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翁显良先生在古诗英译、小说翻译、戏剧翻译等文学翻译中的翻译思想独具特色,其译作更是独树一帜。通过对翁显良先生翻译思想的简要探讨与分析,可以使译者了解并学习其翻译观与翻译方法,打开视野,博采众长,更好地促进我国古典文化传播,以及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古诗英译;翻译思想;艺术效果;意象
引言
翁显良先生古诗、小说、戏剧等翻译造诣极高,在其翻译思想指导下的古诗英译等译作别具特色,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中取得突出成就,引起国内外翻译界高度重视,并获得极高的评价。《文学翻译讲座》、《意态由来画不成?》和《古诗英译》既是其翻译实践代表作,同时总结了他的翻译翻译思想,如在《译诗管见》中,他写道:“译诗则言人之志,这就要求以作者之心为心。”在小说翻译中提出“见全牛又不见全牛”的翻译观。
一、古诗英译:以意传神情貌似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富含深意的辞藻及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的韵律成为我国经典国学之一。在古诗英译中,翻译家们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在中国经典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巨大作用。翁显良先生也在古诗英译中颇具心得,其翻译思想独树一帜。他主张在古诗英译中尤为注意的是“意象”,以“不切为切”,从“浅中见深”,灵活表达其“本色与变相”。
翁显良先生再三强调:“译诗无定法,但总要再现原作的意象。再现的前提是领会,译者首先是读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中意象众多且富含深意,在英译过程中带来诸多困难,即便按照原意原原本本地译出,读者也未必能够领会其深意,反而带来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所以,翁显良先生认为,此时可以以“不切为切”,不必拘泥于原文中的词藻、典故与形式,不必一味追求字面意思的准确,而要着眼于诗歌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须要摆脱原文表意字面的束缚,忽略一些细枝末节,将诗活译,再现意象,尽量将作者寄予意象的情感和艺术效果通过翻译再现而出。为此,“译者要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体会和培养世人的感情,才能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同样的感情。”翁显良先生指出译诗应“出之以浅,却又要使读者能从浅中见深。”这就要求译者应充分理解诗人之志,体会诗人之情,进入诗人的角色当中,用另一种语言将这种“志”与“情”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一种再创作或改译,但其目的是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读懂诗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同样,在韵律方面,中英文韵律截然不同,各有特色,此时他认为无论是汉诗英译抑或英诗汉译都可以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特色和音韵习惯进行“改创”,在翻译中可以适当押韵,而不必拘泥于原作的韵律形式。
由此,翁显良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字句辞藻、形式韵律等特点上都以着重意象表达,力求以意传神,表达诗人志,诗歌情,不拘泥于字面,以改创韵律的形式再现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理解原作的内涵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志向与情感。
二、小说翻译:见全牛又不见全牛
翁显良先生之“见全牛又不见全牛”的翻译思想来源于《庄子·内篇·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在初期时,眼中所见只有牛,经历日积月累的磨练与不断的实践,又不见全牛,而是通过熟知牛的肌理骨骼进行解牛。
翁显良先生指出:“窃以为小说翻译最好坚持三个前提:一日熟,二日近,三日得。所谓熟,指的是熟悉原作者,熟悉小说的背景,熟悉其中的人物。所谓近,指的是作为译者,应与原作者性情相近,阅历相近,从而风格相近。所谓得,指的是读了原作有所感受,产生共鸣,得之于心。凡是自己不熟不近而无所得者,则以不译为宜。未经研究而贸然动笔,固然容易出错。虽经研究而仍与作者心怀不相契,勉强翻译也难望成功。”这就要求译者要充分了解并熟悉原作者和原著的写作背景、人物等重要因素,减少自身与原作者、原著之间的隔阂。充分阅读理解原著,产生共鸣,再动笔翻译。译者将自己的心灵腾空,通过对原著的共鸣,将原作者的感情注入内心,此时的译文才更为真切。当译者充分研究了原著,拥有了原作者的深度和高度时,眼前的原著是为全牛;钻研深刻、体察细微,在翻译中,才会将细节和复杂之处体现得清楚明白,淋漓极致,是为不见全牛,所以他告诉译者应“先见全牛而后不见全牛”。以欣赏的眼光,再现原文风采;小说翻译贵在异曲同工,同样不必斤斤计较字词语句,而要力求使译文再现原文的形象与感染力,他讲求“吃透原文”再“超脱原文”,充分发挥译文的优势,中英文好比“异曲”,“同工”旨在情感效果和感染力。同时,亦要充分而深刻理解原文中的形象,准确翻译,不能草率。
三、其他翻译:把握核心,以表其真
翁显良先生在戏剧、记叙文和论说文翻译上亦有所心得。
在戏剧翻译中,他提出千人千面,千面千腔。“译戏如演戏,首先要进入角色。读台词如听其语,如见其人:听而闻其声,见而识其品格。”他强调“英语的语调意义,在戏剧的翻译中尤其不可忽视,往往要用汉语助词来表达原句的语气。”要充分利用中英文的语言特色,在戏剧翻译中,重视“语调、语气、语势”来表现戏剧不同人物的言语行为下的形象特色。也要注意戏剧中人物社会地位及其语言风格,灵活翻译语言的文雅与粗俗,不能错位。
在记叙文翻译中,他认为译者应“摆脱原文表层结构束缚;充分领会原文的涵义,然后用另一语言进行再创作。”他主张译者首先要吃透原文,领会其寓意,达到融会贯通,而非一字一句地对应原文生硬地翻译。“进入深层,不但要探索词语用于特殊场合的特殊意义,而且要透过结构形式看出逻辑关系,二者本来分不开。”同样,论说文翻译,他认为“翻译论说文,不但要尽可能堆确地再现原作的观点,而且要尽可能近似地反映原作的风格、技巧、笔调;也就是说,尽可能符合原作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结语
翁显良先生在古诗英译,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体翻译中都展现了其独具匠心的翻译风格,凝结了独树一帜的翻译理论。通过分析探讨,翻译不同体裁的文本,翁显良先生认为首先要进入原作者的角色,细微体察文本的情感、意象,突破文本的限制,大胆地改创从而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翁显良. 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1)
[2] 翁显良. 以不切为切——汉诗英译琐议之一[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5)
[3] 翁显良. 浅中见深——汉诗英译琐议之二[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6)
[4] 翁显良. 译诗管见[J]. 中国翻译,1981(6)
[5] 翁显良. 千面千腔——谈戏剧翻译
[6] 翁显良. 见全牛又不见全牛——谈小说翻译(上)[J]. 中国翻译,1982(5)
[7] 翁显良. 见全牛又不见全牛——谈小说翻译(下)[J]. 中国翻译,1982(7)
[8] 翁显良. 写实与寓意——谈记叙文翻译[J]. 中国翻译,1982(1)
[9] 翁显良. 观点与笔调——谈论说文翻译[J]. 中国翻译,1982(3)
[10] 翁显良. 情信与词达—谈汉诗英译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5)
[11] 翁显良. 意象与声律——谈诗歌翻译[J]. 中国翻译,1982(6)
【关键词】:古诗英译;翻译思想;艺术效果;意象
引言
翁显良先生古诗、小说、戏剧等翻译造诣极高,在其翻译思想指导下的古诗英译等译作别具特色,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中取得突出成就,引起国内外翻译界高度重视,并获得极高的评价。《文学翻译讲座》、《意态由来画不成?》和《古诗英译》既是其翻译实践代表作,同时总结了他的翻译翻译思想,如在《译诗管见》中,他写道:“译诗则言人之志,这就要求以作者之心为心。”在小说翻译中提出“见全牛又不见全牛”的翻译观。
一、古诗英译:以意传神情貌似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富含深意的辞藻及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的韵律成为我国经典国学之一。在古诗英译中,翻译家们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在中国经典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巨大作用。翁显良先生也在古诗英译中颇具心得,其翻译思想独树一帜。他主张在古诗英译中尤为注意的是“意象”,以“不切为切”,从“浅中见深”,灵活表达其“本色与变相”。
翁显良先生再三强调:“译诗无定法,但总要再现原作的意象。再现的前提是领会,译者首先是读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中意象众多且富含深意,在英译过程中带来诸多困难,即便按照原意原原本本地译出,读者也未必能够领会其深意,反而带来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所以,翁显良先生认为,此时可以以“不切为切”,不必拘泥于原文中的词藻、典故与形式,不必一味追求字面意思的准确,而要着眼于诗歌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须要摆脱原文表意字面的束缚,忽略一些细枝末节,将诗活译,再现意象,尽量将作者寄予意象的情感和艺术效果通过翻译再现而出。为此,“译者要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体会和培养世人的感情,才能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同样的感情。”翁显良先生指出译诗应“出之以浅,却又要使读者能从浅中见深。”这就要求译者应充分理解诗人之志,体会诗人之情,进入诗人的角色当中,用另一种语言将这种“志”与“情”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一种再创作或改译,但其目的是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读懂诗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同样,在韵律方面,中英文韵律截然不同,各有特色,此时他认为无论是汉诗英译抑或英诗汉译都可以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特色和音韵习惯进行“改创”,在翻译中可以适当押韵,而不必拘泥于原作的韵律形式。
由此,翁显良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字句辞藻、形式韵律等特点上都以着重意象表达,力求以意传神,表达诗人志,诗歌情,不拘泥于字面,以改创韵律的形式再现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理解原作的内涵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志向与情感。
二、小说翻译:见全牛又不见全牛
翁显良先生之“见全牛又不见全牛”的翻译思想来源于《庄子·内篇·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在初期时,眼中所见只有牛,经历日积月累的磨练与不断的实践,又不见全牛,而是通过熟知牛的肌理骨骼进行解牛。
翁显良先生指出:“窃以为小说翻译最好坚持三个前提:一日熟,二日近,三日得。所谓熟,指的是熟悉原作者,熟悉小说的背景,熟悉其中的人物。所谓近,指的是作为译者,应与原作者性情相近,阅历相近,从而风格相近。所谓得,指的是读了原作有所感受,产生共鸣,得之于心。凡是自己不熟不近而无所得者,则以不译为宜。未经研究而贸然动笔,固然容易出错。虽经研究而仍与作者心怀不相契,勉强翻译也难望成功。”这就要求译者要充分了解并熟悉原作者和原著的写作背景、人物等重要因素,减少自身与原作者、原著之间的隔阂。充分阅读理解原著,产生共鸣,再动笔翻译。译者将自己的心灵腾空,通过对原著的共鸣,将原作者的感情注入内心,此时的译文才更为真切。当译者充分研究了原著,拥有了原作者的深度和高度时,眼前的原著是为全牛;钻研深刻、体察细微,在翻译中,才会将细节和复杂之处体现得清楚明白,淋漓极致,是为不见全牛,所以他告诉译者应“先见全牛而后不见全牛”。以欣赏的眼光,再现原文风采;小说翻译贵在异曲同工,同样不必斤斤计较字词语句,而要力求使译文再现原文的形象与感染力,他讲求“吃透原文”再“超脱原文”,充分发挥译文的优势,中英文好比“异曲”,“同工”旨在情感效果和感染力。同时,亦要充分而深刻理解原文中的形象,准确翻译,不能草率。
三、其他翻译:把握核心,以表其真
翁显良先生在戏剧、记叙文和论说文翻译上亦有所心得。
在戏剧翻译中,他提出千人千面,千面千腔。“译戏如演戏,首先要进入角色。读台词如听其语,如见其人:听而闻其声,见而识其品格。”他强调“英语的语调意义,在戏剧的翻译中尤其不可忽视,往往要用汉语助词来表达原句的语气。”要充分利用中英文的语言特色,在戏剧翻译中,重视“语调、语气、语势”来表现戏剧不同人物的言语行为下的形象特色。也要注意戏剧中人物社会地位及其语言风格,灵活翻译语言的文雅与粗俗,不能错位。
在记叙文翻译中,他认为译者应“摆脱原文表层结构束缚;充分领会原文的涵义,然后用另一语言进行再创作。”他主张译者首先要吃透原文,领会其寓意,达到融会贯通,而非一字一句地对应原文生硬地翻译。“进入深层,不但要探索词语用于特殊场合的特殊意义,而且要透过结构形式看出逻辑关系,二者本来分不开。”同样,论说文翻译,他认为“翻译论说文,不但要尽可能堆确地再现原作的观点,而且要尽可能近似地反映原作的风格、技巧、笔调;也就是说,尽可能符合原作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结语
翁显良先生在古诗英译,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体翻译中都展现了其独具匠心的翻译风格,凝结了独树一帜的翻译理论。通过分析探讨,翻译不同体裁的文本,翁显良先生认为首先要进入原作者的角色,细微体察文本的情感、意象,突破文本的限制,大胆地改创从而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翁显良. 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1)
[2] 翁显良. 以不切为切——汉诗英译琐议之一[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5)
[3] 翁显良. 浅中见深——汉诗英译琐议之二[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6)
[4] 翁显良. 译诗管见[J]. 中国翻译,1981(6)
[5] 翁显良. 千面千腔——谈戏剧翻译
[6] 翁显良. 见全牛又不见全牛——谈小说翻译(上)[J]. 中国翻译,1982(5)
[7] 翁显良. 见全牛又不见全牛——谈小说翻译(下)[J]. 中国翻译,1982(7)
[8] 翁显良. 写实与寓意——谈记叙文翻译[J]. 中国翻译,1982(1)
[9] 翁显良. 观点与笔调——谈论说文翻译[J]. 中国翻译,1982(3)
[10] 翁显良. 情信与词达—谈汉诗英译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5)
[11] 翁显良. 意象与声律——谈诗歌翻译[J]. 中国翻译,1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