人员配备方面要满足业务需要;加快县域“三农部”的建设步伐,要重点满足县域业务发展急需的固定资产投入。
二是重视宣传教育,提高有效用卡率。一方面要加大惠农卡的宣传培训力度,尤其要在批量发卡前进行细致的宣传培训,加强农户信用意识的培养,使其养成用卡、用信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农业银行在发卡方面要转变思路,不能贪多求全,一蹴而就,更应关注有效卡量,注重发卡后续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在乡镇一级设立惠农卡服务中心,在村级就地招聘设立惠农卡信息管理员,作为发卡前审查工作及发卡后续管理机构,还能解决贷前审查及贷后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快促进信贷产品创新及推广步伐,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加快支持涉农融资担保基金的设立,缓解担保压力;对辖区现有担保公司,引导其增加实收资本、规范运作、加强管理,开展有效担保业务;已开发但发展缓慢的林权抵押、“公司+农户”两类创新类贷款需要认真分析存在的“瓶颈”,加强林业部门、金融机构、公司之间沟通分析,切实解决评估、登记、担保等问题,推动创新类贷款发展;进一步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切实为种植业、养殖业农户贷款提供保证,为“保险+农户”类贷款提供平台。
四是加快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确保三农业务顺利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渠道的完善主要通过强化县域金融服务渠道建设来实现,应加大对现有县域营业网点的投入,确保县域营业网点服务三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经济发展较快的金融服务缺失乡镇设立新的营业网点;暂时无法设立营业网点的乡镇可依托乡镇公安派出所设立自助银行网点,推动电子服务渠道建设;另外在偏远乡镇可在农资店、超市布放转账电话、POS机具,增加农民享受便利金融服务的可能性。
一、基本情况
自2008年三农金融事业部(以下简称三农部)改革开始试点以来,丽江市农行对改革进展和成果密切关注,2009年在农总行、省分行出台的一系列改革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下发相关文件,成立丽江市农业银行三农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设农村金融产业部,组建农户金融部、农村金融产业部,拉开了三农部改革的帷幕。
(一)“三级督导”、“一级经营”部分落实
“三级督导”、“一级经营”是农总行设定的三农部管理体制,在总行一级设立三农金融部,在省级、地市级设立三农分部,县支行作为三农金融部的经营平台,实现三级督导,县支行经营的垂直管理模式。目前无论是市农行或县支行均未进行“三农部市分部”或“三农部县营业部”挂牌,公众对三农部改革与否,改革进程的认识都比较模糊。当然从设立有三农部职能部门可以看出市农行确实进行了三农部改革的初步尝试。目前市农行三农部组织架构缺乏统一的综合部门,职能部门略显分散,但三农部组织架构已初步具备。前台职能由农村产业金融部与农户金融两个前台部门承担,前者服务企业,后者服务农户;其他支撑“三农部”业务开展的中后台部门由人力资源部、信贷管理部、会计核算部统一提供。丽江市三个县域的三农部改革与市级相比,更加模糊,更加不确定(这一方面是因为依照当前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县域所有金融业务全部属于三农业务,因此一部分人认为县支行已没有改革的必要,但开展三农业务并不等同于三农部改革。另一方面,县域业务无“三农”与城市区分,改革成效不明显,缺乏改革动力)。但客观看,县域机构也对三农部改革做了一定程度的尝试。县域的农户金融业务受到市农行农户金融部的监督、指导;三个县共设置了一名独立审批人,兼风险经理,进一步扩大涉农贷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流程。
(二)“六单管理”有限推进
“六单管理”即单独的资本管理、信贷管理、会计核算、风险管理、资金管理、激励约束,是实现三农部经营机制的重要保证。目前市农行为实现“六单管理”所需的调整和转变尚未到位。单独的经济资本管理方面,未实现经济资本的单独配置。单独的信贷管理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对信贷产品的准入标准自主性较低,部分自上而下设计的标准化模式的信贷产品对丽江市场的适应性较差,准入条件过高,信贷审批权限有限,审批流程繁琐,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单独核算方面,市农行会计核算体系已纳入新的IFAR系统核算范围,业务与核算的分离为实现事业部的单独核算提供了系统条件,但由于未对事业部单独设立管理账户,未建立事业部核算模板,未进行单独核算、成本分摊、资金计价,而仅在统一核算的基础上,区别城市、三农业务分别考核。单独的风险拨备及核销方面,对小额农户贷款等涉农贷款加强风险控制,对超过不良贷款率上线的产品进行停办,严格责任追究,确保资产质量。提取各项拨备过程中实行总行统一计提,层层执行,未专门提取三农部拨备。单独资金平衡方面,市分行去年已纳入云南省分行全额资金管理体系,今年纳入全国全额资金管理体系,以市农行为主体进行资金平衡,但三农部未在系统内上存资金或拆入资金,未实现收支分离管理模式,资金运营机制未独立。单独考核激励约束方面,市农行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丽江市分行农户金融部准事业部制绩效考核办法》对农户金融部进行单独激励考核。2010年农户金融部员工实行零工资制,按照年度惠农卡、中间业务、农户小额贷款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工资及营销费用。由于农户金融业务开展中的高成本、高风险性,该办法执行较难,目前已停止执行。
目前市农行的“三农部”改革刚刚起步,三农部改革的各项制度落实并不全面,改革资源配置并未到位,其改革仅能称之为“准三农部”改革。
二、“准三农部”改革的成效
近年来,市农行一个市级分行,三个县支行,共计20个营业网点秉承“服务城乡,服务三农”的理念,积极扎根三农。截止9月末,涉农贷款110172万元,比年初增长10.15%,服务三农能力大大提高,这与“准三农部”改革成效是密不可分的。市农行“准三农部”的改革成效集中体现在农户金融部与农村金融产业部两个部门的设立及运营。
农户金融部切实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难问题。丽江农行农户金融部有员工7人,主要负责市农行农户金融业务及玉龙县、古城区农户金融业务的管理和营销工作。其工作重心是以惠农卡为载体的农户小额贷款。2010年该部共营销惠农卡18855张,完成市分行下达任务的110.90%;发放农户小额贷款4372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24.91%,贷款收回率98.18%,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截止2011年9月30日,丽江辖区惠农卡总卡量76856张,激活率94.16%,授信额度20493万元,授信户数6467户,存款余额2574万元。农户金融部门整村推进,上门办理惠农卡的工作方式以及惠农卡“三免一减半”优惠为农户提供极大的便利和优惠。目前在全市25万农户中的惠农卡覆盖率已达38%,惠农卡已成为农户贷款、资金汇兑的载体及财政补贴的直拨通道,极大地发挥了惠农功效。农户小额贷款方面,基于农户贷款中农户资金需求旺盛但信贷准入难的矛盾突出的问题,农户金融部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切实为部分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有3千~5万元小额贷款及5万~100万的农村生产经营贷款两种;还款方式有一般贷款和自助可循环两种;担保方式有自然人担保、公务员担保、三户联保、“公司+农户”、林权抵押等,农户小额贷款多样性满足了农户贷款不同需求。截止9月末,全辖农户小额贷款累计发放4亿多元,目前余额13258万元,贷款总户数3406户,不良率1.16%。但从赢利情况来看,目前农户金融部的业务收益率过低,削弱了进一步扩展业务的积极性。
农村产业金融部积极扶持壮大中小企业。农村产业金融部目前员工5人,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是该部门的支持服务的重点,信贷产品种类达28种,但主要的贷款类型是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抵押贷款。9月末,该部门贷款余额68090万元,贷款客户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户,占丽江市省级龙头企业50%。该部门长期与这些优质企业合作,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许多企业的授信额度逐年大幅度提高,支持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旺盛,经营效益稳定的本地中小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市农行方面表示“准三农部”改革将在时机成熟时,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这一表示耐人寻味,目前改革迟缓原因被归结为时机不成熟,改革中存在的困境,尤其是开展三农业务的困难导致改革进程缓慢。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支持及资源配置不足。三农部改革是一个复杂过程,农业弱质性决定其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而目前在税费方面享受的优惠有限,三农业务中仅有几个三农业务品种有税费减免;县域以外的涉农贷款增量无法获得财政补贴,开展涉农贷款积极性不强;另外资源配置、费用安排、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面未给予三农部一定程度的倾斜,对三农部改革的投入有限是改革缓慢的重要原因。以农户金融部为例,该部7名员工(部门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1人、客户经理5人)配置远远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市农行农户金融部直接管理古城区、玉龙县25个乡镇的农户金融需求,而市农行在该区、县无营业网点,造成客户经理管户多,管理半径长,加之部分客户还款意愿差,后期贷款管理催收难度大,对农户放贷积极性严重受挫。
二是惠农卡有效使用少。9月末,惠农卡有效卡量10256张,有效卡量率仅13.34%,银行卡的有效性令人担忧。总体来看,以下原因造成有效卡率低:惠农卡业务的宣传仅停留在乡镇一级,许多村民对惠农卡缺乏全面了解,常因办卡免费,以为办卡等同办贷而办卡,对惠农卡“三免一减半”的优惠及理财与结算功能却知之甚少,最终造成农户不能、不愿有效使用惠农卡;乡镇服务网点少,客观上限制了用卡积极性;将发卡人员工资进行量化考核,加剧了发卡有效性的偏离度;最后,农村信用社“金碧惠农卡”的便利性也使“金穗惠农卡”有效使用减弱。
三是信贷产品创新乏力。目前市农行的信贷产品基本上是全国一个标准化模式,同样的信贷准入条件在丽江这样民族偏远地区无疑是门槛过高。许多市场前景好,需要资金支持的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由于信用评级过低,企业规模受限,担保条件不充分,银行审批权限小,审批流程复杂等原因使中小企业获贷难。目前为涉农企业提供的信贷产品对大多数本土企业要求过高,产品适应性差,产品不对路的问题目前较为突出。另外,已开展的创新信贷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存在诸多困难:部分企业参与“公司+农户”贷款积极性不高,像烟草公司等并不愿意为烟民提供担保;“三户联保”贷款由于不良率过高目前已停止发放;林权抵押贷款由于评估难、登记难而开展缓慢;本地担保公司实收资本未达到农行1个亿的标准,而无资格为农行企业贷款客户提供担保。
四是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过大。目前市农户金融部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不良贷款率达到3%,部分贷款品种如“三户联保”等已停止发放。农户贷款风险大的成因主要是:一般性农户小额贷款的还款方式为按月还本付息,农民的收入没有固定性,基本上是春种秋收,还款周期与收益周期不匹配,诱发不良贷款的产生;自助可循环农户小额担保贷款风险隐藏较深,一旦授信周期结束,大面积爆发风险可能性加大;农户小额贷款时点上的分散性和地域上的广泛性造成“三查”制度的落实难及贷后管理薄弱,使小额贷款存在风险隐患;农户小额贷款担保大多数是自然人保证担保和多户担保,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农户小额贷款债权普遍存在执行难的问题。
五是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建设滞后。目前市农行在全市乡镇一级营业网点只有三个,永胜县的期纳、金官乡,华坪县的荣将镇,全市59个乡镇中56个乡镇没有农行的金融营业网点,使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入缺乏物理网点支持;另一方面在电子服务渠道建设力度不够,农民可享受的电子服务面过窄。
(二)相关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三农部”资源投入,确保改革“粮弹”充足。充分考虑“三农”经济的发展现状,城乡收入差别大,以及金融业务的高风险、低收益多方面因素,财税政策方面应加大三农业务税费减免力度;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的奖励范围,从对县域扩大到涵盖涉农贷款增量明显的市、区,降低三农业务成本。人民银行方面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在资金来源方面,对三农金融事业部提供再贴现、支农再贷款等支持;对三农部贷款进行利率补贴,存款方面实行较为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加大“三农部”建设的投入。在固定资产、工资总额、信贷规模等方面应对三农业务给予倾斜;农户金融部人员配备方面要满足业务需要;加快县域“三农部”的建设步伐,要重点满足县域业务发展急需的固定资产投入。
二是重视宣传教育,提高有效用卡率。一方面要加大惠农卡的宣传培训力度,尤其要在批量发卡前进行细致的宣传培训,加强农户信用意识的培养,使其养成用卡、用信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农业银行在发卡方面要转变思路,不能贪多求全,一蹴而就,更应关注有效卡量,注重发卡后续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在乡镇一级设立惠农卡服务中心,在村级就地招聘设立惠农卡信息管理员,作为发卡前审查工作及发卡后续管理机构,还能解决贷前审查及贷后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快促进信贷产品创新及推广步伐,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加快支持涉农融资担保基金的设立,缓解担保压力;对辖区现有担保公司,引导其增加实收资本、规范运作、加强管理,开展有效担保业务;已开发但发展缓慢的林权抵押、“公司+农户”两类创新类贷款需要认真分析存在的“瓶颈”,加强林业部门、金融机构、公司之间沟通分析,切实解决评估、登记、担保等问题,推动创新类贷款发展;进一步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切实为种植业、养殖业农户贷款提供保证,为“保险+农户”类贷款提供平台。
四是加快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确保三农业务顺利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渠道的完善主要通过强化县域金融服务渠道建设来实现,应加大对现有县域营业网点的投入,确保县域营业网点服务三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经济发展较快的金融服务缺失乡镇设立新的营业网点;暂时无法设立营业网点的乡镇可依托乡镇公安派出所设立自助银行网点,推动电子服务渠道建设;另外在偏远乡镇可在农资店、超市布放转账电话、POS机具,增加农民享受便利金融服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