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的,需要教师拥有课堂智慧、深厚的涵养与孜孜探求的心灵。本文以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和优秀青年教师郭学萍各自执教的《爱如茉莉》课堂实录为案例,通过比较和分析,认为有效的课堂需要进行精妙的预设、恰到好处的点拨、干净诙谐的语言、亲切的鼓励,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真正把语文学科的特性落到实处。
  关键词: 有效课堂 《爱如茉莉》 比较 分析
  
  有效的课堂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让学生有所得。不管什么方法,不管什么手段,不管什么形式,只要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手段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实实在在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活跃思维,提高素质,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的,这里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涵养与孜孜探求的心灵。在看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和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郭学萍两位执教的《爱如茉莉》课堂实录后,我感受颇多。
  案例背景: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学期教材,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如一脉涓涓细流,在你心里流动;如一缕淡淡花香,驻足你的心房。文章中,没有感人肺腑的爱情表白,没有卿卿我我的浪漫举动,作者只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了一些感人至深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妈妈住院了,却不忘嘱咐“我”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便直奔医院;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爸爸紧握着妈妈的手,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妈妈怕惊动爸爸不敢翻身,连手脚都麻木了……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如茉莉般淡淡的温情、浓浓的爱。
  片断一:
  课前准备,薛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茉?摇?摇莉
  平淡无奇?摇?摇洁白纯净?摇?摇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摇?摇弥?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漫?摇?摇诗?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意
  师:同学们课前读过这篇文章吗?读过的请举手。
  生全部举手。
  师:好,都读过了,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一生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还有谁读得更好?
  一生再读(把“缕缕清香”“袅袅清香”读得很有韵味)。
  师:哎呀,你读得真好,把词语的感情都读出来了。
  师:一齐读一读。
  师(指板书“茉莉”):你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样的?
  生1:我心目中的茉莉是洁白无暇的。
  师:好,谁能说两句话?
  生2:我心目中的茉莉的花瓣是柔滑的,像婴儿的皮肤。
  生3:我心目中的茉莉清香幽运,令我心旷神怡。
  师:这个同学很会用词,很会学习。
  生4:茉莉花在我心目中是纯净无比的花,我感觉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师:是的,在生活当中,有一种感情总让人感动、回味,有一种爱就如茉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师在“茉莉”前添上“爱如”)
  片断二:
  郭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一起读——爱。
  生:爱。
  师:爱,是一个温暖的字,如三月的春风,能融化寒冷的冰雪。让我们一起轻声地读——爱。
  生:(轻轻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博大的字,如高山流水,江河飞瀑。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爱。
  生:(大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深情的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蕴涵着心与心彼此的感动。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爱。
  生:(深情地读)爱。
  师:每个人对“爱”的感悟、理解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试图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满意的答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题目就是——爱如茉莉。(将课题补充完整)
  [比较与分析]: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导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薛老师的导入很特别,他从读词到谈“茉莉”导入新课,看似拉家常似的交谈,却蕴含了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即师生的平等关系在课堂中的确立,并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即从词到句的读说和理解。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初读茉莉的感受,那一束束花儿在你心中悄然绽放,它们洁白纯净、幽香缕缕,虽然平淡无奇,却充满诗意。而郭老师则抓住了中国人内敛、含蓄,不善于说“爱”的特点,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氛围,从“爱”字入手,让学生从生动言语中感受爱,从不同层次读“爱”中体验爱,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给揪住,进入学习的语境中,也能够较大胆地随着老师的抒情而说出爱。两位老师都紧紧围绕课题,导入新课,虽然切入点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力求导出情趣、导出重点、导出新意,起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情感定调的作用,实现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优化。
  片断三:
  薛老师:阅读这篇文章,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读,用心去悟。这种爱蕴含在课文的细节描写中,所以首先在阅读时要关注细节。(边说边板书)
   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
  师:同学们,语言还有温度啊,字词含在语言中,从字词当中我们还会体验到温暖。(板书)
  语言有温度
  字词知温暖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可轻声读。关注一些字、词、句,用笔划下来,可以在旁边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片断四:
  郭老师:患难见真情,轻轻的被爱触动,爱流淌在每一个细节当中,知道什么是细节吗?
  生;就是一个环节,细小的环节。
  师:可以是一段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幅温馨的画面。请大家自读课文的6—17小节,划出使你感动的细节,用“?摇 ?摇?摇?摇”画出来。
  生自读(配乐:班德瑞)。
  [比较与分析]:
  爱是什么?爱是一堆细节。阅读的本色是什么?应该是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薛老师的话看似平常,仔细体会,意味深长。“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正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冷暖”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教师板书这两句话本身也是语文的文化意味的体现。语文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应该是充满语文气息的。薛老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在这一片断中,郭老师同样也关注了“细节”,紧紧抓住了阅读预习这根“筋”,把准了教学预设这条“脉”,用她那动情的语言传递着文化气息,为下面成功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形之下,薛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因为他开门见山地突破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关”,即阅读中应该阅读什么,关注什么,解决什么的问题。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可以真正学到语文,并且具备自己的学习方法。总而言之,两位老师的课堂有异曲同工之妙,能让人产生“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片断五:
  薛老师:课文最后一句,齐读一下,有没有谁关注过这句话?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用两个“爱如茉莉”。
  生:全文以茉莉贯穿全文。
  (师和生共同理清全文线索)
  师:你感觉最后结尾有什么样的味道?
  生: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关心。
  师:为什么结尾没用“爱要扶持、爱要关心”?
  生:这样写含蓄。
  师:对,中国人表达爱很含蓄的,所以不能直接说“我爱你”(众笑),(师板书)所以真爱如茉莉,平平淡淡、真真切切。
  师:如果让你写,爱如?摇?摇 ?摇。你会写吗?
  生认真写,师巡视。
  全班交流。
  生1:爱如一杯香茗,品一口,沁人心田。
  生2:爱如春风,让人永远温暖。
  生3:爱如红玫瑰,让人心醉。
  师:你以后一定要这样去表达爱。
  (众笑)
  ……
  师:生活中处处都有真爱,也需要付出真爱,希望同学们好好体会,下课。
  片断六:
  郭老师:“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如果请你给这段话加标点,你怎样加?
  生1:我会加上感叹号。
  师:那你读一读。
  生1:(读得心潮澎湃)。
  生2:(很深情地说)我觉得结尾加上省略号更合适。
  师:(被怔住未作答)。
  生2:(声情并茂地通过朗读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她读得那样投入,那么专注,真有余音绕梁之感。此时,听课老师和学生由衷的掌声惊醒了我,我真为之惊叹。)
  [比较与分析]:
  新课程倡导拓展延伸,对放飞学生想象,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有利于学生读书思考,品析词句,实现迁移,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薛老师这个环节的安排,体现了这一点。对于同样一句话的处理,郭老师则通过标点的玩味来让学生体验情感,让他们的“爱”得以升华,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标点就有着作者的温度,更何况那些灵动的文字呢?这样水到渠成,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确,文字是简单的,然而文字里的思想可能是相当丰富的。一句话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但是只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那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综观两位名师的课堂,没有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可谓简简单单,却实实在在,充满张力。“去尽浮华皆是真。”他们精妙的预设,恰到好处的点拨,干净诙谐的语言,亲切的鼓励,以及个人儒雅的气质,使课堂弥漫了茉莉的清香。名家之所以“名”,名在有效;有效的课堂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让学生有所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它施展的场所,我们应让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热度;少一点花哨,多一些效率,真正把语文学科的特性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 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隐士,虽然看上去清高耿介、洒脱无虑,其实心中隐含着深深的孤独,面对无人理解和污浊的官场,他只能寄情于山水田园,排遣心中的孤独寂寞。本文旨在透过其诗歌剖析其思想中的孤独意识。  关键词: 孟浩然 隐者 孤独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在漫长的羁旅生涯中,他用平淡的语言描绘自己眼中的名山秀水;在闲居的别业中,他感慨自己的人生。孟浩然也是一位注重表现自我、抒写个人怀
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于应用型是不容置疑的。本文就安徽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六位一体式”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普适性途径,为普通本科院校同类专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安徽科技学院 工商管理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摘 要: 大仲马与金庸在世界通俗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二人在创作上有着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基督山伯爵》与《天龙八部》两部作品中对复仇这一人类共同文学主题表现形态上的异同,进一步探讨造成这种差异背后的中西方文化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大仲马 金庸 复仇 中西文化    复仇作为文学史上传承至今的文学主题之一,其中所包含的复杂的社会根源使得中外复仇文学中的复仇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著名的比较文
摘 要: 本文作者以教材中的一句话为引子对慈禧在戊戌变法前后的态度进行了思考,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最终总结得出: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她甚至比任何人都渴望变法,只是当其认定最大利益即将遭到触犯时,才会镇压戊戌变法。她并非真如我们所以为的是一个“老顽固”。  关键词: 慈禧太后 戊戌变法 态度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主要缘于阅读教材①时产生的一些疑惑: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强学会的成
摘 要: 中职语文课程的改革在整个中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已显相对落后。本文在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之后,尝试从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职语文课程的正确定位。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程 反思 定位    当前,中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模块化、项目化、学习领域等教学思想、方式不断给中职课程改革注入新鲜血液,使中职教育面貌为之一新。然而,中职语文课程的改
摘 要: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名的《园会集》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作者现代派风格的高超写作技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曾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和心理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鲜有从新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细读法”解读。本文试用 “象征”“张力”理论对其进行“细读”,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和理解文章的内涵。  关键词: 《已故上校
摘 要:在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对教会的态度矛盾多变,徘徊于“护教”与“排教”之间。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张之洞处于从清流健将向洋务殿军转变的过渡期,思想上摇摆不定;张之洞本人因时而变、善趋风势的性格和最高当局的施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中法战争期间 张之洞 教会 态度    中法战争期间,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教案高潮①,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湖北、山东、奉
摘 要: 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同时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不能彻底批判的局限性。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人道主义思想 局限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同时使
摘 要: 本文认为,在以培养国防教育师资理念为前提下,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应坚持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突出师范性原则、长期性教育原则和渗透式教育原则。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国防教育 课程设置原则    一、课程概念的界定  总结归纳中外学者对课程的定义,可体现在三方面:課程即“教学科目”;[1]课程即“教育计划”或“学习计划”;[2]课程即
摘 要: 苏东坡的个性乐观旷达,安天知命,虽处逆境而积极进取,豪放不羁,令后人有汲取不尽的精神滋养。本文主要从个性角度以愉悦之心研究、品味苏东坡。  关键词: 苏东坡 性情 乐观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大浪淘尽千古文人万墨客,留得纯金一东坡。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多如繁星,但他们高高在上,后人更多是怀着敬仰之情,顶礼膜拜。苏东坡则不然,人们喜爱苏东坡,除了他的才华,更多是在于他的朴素洒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