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 福建 三明 365000)
摘 要: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阅读”教学变成真正的“悦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探讨了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与尝试:精选阅读书籍、创设阅读氛围、加强阅读指导、重视阅读评价等,力图将阅读转变为“悦读”,强调了语文教学必须全力以赴,带领学生踏上这趟愉悦心灵的旅程。本文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选书籍;阅读氛围;阅读指导;阅读评价
英国《卫报》曾这样概括阅读的意义:“如果我们停止阅读,人类的天性也会发生变化。不再有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不再那么善解人意,不再自我反省,不再有创造性的思维。”在我国,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全民阅读”也曾两次写入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倡导和抓紧的重要工作任务。
“全民阅读”倡议的提出,得到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制度频出,在中国大地上开始涌现阅读浪潮,图书室遍地开花,学校也成为了落实“全民阅读”的前沿阵地。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全民阅读”的活动中,也就成了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里,结合本人的阅读教学实践,探讨一下让阅读成为“悦读”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精选阅读书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其中的精神食粮能迅速征服你的灵魂。
阅读好书使灵魂纯洁,使心情平静,文字之间,世间万象跃然纸上。正如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从本质上讲,有内涵的书都是有文脉的,那些在我们读书时能激发我们积累欲望的书才是有文脉的书。所以阅读就要读那些有分量的书,有内涵的书,有质量的书,有启迪的书,如程颐所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这就是阅读的真谛和作用。
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课外阅读的选择、阅读指导等方面,教师起着提供、激励、示范和反馈的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而国外也是名家辈出,名著繁多。在我县教育部门的主导下,全县语文教师沥尽心血为各年级学生从浩瀚的书海中精选出适合他们阅读的名著,并编写出用于阅读考级的题目,以供学生读后检测。在各年级课后名著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的优秀书籍。
比如,七年级建议学生阅读《草房子》《孔子的故事》《叶圣陶专集》《小飞侠彼得潘》《论语》《朱自清散文选》《花颈鸽》等,八年级建议学生阅读《古文观止》《平凡的世界》《契诃夫短篇小说》《文化苦旅》《芙蓉镇》《甘地自传》《边城》《穆斯林的葬礼》等,九年级建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傲慢与偏见》《狼图腾》《聊斋志异》《红楼梦》《子夜》《故都的秋》《季羡林散文精选》《卓别林自传》等,好书是写作者人生历练的总结,是他们呕心沥血的心血结晶,是废寝忘食思考后的智慧精华。
那些朴实无华的表达,千回百转的思考,力透纸背的情感,灵感闪现的思想都在阅读中影响着我们的万千学子,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好书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思考的焦点放在高尚的精神世界上,使得他们不敢妄自尊大。通过经年的阅读努力与积累,让他们的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二、创设阅读氛围
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
首先,要有精品阅读意识。把学生从我国现实生活中流行微阅读、轻阅读、浅阅读、碎片式阅读、娱乐性阅读中引领出来,让他们明白这些都是缺乏深度的阅读,是缺乏力量的阅读,是没有多少启发性和教育性的阅读。这种类型的阅读不利于提高人的精神,所给予的阅读作用在阅读时间结束时就全部结束了。从而引领学生投身到优秀书籍的阅读浪潮中。为此,在县教育部门的全力倡导下,全县各个学校着手打造书香校园,力求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而我校更是群策群力,硕果累累,连续两年被评为“县书香校园”。
其次,安排好学生的阅读时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学校安排了特定的阅读时间,每个班级增设一节阅读课,同时建议学生每天傍晚安排30分钟的阅读时间。在不挤占教学时间的同时,保证了学生的阅读进度,学生们也就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快餐式阅读,自然而然的喜欢读好书,读整本书。
再次,要加大对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建立了图书室,购进大量的各类名家名著,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建立了图书角,鼓励学生把家中的优秀书籍带入班级,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建议家长购买一些教育部门建议的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们节假日有书可读。
最后,要有激励阅读的环境。在图书室、图书角张贴名人名言。诸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须读书”,“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让其天天看,时时受到启发和教育,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此外,班级要制定读书计划和编订借阅手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书的好习惯。这样他们读起书来,能互相影响,也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平时可以举办一些读书知识竞赛、故事会等活动,激励他们读好書、好读书,从而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加强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语文课程的设置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分,课后还有名著导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授精读课文的时候要夯实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一味的满堂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阅读活动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以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在富有个性化的独立阅读中发展他们的能力,强化他们的个性体验,探索阅读方法,提升自主阅读水平,不断地积累阅读的经验。
个人强调“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去把握、分析和赏析文章,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也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在不自觉中喜欢上阅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悦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课内阅读的学习,积累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能力迁移,完成课外名著的阅读,同时我们还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名著读前指导课,读中交流課,读后分享课,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阶段都能得到阅读指导,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让阅读更有质量。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的阅读活动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也不是一个单纯由作者引导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甚至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学中,更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全新的意义,从读书中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弘扬个性,体现特色。
四、重视阅读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考察。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打造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评价体系,把学生从“读”的层面提升到“说”、“写”的高度,检查他们的阅读收获,纠正他们的阅读偏差,赞赏他们的独到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使他们在悦读的旅程不断前行。
教师给学生指定相应的阅读篇目,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每节课前五分钟进行名著推荐、作者介绍、人物分析、故事情节复述,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每读完一篇名著,登录“一起悦读网”进行阅读考级,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县教育局根据每班学生的考级情况,评选阅读优秀班级,学校评选阅读明星,写出阅读感言,肯定他们的阅读成果,并张榜表彰。
每位语文教师必须牢记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理念,做到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凸显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阅读才能真正走向“悦读”!在学生自主的“悦读”下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学好语文不仅要阅读,更要悦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黄红梅.阅读,让学生热爱语文——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107.
[3]连青萍.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愉悦穿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91.
[4]覃俊华.一种高效愉悦阅读教学法的尝试——分享阅读[J].科技创新导报,2014(09):118.
摘 要: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阅读”教学变成真正的“悦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探讨了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与尝试:精选阅读书籍、创设阅读氛围、加强阅读指导、重视阅读评价等,力图将阅读转变为“悦读”,强调了语文教学必须全力以赴,带领学生踏上这趟愉悦心灵的旅程。本文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选书籍;阅读氛围;阅读指导;阅读评价
英国《卫报》曾这样概括阅读的意义:“如果我们停止阅读,人类的天性也会发生变化。不再有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不再那么善解人意,不再自我反省,不再有创造性的思维。”在我国,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全民阅读”也曾两次写入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倡导和抓紧的重要工作任务。
“全民阅读”倡议的提出,得到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制度频出,在中国大地上开始涌现阅读浪潮,图书室遍地开花,学校也成为了落实“全民阅读”的前沿阵地。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全民阅读”的活动中,也就成了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里,结合本人的阅读教学实践,探讨一下让阅读成为“悦读”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精选阅读书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其中的精神食粮能迅速征服你的灵魂。
阅读好书使灵魂纯洁,使心情平静,文字之间,世间万象跃然纸上。正如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从本质上讲,有内涵的书都是有文脉的,那些在我们读书时能激发我们积累欲望的书才是有文脉的书。所以阅读就要读那些有分量的书,有内涵的书,有质量的书,有启迪的书,如程颐所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这就是阅读的真谛和作用。
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课外阅读的选择、阅读指导等方面,教师起着提供、激励、示范和反馈的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而国外也是名家辈出,名著繁多。在我县教育部门的主导下,全县语文教师沥尽心血为各年级学生从浩瀚的书海中精选出适合他们阅读的名著,并编写出用于阅读考级的题目,以供学生读后检测。在各年级课后名著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的优秀书籍。
比如,七年级建议学生阅读《草房子》《孔子的故事》《叶圣陶专集》《小飞侠彼得潘》《论语》《朱自清散文选》《花颈鸽》等,八年级建议学生阅读《古文观止》《平凡的世界》《契诃夫短篇小说》《文化苦旅》《芙蓉镇》《甘地自传》《边城》《穆斯林的葬礼》等,九年级建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傲慢与偏见》《狼图腾》《聊斋志异》《红楼梦》《子夜》《故都的秋》《季羡林散文精选》《卓别林自传》等,好书是写作者人生历练的总结,是他们呕心沥血的心血结晶,是废寝忘食思考后的智慧精华。
那些朴实无华的表达,千回百转的思考,力透纸背的情感,灵感闪现的思想都在阅读中影响着我们的万千学子,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好书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思考的焦点放在高尚的精神世界上,使得他们不敢妄自尊大。通过经年的阅读努力与积累,让他们的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二、创设阅读氛围
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
首先,要有精品阅读意识。把学生从我国现实生活中流行微阅读、轻阅读、浅阅读、碎片式阅读、娱乐性阅读中引领出来,让他们明白这些都是缺乏深度的阅读,是缺乏力量的阅读,是没有多少启发性和教育性的阅读。这种类型的阅读不利于提高人的精神,所给予的阅读作用在阅读时间结束时就全部结束了。从而引领学生投身到优秀书籍的阅读浪潮中。为此,在县教育部门的全力倡导下,全县各个学校着手打造书香校园,力求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而我校更是群策群力,硕果累累,连续两年被评为“县书香校园”。
其次,安排好学生的阅读时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学校安排了特定的阅读时间,每个班级增设一节阅读课,同时建议学生每天傍晚安排30分钟的阅读时间。在不挤占教学时间的同时,保证了学生的阅读进度,学生们也就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快餐式阅读,自然而然的喜欢读好书,读整本书。
再次,要加大对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建立了图书室,购进大量的各类名家名著,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建立了图书角,鼓励学生把家中的优秀书籍带入班级,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建议家长购买一些教育部门建议的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们节假日有书可读。
最后,要有激励阅读的环境。在图书室、图书角张贴名人名言。诸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须读书”,“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让其天天看,时时受到启发和教育,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此外,班级要制定读书计划和编订借阅手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书的好习惯。这样他们读起书来,能互相影响,也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平时可以举办一些读书知识竞赛、故事会等活动,激励他们读好書、好读书,从而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加强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语文课程的设置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分,课后还有名著导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授精读课文的时候要夯实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一味的满堂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阅读活动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以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在富有个性化的独立阅读中发展他们的能力,强化他们的个性体验,探索阅读方法,提升自主阅读水平,不断地积累阅读的经验。
个人强调“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去把握、分析和赏析文章,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也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在不自觉中喜欢上阅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悦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课内阅读的学习,积累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能力迁移,完成课外名著的阅读,同时我们还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名著读前指导课,读中交流課,读后分享课,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阶段都能得到阅读指导,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让阅读更有质量。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的阅读活动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也不是一个单纯由作者引导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甚至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学中,更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全新的意义,从读书中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弘扬个性,体现特色。
四、重视阅读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考察。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打造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评价体系,把学生从“读”的层面提升到“说”、“写”的高度,检查他们的阅读收获,纠正他们的阅读偏差,赞赏他们的独到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使他们在悦读的旅程不断前行。
教师给学生指定相应的阅读篇目,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每节课前五分钟进行名著推荐、作者介绍、人物分析、故事情节复述,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每读完一篇名著,登录“一起悦读网”进行阅读考级,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县教育局根据每班学生的考级情况,评选阅读优秀班级,学校评选阅读明星,写出阅读感言,肯定他们的阅读成果,并张榜表彰。
每位语文教师必须牢记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理念,做到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凸显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阅读才能真正走向“悦读”!在学生自主的“悦读”下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学好语文不仅要阅读,更要悦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黄红梅.阅读,让学生热爱语文——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107.
[3]连青萍.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愉悦穿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91.
[4]覃俊华.一种高效愉悦阅读教学法的尝试——分享阅读[J].科技创新导报,2014(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