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那江水流逝的秘密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莉莉笔下的小镇真是温暖,而且也有趣,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人们并不真的认识自己家门以外的人,人和人之间也没有什么真正的联系。那么,在非常庞大的地方过着关起门来乏善可陈日子的我们,自然是有孤独感、分离感的。所以我们只能看看“老娘舅”,电视用制造出的家长里短把这样一个离散的社会汇聚起来,人们通过看电视享受一种集体生活。群居感,在现实生活中,城里人已经被剥夺很久了。
  与此相比,小镇生活有温度得多。
  尽管林妙云看起来与她身处的小镇并不合拍,尽管热心的邻居们并不了解林妙云接下来要干什么,尽管兰云大嘴对林妙云的死还有那么一点困惑,但那样讲究人情世故的小镇形象,还是令人难忘的。
  小说一开始:“林妙云得病后的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这两方面的变化都由小镇上的居民拿事实证明了。”变化之一是林妙云变得不那么吝啬了,从以前只买四分之一只板鸭变成要一只整鸭;变化之二是林妙云病后开始更多关注周围的人了,比如给上公厕的小女孩送柔软的卫生纸巾,比如给小学捐了一万元。这个短篇是要试图探讨人在得了绝症后,如何自觉地思考生命的真义吗?其实并没有。小说通过闲人的嘴、邻居的眼,透过他们每个人的局限,透过他们的偏见,透过他们对家庭生活的理解,透过他们的需要,观察着这个看起来不太热闹的女人。而通过他们闲聊再现出的其实是某种人的真理:一个人的性格,不会随着岁月改变多少。我们就是早先的我们。比如下面这一段:
  “大家记得夏天的时候,她每天都端着衣服站在桥上,以为她在看晚霞。实际上,她在看桥下玩水的小孩,……林妙云就想,孩子会不会万一出点什么事,而没个人看见呢。所以每到夏天的傍晚,她都要在桥上站上好久。后来居然真的救下了一个孩子,就是她的养子阿华。”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有这样类似的一段。生命的暖意,在情节化的处理中,在一个自私贪财的养子衬托下,即便有着一个林妙云丈夫被判四年徒刑的结局,看起来还算和煦融融。
  那么,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暖的故事,它是真实的吗?
  “究竟是老麦不给林妙云吃板鸭,还是林妙云自愿把板鸭让给老麦吃,这就不清楚了。就说林妙云的节俭,究竟是老麦授意的,还是林妙云自己想要这么节俭,也只能是个谜了。”老麦对林妙云到底好不好呢?
  老麦把林妙云推下了江。“公安问:‘你为什么要推她下去?’老麦想了想说:‘林妙云说,她要江葬。’”到底是谋杀还是帮助安乐死?
  怎样看待这样一个小说,和读者自身也有关吧。阴暗的、明亮的、怀疑主义的。你是哪一种呢?古希腊哲人说,我们从来就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如果我们相信作者体现出的温厚,那么结局又会提供另一种感受:没人能通过行动改变什么。
  结尾是这样的:“审判那天我们等在法院门口,以为老麦会……乖乖地跟着我们回家,但是等了很久,老麦也没有出现,他们说老麦暂时出不来了。所以,我们决定一直等下去,我们集体坐在法院对面的宣传栏下面,宣传栏很长,也很荫凉,坐几十个人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坐得有些饿了,肥佬张就送了些板鸭分给大家,他说是黄校长出的钱,板鸭真香啊,香味悠悠荡荡地越过十几里的公路飘到了小镇上,于是,小镇的很多老人都走出了家门,……浩浩荡荡向我们走来了。”
  这真的是一个很天真的结局。我叹息,是因为整个故事,作者设计在了一个过去的年代里,一个“国光苹果十元钱六斤,罐装煤气三十元一桶的时代”。把上个世纪的世俗道德浓缩在几千字里,浓缩在一个小镇上,作者是有了乡愁开始怀旧了吗?或者说,作者内心还带着天真烂漫的理想主义,还愿意满怀希望地看待他人?(短暂地抛开“他人即地狱”的观点也挺美好)
  就我看过的作者其他作品而言,它们总在等待一个瞬间,一个让故事从光明转向阴暗,一个表面看起来幽默欢快下面却似乎潜伏着一点危险的瞬间。这样的瞬间好像更接近生活的正常一面,即混乱总是将要发生的。但这个短篇如此不同,它回归到了一种家庭性的叙事,而不是个人性的叙事。个人性的叙事看起来总是荒凉的干燥的,总在独自过日子中向内制造出问题。家庭性的叙事中,主人公总是被关心自己的人包围,承受他们的好奇与保护,同时也受到他们的影响或控制。
  江葬,这是小说的题目。这样的小镇,这样的邻居,这样的伦理,才是真正随着江水随着岁月逝去的。对那些可能即将或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我们总是心向往之。让人看后有所叹息的许多作品,都源自这样一种向往。
  (陈莉莉的小说《江葬》刊于2015年4期,获2015年《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奖优秀奖)
其他文献
他站在国谊宾馆门前,再一次核查,仍然,钱夹子在左上兜里,火车票根儿在右上兜里,国产众声牌录音机在造革提包里,没发生什么意外,也不可能发生意外。他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外省青年。他刚从基层工厂借调到市里,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贺主任的慧眼相中,让他随自己到北京开一个座谈会。时间:1982年年末。  “年轻人,多挑重担,”贺主任意味深长地说,“到大码头闯一闯,见见世面。再带个录音机,把精神‘搂’回来。”  预定
期刊
发财法  当年刘胡兰曾问:“我咋个死法?”  如今我也发一问:“我们咋个活法?”  其实,活法与死法是一个意思,怎么活,便怎么死。好好活,定然会好好死;不好好活,肯定也不会好好死,死后也不会好。  但我们好像把死的事忘了。把死的事忘了,活着也便没有了背景。  不仅仅是把死的事忘了,其实是把活着也忘了,忘了为什么活着了。把什么都忘了之后,就只剩下忙了,忙得都忘了目的了。  忙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挣钱么
期刊
很任性地以为,读雨君的散文集《蹲下来,抱抱自己》,应该选一个薄薄的阴天;明净里带一点点迷濛,和暖里夹一点点润湿,倚着窗户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就会有记忆的淡淡香味从舌尖生起。  然后一页一页细细地翻读,品尝天使落在头发上的甘美和怡悦,遥想从两道闪亮的铁轨延伸开去的杳无边际的世界;走过方芳的散发着太阳味儿的快乐农场,再来听雨君把百般滋味的大学生涯从头细说……岁月在轻而且巧的文字中丝一样地滑过去了,一个孩
期刊
我们小时管火柴叫自来火。这是各家灶房的必备品,通常搁在灶洞边一个顺手的小壁凹里,用作引火。一盒自来火两分钱,价格颇贱,通常人家都会在洞里多备几盒,不拘新旧,随手取用,用尽的空盒就扔进灶洞喂火。  不知什么时候,女伴中忽刮起一阵搜集自来火盒的热风。这一向隐居灶房的小小纸盒,一时成了女孩们竞相搜取的爱物。  搜得的盒子用来做什么呢?  四四方方的小纸盒,加上一瓶糨糊,就可以造出各式各样的“家具”。将两
期刊
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在他的奇幻小说《黄金罗盘》中描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的灵魂都会外化为一种动物精灵。人与他的精灵之间保持着一种奇妙的依存关系,动物精灵的心性正反映了它所对应的个体的某些心理情绪和个性倾向。  读台湾诗人林焕彰先生的猫诗,令我无端地又想起了那个奇幻世界。如果我们也能够为自己的灵魂选择精灵,我想这位诗人或许会十分愿意与一个静静坐卧着的猫咪相伴吧。  林焕彰笔下的猫
期刊
我小时候玩得极蛮,游河,爬山,打弹子,跳皮筋,哪样都不落下。玩起“捉来逃”的游戏,男孩子也撵不上我。这样玩法,裙子自然穿不住,很长时间里只穿裤子。  玩得多,摔得也多,新上身的裤子,没多久就磨穿了膝盖。妈妈给逼出个应对的法子:新裤子买来,先在两个膝盖处垫上两块耐磨的厚绒布,对齐,缝紧。这样磨破一层,还有一层,一条新裤好歹能多穿些时日。爱美的妈妈还留心把绒布剪裁出花朵或小动物的形状。而我一律不管,那
期刊
我小心地将提包掖在身前,随着湍急的人流穿过地道,越过楼梯,到达对号的站台,又找到了车厢的站位。甫一站定,火车已进站,停靠,开门。于是又夹在一撮人中一股脑儿地挤进车厢,开始循着票号找位子。  一坐下,喧哗的动车组车厢便安宁了许多。我的票是短程,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照往常的经验,略翻一翻书,也就到了。  这时走上来一对母女。母亲很年轻,合度的身材,大方的体态,比之少女又多了一份母性的成熟亲切之美。她
期刊
我说不出我对故园的秋天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我曾多次咏哦过小小的傍河而居的故园,当然也描绘过故园的秋日,仿佛只有大片成熟的金黄色泽才能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故园的深刻和完美。事实上,故园的秋日在我印象里是极其模糊的,它远没有春季去田间偷听拔草女人们火辣辣的情歌,或者在盛夏到村外小河里嬉水捉鱼更有趣并让人记忆犹新。可是,若干年后当我远离故园的时候,面对一枚恬然飘零的枯叶,一匹静立于寂寥旷野上的老马,以及凝
期刊
我们经常说起的“生活”,实在是个神奇的东西。说对它不熟悉吧,我们每天都置身其中;说熟悉吧,却又无法具具体体地把捉住。你以为已经跟它建立了感情联系,它却面无表情地把你推开;你以为跟它无关了,有一天却突然发现,你就长成了它要求于你的样子。比如人慢慢走到了老年,生活就携带着所有过往的经验、周围的目光、身边人的期待,让你不知不觉符合了标准老年的样子——精力消退,理想消失,爱欲消泯,愿望消散,老老实实地去除
期刊
看着小平原的晚霞怅然长大  在布尔津小平原上,生活着并不快乐的  我们一家人。我们守着炉火说从前的事  那些事不快乐。我们守着炉火烘烤奶酪  的时候,一些不快乐的事情正在发生  我们在春天清扫炉灰端出门去,未来的  不快乐的事正举步前来,要捉住我们。  但是,在布尔津小平原上,我们一家人  快乐地生活着。我们喝清茶说从前的事  那些事都是传说,传奇,道听途说  甚至是一个大大的笑话,人间巴别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