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绿大地的存货减值准备计提为出发点,试图找出绿大地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进而挖掘出其盈余管理的手段与动机。研究结果表明:绿大地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经常性损益”项目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分类转移”的方式实施盈余管理,主要动机在于为来年扭亏为盈做准备,避免被ST,以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
  【关键词】存货减值 调节报表项目分类 盈余管理动机 市场监管
  一、引言
  近年来,上市公司频频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会计盈余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多种规定1,要求披露净利润和计算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时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这些将报告盈余相关指标作为核心参数的市场监管政策,必然将导致上市公司的针对性盈余管理行为。
  本文在以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200)为典型案例,以流动资产中常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存货减值为分析对象,研究管制规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动机。研究发现,绿大地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经常性损益”项目与“非经常性损益” 之间进行“分类转移”,通过调节报表项目分类的方式实施盈余管理,其只要动机在于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的要求。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问题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更直观和准确地说明问题,另一方面,结合资产减值准则实务操作和实施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国外学者对于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动机的观点主要有:低成本融资和逃避外债契约动机(Dechow、Sloan and Sweeney,1996)、操纵及管理层业绩提升动机(Francis、Hanna and Vincent,1996;Strongh and Meyer,1987;Elliott and Shaw,1988)、利润平滑及大清理动机(Mcnichols and Wilso,1988;Zucca and Campbell;1992;Heflin and warfield,1997)和初次发行股票动机(Tech and Wong,1998)。在不同动机的驱使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诱发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却不尽相同。总结来看,主要包括:维持证券监管契约动机、初次公开发行股票及增资配股动机、扭亏为盈动机和利润平滑及大清洗动机。戴冰彬(2007)、王建新(2007)、张然等(2007)分别从总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长期资产转回比例、长期资产计提与转回比例的角度比较全面布检验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盈余管理动机,发现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中普遍存在避免亏损、“大清洗”、平滑利润等盈余管理行为(李增泉,2001;赵春光,2006;于李胜,2007;谭燕,2008)。此外,王耀堂等(2005)、戴德明(2005)、代冰彬(2007)、丁方飞(2008)等的研究也找到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微观经济因素也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行为的经验证据。
  从研究角度看以上文献可以将资产减值的研究分成两类:基于监管部门的管制规则而进行的相关研究(李增泉,2001;蔡祥、张海燕,2004;谭燕,2008;吕长江,2011等),以及基于企业会计准则而进行的相关研究。基于企业会计准则视角的经验研究主要集中在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后,准则转回前后上市公司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赵春光,2006;代冰彬、陆正飞、张然,2007;李扬、田益祥,2008;张卓,2010等)以及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现(逍遥,2007;王丽丽,2008;冯昀、郭洪涛,2008;赵素洁,2009;孙光国、莫冬燕,2010等)。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导向非常明显,前一个角度的研究显得特别有意义。
  综上所述,由于其他一些政策法规遗留的空间,如是否退市、ST等相关规定并没有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盈余管理动机(如避免亏损动机、盈余平滑动机、契约动机等)的存在,上市公司仍然可能利用非经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而已有的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动机的文献基本没有涉及非经常性损益方面的研究,案例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通过绿大地的案例分析,发现其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经常性损益”项目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分类转移”的方式实施盈余管理,构成了对现有文献的一个补充。
  三、案例简介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大地)(*ST大地,002200)始建于1996年,股票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时股票简称绿大地),国内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云南省首家民营上市企业。从上市初始至现在,绿大地的大股东和经营层就在以不规范行为不断“考验”着监管部门。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公司对2009年三季报及年报的业绩预告及业绩快报进行了多次修正,从预报盈利6000多万,到实报巨亏1.5亿。证监会在2010年3月份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而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在证监会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之前,深交所7月9日对公司业绩频繁变脸和信息披露问题作出了公开处分。公司2009年年报也被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带保留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2010年12月20日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所持有4325.7985万股限售流通股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绿大地继公司董事长被捕,财务总监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又因2010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11年5月4日起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为“*ST大地”。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不断引发市场的质疑,尤其是2009年的巨额苗木损失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进行盈余管理。这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首先我们看一下绿大地2007年~2010年的存货余额情况:
  表1 绿大地历年存货余额情况(单位:元)
  从存货情况可知,2009年的期末存货余额存货期末数比年初数减少187637879.82元,减少了56.80%,其主要原因是苗木死亡,其中损失较多的是消耗性生物资产。可以发现:绿大地2009年业绩之所以最终出现巨亏,最主要就是因为公司在2009年年报中存货减值计提超预期造成的。我们再看一下绿大地上市以来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表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明细情况(单位:元)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减值损失的处理是否合理?不同的减值损失的处理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什么影响?公司对于存货减值处理方式选择是基于什么原因?这些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
  (一)存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绿大地是以绿色农业为主的高风险行业,苗木等生物资产很易受到自然灾害、病虫害、植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从会计政策的谨慎性原则出发,绿大地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在每期末终了对苗木等生物资产进行核实,按照可收回金额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令人费解的是,去年自7月份提早进入旱季,灾情也于12月份明显加重,但在1月30日之前这近半年时间里,绿大地并未提示旱灾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而且,在灾情已发生三四个月的10月份还发出业绩预增报告,对旱灾只字不提。重大旱情开始后,一般十余天就能观察到其对苗木的影响,在7月份至12月份旱情持续的时间里,基地的树苗即便无法确认死亡或长虫,也会有受灾表现,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绿大地应该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绿大地不仅未能及时披露相关情况,更为离谱的是居然还在2010年2月27日发布公告①,公告中提到:公司基地没有因旱灾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情形,苗木生产经营正常,未继续出现大面积苗木受灾的情形。我们可以发现,在2010年1月~2010年月前后三个月时间对于苗木损失的说法差异相差甚大,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质疑。这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也足以说明绿大地对资产减值的计提未能及时披露,且计提时点与经营环境变化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而这也正与证监会对绿大地处理决定②中的违规类型是一致的。对于公司2009年巨亏原因,公司在年报中解释称既与云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天气有关③,将1.55亿元的苗木损失全部计入“营业外支出”。显然,绿大地在年底终了时未计提相应的存货减值准备,而是在亏损无法避免时利用其对当时经济环境的了解和把握,将产生巨额亏损借助自然灾害全部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存在着极大的“巨额冲销④”的可能。
  (二)盈余管理动机——为来年扭亏为盈做准备,避免被ST
  在2010年1月5日,绿大地收到了《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2009]207号),中国证监会同意保荐机构撤回该申请文件,公司于2010年1月6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的议案》,我想这应该也是绿大地始料不及的。根据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相关证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发生亏损,连续两年出现净利润为负,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其股票就要被进行特别处理(即ST);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就将被暂停上市交易(即摘牌)。但法规只是规定了上市公司亏损,对于亏损的程度并没有做出限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一般亏损和巨额亏损没有区别,并没有给其带来任何附加的成本。在定向增发撤回的前提下,2009年的业绩已不需要太高,绿大地索性一次性把全部损失都归为2009年的存货价值损失,并且2009年大部分利润较低的外购苗木提前销售,也意味着目前基地利润较高的自培苗木会留在2010年销售,这也是为来年的扭亏做准备。此外,可以通过亏损当年的巨额冲销将未来年度的费用和损失提前确认,这样在来年就可以不必再进行计提减值准备或是少计提减值准备,甚至可以转回部分减值准备,从而为来年利润的上升做出贡献,其目的主要也是为了企业在未来能够在账面上“扭亏为盈”,避免被特殊处理。
  由于绿大地将本该在年末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在亏损无法避免是借助旱灾全部消化掉,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是在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之间进行了“分类转移”,这种类别的操纵并没有改变底线盈余,但是却夸大了“核心”盈余。原因如下:资产减值损失属于当期损益,会直接影响当期的营业利润,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会导致当期营业利润的减少,这个对于筹备上市、配股、再融资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不利的。而营业外支出影响利润总额,但不会影响营业利润。将属于减值损失的项目计入到营业外支出,会在虚增当期营业利润。同时因自然灾害等造成的非常损失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确认,但在计算监管利润⑤是则作为“收益”处理,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加计,导致监管利润增加。证监会对此已经设防,即上市公司净利润是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的。但是,当上市公司既存在“非经常性损失”又存在“非经常性收益”时,“非经常性损失”能够对“监管利润”发挥粉饰作用,因为“非经常性损失”能够冲回“非经常性收益”。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公司会因连续两年亏损而被进行ST特别处理,但是因被出示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最终还是被ST特别处理。这种方法通常在亏损企业或微盈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由于资产减值损失不能在税前扣除,须作纳税调整,而“营业外支出”中的损失可在税前扣除,不用作纳税调整这样的处理会对企业的所得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净利润。此外,证监会在对绿大地的行政调查发现:公司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⑥,绿大地巨额冲销的另外一个目的很有可能是借此冲掉以前年度存在的不实资产。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试图通过提供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理论解释框架,探讨资产减值、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并以具有代表性的绿大地为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绿大地对资产减值策略虽然没有改变底线盈余,但是却夸大了“核心”盈余,并且会对企业的监管利润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通过调节报表项目分类的方式实施的,其目的是扭亏为盈,避免被ST。中小投资者属于信息弱势群体,若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蕴含的信息含量便极有可能使他们根据失实的会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同时这也不利于其公司自身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启示一:利益相关者应当辩证地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由于会计程序本身,加上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人的有限理性,会计信息总是与客观经济业务的实质有一定差距,有时还会相差很大。如果存在盈余管理或会计欺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完全依赖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不够的,有时甚至是很危险的。鉴于资产减值的不同处理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来调节利润。需要区分对待“公司日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和“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减值损失”,需要深入考察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科学分析企业内外环境,从而做出科学决策。
  启示二: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审计力度。企业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可以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审计力度的方法来遏制。加强对上市公司计提和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工作,重点审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政策、会计依据的一贯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对于亏损企业、ST公司要特别加强审计力度,重点审查其会计处理、会计披露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是否具有合理性。
  
  注 释
  ①《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业绩快报》
  ②2010年7月9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绿大地违规处理的公告文件,其中文件中违规类型为“推迟披露”和“虚假陈述”。
  ③干旱给公司苗木生产及苗木存活率带来极大危害,但同时也与公司生产管理不善有关,导致病虫害不断蔓延,造成马鸣基地和思茅基地死亡苗木损失1.55亿元。
  ④巨额冲销就是通过操纵可自由控制的应计项目,把以前年度应该确认而没有确认的损失或有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损失集中在一个会计期间确认,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⑤“监管利润”是证监会考核的净利润,监管利润=会计利润-非常性收益+非常性损失。
  ⑥资料来源为2011年3月22日的《经济观察报》
  
  参考文献
  [1]谭燕:资产减值准备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8.11
  [2]余李胜:盈余管理动机、信息质量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7.9
  [3]步丹璐: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2
  [4]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2
  [5]罗进辉、李超: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质量研究——来自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0.7
  [6]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会计研究,2006.3
  [7]代冰彬、陆正飞:资产减值:稳健性还是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12
  [8]宋在科、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
  [9]龚光明、李晚金:会计政策选择:理论逻辑与经济后果——以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演进为例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4.7
  [10]吕长江、巩娜: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J],会计研究,2009.5
  [11]张卓: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影响[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6
  [12]王小军:2008年深市主板公司资产减值及非经常性损益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9.7
  [13] 刘启亮、李增泉等:投资者保护、控制权私利与金字塔结果*——以格林柯尔为例[J],管理世界,2008.12
  [14]黄世忠:巨额冲销与信号发送——中美典型案例比较研究[J],会计研究,2002.8
  [15] 黄世忠、陈箭深等:企业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分析——兼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计量属性的整合[J],会计研究,2004.7
  [16]周夏飞:基于经济后果分析的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4
  [17]王中信、杨德明契约视角下会计政策的选择[J],审计研究,2006.1
  [18] 王玉涛、薛健等:企业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旧会计准则变动的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9.9
  [19] 戴德明、毛新述等: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5.7
  [20]肖成民、吕长江:市场监管、盈余分布变化与盈余管理——?退市监管与再融资监管的比较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1.1
  [21]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3
  [22]樊行健、郑珺: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准则与分析[J],会计研究,2009.11
  
  作者简介:杨丽娟,女,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潘卫清,女,云南铜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会计主管。
其他文献
【摘要】新型农村机构试点是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对江苏常州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研,认为新型农村机构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升“三农”服务效果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但是,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基层监管力量较为薄弱、宣传力度不够普及面不广,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截
期刊
【摘要】本文进行了宜兴地区工商银行的竞争力研究,我也对此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在宜兴地区得大环境下,从零售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与产品服务现状两方面下手分析,并提出提高竞争力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工商银行 竞争力零售业务  引言  目前,我国银行业竞争实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突破了100万亿元,不仅在资金实力上日益
期刊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问题,并已成为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VC机构的应运而生,填补了这个空白。但又由于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因素,造成了VC在选择投资对象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一定规律的投资偏好。本文的目的就是根据VC的投资偏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公司管理机制,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融资吸引力从而获得融资渠道。  【关键词】风险投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  引
期刊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很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增加,资金供给紧张,科学管理资金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某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所采取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做实证分析,探讨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应用价值,试图寻求一条适合当前经济背景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资金管理 统一集 稳健货币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下调,导致全球经济
期刊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建设,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看,囿于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区域差异和内外环境的影响,中国的银行卡市场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如何进一步加快银行卡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提升银行卡运行环境和管理服务的效率,尚需深入研讨。为此,笔者从区域角度——玉溪市银行卡市场建设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以利于总结实践并探索推进区域银行卡市场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在消费行业内,有一句妇孺皆知的商家名言——顾客就是上帝。当你我按照常规思维,走进金融这个“金”光闪闪的圈子,骤然发现,这个上帝是如此的无可奈何,如此的弱势。  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不管你主动还是被动,都会不可避免地和银行打交道,储蓄、贷款、信用卡、缴费、汇兑、理财……金融消费就自然而然地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且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发展,金融消费亦是节节攀升,在这其中,金融消费除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期刊
【摘要】在国内早期期货市场上,一直都使用GARCH来估计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但由于现货和期货收益的条件方差和协方差的时变性,这种方法也就忽略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时变性。本文在GARCH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BGARCH模型,考虑了时变性的影响,对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估计。商品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基差对现货和期货风险结构的影响是不对称的,正基差对风险结构的影响大于负基差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财务困境预测对上市公司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利用资本市场数据,克服了仅依靠财务指标预测的时滞性,通过实证分析被ST公司和非ST公司被带帽前三年的违约距离和对应的违约概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公司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并能有效预测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  【关键词】期权定价 财务困境 预测模型   一、引言  财务困境又称财务危机(F
期刊
近年来,人民银行加快支付结算现代化步伐,指导商业银行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基础,不断创新支付结算产品,提高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德宏州辖内金融机构个人支付结算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各民族群众使用金融支付结算产品的便利程度大幅提高,但还存在商业银行对人民银行要求落实不到位、银行支付结算产品推出滞后、创新应用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商业银行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工作成效初显
期刊
一、农户的融资偏好真的特殊吗?  在很多关于农户融资问题的研究中,农户的融资偏好都被假定为具有特殊性,由此得出的进一步的结论是:由于各种原因(历史的、文化的或社会的),严格偏好“关系融资”的中国农民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与正规金融制度的“基因不合”。通过仔细研读过往文献,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澄清:首先,如果说中国农户的融资偏好具有特殊性,那么从逻辑上看,这应该是一个基于比较的结果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