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用词精准、内涵丰富、情感真摯等特点,描绘了我国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文特色与风俗民情。但是,由于古诗词创作年代与现在小学生的生活年代相距甚远,小学生不仅因为用语习惯差异而无法理解文意,还会因为时代差异无法理解古人的情感,这就直接影响了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将从做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实施、做好古诗词的鉴赏与品析三个角度来讨论提升小学古诗词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效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古诗词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之作,这些文本是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材料。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习惯按照古言实词、句式等基本知识来组织教学活动,并不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学习情感,导致小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古诗词知识的积累任务。客观来讲,古诗词篇目会变得越来越多,这种被动的教学方法只会给小学生带来越来越繁重的学习负担。为了改变这个问题,教师应全面分析影响小学生学好古诗词的教学因素,从智力、情感、能力等多个层面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一、做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与积累
部分语文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他们认为,小学生只需根据语文教材的注释便算是完成了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然而,每一首诗词、古文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做出的一番人生感悟,只靠教材“注释”内容根本无法让小学生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因此,在每一篇古诗词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都应鼓励小学生主动积累文化背景知识,避免因为时代、文化差异而影响理解。
在《春晓》一诗中,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孟浩然的隐居生活,理解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与珍惜之情,笔者要求小学生在预习中主动搜集与整理《春晓》一诗的创作背景,同时还要了解孟浩然先生的生活环境与生平要事。在资料调查中,小学生可了解孟浩然的满腹才华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还可了解孟浩然为何会选择隐居鹿门山。这便于学生品味《春晓》一诗中孟浩然所表达出的轻松、惬意与喜悦之情。同时,小学生还可根据唐朝的历史致死去分析孟浩然的性格与思想形成原因。
二、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设计
为了解决时代差异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语文教具、电教手段、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以便让小学生感同身受。实际上,古诗词不仅语句优美、用词工整,还独具文化与情感魅力、之所以要通过情境来引发小学生的共鸣,就是为了让小学生由表层的语意学习逐步深入到情感层面,使小学生跨越时代距离,与诗人一起看当代的兴盛衰败。因此,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设计,不仅可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还可提升他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赠汪伦》是李白的经典作品,学生在前期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基本了解了李白先生的生平,也感受到了李白所作作品中所特有的文风豪迈、语句洒脱、气势恢弘等写作风格。《赠汪伦》是李白先生在送别友人汪伦之时有感而发所创造的诗歌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在本课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作品,笔者直接在语文课堂上展示了诗人李白与汪伦道别之地的自然风光,同时以《笔者》作为视频的“背景语”,让学生在直观景色的刺激与有感情朗读的引导下感受诗歌的情感,使其与李白产生了情感共鸣。
三、做好古诗词的鉴赏与品析
为了真正达到传承与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教师就应该要从情感层面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其对古诗词作品有着个人独到的品析能力。可以说,若小学生能够品析古诗词作品,敢于提出有价值的质疑观点或产生创新想法,那么便代表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文学素养,具备了自主品读古诗词作品的能力,而这便是古诗词教学所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
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不仅会组织小学生学习古言实词与古言句式等基本知识,同时也更为注重的是小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审美能力。为此,笔者多次组织小学生展开古诗词品读交流会,比如在《七绝》一课结束后,笔者鼓励小学生就杜甫先生的其他诗词作品以及其他诗人的写景诗词进行课后调查,搜集各位文学大家对这些诗词的品鉴观点,结合自己的认识来展开有效的古诗词诵读活动。待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会组织学生展开“杜甫&写景诗词诵读会”,鼓励小学生分享自己的自学作品,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所选诗词文章,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作品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本内容,也是重点内容,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根据本班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小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品味古诗词的人性美、文学美、文化美。
参考文献:
[1] 贾秀梅.浅谈小学语文诗词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36.
[2] 曹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吉林省榆树市第六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效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古诗词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之作,这些文本是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材料。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习惯按照古言实词、句式等基本知识来组织教学活动,并不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学习情感,导致小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古诗词知识的积累任务。客观来讲,古诗词篇目会变得越来越多,这种被动的教学方法只会给小学生带来越来越繁重的学习负担。为了改变这个问题,教师应全面分析影响小学生学好古诗词的教学因素,从智力、情感、能力等多个层面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一、做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与积累
部分语文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他们认为,小学生只需根据语文教材的注释便算是完成了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然而,每一首诗词、古文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做出的一番人生感悟,只靠教材“注释”内容根本无法让小学生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因此,在每一篇古诗词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都应鼓励小学生主动积累文化背景知识,避免因为时代、文化差异而影响理解。
在《春晓》一诗中,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孟浩然的隐居生活,理解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与珍惜之情,笔者要求小学生在预习中主动搜集与整理《春晓》一诗的创作背景,同时还要了解孟浩然先生的生活环境与生平要事。在资料调查中,小学生可了解孟浩然的满腹才华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还可了解孟浩然为何会选择隐居鹿门山。这便于学生品味《春晓》一诗中孟浩然所表达出的轻松、惬意与喜悦之情。同时,小学生还可根据唐朝的历史致死去分析孟浩然的性格与思想形成原因。
二、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设计
为了解决时代差异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语文教具、电教手段、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以便让小学生感同身受。实际上,古诗词不仅语句优美、用词工整,还独具文化与情感魅力、之所以要通过情境来引发小学生的共鸣,就是为了让小学生由表层的语意学习逐步深入到情感层面,使小学生跨越时代距离,与诗人一起看当代的兴盛衰败。因此,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设计,不仅可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还可提升他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赠汪伦》是李白的经典作品,学生在前期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基本了解了李白先生的生平,也感受到了李白所作作品中所特有的文风豪迈、语句洒脱、气势恢弘等写作风格。《赠汪伦》是李白先生在送别友人汪伦之时有感而发所创造的诗歌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在本课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作品,笔者直接在语文课堂上展示了诗人李白与汪伦道别之地的自然风光,同时以《笔者》作为视频的“背景语”,让学生在直观景色的刺激与有感情朗读的引导下感受诗歌的情感,使其与李白产生了情感共鸣。
三、做好古诗词的鉴赏与品析
为了真正达到传承与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教师就应该要从情感层面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其对古诗词作品有着个人独到的品析能力。可以说,若小学生能够品析古诗词作品,敢于提出有价值的质疑观点或产生创新想法,那么便代表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文学素养,具备了自主品读古诗词作品的能力,而这便是古诗词教学所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
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不仅会组织小学生学习古言实词与古言句式等基本知识,同时也更为注重的是小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审美能力。为此,笔者多次组织小学生展开古诗词品读交流会,比如在《七绝》一课结束后,笔者鼓励小学生就杜甫先生的其他诗词作品以及其他诗人的写景诗词进行课后调查,搜集各位文学大家对这些诗词的品鉴观点,结合自己的认识来展开有效的古诗词诵读活动。待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会组织学生展开“杜甫&写景诗词诵读会”,鼓励小学生分享自己的自学作品,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所选诗词文章,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作品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本内容,也是重点内容,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根据本班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小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品味古诗词的人性美、文学美、文化美。
参考文献:
[1] 贾秀梅.浅谈小学语文诗词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36.
[2] 曹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吉林省榆树市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