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包括“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等方面。物理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上都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充分的利用物理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并提高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是我们重要的教学目标。高级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其中批判性思维是其它两种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重要基础。
概念是一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概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利用概念教学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途径
(一)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根据问题的需要,在观察大量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得来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评价建立概念的意义与必要性;判断抽象过程中哪些属性是共同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非共同的属性;对概念的定义进行科学性、精确性考察和评价。如果有些概念是属于物理量,还要对这些概念的单位进行明确。例如在速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知道机械运动的特征是物体位置发生改变。在前面解决了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置与时刻,位移与时间之后,就要考虑如何来定量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教师在归纳学生的各种举例后来引导学生得出常见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种是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另一种是比较在相同的位移下所用时间的长短。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都有哪些?”学生很容易的得出是物体运动所发生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接着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位移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疑惑:“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都不相同,我们该怎么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显然我们已知的方法和概念不能描述和判断这样的现象。看来我们得有新的概念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出课本上速度的定义“物理学中用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表示这个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时教师可以借着提问:“这个将位移与时间联系起来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速度的定义是唯一的吗?”,“如果我们速度定义为时间与位移的比值不可以吗?”,“如果我们将速度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的平方,不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吗?”最后引导学生考察一下速度的单位,从单位的角度思考课本上的这个定义其实就是比较相同时间下的位移大小。速度这个概念已经在初中的物理学习过。所以很多学生对速度的这个定义已经是根深蒂固,而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会给刚上高中不久的学生给以思想上的震撼与冲击。对于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态度还是对课本上的概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从简洁性和思维习惯来得出课本上的定义是最简洁的。
(二)在概念的的演化与发展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们所学的物理概念是处于演化与发展中的,这主要是从两个层次来说的。一个是从整个物理学史的角度来说的。比如物理中原子结构的概念就经历了汤姆森的“枣糕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到玻尔的“定态跃迁”到量子力学的“电子云”。让学生明白很多物理概念都是对已有概念进行不断地批判性思考,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另一个是按照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所做的对于同一个概念进行的螺旋上升式的安排。以速度概念为例。这个概念在初中已经出现,但是在高中课本中这个概念再次出现。这并不是重复。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随着抽象的深入,这个概念就更加全面,深刻,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而这种发展也正是不断批判性思考的结果。初中时学过的速度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或者是计算一段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而在实际中,遇到的更多的问题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的运动。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对以前的概念进行批判性提问:“这样的速度定义能描述各种各样的运动的快慢吗?”,“如果不能,目前的这个定义能够描述新的问题的哪些方面,不能描述新问题的哪些方面?”,“对于那些不能描述的新问题的新方面,你觉得应该对已有的概念做怎样的修改,或者加入一些其它重要的屬性?”,“这样的改进的同时,如何在数学上实现它?”通过这种层层批判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最后学生得到关于描述任意的运动的快慢时要考虑新的问题:如何解决描述某一瞬间的的运动快慢,而不是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这种描述方法太粗糙了。而且运动的方向也是我们应该关心的特征。在数学上我们引入了极限的思想,矢量等数学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至此新的速度的概念在原来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二、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以及初学有些新的类型的概念时,教师要先做出提问的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合理、深刻的、批判性的提出问题。之后要将提问让学生来进行,这也是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目标之一,即学生要养成自己给自己提批判性思维的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并且能越来越熟练的掌握这种技能。2.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批判的关系。批判性思维既不是全盘的否定,更不是全盘的否定。我们要避免让学生形成简单空泛的提问。3.在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时,一定要有时间等待。深入的思考需要更多的时间,完全不同于简单的凭感觉式的回答。4.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做一些适当的延时评价,注重引导和提示,并且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批判以及自我批判。进行批判思维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更多方面和角度的探索和实践来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沈伟强,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 ,22(4):84~87
[2] 田世昆, 胡卫平. 物理思维论[M] .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概念是一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概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利用概念教学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途径
(一)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根据问题的需要,在观察大量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得来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评价建立概念的意义与必要性;判断抽象过程中哪些属性是共同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非共同的属性;对概念的定义进行科学性、精确性考察和评价。如果有些概念是属于物理量,还要对这些概念的单位进行明确。例如在速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知道机械运动的特征是物体位置发生改变。在前面解决了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置与时刻,位移与时间之后,就要考虑如何来定量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教师在归纳学生的各种举例后来引导学生得出常见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种是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另一种是比较在相同的位移下所用时间的长短。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都有哪些?”学生很容易的得出是物体运动所发生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接着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位移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疑惑:“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都不相同,我们该怎么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显然我们已知的方法和概念不能描述和判断这样的现象。看来我们得有新的概念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出课本上速度的定义“物理学中用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表示这个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时教师可以借着提问:“这个将位移与时间联系起来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速度的定义是唯一的吗?”,“如果我们速度定义为时间与位移的比值不可以吗?”,“如果我们将速度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的平方,不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吗?”最后引导学生考察一下速度的单位,从单位的角度思考课本上的这个定义其实就是比较相同时间下的位移大小。速度这个概念已经在初中的物理学习过。所以很多学生对速度的这个定义已经是根深蒂固,而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会给刚上高中不久的学生给以思想上的震撼与冲击。对于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态度还是对课本上的概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从简洁性和思维习惯来得出课本上的定义是最简洁的。
(二)在概念的的演化与发展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们所学的物理概念是处于演化与发展中的,这主要是从两个层次来说的。一个是从整个物理学史的角度来说的。比如物理中原子结构的概念就经历了汤姆森的“枣糕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到玻尔的“定态跃迁”到量子力学的“电子云”。让学生明白很多物理概念都是对已有概念进行不断地批判性思考,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另一个是按照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所做的对于同一个概念进行的螺旋上升式的安排。以速度概念为例。这个概念在初中已经出现,但是在高中课本中这个概念再次出现。这并不是重复。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随着抽象的深入,这个概念就更加全面,深刻,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而这种发展也正是不断批判性思考的结果。初中时学过的速度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或者是计算一段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而在实际中,遇到的更多的问题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的运动。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对以前的概念进行批判性提问:“这样的速度定义能描述各种各样的运动的快慢吗?”,“如果不能,目前的这个定义能够描述新的问题的哪些方面,不能描述新问题的哪些方面?”,“对于那些不能描述的新问题的新方面,你觉得应该对已有的概念做怎样的修改,或者加入一些其它重要的屬性?”,“这样的改进的同时,如何在数学上实现它?”通过这种层层批判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最后学生得到关于描述任意的运动的快慢时要考虑新的问题:如何解决描述某一瞬间的的运动快慢,而不是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这种描述方法太粗糙了。而且运动的方向也是我们应该关心的特征。在数学上我们引入了极限的思想,矢量等数学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至此新的速度的概念在原来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二、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以及初学有些新的类型的概念时,教师要先做出提问的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合理、深刻的、批判性的提出问题。之后要将提问让学生来进行,这也是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目标之一,即学生要养成自己给自己提批判性思维的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并且能越来越熟练的掌握这种技能。2.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批判的关系。批判性思维既不是全盘的否定,更不是全盘的否定。我们要避免让学生形成简单空泛的提问。3.在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时,一定要有时间等待。深入的思考需要更多的时间,完全不同于简单的凭感觉式的回答。4.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做一些适当的延时评价,注重引导和提示,并且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批判以及自我批判。进行批判思维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更多方面和角度的探索和实践来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沈伟强,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 ,22(4):84~87
[2] 田世昆, 胡卫平. 物理思维论[M] .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