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刻趣味探究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性表现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这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紫砂陶刻艺术创作就依托于这宏大的文化背景而产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紫砂陶刻创作可以拥有极为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尤其是传统水墨构图所带来的图像世界观与紫砂本身的材质相结合就拥有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种艺术形式下,如何将陶刻塑造得更为有趣就成为了当代陶艺创作者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紫砂;陶刻;文化艺术;趣味
   在日本动漫进入中国以前,神舟大地上曾流行过一种叫做连环画的读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以简单的线条为主要创作形式的连环画通过自身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其中有很多都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但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的出版物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更丰富的色彩、更复杂的形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画面构图单一的连环画很快就成为了历史。历史上这种形式的创作曾经广受人们的欢迎,必然是有其原因的,其中的有些作品甚至已然达到了艺术的高度,只是历史并未给予它更多的发展时间,但这样优秀的艺术形式自此无声消逝显然是让人痛惜的,想让其重新焕发活力,用过去的表现形式肯定是不行的。在作品“子冶石瓢之美猴王壶”上(见图1),用陶刻的方法再现这种形式是不断思索后的一次尝试,以刀代笔,利用陶刻技法对线条的把握,再现了那种灵活生动的故事表现力,这显然是极具趣味性的。
  1  内容与空间
   在紫砂壶上进行陶刻创作,首先要克服一种平面构图思维。紫砂壶上可供陶刻创作的空间是有限的,且并非是平面的,虽然理想的刻画环境是陶刻的画面与中国画一样进行表现,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茶壶的表面非但不平还会有种种的限制,这就需要紫砂艺人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因为越是带有趣味性的陶刻装饰就越不可能是单调的死物,往往带有动感,事物一旦动起来,那么所需要的空间就会急剧增加,所以在创作开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陶刻内容和空间两者的关系,有趣的内容、有限的空间,当内容太多而空间又太少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取舍,保留最为有趣的部分,并用更巧妙的设计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作品“子冶石瓢之美猴王壶”的创作主题十分明显,那就是围绕着“美猴王”这一人物来进行画面的布局,同时用字画衔接的方式,将创作主题均匀地集中在壶面中部最显著的位置,然后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尽量地延伸出一部分,用动作和姿态延伸出横向的画面拓展方向,尽可能多的将有限的空间用饱满生动的刻画来填满,构成内容与空间的最优组合。
  2  画面的简化
   中国画中的留白并非是单纯地为了构图,更是一种让画面气息通畅的方式。在中国画构图中,画布的上下对应着整个世界的天和地,在作品“子冶石瓢之美猴王壶”的构图当中,“美猴王”的动作腾空而起,他的上方就是天,而地则落在画面的左下角,露出一点的地面获得了以点到面的概括,从而确立了天地之间的空间方位,这种简洁的处理就是陶刻中的画面简化。
  3  传统文化中的趣味延伸
   利用传统文化内容来塑造作品本身的艺术形象,这并不是说要用陶刻来将这些内容都重新呈现出来,在有些陶刻创作中这并非做不到,但在作品“子冶石瓢之美猴王壶”有限的壶面空间上显然是不现实的。陶刻创作在这把壶上是希望借用“美猴王”的艺术形象来延伸产生趣味,这种延伸是为了本体的紫砂壶服务的,所以当代紫砂陶刻创作又衍生出了一种创作主次的选择,像传统紫砂壶作品那样为茶壶服务,或是以陶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表现,这两种看法延伸出两种不同的创作观点,支持传统艺术理论的人认为,紫砂陶刻艺术并不存在独立与否的问题,优秀的艺术创作永远是一个整体,是无法将之分割的;当代一些新的观点则认为,陶刻艺术创作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性,单纯围绕紫砂壶的陶刻塑造,未来将不再具有代表性,纯粹的陶刻创作将会和紫砂壶制作一样处于同等的艺术高度。这两种观点简单而言就是谁主谁次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尚且没有一定要仔细分辨的必要,紫砂壶艺和紫砂陶刻都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两者之间也没有谁为谁服务的必然性,那么主导一切的必然是这之外的某些因素,在作品“子冶石瓢之美猴王壶”上就是其中所包含的趣味。原矿降坡泥烧制后的壶面呈一种紫韵內敛的梨皮效应,陶刻内容建立在这样的质感之上,其中既有视觉的部分,还带有触觉的部分。所以在这样的茶壶上,下刀重了摸上去沟壑纵横,显然是不佳的,所以轻刀浅刻,尽量用线条来勾勒人物及所附带的装饰,看起来干净清爽,摸上去温润舒适,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构成了整件作品良好的体验,结合“子冶石瓢壶”所带来的雅,“美猴王”题材所带来的趣,整个延伸出雅趣的意味。
  4  总  结
   陶刻创作中趣味的产生固然跟创作的主题内容有关,但亦与展现这一内容的方式密切相关,合理的世界观塑造是趣味产生的前提,而这种塑造又是建立在平衡和取舍之间的技巧之上。当代紫砂陶刻既承袭了传统文化之风,又迎来了艺术创新的前沿,新时代的陶刻创作对于趣味的追索将迫切于以往任何时候,掌握住塑造趣味的技巧就等于把握住创作内容,让我们能够更加随心所欲地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清雅,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之一,它虽是抽象的,却常常落实于具体的生活状态中。在这把“清雅壶”上,清雅被主要诠释于两个部分,首先造型方面着意于简约端庄,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清净体验;同时装饰方面取茶诗两句刻于壶身,既提升了壶的文化品位,又使“禅茶一味”的格调在此融会贯通,由表及里地体现清雅这一主题。  关键词 清雅;紫砂壶;文化表现;陶刻   紫砂壶自诞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从最初的粗陶器
期刊
俗话说一心不能两用,但在紫砂陶刻艺术领域偏偏有一位关键性的领军人物,他文学功底深厚、书法学养全面、真草隶篆金文无一不精,营山造水信手拈来,花鸟走兽栩栩如生,人物博古各臻其妙。他潜心研究陶刻艺术乐此不疲,铁画银钩遒劲灵秀,特别是他既能够做到“一心两用”,在紫砂器皿上左右手均能书画陶刻,又能够做到不打底稿直接陶刻装饰,他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就是被誉为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的任淦庭。 
期刊
“创新”是《江泽民文选》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其中对“四大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论述最多、内容最丰富、阐述最深刻,反映出江泽民对当代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敏锐把握,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生命力所在。学习《江泽民文选》,重温江泽民创新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体系,对于我们今天不断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伟大事业,探索开展统战工作的
期刊
摘 要: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邦。建交55年来,中印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安全和文化交流诸领域都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囚受边界领土争端、西藏问题、中巴关系、美国因素以及“共同崛起”等诸多因素的掣肘,中印关系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21世纪初,中印两国在实现“共同崛起’’的过程中,只有彻底扫除历史阴霾,坚持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原则,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才能建立起健康成熟
期刊
摘 要:已有的宪政概念或者没有摆脱西方具体宪政模式的影响,或者没有注意到宪政理论的最新发展,往往对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与建设产生误导,因而应该抽象出一个普适性的宪政概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即宪政是指有限度的公权力规范化产生和行使、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和发展的一种政治组织形态。在此前提下,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模式,它的特色就表现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期刊
摘要:维护宗教界的稳定,保持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社会的稳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引导信教群众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必须建设一支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有一定宗教学识并能联系信教群众的新一代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  关键词:新一代爱国宗教界人士;爱国意识;培养方向  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
期刊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考察了中国农村污染的知识因素,本文认为,由于当地知识的成长在某一阶段不适应环境变量,从而导致对农村环境污染“失明”,污染行为在该阶段也被合法化。从知识层次上解决农村污染,必须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农村社区的制度化的知识构建平台,促进当地知识的成长,使之发挥农村环境的识别和指导功能。  关键词:建构主义;当地知识;农村污染;知识构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和九十年代的“国学热”中,国学大师张岱年率先提出和探讨民族精神问题。不仅从总体上探讨了民族精神理论,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观点,而且还着力从概念、意涵、内容及功能等多方面研讨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理论。同时,国学大师张岱年还特别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或主要表现,并揭示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张岱年;民族精神
期刊
摘要:新时期爱国(建设)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在各个层面的发展,生动而深刻地体现着爱国(建设)统一战线既受制约于、决定于又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开拓、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紧密关系,这实质上是统一战线自身发展基本规律的反映。  关键词:爱国(建设)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08)04-0008-06   
期刊
摘 要:建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在一开始就呈现出经济高速发展、粗放型发展模式特征。这一模式在“一五”计划后被继续,党虽然探索突破,但是仍然局限于旧有的模式。今天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则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新的飞跃,是对其反思的主要成就,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建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理论透视;“节约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