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基础上,开辟“微信平台”、“校园广播”、“QQ群”等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了明确指导。诸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纲要精神,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上述途径以外,还在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究,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通过微信平台辐射心理学知识
丹东市在网络德育和网络心理咨询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1997年,丹东广播电视报就开设了迟雅青春热线专栏;1999年,创建了“迟雅青春热线”网站,2009年更名为“迟雅心理热线”。集中了一批德育教师和心理学教师,义务为广大的青少年服务。2002年以来,丹东市和辽宁省的各大媒体、《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并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
进入2014年以来,以移动通信为载体的通讯方式,成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主要通讯方式,特别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而微信交流不需要付费,自然更受他们的欢迎。鉴于此,我们因势利导,建立了面向职业学生的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以此为平台,辐射对他们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心理学知识。由于微信内容具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学生订阅了微信公众号。这些心理学知识,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会对广大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同社团的学生,通过微信群进行心语的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
关于性生理方面的知識,关于性心理方面的知识,关于性卫生方面的知识,关于性道德方面的知识,关于爱情价值观方面的知识,关于处理感情纠葛问题优化行为模式的知识,关于情感反应模式的知识,关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判断等,都是他们非常渴求的知识营养。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辐射,也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职业中专的学苗,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方面感觉自己个子同大人差不多了,因此独立意识显著增强。这时,他们被尊重的需要显著提高,当这种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时,他们便会表现出反抗与敌对情绪,甚至会有恶作剧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微信平台上发起讨论,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学会正确地沟通,学会延迟等待,学会理解与包容。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们认识到,“成熟”最重要的标志不是个子,而是自觉性、独立性和责任意识的提高。类似这样的引导,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校园广播传播心理学知识
我校心理学教师在市人民广播电台开辟心理专题节目,我们引导学生收听,并将其中与职业学校学生相关的内容遴选出来,在校广播站定时播出。同时,还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专门写成广播稿,定时播出。在各种节日、纪念日来临之际,还会选择一些主题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滋养。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在自我规划、自我独立意识方面相对滞后的特点,我们播出《彼得·潘综合症》专题节目——
彼得·潘好是苏格兰作家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这个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世界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这种病症在中国经常被描述成“成年人幼稚化”的心理障碍病症。也就是说,患有彼得·潘综合症的人,就像是童话《小飞侠彼得·潘》一样,不愿意长大,希望永远是个孩子。这类人虽已进入成年,但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他们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对于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责任,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如频繁更换工作,或者表现为迟迟不愿结婚,不愿成为父母;他们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不仅如此,这类人往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这种人,在家里生活上一直被父母呵护着,但是,他们并不幸福。因为他们的生活能力很差,责任意识缺失,当他们必须真正独立走向社会时,必须去独立处理一些问题时,而他们又不懂得怎样去处理,因此会经常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有的患者也明白,自己这样像个孩子不好,适应不了社会,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纠正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自己也挺苦恼的。
彼得·潘综合症患者怎样摆脱这种局面呢?心理专家给出建议:一是学会独立生活;二是多与成熟的人交往,学习模仿他们的言行思维方式;三是主动关心身边人;四是遇事先从别人的角度思考,然后才是自己的角度;五是养成列计划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计划;六是学会承担后果,不要试图逃避;七是开始阅读纯文字的书,而不是全图画的书。
类似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广播内容,极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非常受学生和教师们的欢迎。
三、通过QQ群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
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情感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平时不太善于学习,自信心相对不足,有了问题更需要智者指点迷津。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非常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心理上有很强的自我纹饰性,特别是与情感和性相关的问题,更让他们高度戒备。鉴于此,我们除了通过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外,还利用网络的隐匿性,来为有这种需求的学生搭建服务平台。 组织心理教师、咨询师团队组成的QQ群。其宗旨是为那些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和那些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搭建平台。迟雅心理热线群,自愿加入,自愿退出,匿名交流。一方面消除了学生的顾虑,另一方面促进了广泛的交流。大家可以通过群功能,上传、下载文件,预先留言,即时交流,集体讨论,个别交流。
有一名二年级的职业中专女生,父母在她没有出生前就离婚了。父亲是丹东某部的军人,母亲是丹东某医院的一位医生。他们当时办理的是假离婚,目的是让父亲从部队转业能回到她奶奶所在的城市——沈阳。令人没有料到的是,假离婚不久就变成了真离婚。母亲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直沒有再婚,而努力想与父亲复婚;孩子一直以为父母有可能复婚,为了母亲的幸福,一直在努力促成母亲的心愿。尽管她们母女两个的努力方向是一直的,但是目的都是为了对方好,而不是为了自己。然而,父母始终没有走到一起。2015年春节,奶奶邀请她和母亲去沈阳父亲家过年,目的也是促成她父母复婚。征得父母双方同意,她和母亲一道去沈阳父亲家过年。在父亲的住处,她注意到父亲家里已经有女人了,女人穿的用的,一应俱全。当奶奶提起让父母复婚的事情时,父亲反应非常激烈,甚至对奶奶坡口打骂。这一幕,让她对父亲的希望彻底破灭。她联想到父亲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感觉父亲就是一个人渣。过完春节回来以后,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开学以后,语文老师给她们留了一个作业:“谈谈你的爸爸妈妈”。这个作业,又引发了她内心的极度不平静,以至于睡不好,吃不香,内心陷入痛苦的深渊。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她通过QQ与心理老师私聊。在心理老师的开导下,她重新认识了父母的婚姻问题,从此不再为这桩无望的婚姻而努力,而且积极鼓励母亲另寻婚姻的幸福。母亲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后,也从此释怀。
参考文献:
[1] 崔萍. 职高学生的心理辅点及对其教育的建议[J]. 教育导刊,2002,(2):40-41.
[2] 崔景贵,黄亮. 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 职教通讯,2013, (7):4-9.
[3] 黄亮. SFBT的理念技术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J]. 当代职业教育,2013(4):80-83.
[4] 王志贤,张纪霞,钱铮. 心理资本视角下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 2014(2):27-29.
[5] 史献平. 构建正向支持系统: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14, (32): 84-87.
[6] 陈庆璋.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3):82-85.
作者简介:周宝利(1958~)。男,辽宁盘锦人。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了明确指导。诸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纲要精神,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上述途径以外,还在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究,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通过微信平台辐射心理学知识
丹东市在网络德育和网络心理咨询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1997年,丹东广播电视报就开设了迟雅青春热线专栏;1999年,创建了“迟雅青春热线”网站,2009年更名为“迟雅心理热线”。集中了一批德育教师和心理学教师,义务为广大的青少年服务。2002年以来,丹东市和辽宁省的各大媒体、《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并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
进入2014年以来,以移动通信为载体的通讯方式,成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主要通讯方式,特别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而微信交流不需要付费,自然更受他们的欢迎。鉴于此,我们因势利导,建立了面向职业学生的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以此为平台,辐射对他们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心理学知识。由于微信内容具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学生订阅了微信公众号。这些心理学知识,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会对广大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同社团的学生,通过微信群进行心语的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
关于性生理方面的知識,关于性心理方面的知识,关于性卫生方面的知识,关于性道德方面的知识,关于爱情价值观方面的知识,关于处理感情纠葛问题优化行为模式的知识,关于情感反应模式的知识,关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判断等,都是他们非常渴求的知识营养。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辐射,也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职业中专的学苗,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方面感觉自己个子同大人差不多了,因此独立意识显著增强。这时,他们被尊重的需要显著提高,当这种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时,他们便会表现出反抗与敌对情绪,甚至会有恶作剧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微信平台上发起讨论,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学会正确地沟通,学会延迟等待,学会理解与包容。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们认识到,“成熟”最重要的标志不是个子,而是自觉性、独立性和责任意识的提高。类似这样的引导,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校园广播传播心理学知识
我校心理学教师在市人民广播电台开辟心理专题节目,我们引导学生收听,并将其中与职业学校学生相关的内容遴选出来,在校广播站定时播出。同时,还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专门写成广播稿,定时播出。在各种节日、纪念日来临之际,还会选择一些主题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滋养。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在自我规划、自我独立意识方面相对滞后的特点,我们播出《彼得·潘综合症》专题节目——
彼得·潘好是苏格兰作家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这个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世界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这种病症在中国经常被描述成“成年人幼稚化”的心理障碍病症。也就是说,患有彼得·潘综合症的人,就像是童话《小飞侠彼得·潘》一样,不愿意长大,希望永远是个孩子。这类人虽已进入成年,但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他们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对于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责任,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如频繁更换工作,或者表现为迟迟不愿结婚,不愿成为父母;他们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不仅如此,这类人往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这种人,在家里生活上一直被父母呵护着,但是,他们并不幸福。因为他们的生活能力很差,责任意识缺失,当他们必须真正独立走向社会时,必须去独立处理一些问题时,而他们又不懂得怎样去处理,因此会经常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有的患者也明白,自己这样像个孩子不好,适应不了社会,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纠正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自己也挺苦恼的。
彼得·潘综合症患者怎样摆脱这种局面呢?心理专家给出建议:一是学会独立生活;二是多与成熟的人交往,学习模仿他们的言行思维方式;三是主动关心身边人;四是遇事先从别人的角度思考,然后才是自己的角度;五是养成列计划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计划;六是学会承担后果,不要试图逃避;七是开始阅读纯文字的书,而不是全图画的书。
类似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广播内容,极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非常受学生和教师们的欢迎。
三、通过QQ群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
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情感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平时不太善于学习,自信心相对不足,有了问题更需要智者指点迷津。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非常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心理上有很强的自我纹饰性,特别是与情感和性相关的问题,更让他们高度戒备。鉴于此,我们除了通过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外,还利用网络的隐匿性,来为有这种需求的学生搭建服务平台。 组织心理教师、咨询师团队组成的QQ群。其宗旨是为那些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和那些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搭建平台。迟雅心理热线群,自愿加入,自愿退出,匿名交流。一方面消除了学生的顾虑,另一方面促进了广泛的交流。大家可以通过群功能,上传、下载文件,预先留言,即时交流,集体讨论,个别交流。
有一名二年级的职业中专女生,父母在她没有出生前就离婚了。父亲是丹东某部的军人,母亲是丹东某医院的一位医生。他们当时办理的是假离婚,目的是让父亲从部队转业能回到她奶奶所在的城市——沈阳。令人没有料到的是,假离婚不久就变成了真离婚。母亲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直沒有再婚,而努力想与父亲复婚;孩子一直以为父母有可能复婚,为了母亲的幸福,一直在努力促成母亲的心愿。尽管她们母女两个的努力方向是一直的,但是目的都是为了对方好,而不是为了自己。然而,父母始终没有走到一起。2015年春节,奶奶邀请她和母亲去沈阳父亲家过年,目的也是促成她父母复婚。征得父母双方同意,她和母亲一道去沈阳父亲家过年。在父亲的住处,她注意到父亲家里已经有女人了,女人穿的用的,一应俱全。当奶奶提起让父母复婚的事情时,父亲反应非常激烈,甚至对奶奶坡口打骂。这一幕,让她对父亲的希望彻底破灭。她联想到父亲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感觉父亲就是一个人渣。过完春节回来以后,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开学以后,语文老师给她们留了一个作业:“谈谈你的爸爸妈妈”。这个作业,又引发了她内心的极度不平静,以至于睡不好,吃不香,内心陷入痛苦的深渊。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她通过QQ与心理老师私聊。在心理老师的开导下,她重新认识了父母的婚姻问题,从此不再为这桩无望的婚姻而努力,而且积极鼓励母亲另寻婚姻的幸福。母亲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后,也从此释怀。
参考文献:
[1] 崔萍. 职高学生的心理辅点及对其教育的建议[J]. 教育导刊,2002,(2):40-41.
[2] 崔景贵,黄亮. 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 职教通讯,2013, (7):4-9.
[3] 黄亮. SFBT的理念技术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J]. 当代职业教育,2013(4):80-83.
[4] 王志贤,张纪霞,钱铮. 心理资本视角下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 2014(2):27-29.
[5] 史献平. 构建正向支持系统: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14, (32): 84-87.
[6] 陈庆璋.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3):82-85.
作者简介:周宝利(1958~)。男,辽宁盘锦人。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