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名篇《Пусть открыт》赏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1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不仅是《大学俄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本文通过对范文的分析,在写作方法、修辞造句、词汇运用等方面作了简单明了的介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日常学习中领会写作知识,注意对俄语语言表达特点的了解,这对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敏锐语感、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够起到相应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名篇 赏析 鉴赏能力 写作能力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历年的四、六级测试中,写作一题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教学中比较棘手的教学任务。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除了平时的训练,语言材料的积累等,注意加强对范文的阅读,从中获得有益的写作常识也不容忽视。本文向读者介绍一篇短文《Пусть открыт》,该文是一篇很短的记叙文,记叙了一名少先队员在上学的路上发现路轨断裂机智地处理紧急情况,并立即报告维修铁路的工人,及时排除险情,保证线路畅通的故事。全文连同标题在内只有14句话,不足100个词,写得却相当生动。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文章精练,用词恰当,记叙合理,是一篇难得的记叙文。范文可以说读懂不难,但写出这个水平,却并非容易,值得分析欣赏。
  《Пусть открыт》
  Выпавшийзаночьснежокпохрустывалподногами. ПашаБиденко,ученик5-гоклассасемилетнейшколы12No.,шагалбыстро-торопиласявшколу.Дорогашлавдоль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линии.Вотизнакомыйповорот. Ночтоэто?... Рельслопнул!Пионерснялсвойкраснойгалстук,привязалкдлиннойпалкеивокликнулеeоколоместаповреждения: путьзакрыт.
  Доразъезда,гдеживeтдорожныймастер.Болеетрeхкилометров.Скорей,скорейтуда!Быстродобежалпионердоразъезда,рассказалослучившемся.Черезполчасаповреждeнныйрельсзаменилиновым.Вскорепоказалсяпоезд: тяжелодыша,онзастучалпорельсами,неостанавливаясь,промчалсядальше...
  文章开头采用了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让读者只看到两只脚在雪地上走,听到脚下的雪发出轻轻的咯吱声,是谁?去哪儿?文章开头都没交待,从而造成了一种悬念,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理,从而去捕捉人物事件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又一下子就把镜头拉开,给出了人物,立即解开读者悬念,紧接着一段铁路线出现在读者视野中,将读者带到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这三句话通过作者的视点由近至远地交待了故事人物及故事地点,叙述客观,结构完整,节奏平稳,描写了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词汇使用的全为书面语,其中一句:Дорогашлавдоль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линии。字面上似乎很平静,但联系前两句的内容,Дорога一词显然不是一条具体的路,而是上学所走的路线,整句意思相当于Шелонвдоль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линий。可见,这是一种静中有动的写作手法,这样才使这句话同上文的шагалторопилсявшколу,以及下文的Вотизнакомыйповорот保持着语义上的连贯。
  但从Вотизнакомыйповорот这句起,记叙的手法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作者的视点开始同主人公的视点融合,通过主人公的眼光、感受来进行叙述。Вотизнакомыйповорот这句通过主人公,眼看快到铁路弯道口时的想法间接地说明了他所处的位置。接着是Ночтоэто?...通过主人公突然感觉起来的心理活动反映他所发现的某种异常情况。句末的问号和删节号,暗写了他未能立即解开疑团的紧张思考过程。后一句,Рельслопнул!通过他发现路轨断裂而震惊的心情,从而说明了事情的真相。
  作者视点的变化必然带来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这三句话的结构很简单,但第二句话的疑问语调和第三句的感叹语调表达出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尤其第三句话用了лопнул这一通用词,而未用повреждeн,这一切都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反映出主人公的内心语言特点。第二、第三句突然变短,加快了行文的节奏,烘托出事件突然情况的紧张气氛。不妨换一种方法。
  Вот показался впереди знакомый поворот. Вдруг внимание мальчика привлекло что-то порчавшееналинии,ионнасторожился.《ЧтоЭто?》Стревогойподумалониускорелшаг.Подойдяпоближе,онсужасомувидел,чтоэторельсповреждeн.
  兩种叙述情节基本相同,但作者的语气,言语节奏变慢,突然紧张的气氛减弱,主人公的心情表现得就不那么真切有力,文字也显得冗长。
  第一段最后的无连词复合句又恢复了作者的客观语气,结构变得相对复杂,句子也随之变长。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句的前半句用了三个完成体动词。这三个动词连带其扩展成分组成三个带列举语调的语段。在这之后有一个稍长的停顿,接着是只有两个词的后半句,声调急剧下降,结束全句,给人一种嘎然而止的印象。词法、句法和语调手段的这些安排,产生了急促紧张的效果,因此尽管整个句子在视点、结构、语体、色彩和长度上同前两句截然不同,但言语的快速节奏和情节的紧张气氛却没有变化,同上、下文浑然一体。
  在第二段中,作者也采用了变换视点的手法,语言手段也随之不同。例如,第一句是作者的客观叙述,结构完整,也比较复杂,没有口语词汇。第二句Скорей,скорейтуда!则反映了主人公的视点和语气,省略句、感叹句,词汇重叠句以及词汇скорей都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刻画出主人公的急切心情和时间上的紧迫。接着,作者用自己的口气简略地(两句话,14个词)交代了主人公去找维修工前来修复路轨的过程。本段最后一句说明了整个事件的结局,也是全文的结尾。
  本文的结尾有两个特点。首先,它的句法结构是全文最复杂的,不仅同上段末句一样为无连接词复合句,而还包含两个副动词短语:тяжелодыша,неостанавливаясь,这就加重了句子的份量。其次,它不仅给人以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而且写出了火车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的变化,给人以空间的立体感。Вскорепоказалсяпоезд: тяжелодыша,онзастучалпорельсами,неостанавливаясь,промчалсядальше。在语言的形象上同全文的第一句снегпохрустывалподнагами遥相呼应,构成篇章布局的整体框架。如果将这句话改成вскорепоказалсяпоезд,тяжелодыша,онзастучалпорельсами,неостанавливаясь,промчалсядальше,снегпохрустывалподнагами。无论在句法结构上,还是语言的形式上都缺乏作为结句的鲜明标志,使人感到份量不足,文章似乎未完,与原句相比也大为逊色。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写记叙文切忌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对事实材料要加以剪裁,删略次要情节,突出主要情节。下笔之前,在材料的编排上最常见的是按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依次顺叙(有时也采用将结局提前的逆叙)。上面所引的短文基本上采用的是顺叙,只是在文章的开始为引起读者的兴趣而采用了局部的逆叙。在语言表达上要避免单调,充分利用各种语言手段的表现力,可采用一些描绘外型、色彩、声响、动作的形象性词语,运用修辞色彩不同的词汇和语法手段,选择适当的句法结构来表达所需的言语节奏,有时还可运用视点的变化来增强表达效果。但修辞手段、表现手法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关键情节和主要人物,必须服从于文章的性质、目的和内容,贵在恰到好处,但不是越多越好。对文章首尾两部分的语言表达要特别讲究,要求能体现全文的总体布局和完整性。
  如果我们每读一篇文章都能有意思地去领会一点写作知识,注意加强对俄语表达特点的了解,增强在选材、写作方法、修辞造句等方面的常识,从而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日积月累,就能培养起对文章的敏锐语感,这对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无疑都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大学俄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俄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2]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张会霖.修辞学通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4]邓启秀.谈谈俄语写作课教学[J].中国俄语教学,1987,(4).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中形形色色的动物比喻,有着丰富的内在隐含意义,体现着不同语言独有的特征,但也容易造成理解、表达、交流上的失误。本文在分析英汉两类动物比喻隐含意义差异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归纳出了不同的类别,进而探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动物比喻 隐含意义 翻译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象征,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形成了不同隐含意
摘 要:本文从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关系以及英汉文化背景的角度阐述了文化翻译中“意义相符”的原则。“意义相符”是翻译的标准之一,即文本的整体效果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在翻译文本的时候既要传达原文的美,又要注意“忠实性”的问题,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意义相符 指称意义 内涵意义 语用意义    傅雷先生早在1951年就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他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所
英语探究性学习,遵循了语言习得规律,体现了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英语教学不再单纯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与文化、历史、道德相连接,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利于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人们原以为实施英语探究性学习,就能释放学生的心灵,但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    一、把启发当探究。    很多教师认为英语探究性学习就是重视启发学生,就是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更有甚者,把探
摘 要:本文从语义、运用和文化影响三个方面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異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这种差异造成的翻译上的、交际中的问题,提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给予更多的注意。  关键词:英汉亲属称谓 差异 比较 语义 运用 文化影响    英汉亲属称谓语在翻译时存在空缺,因为英汉亲属称谓语之间是有差异的。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丰富,而英语亲属称谓语相对贫乏。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英汉亲属称谓
摘 要:错误分析反映了语言学习者普遍的学习策略,是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途径之一。本文对近十年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错误分析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现时的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错误    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下面也称EA)是研究者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途径之一。错误分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发展起来,力图证明许多
摘 要: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教学模式忽略写作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教与学之间缺少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积极参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师英语写作教学 群体互动模式 学习自主性    学生英语素质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和英语交际能力方面。其中英语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