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莉莉笔下的小镇真是温暖,而且也有趣,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人们并不真的认识自己家门以外的人,人和人之间也没有什么真正的联系。那么,在非常庞大的地方过着关起门来乏善可陈日子的我们,自然是有孤独感、分离感的。所以我们只能看看“老娘舅”,电视用制造出的家长里短把这样一个离散的社会汇聚起来,人们通过看电视享受一种集体生活。群居感,在现实生活中,城里人已经被剥夺很久了。
与此相比,小镇生活有温度得多。
尽管林妙云看起来与她身处的小镇并不合拍,尽管热心的邻居们并不了解林妙云接下来要干什么,尽管兰云大嘴对林妙云的死还有那么一点困惑,但那样讲究人情世故的小镇形象,还是令人难忘的。
小说一开始:“林妙云得病后的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这两方面的变化都由小镇上的居民拿事实证明了。”变化之一是林妙云变得不那么吝啬了,从以前只买四分之一只板鸭变成要一只整鸭;变化之二是林妙云病后开始更多关注周围的人了,比如给上公厕的小女孩送柔软的卫生纸巾,比如给小学捐了一万元。这个短篇是要试图探讨人在得了绝症后,如何自觉地思考生命的真义吗?其实并没有。小说通过闲人的嘴、邻居的眼,透过他们每个人的局限,透过他们的偏见,透过他们对家庭生活的理解,透过他们的需要,观察着这个看起来不太热闹的女人。而通过他们闲聊再现出的其实是某种人的真理:一个人的性格,不会随着岁月改变多少。我们就是早先的我们。比如下面这一段:
“大家记得夏天的时候,她每天都端着衣服站在桥上,以为她在看晚霞。实际上,她在看桥下玩水的小孩,……林妙云就想,孩子会不会万一出点什么事,而没个人看见呢。所以每到夏天的傍晚,她都要在桥上站上好久。后来居然真的救下了一个孩子,就是她的养子阿华。”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有这样类似的一段。生命的暖意,在情节化的处理中,在一个自私贪财的养子衬托下,即便有着一个林妙云丈夫被判四年徒刑的结局,看起来还算和煦融融。
那么,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暖的故事,它是真实的吗?
“究竟是老麦不给林妙云吃板鸭,还是林妙云自愿把板鸭让给老麦吃,这就不清楚了。就说林妙云的节俭,究竟是老麦授意的,还是林妙云自己想要这么节俭,也只能是个谜了。”老麦对林妙云到底好不好呢?
老麦把林妙云推下了江。“公安问:‘你为什么要推她下去?’老麦想了想说:‘林妙云说,她要江葬。’”到底是谋杀还是帮助安乐死?
怎样看待这样一个小说,和读者自身也有关吧。阴暗的、明亮的、怀疑主义的。你是哪一种呢?古希腊哲人说,我们从来就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如果我们相信作者体现出的温厚,那么结局又会提供另一种感受:没人能通过行动改变什么。
结尾是这样的:“审判那天我们等在法院门口,以为老麦会……乖乖地跟着我们回家,但是等了很久,老麦也没有出现,他们说老麦暂时出不来了。所以,我们决定一直等下去,我们集体坐在法院对面的宣传栏下面,宣传栏很长,也很荫凉,坐几十个人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坐得有些饿了,肥佬张就送了些板鸭分给大家,他说是黄校长出的钱,板鸭真香啊,香味悠悠荡荡地越过十几里的公路飘到了小镇上,于是,小镇的很多老人都走出了家门,……浩浩荡荡向我们走来了。”
这真的是一个很天真的结局。我叹息,是因为整个故事,作者设计在了一个过去的年代里,一个“国光苹果十元钱六斤,罐装煤气三十元一桶的时代”。把上个世纪的世俗道德浓缩在几千字里,浓缩在一个小镇上,作者是有了乡愁开始怀旧了吗?或者说,作者内心还带着天真烂漫的理想主义,还愿意满怀希望地看待他人?(短暂地抛开“他人即地狱”的观点也挺美好)
就我看过的作者其他作品而言,它们总在等待一个瞬间,一个让故事从光明转向阴暗,一个表面看起来幽默欢快下面却似乎潜伏着一点危险的瞬间。这样的瞬间好像更接近生活的正常一面,即混乱总是将要发生的。但这个短篇如此不同,它回归到了一种家庭性的叙事,而不是个人性的叙事。个人性的叙事看起来总是荒凉的干燥的,总在独自过日子中向内制造出问题。家庭性的叙事中,主人公总是被关心自己的人包围,承受他们的好奇与保护,同时也受到他们的影响或控制。
江葬,这是小说的题目。这样的小镇,这样的邻居,这样的伦理,才是真正随着江水随着岁月逝去的。对那些可能即将或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我们总是心向往之。让人看后有所叹息的许多作品,都源自这样一种向往。
(陈莉莉的小说《江葬》刊于2015年4期,获2015年《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奖优秀奖)
与此相比,小镇生活有温度得多。
尽管林妙云看起来与她身处的小镇并不合拍,尽管热心的邻居们并不了解林妙云接下来要干什么,尽管兰云大嘴对林妙云的死还有那么一点困惑,但那样讲究人情世故的小镇形象,还是令人难忘的。
小说一开始:“林妙云得病后的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这两方面的变化都由小镇上的居民拿事实证明了。”变化之一是林妙云变得不那么吝啬了,从以前只买四分之一只板鸭变成要一只整鸭;变化之二是林妙云病后开始更多关注周围的人了,比如给上公厕的小女孩送柔软的卫生纸巾,比如给小学捐了一万元。这个短篇是要试图探讨人在得了绝症后,如何自觉地思考生命的真义吗?其实并没有。小说通过闲人的嘴、邻居的眼,透过他们每个人的局限,透过他们的偏见,透过他们对家庭生活的理解,透过他们的需要,观察着这个看起来不太热闹的女人。而通过他们闲聊再现出的其实是某种人的真理:一个人的性格,不会随着岁月改变多少。我们就是早先的我们。比如下面这一段:
“大家记得夏天的时候,她每天都端着衣服站在桥上,以为她在看晚霞。实际上,她在看桥下玩水的小孩,……林妙云就想,孩子会不会万一出点什么事,而没个人看见呢。所以每到夏天的傍晚,她都要在桥上站上好久。后来居然真的救下了一个孩子,就是她的养子阿华。”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有这样类似的一段。生命的暖意,在情节化的处理中,在一个自私贪财的养子衬托下,即便有着一个林妙云丈夫被判四年徒刑的结局,看起来还算和煦融融。
那么,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暖的故事,它是真实的吗?
“究竟是老麦不给林妙云吃板鸭,还是林妙云自愿把板鸭让给老麦吃,这就不清楚了。就说林妙云的节俭,究竟是老麦授意的,还是林妙云自己想要这么节俭,也只能是个谜了。”老麦对林妙云到底好不好呢?
老麦把林妙云推下了江。“公安问:‘你为什么要推她下去?’老麦想了想说:‘林妙云说,她要江葬。’”到底是谋杀还是帮助安乐死?
怎样看待这样一个小说,和读者自身也有关吧。阴暗的、明亮的、怀疑主义的。你是哪一种呢?古希腊哲人说,我们从来就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如果我们相信作者体现出的温厚,那么结局又会提供另一种感受:没人能通过行动改变什么。
结尾是这样的:“审判那天我们等在法院门口,以为老麦会……乖乖地跟着我们回家,但是等了很久,老麦也没有出现,他们说老麦暂时出不来了。所以,我们决定一直等下去,我们集体坐在法院对面的宣传栏下面,宣传栏很长,也很荫凉,坐几十个人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坐得有些饿了,肥佬张就送了些板鸭分给大家,他说是黄校长出的钱,板鸭真香啊,香味悠悠荡荡地越过十几里的公路飘到了小镇上,于是,小镇的很多老人都走出了家门,……浩浩荡荡向我们走来了。”
这真的是一个很天真的结局。我叹息,是因为整个故事,作者设计在了一个过去的年代里,一个“国光苹果十元钱六斤,罐装煤气三十元一桶的时代”。把上个世纪的世俗道德浓缩在几千字里,浓缩在一个小镇上,作者是有了乡愁开始怀旧了吗?或者说,作者内心还带着天真烂漫的理想主义,还愿意满怀希望地看待他人?(短暂地抛开“他人即地狱”的观点也挺美好)
就我看过的作者其他作品而言,它们总在等待一个瞬间,一个让故事从光明转向阴暗,一个表面看起来幽默欢快下面却似乎潜伏着一点危险的瞬间。这样的瞬间好像更接近生活的正常一面,即混乱总是将要发生的。但这个短篇如此不同,它回归到了一种家庭性的叙事,而不是个人性的叙事。个人性的叙事看起来总是荒凉的干燥的,总在独自过日子中向内制造出问题。家庭性的叙事中,主人公总是被关心自己的人包围,承受他们的好奇与保护,同时也受到他们的影响或控制。
江葬,这是小说的题目。这样的小镇,这样的邻居,这样的伦理,才是真正随着江水随着岁月逝去的。对那些可能即将或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我们总是心向往之。让人看后有所叹息的许多作品,都源自这样一种向往。
(陈莉莉的小说《江葬》刊于2015年4期,获2015年《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奖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