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从影响初中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因素入手,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希望能对初中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初中生 道德行为习惯 养成
道德行为习惯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行为问题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初中时期是一个人道德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品德是否符合社会和学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主要通过其道德行为表现出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之一。
1 影响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1.1 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是受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任何现实的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既定的客观条件,脱离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存在。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过程中。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接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但青少年不善于作出选择,而且易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加了新的难度。
1.2 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施加影响的教育形式。一方面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如通过思想品德课、法制课、综合实践课等,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行引导和培养;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发生影响。因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教师很容易形成自身的权威地位,教师良好的品行就容易被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模仿。然而,有些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有的不注意自身修养,人格低下,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世故和俗气,有的不注意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说话粗俗,着装随便,有的只言传不身教,对学生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言行不一的习惯,从而妨碍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1.3 同伴和集体的影响。初中生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同伴集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决定的。在自己与同学、同伴,与老师、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处理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并养成合作、友爱、诚实、进取等道德品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和不良道德行为的改变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学校忽视道德教育,教师不能为人师表,校风班风不良,交友不慎,也会对道德品质的塑造起到反作用。
1.4 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成长的摇篮,也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教育虽然也是一种有目的积极影响的过程,但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是大量地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通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与活动、言谈举止、接人待物、日常家务等等来实现。有些家长平时忽略了对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不去认真分析原因,不冷静思考,不是讲道理、论是非,找根本原因,除病源,而是简单粗暴、横眉瞪眼、恶言粗语,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略有不服,甚至拳打脚踢或棍棒加身让其就范。这种“打骂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只能助长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2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2.1 激发青少年的道德动机。道德动机的激发首先要从道德的外部动机抓起,给予个体适度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压力,使个体在家庭、学校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下参与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如果个体处于过度被保护状态,缺乏必要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是难于产生自觉参与道德实践的强烈愿望的。例如我们可以从日常语言中进行友爱教育,行为是道德习惯的表层,而动机是人深层的心里活动,要善于提升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源于主体获得被认可,称赞的内在需要,从一个成功的实践走向另一个成功的实践,更容易培育个体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愿望。
2.2 强化常规教育。常规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表现行为习惯、纪律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活动交往行为习惯和环境卫生行为习惯。学校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政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中学生《一日常规》、《一周常规》等。为了使以上措施得到落实,学校可以设立“礼仪监督岗”,培训文明卫生检查积极分子;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轮流执勤,每天学生休息,活动时间较多,而教师又不在场的时候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学生进出校情况、校园活动时的文明礼仪情况、清洁卫生、学习纪律、行为习惯等。学校应该把查出的违纪行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存在的共通性问题,教师进行专题教育;对个别经常违纪的学生,教师进行单独教育,直到把不良行为彻底纠正为止。学校如果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生就会自觉养成尊师守纪、文明勤奋的良好习惯。
2.3 寓养成教育于各科教学中。通过教学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德育的基本途径。行为习惯是人们长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就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资本,不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羁绊。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途径。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制定学生品德教育的目标,在备课时,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努力寻找知识教学和道德行为养成的结合点,做到结合自然。在讲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言传身教。如教师在解释一个数学或文学问题时,或在做实验操作时,可以将自己的思考方式范例化。同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目的。
2.4 形成教育合力。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否则其作用就会相互抵消,收效甚微。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品行修养以及家庭的环境氛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父母的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的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文化素养,良好正确的教育方法,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积极地作用。校园环境对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因此,学校要对校容校貌进行认真规划,花草树木和教室、走廊要精心设计并认真布置。设置德育墙,安排一些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画像、醒目的固定标语等,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育人氛围。同样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各种资源的配合。正确的政策与舆论导向、良好的社会风气、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社区的支持,都有助于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当前尤其重要的是要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对社会上的录像厅、歌舞厅、游戏室、网吧、书摊等进行严格的常规管理,去除导致青少年不良道德行为习惯的外部根源。
参考文献
1 中国吉林网.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吉林日报,2007-12-28
2 杨凤英.中山市东升镇东方小学.浅谈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3 聊再花.维普资讯网.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 课程网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关键词】 初中生 道德行为习惯 养成
道德行为习惯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行为问题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初中时期是一个人道德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品德是否符合社会和学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主要通过其道德行为表现出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之一。
1 影响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1.1 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是受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任何现实的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既定的客观条件,脱离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存在。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过程中。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接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但青少年不善于作出选择,而且易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加了新的难度。
1.2 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施加影响的教育形式。一方面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如通过思想品德课、法制课、综合实践课等,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行引导和培养;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发生影响。因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教师很容易形成自身的权威地位,教师良好的品行就容易被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模仿。然而,有些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有的不注意自身修养,人格低下,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世故和俗气,有的不注意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说话粗俗,着装随便,有的只言传不身教,对学生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言行不一的习惯,从而妨碍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1.3 同伴和集体的影响。初中生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同伴集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决定的。在自己与同学、同伴,与老师、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处理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并养成合作、友爱、诚实、进取等道德品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和不良道德行为的改变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学校忽视道德教育,教师不能为人师表,校风班风不良,交友不慎,也会对道德品质的塑造起到反作用。
1.4 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成长的摇篮,也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教育虽然也是一种有目的积极影响的过程,但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是大量地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通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与活动、言谈举止、接人待物、日常家务等等来实现。有些家长平时忽略了对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不去认真分析原因,不冷静思考,不是讲道理、论是非,找根本原因,除病源,而是简单粗暴、横眉瞪眼、恶言粗语,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略有不服,甚至拳打脚踢或棍棒加身让其就范。这种“打骂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只能助长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2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2.1 激发青少年的道德动机。道德动机的激发首先要从道德的外部动机抓起,给予个体适度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压力,使个体在家庭、学校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下参与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如果个体处于过度被保护状态,缺乏必要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是难于产生自觉参与道德实践的强烈愿望的。例如我们可以从日常语言中进行友爱教育,行为是道德习惯的表层,而动机是人深层的心里活动,要善于提升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源于主体获得被认可,称赞的内在需要,从一个成功的实践走向另一个成功的实践,更容易培育个体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愿望。
2.2 强化常规教育。常规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表现行为习惯、纪律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活动交往行为习惯和环境卫生行为习惯。学校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政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中学生《一日常规》、《一周常规》等。为了使以上措施得到落实,学校可以设立“礼仪监督岗”,培训文明卫生检查积极分子;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轮流执勤,每天学生休息,活动时间较多,而教师又不在场的时候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学生进出校情况、校园活动时的文明礼仪情况、清洁卫生、学习纪律、行为习惯等。学校应该把查出的违纪行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存在的共通性问题,教师进行专题教育;对个别经常违纪的学生,教师进行单独教育,直到把不良行为彻底纠正为止。学校如果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生就会自觉养成尊师守纪、文明勤奋的良好习惯。
2.3 寓养成教育于各科教学中。通过教学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德育的基本途径。行为习惯是人们长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就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资本,不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羁绊。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途径。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制定学生品德教育的目标,在备课时,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努力寻找知识教学和道德行为养成的结合点,做到结合自然。在讲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言传身教。如教师在解释一个数学或文学问题时,或在做实验操作时,可以将自己的思考方式范例化。同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目的。
2.4 形成教育合力。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否则其作用就会相互抵消,收效甚微。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品行修养以及家庭的环境氛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父母的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的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文化素养,良好正确的教育方法,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积极地作用。校园环境对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因此,学校要对校容校貌进行认真规划,花草树木和教室、走廊要精心设计并认真布置。设置德育墙,安排一些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画像、醒目的固定标语等,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育人氛围。同样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各种资源的配合。正确的政策与舆论导向、良好的社会风气、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社区的支持,都有助于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当前尤其重要的是要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对社会上的录像厅、歌舞厅、游戏室、网吧、书摊等进行严格的常规管理,去除导致青少年不良道德行为习惯的外部根源。
参考文献
1 中国吉林网.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吉林日报,2007-12-28
2 杨凤英.中山市东升镇东方小学.浅谈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3 聊再花.维普资讯网.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 课程网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