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人孔子在《论语·雍也篇》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早在孔子时期众人便已明白教育需要“因材施教”的道理。初中时期是学生为高中的提升阶段打基础的时期,义务教育之下的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存在较大差距,基础教育需实现由“提供适合教育的学生”向“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变。因此,走班制教学应运而生。教师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划分为A、B、C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班级的相同层次的学生集中到一个班级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四阶段(7~9年级)明确对朗读教学提出要求,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师就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而在走班制下,语文教师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层级对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策略进行合理设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综合素质,我们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级。《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要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对文本的分析及对三个层次学生的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具体的朗读教学目标。朗读教学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朗读教学策略便行之有效,有的放矢。以《诗经·蒹葭》一课为例。这篇诗歌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必学古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后两章只是在首章的基础上略改几个字,全诗韵律谐和,重章叠唱,诗意朦胧空幻。教师则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情况,精心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层次的朗读目标及朗读教学策略。让C层级学生“吃得了”,让B层级学生“吃得饱”,让A层级学生“吃得好”;让语文课堂在朗读教学中万紫千红,花开有声。
一、从简单出发,跬步可致千里
C班學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学习上具有畏难心理及懒惰心理,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朗读能力较弱,普通话不很标准,对生僻字的掌握速度较慢,语言不连贯,害怕读错,不敢在课堂上大声朗读,不愿参与课堂上的朗读活动,对朗读环节不重视,甚至不肯开口朗读。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布置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学生容易感到困难及枯燥,从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故C班的语文课堂内容要简单而有针对性,教学方式要多样,需要设定一些简单、具体、有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师组织的朗读活动。因此制定以下朗读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普通话语音规范,没有字词障碍。
(2)克服畏难及懒惰心理,能够大声模仿朗读。
(3)自觉反复诵读,领会诗歌主旨,熟背诗歌。
结合朗读教学目标,讲解《蒹葭》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配乐范读音频,在课件上出示重点字词,如晞、湄、跻、坻、涘、沚等字,既是生僻字,又是背诵诗歌的关键词。要求学生在听范读音频时,自由跟读,注意课件上的重点字词的读音,提示学生还可结合课后注解,自主解决重点字词读音。听完范读音频后,要求学生读出课件上出示的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回答。一旦答对,就要予以肯定及表扬,比如你真是一个细心认真的孩子,老师欣赏你认真上课的学习态度等。在解决生字词之后,有没有发现诗歌有什么特点?要求全班带着问题齐读诗歌,大部分学生能够发现这首诗歌一共三章,四言为主,二二拍,每一章都非常相似。然后让学生玩“大家来找茬”游戏,要求自由朗读这首诗,寻找诗歌每一章之间的不同之处并请学生代表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能注意到诗歌运用了三组不同的叠词“苍苍”、“萋萋”、“采采”。又让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重点字词的注音,引导学生发现诗歌每个小节都押韵,比如“苍”、“霜”、“方”、“央”押“ang”韵;“萋”、“晞”、“跻”、“涘”、“已”押“i”韵。同学们再次齐读诗歌,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重章叠韵,在朗读中感受《诗经》民歌的特点。读完后,教师在课件上显示第一章的翻译内容,让学生模仿教师给出的第一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第二章及第三章的内容。诗歌借描写秋天的景物写诗人对“伊人”的追求,整体给人感觉是“朦胧”、“怅惘”的,鼓励学生把对诗歌的感知表达出来。然后请三位学生进行“模仿秀”朗读,即让学生模仿课文范读音频朗读诗歌,每人模仿朗读一章,要求读出怅惘、凄凉、朦胧之感。第三次全班齐读,要求领会本诗的意境之美。最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几组关键词尝试背诵诗歌。“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在整堂课中,教师给出的任务是简单而明确的,将一些较难的内容有选择地剔除,尽力在简单的学习任务中让学生学到知识,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最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从习惯开始,千虚不博一实
B层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处在中等水平,少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大声朗读,读音基本准确。但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学习主动性不够,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做到自主预习新课,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不很懂使用朗读技巧,朗读时没有加入自己的情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不到位。面对B班学生讲解诗歌《蒹葭》时,教师则需制定不同于C班的朗读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清除文字障碍,朗读语流顺畅。
(2)习得诵读古诗的基本方法,读好诗句的语速、节奏、语气。
(3)读懂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读出感情。
结合朗读教学目标,讲解《蒹葭》一课时,教师课前播放水边芦苇图片配《在水一方》纯音乐,引出课题《诗经·蒹葭》。简单介绍《诗经》及诗歌《蒹葭》后,学生自由朗读,记下自己的疑惑。请一男生朗读诗歌,并规定各小组需派代表对男生的朗读进行点评,评判男生的朗读是否正确,提示学生应从读音、语气、节奏、停顿和情感等各方面进行点评,要认真仔细听男生的朗读。男生朗读完毕后,师生进行点评,纠正字音,以鼓励、提建议为主,不打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随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朗读诗歌时,语速要缓慢,声音要轻柔,不能高声急速,会破坏诗歌的意境。《蒹葭》以四言为主,朗读节奏是“二/二”样式,教师示范朗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朗读的节奏。边读边让学生想象“蒹葭”和“白露”景物,将重音压在韵脚,每一句的最尾一字的读音可稍微拖长一点。当教师听到学生的朗读比第一遍自由朗读有进步时,就可以播放配乐朗诵音频,学生小声跟读。当学生沉浸在配乐朗诵音频所带来的氛围中,教师可趁热打铁,再次播放《在水一方》纯音乐,让学生结合音乐齐读诗歌,读出诗人想要寻找伊人但却困难重重的惆怅、孤寂、缥缈之感。 教师将古诗《蒹葭》译为现代诗,让学生朗读,并对比这首诗歌的现代诗形式与古诗形式的朗读感受。在对比中发现古诗因为押韵及运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现代诗不讲究押韵,读起来不及古诗朗朗上口。但不管是现代诗形式还是古诗形式,这首诗歌的层次清晰,全诗三章内容有重复的也有不同的意思,重章叠唱使诗歌的情感抒发逐渐强烈,体现《诗经》反复咏唱的音乐特点,现代歌曲也有许多是重章叠唱的。“三分诗意七分吟诵”,在反复诵读中掌握朗读本诗的技巧,将课本的无声文字转化为优美的配乐朗读声。在课堂上,用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朗读任务,教学生读诗赏诗的方法,不走马观花,使学生自觉朗读,让学生养成正确读诗的习惯,充分发挥朗读在课堂上的作用。
三、从效率抓起,求上而得其上
A層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课前能够自觉做好预习,自主解决新课的生僻字并于课前自觉熟读新课。课上的朗读中,能够读准字音,普通话基本标准,方言口音不明显,朗读清晰而连贯。少数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朗读技巧读出文章的思想情感。大部分同学对朗读较感兴趣,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并且思维较活跃,有学习热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可以挑战高难度的学习任务,教学内容可适当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但还存在少部分同学语言感悟能力相对较弱,朗读能力远远落后于写作能力。
(1)理解诗歌内涵,读好诗句的语速、节奏、语气和情感等。
(2)读出诗歌的韵味美,感受诗歌的意蕴美。
(3)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再创作。
课前学生自读诗歌,教师检查预习,检查预习的内容包括诗歌的字词、内容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将诗歌翻译成一段叙事文字。学生齐读《蒹葭》原诗及其经改编的叙事文段,比较古典诗歌与现代叙事文段的语言风格。教师请两个小组分别朗读诗歌,其他小组作为点评小组,对两个小组的朗读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明确此诗的特点:押韵、每行四字、二二拍、重章叠句等。通过小组朗读环节,教师抛出三个问题: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创设怎样的氛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及情感。这时,教师播放配乐朗读音频,学生思考问题,范读音频播放完毕后,学生带着问题再齐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朗读感受,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这两句很有画面感,在秋水之边,芦苇生得茂密,整片黄色的芦苇给人以苍茫之感。白露笼罩在芦苇丛上,似梦似幻,应该读得轻盈而缓慢。又如读“宛在——水—中—央”一句,读得韵味悠长,读起来惆怅之感油然而生,主人公因寻伊人而遭遇重重困难,伊人很近又似很远,朦胧而飘忽的形象,在朗读中将那种凄凉情思表现充分。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读互评,讨论如何读出诗歌的韵味,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字正腔圆,感受古典诗歌的整齐美、音律美、情韵美。再跟着音乐录音试唱诗歌,这个学习任务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语文课上,学生感受古代民歌的魅力,感受古诗的悠长韵味。唱完歌曲,要求学生将前边学的诗歌《关雎》联系起来,谈谈两首诗歌的异同,教师鼓励学生有感情背诵《诗经》中的其他诗歌,最后让学生动笔写学习《诗经》的心得小短文,或者自创一首小诗歌。
每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走班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于课堂上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目的不在教学生如何朗读,而是要引导学生爱上朗读。在一次又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语文课堂便是一方古诗园地,是一场声音盛宴、是一次寻美之旅。
而在走班制下,语文教师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层级对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策略进行合理设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综合素质,我们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级。《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要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对文本的分析及对三个层次学生的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具体的朗读教学目标。朗读教学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朗读教学策略便行之有效,有的放矢。以《诗经·蒹葭》一课为例。这篇诗歌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必学古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后两章只是在首章的基础上略改几个字,全诗韵律谐和,重章叠唱,诗意朦胧空幻。教师则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情况,精心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层次的朗读目标及朗读教学策略。让C层级学生“吃得了”,让B层级学生“吃得饱”,让A层级学生“吃得好”;让语文课堂在朗读教学中万紫千红,花开有声。
一、从简单出发,跬步可致千里
C班學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学习上具有畏难心理及懒惰心理,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朗读能力较弱,普通话不很标准,对生僻字的掌握速度较慢,语言不连贯,害怕读错,不敢在课堂上大声朗读,不愿参与课堂上的朗读活动,对朗读环节不重视,甚至不肯开口朗读。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布置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学生容易感到困难及枯燥,从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故C班的语文课堂内容要简单而有针对性,教学方式要多样,需要设定一些简单、具体、有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师组织的朗读活动。因此制定以下朗读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普通话语音规范,没有字词障碍。
(2)克服畏难及懒惰心理,能够大声模仿朗读。
(3)自觉反复诵读,领会诗歌主旨,熟背诗歌。
结合朗读教学目标,讲解《蒹葭》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配乐范读音频,在课件上出示重点字词,如晞、湄、跻、坻、涘、沚等字,既是生僻字,又是背诵诗歌的关键词。要求学生在听范读音频时,自由跟读,注意课件上的重点字词的读音,提示学生还可结合课后注解,自主解决重点字词读音。听完范读音频后,要求学生读出课件上出示的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回答。一旦答对,就要予以肯定及表扬,比如你真是一个细心认真的孩子,老师欣赏你认真上课的学习态度等。在解决生字词之后,有没有发现诗歌有什么特点?要求全班带着问题齐读诗歌,大部分学生能够发现这首诗歌一共三章,四言为主,二二拍,每一章都非常相似。然后让学生玩“大家来找茬”游戏,要求自由朗读这首诗,寻找诗歌每一章之间的不同之处并请学生代表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能注意到诗歌运用了三组不同的叠词“苍苍”、“萋萋”、“采采”。又让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重点字词的注音,引导学生发现诗歌每个小节都押韵,比如“苍”、“霜”、“方”、“央”押“ang”韵;“萋”、“晞”、“跻”、“涘”、“已”押“i”韵。同学们再次齐读诗歌,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重章叠韵,在朗读中感受《诗经》民歌的特点。读完后,教师在课件上显示第一章的翻译内容,让学生模仿教师给出的第一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第二章及第三章的内容。诗歌借描写秋天的景物写诗人对“伊人”的追求,整体给人感觉是“朦胧”、“怅惘”的,鼓励学生把对诗歌的感知表达出来。然后请三位学生进行“模仿秀”朗读,即让学生模仿课文范读音频朗读诗歌,每人模仿朗读一章,要求读出怅惘、凄凉、朦胧之感。第三次全班齐读,要求领会本诗的意境之美。最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几组关键词尝试背诵诗歌。“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在整堂课中,教师给出的任务是简单而明确的,将一些较难的内容有选择地剔除,尽力在简单的学习任务中让学生学到知识,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最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从习惯开始,千虚不博一实
B层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处在中等水平,少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大声朗读,读音基本准确。但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学习主动性不够,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做到自主预习新课,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不很懂使用朗读技巧,朗读时没有加入自己的情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不到位。面对B班学生讲解诗歌《蒹葭》时,教师则需制定不同于C班的朗读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清除文字障碍,朗读语流顺畅。
(2)习得诵读古诗的基本方法,读好诗句的语速、节奏、语气。
(3)读懂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读出感情。
结合朗读教学目标,讲解《蒹葭》一课时,教师课前播放水边芦苇图片配《在水一方》纯音乐,引出课题《诗经·蒹葭》。简单介绍《诗经》及诗歌《蒹葭》后,学生自由朗读,记下自己的疑惑。请一男生朗读诗歌,并规定各小组需派代表对男生的朗读进行点评,评判男生的朗读是否正确,提示学生应从读音、语气、节奏、停顿和情感等各方面进行点评,要认真仔细听男生的朗读。男生朗读完毕后,师生进行点评,纠正字音,以鼓励、提建议为主,不打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随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朗读诗歌时,语速要缓慢,声音要轻柔,不能高声急速,会破坏诗歌的意境。《蒹葭》以四言为主,朗读节奏是“二/二”样式,教师示范朗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朗读的节奏。边读边让学生想象“蒹葭”和“白露”景物,将重音压在韵脚,每一句的最尾一字的读音可稍微拖长一点。当教师听到学生的朗读比第一遍自由朗读有进步时,就可以播放配乐朗诵音频,学生小声跟读。当学生沉浸在配乐朗诵音频所带来的氛围中,教师可趁热打铁,再次播放《在水一方》纯音乐,让学生结合音乐齐读诗歌,读出诗人想要寻找伊人但却困难重重的惆怅、孤寂、缥缈之感。 教师将古诗《蒹葭》译为现代诗,让学生朗读,并对比这首诗歌的现代诗形式与古诗形式的朗读感受。在对比中发现古诗因为押韵及运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现代诗不讲究押韵,读起来不及古诗朗朗上口。但不管是现代诗形式还是古诗形式,这首诗歌的层次清晰,全诗三章内容有重复的也有不同的意思,重章叠唱使诗歌的情感抒发逐渐强烈,体现《诗经》反复咏唱的音乐特点,现代歌曲也有许多是重章叠唱的。“三分诗意七分吟诵”,在反复诵读中掌握朗读本诗的技巧,将课本的无声文字转化为优美的配乐朗读声。在课堂上,用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朗读任务,教学生读诗赏诗的方法,不走马观花,使学生自觉朗读,让学生养成正确读诗的习惯,充分发挥朗读在课堂上的作用。
三、从效率抓起,求上而得其上
A層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课前能够自觉做好预习,自主解决新课的生僻字并于课前自觉熟读新课。课上的朗读中,能够读准字音,普通话基本标准,方言口音不明显,朗读清晰而连贯。少数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朗读技巧读出文章的思想情感。大部分同学对朗读较感兴趣,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并且思维较活跃,有学习热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可以挑战高难度的学习任务,教学内容可适当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但还存在少部分同学语言感悟能力相对较弱,朗读能力远远落后于写作能力。
(1)理解诗歌内涵,读好诗句的语速、节奏、语气和情感等。
(2)读出诗歌的韵味美,感受诗歌的意蕴美。
(3)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再创作。
课前学生自读诗歌,教师检查预习,检查预习的内容包括诗歌的字词、内容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将诗歌翻译成一段叙事文字。学生齐读《蒹葭》原诗及其经改编的叙事文段,比较古典诗歌与现代叙事文段的语言风格。教师请两个小组分别朗读诗歌,其他小组作为点评小组,对两个小组的朗读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明确此诗的特点:押韵、每行四字、二二拍、重章叠句等。通过小组朗读环节,教师抛出三个问题: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创设怎样的氛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及情感。这时,教师播放配乐朗读音频,学生思考问题,范读音频播放完毕后,学生带着问题再齐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朗读感受,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这两句很有画面感,在秋水之边,芦苇生得茂密,整片黄色的芦苇给人以苍茫之感。白露笼罩在芦苇丛上,似梦似幻,应该读得轻盈而缓慢。又如读“宛在——水—中—央”一句,读得韵味悠长,读起来惆怅之感油然而生,主人公因寻伊人而遭遇重重困难,伊人很近又似很远,朦胧而飘忽的形象,在朗读中将那种凄凉情思表现充分。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读互评,讨论如何读出诗歌的韵味,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字正腔圆,感受古典诗歌的整齐美、音律美、情韵美。再跟着音乐录音试唱诗歌,这个学习任务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语文课上,学生感受古代民歌的魅力,感受古诗的悠长韵味。唱完歌曲,要求学生将前边学的诗歌《关雎》联系起来,谈谈两首诗歌的异同,教师鼓励学生有感情背诵《诗经》中的其他诗歌,最后让学生动笔写学习《诗经》的心得小短文,或者自创一首小诗歌。
每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走班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于课堂上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目的不在教学生如何朗读,而是要引导学生爱上朗读。在一次又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语文课堂便是一方古诗园地,是一场声音盛宴、是一次寻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