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记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它不仅引领学生开启写作大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三年级起就要知道学习写简单的观察日记和生活日记,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这些年来,许多教师尝试在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一句话日记训练,以降低难度、缩小跨度。怎样才能抓住最佳时间,合理引导,让日记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愉快的活动呢?对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一年级训练写一句话日记的必要性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们一到小学中高年级,当教师在作文中要求“把你看到,听到,想到的……加上优美的词语写下来”时,面对如此多个“看、听、说、想”,很多孩子因不知如何在生活中收集材料而显得无从下手。相比之下,如果我们遵循教育中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则,能在低年级就对孩子在听、说、看想等方面进行单方面的训练,将这些“作文元素”逐步积累,效果将会更佳。在一年级,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孩子们写一句话日记。
二、让写日记成为充满兴趣的活动
在一年级学写日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激发孩子写作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位教育者明白的道理,如何才能激发孩子日记的愿望,并能让这种愿望持续呢?
1、上好日记第一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面对6、7岁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一开头就不要感到困难。为了降低这种困难感,利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童话等充满了神秘与期待的心理特点,我在第一节课为他们带来了一位日记老师——“迪克猫”,它将告诉孩子们写日记的好方法;而且,迪克猫看到小朋友们的日记写得好,还会奖励大家一个小故事……一下子,孩子们对写日记充满了期待。有了这种期待,还必须让孩子放开手大胆地写。记得在第一堂课上,我问孩子们:“日记可以写自己开心高兴的事情,那可不可以写难过的、气愤的、伤心的事情呢?”多数孩子说“不可以”,然后我写了六个字在黑板上——“我的日记我做主”。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日记想写什么写什么。
2、让日记涂满儿童的色彩
写日记,离不开日记格式。一年级孩子虽然本身对写字感到困难,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年级的作业本上,孩子们总会不经意地留下一些小花小草,几乎所有的孩子初学写作时都喜欢从“绘画”开始。这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呆板单调的日记形式容易造成学生日记兴趣的丧失;相反,创设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日记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巨大的写作热情,而且能拓宽他们的生活视野和情感领悟,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另外,绘画反映的是孩子们的观察所得,形象的图画与语言的描述能够让他们提高观察的仔细程度。让日记变得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一篇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叶或是一只小动物,妙趣横生,极大地激起了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一旦尝到了甜头,他们就会把写日记当作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甚至成为一种自我要求,乐此不彼。
3、赏识的评语就是一种兴趣
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只有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敏锐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懂得用赞赏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学生才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平时,我注意音乐表演的魅力,从不吝惜使用赞赏的话语和关爱的动作、表情。在批阅日记时,我就送给学生一个笑脸,有进步或写得很好的孩子就写上“你快成为小作家了”、“你的日记真棒”、“你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等评语。对于孩子们的日记,可以偶尔范读优秀的日记,偶尔让全班同学都来读,使他们都有机会表现自己。这样,在教师“赏识”的笔迹和符号中,学生的日记在不知不觉中就写得通顺、具体了,也丰富了。学生从教师的赏识中找到了写日记的快乐。
三、调动感官,在生活中寻找日记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下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可见,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日记活动的起点和源泉。应明确,这一阶段日记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四、坚持良好的日记习惯
低年级孩子自控力和意志力都比较弱,教师还应更多地引导孩子坚持写日记。但是,写日记的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教师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给孩子在生活中寻找日记素材的方法,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有成就,这是坚持日记的源动力。好的习惯的培养,必须从起步阶段就加以重视。从写话训练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习惯:想清楚再写,写完后认真读一读,看自己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没有,书写要工整等。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写日记切勿操之过急。日记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从学写日记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立足现在的生活实践,热爱生活,投身实践,不做生活的旁观者,把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一年级训练写一句话日记的必要性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们一到小学中高年级,当教师在作文中要求“把你看到,听到,想到的……加上优美的词语写下来”时,面对如此多个“看、听、说、想”,很多孩子因不知如何在生活中收集材料而显得无从下手。相比之下,如果我们遵循教育中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则,能在低年级就对孩子在听、说、看想等方面进行单方面的训练,将这些“作文元素”逐步积累,效果将会更佳。在一年级,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孩子们写一句话日记。
二、让写日记成为充满兴趣的活动
在一年级学写日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激发孩子写作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位教育者明白的道理,如何才能激发孩子日记的愿望,并能让这种愿望持续呢?
1、上好日记第一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面对6、7岁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一开头就不要感到困难。为了降低这种困难感,利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童话等充满了神秘与期待的心理特点,我在第一节课为他们带来了一位日记老师——“迪克猫”,它将告诉孩子们写日记的好方法;而且,迪克猫看到小朋友们的日记写得好,还会奖励大家一个小故事……一下子,孩子们对写日记充满了期待。有了这种期待,还必须让孩子放开手大胆地写。记得在第一堂课上,我问孩子们:“日记可以写自己开心高兴的事情,那可不可以写难过的、气愤的、伤心的事情呢?”多数孩子说“不可以”,然后我写了六个字在黑板上——“我的日记我做主”。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日记想写什么写什么。
2、让日记涂满儿童的色彩
写日记,离不开日记格式。一年级孩子虽然本身对写字感到困难,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年级的作业本上,孩子们总会不经意地留下一些小花小草,几乎所有的孩子初学写作时都喜欢从“绘画”开始。这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呆板单调的日记形式容易造成学生日记兴趣的丧失;相反,创设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日记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巨大的写作热情,而且能拓宽他们的生活视野和情感领悟,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另外,绘画反映的是孩子们的观察所得,形象的图画与语言的描述能够让他们提高观察的仔细程度。让日记变得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一篇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叶或是一只小动物,妙趣横生,极大地激起了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一旦尝到了甜头,他们就会把写日记当作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甚至成为一种自我要求,乐此不彼。
3、赏识的评语就是一种兴趣
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只有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敏锐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懂得用赞赏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学生才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平时,我注意音乐表演的魅力,从不吝惜使用赞赏的话语和关爱的动作、表情。在批阅日记时,我就送给学生一个笑脸,有进步或写得很好的孩子就写上“你快成为小作家了”、“你的日记真棒”、“你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等评语。对于孩子们的日记,可以偶尔范读优秀的日记,偶尔让全班同学都来读,使他们都有机会表现自己。这样,在教师“赏识”的笔迹和符号中,学生的日记在不知不觉中就写得通顺、具体了,也丰富了。学生从教师的赏识中找到了写日记的快乐。
三、调动感官,在生活中寻找日记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下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可见,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日记活动的起点和源泉。应明确,这一阶段日记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四、坚持良好的日记习惯
低年级孩子自控力和意志力都比较弱,教师还应更多地引导孩子坚持写日记。但是,写日记的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教师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给孩子在生活中寻找日记素材的方法,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有成就,这是坚持日记的源动力。好的习惯的培养,必须从起步阶段就加以重视。从写话训练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习惯:想清楚再写,写完后认真读一读,看自己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没有,书写要工整等。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写日记切勿操之过急。日记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从学写日记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立足现在的生活实践,热爱生活,投身实践,不做生活的旁观者,把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