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岁的武汉市江夏区女孩李燕云(小名燕子),得知27岁的男友是杀人犯后,被其男友棒击,颅骨严重损伤,昏迷十余天。经陕西、湖北的医务人员多方抢救,燕子捡回一条命,却因无力支付后期5万元医疗费,流落湖北十堰街头乞讨。就题材本身而言,这只不过是个负面事件,在许多人眼里不宜做大。但2007年底,《武汉晚报》转换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受害人燕子和她的家庭,刊发连续报道20多篇,呼吁救助燕子。报道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从武汉市领导到普通民众,以及武汉长航医院,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燕子筹得捐款12万多元,使她痊愈出院。一个负面题材,由此做出了正面效果。
故事感人:犯罪嫌疑人再次涉案,陕西村民出手相救
2006年9月,燕子到武汉奥莱斯轮胎公司打工。有个自称叫“熊龙忠”的27岁男同事,一有空就找她聊天,说自己是十堰人,孤儿。同情加好感,不谙世事的燕子和他开始了交往。
2007年8月8日,“熊龙忠”邀燕子到十堰“老家”玩。发现女儿和一个男的单独出远门,燕子母亲王家珍很不放心,追到十堰。从“熊龙忠”的一个亲戚那里,燕子母亲侧面了解到,“熊龙忠”真名叫余堂国,父母健在,家住陕西省白河县麻虎乡兴坪村。燕子母亲起了疑心,女儿的男朋友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用化名,为什么谎称是孤儿?她坚决要见余的父母。
无奈之下,余堂国带着燕子母女,趁着天黑回到老家——白河县兴坪村。见到儿子,余母先是一愣,接着便扑通一下跪在门前:“娃呀,你咋敢回来,公安局到处寻你哩。”王家珍警惕地追问了一句:“老嫂子,孩子犯了么事,让公安局找他。”“他杀人了!”原来,余堂国在天津杀过人,隐姓埋名潜逃多年。王家珍母女毛骨悚然,当即决定断绝关系回家。第二天天未亮,余堂国借口送燕子母女回家,在山路上杀人灭口。他突然挥起粗木棒,猛地砸向燕子。燕子浑身是血,昏死过去。为保护女儿,王家珍拼死拉住余堂国,却被踹下三四十米深的山沟。余堂国再次潜逃。
王家珍边喊救命,边找到女儿。听到呼救声,50多个村民出手相救。昏迷不醒的燕子被紧急送到白河县人民医院。白河县的刑警四处搜捕凶手,并凑1000块钱,帮燕子交抢救费。县刑警大队队长成定波又拿出刚发千余元工资,让燕子母亲应急。由于颅骨严重损伤,县医院在进行简单处理后,派出救护车,将燕子转到103公里外的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总医院。燕子在东风总医院抢救10多天,终于醒过来,但智力、记忆力严重下降,并且变得口齿不清。为了救她,家里已经借债8万元。面对后期治疗5万元的费用,家人多方求助实在无能为力。10月24日,王家珍带着女儿离开医院,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白天带着女儿沿街乞讨。
策划精心:编辑部高度重视,深入采访,连续报道
2007年11月22日,《武汉晚报》群工部记者李芳接到同学电话,这位同学在江夏电视台工作,他简单介绍了燕子的遭遇。此前,十堰和武汉各有一家报纸,简单报道了这个故事,但燕子的境况并无好转。李芳向群工部主任助理黄龙飞汇报,黄龙飞深受震撼。职业经验告诉他,这个线索非同小可。
黄龙飞向部门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指示李芳把燕子母亲请到报社,详细了解情况。李芳委托同学与燕子母亲取得了联系。24日,燕子的母亲来到报社,她一把抓住记者的手,刚说出一句“请你们救救我的女儿”,就已泪流满面,准备下跪。记者安慰了好半天,王家珍终于平静下来,哭诉了独生女燕子的悲惨遭遇。前不久,燕子父亲打工时砸断一根手指,失去工作和主要收入来源。燕子母亲说:“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给好心人下跪、磕头、乞讨。”
黄龙飞告诉燕子母亲:“你要相信,《武汉晚报》能帮助你,至于能帮到什么程度,我们尽力。”
24日晚,黄龙飞一夜难眠,他觉得,这个新闻发一个整版是没有问题的。当时是周六,他盼着快到周一,在报社的编前会上汇报选题。
26日上午,编前会。其他部门汇报完选题后,黄龙飞说:“今天耽搁大家一点时间,我讲个故事。”他用了30多分钟的时间,讲完了燕子的故事。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对几个疑点提出了发问。比如,谁能证明燕子是余堂国用木棒打伤的?大家七嘴八舌,商量了如何解开疑点。
最后,总编辑林霓涛拍板:“不要犹豫了,赶紧派人到十堰。”他定了报道的基调。
在原则上,报道要大做,但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注重建设性。多选正面信息,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出建设性建议,而不是恶化情况。
操作上,从积极的角度设置议程,引导舆论。不把重点放在案件上,不赞赏式地展览丑行,不津津乐道地渲染犯罪细节。突出燕子的不幸遭遇,引起社会各界的同情,并且突出社会关爱。这个题材是负面的,但舆论导向要正确,要配发言论,表明编辑部的态度,引导舆论。
报社派出专车,黄龙飞率领文字记者李芳、胡义华和摄影记者熊波,赶紧到江夏接燕子母亲,又到奥莱斯轮胎公司采访。当晚,他们赶到千里之外的十堰,找到燕子,她头上缺了一块头发,而且头骨凹下去一部分。
第2天,他们赶到陕西省白河县。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介绍了案情,燕子母亲反映的情况得到证实。两位刑警开一辆警车,护送他们到麻虎乡兴坪村。刚下车,王家珍就“扑通”跪在前来迎接的村支书明正全面前:“好人呀,我给村民磕头谢恩。”明正全赶紧拉起她,在场的人眼圈都红了。
记者们完成了深入采访,把燕子母女带回十堰市东风总医院进一步会诊,然后开始连夜写稿。从27日晚8点开始写,到28日凌晨7点,1万多字的稿子终于完工,里面有很多感人细节。那夜,黄龙飞抽了两包烟。28日,黄龙飞飞赴天津采访余堂国命案。2004年12月10日,余堂国曾在天津塘沽万达庄涉嫌杀死同居女子张佳宜,张佳宜当时20岁,怀有身孕。
稿子传回报社,几个老总一起审稿。11月29日,稿件以1版半个版加2版、3版、4版的规模推出。1版是主体消息,配燕子曾经清纯可爱的照片和街头乞讨的照片;2版是《母亲哭倒在本报会客室——“救救我苦命的燕子!”》,配言论《姑娘,回家》;3版是《“我给村民磕头谢恩”——记者陪着悲情母亲重返凶案现场》;4版是《轮流抬着燕子与死神赛跑 众村民跪求司机“救救女娃”》《陕西白河警方全力抓捕余堂国》《经过7个小时的颅骨手术 燕子从鬼门关前被拉了回来》和《陕西警察自掏腰包抢救燕子》。
从燕子母亲求助,到燕子痊愈出院,《武汉晚报》一直在跟踪她、关注她。
效果良好:社会关爱、领导重视,社会各界慷慨相助
报道浓墨重彩出手,一口气推出4个版首发,而且记者采访深入、扎实,很多细节震撼人心。
在有关燕子的报道中,尽管《武汉晚报》事先充分评估了信息的消极作用,特地从积极的角度进行报道,但为了避免负作用,特别注意用言论来引导传播。报道推出第一天,配发言论《姑娘,回家!》,号召大家伸出手来,帮助李燕云。言论说:“对弱者的同情,对善良的张扬,就是对邪恶最无情的鞭挞,就是对逃犯最严厉的追缴。”第二天,配发言论《家,真温暖》;第三天,配发言论《不让人民受委屈》,观点鲜明,立场正确,引导有力。
燕子的遭遇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同情、关爱,收到12万元捐款。燕子报道首发当日,江夏区代区长郭胜伟一看到报道,就组织区直各部门开会,短短一个小时捐款3万元,并迅速派代表赶到十堰送去捐款,接燕子回家。他表示,“不能让江夏人民在外受委屈!”当日上午,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善腊亲自打电话至江夏区政府过问此事,高度关注燕子病情。
武汉长航总医院主动致电《武汉晚报》表示,医院愿意接燕子回汉治疗。该院派出两位脑外科专家和救护车,会同江夏区民政局局长、区妇联主席、团委书记等一同赶赴十堰接燕子回家。江夏区妇联主席刘洁梅紧握着王家珍的手,一句“家乡人民来接你们回家”,让懂事的燕子和她的母亲泪流满面。武汉慈善总会为燕子组织捐款,全国百余家媒体为燕子呼吁帮助,湖北、天津、陕西警方联手通缉凶手。
2007年12月10日,燕子在长航总医院进行了颅骨修补手术。CT显示一切正常,手术成功。
12月29日,离家135天的燕子,终于出院回家了。共青团江夏区委书记王太明、区妇联副主席吴俊玲、区民政局副局长杨长发一行,驱车赶往长江航运总医院,专程接她回家。“如果不是《武汉晚报》的报道,如果不是大家的帮助,燕子今天说不定还在十堰乞讨!”燕子父母抱起头天下午特意去定做的10面锦旗,细细念叨着好心人的名字。
几点启示:负面新闻正向引导要讲究策划艺术
燕子事件,从报道到救援介入,步步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是:
⒈负面新闻只要突出建设性,处置得当,一样可以做出正面效果,做到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负面新闻从其含义上讲,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虽然其本质功能是负面的、有害的,但媒体作为信息“把关人”,只要正确地宏观把握,是可以弱化其负面功能而彰显其正面功能的。燕子遭遇歹徒谋杀,这个新闻题材是负面的。负面新闻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对读者和社会产生消极的负面作用,影响社会稳定、造成心理恐慌、导致意志消沉、助长道德错位、诱发不良行为。燕子报道由于处置得当,报道效果是正面的,就连武汉市领导都很重视、满意,使负面新闻发挥了扩大受众认知、激励向上、监督促进、警惕告诫、宣泄调节等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闻宣传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⒉负面新闻正向引导,要注意操作方法
在传播内容上,选择有利于产生积极作用的信息,用事实“正面”说话,并用言论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引导舆论。
⒊报道要成功,需要编辑部解放思想,拿出魄力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非绝对排斥对负面新闻题材的报道。在燕子报道中,《武汉晚报》没有片面理解负面新闻,没有绝对排斥对负面题材的报道。燕子事件本是个负面事件,该新闻连续3天上一版,而且首发稿子是一版后面转3个版,需要编委会拿出很大的勇气。但如果首发稿子没有气势,那么报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⒋负面新闻要做出正面效果,需要配合政府的工作
燕子事件中,武汉市政府和江夏区委、区政府都很关注。时任江夏区代区长的郭胜伟说:“不能让江夏人民在外受委屈”。这句话浓缩了各级政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道出了各种社会力量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工作思路。燕子的不幸,市领导关心,区领导关心,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关心,说明每个百姓都在政府心上。报道的结果,是燕子一家、政府、报社多方受益。
总之,对于负面新闻,报道方式要恰当。如果观点正确、方法得当,那么负面新闻完全可以产生正面效果。
(作者系《武汉晚报》主任编辑;赵越系《燕都晨报》记者)
故事感人:犯罪嫌疑人再次涉案,陕西村民出手相救
2006年9月,燕子到武汉奥莱斯轮胎公司打工。有个自称叫“熊龙忠”的27岁男同事,一有空就找她聊天,说自己是十堰人,孤儿。同情加好感,不谙世事的燕子和他开始了交往。
2007年8月8日,“熊龙忠”邀燕子到十堰“老家”玩。发现女儿和一个男的单独出远门,燕子母亲王家珍很不放心,追到十堰。从“熊龙忠”的一个亲戚那里,燕子母亲侧面了解到,“熊龙忠”真名叫余堂国,父母健在,家住陕西省白河县麻虎乡兴坪村。燕子母亲起了疑心,女儿的男朋友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用化名,为什么谎称是孤儿?她坚决要见余的父母。
无奈之下,余堂国带着燕子母女,趁着天黑回到老家——白河县兴坪村。见到儿子,余母先是一愣,接着便扑通一下跪在门前:“娃呀,你咋敢回来,公安局到处寻你哩。”王家珍警惕地追问了一句:“老嫂子,孩子犯了么事,让公安局找他。”“他杀人了!”原来,余堂国在天津杀过人,隐姓埋名潜逃多年。王家珍母女毛骨悚然,当即决定断绝关系回家。第二天天未亮,余堂国借口送燕子母女回家,在山路上杀人灭口。他突然挥起粗木棒,猛地砸向燕子。燕子浑身是血,昏死过去。为保护女儿,王家珍拼死拉住余堂国,却被踹下三四十米深的山沟。余堂国再次潜逃。
王家珍边喊救命,边找到女儿。听到呼救声,50多个村民出手相救。昏迷不醒的燕子被紧急送到白河县人民医院。白河县的刑警四处搜捕凶手,并凑1000块钱,帮燕子交抢救费。县刑警大队队长成定波又拿出刚发千余元工资,让燕子母亲应急。由于颅骨严重损伤,县医院在进行简单处理后,派出救护车,将燕子转到103公里外的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总医院。燕子在东风总医院抢救10多天,终于醒过来,但智力、记忆力严重下降,并且变得口齿不清。为了救她,家里已经借债8万元。面对后期治疗5万元的费用,家人多方求助实在无能为力。10月24日,王家珍带着女儿离开医院,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白天带着女儿沿街乞讨。
策划精心:编辑部高度重视,深入采访,连续报道
2007年11月22日,《武汉晚报》群工部记者李芳接到同学电话,这位同学在江夏电视台工作,他简单介绍了燕子的遭遇。此前,十堰和武汉各有一家报纸,简单报道了这个故事,但燕子的境况并无好转。李芳向群工部主任助理黄龙飞汇报,黄龙飞深受震撼。职业经验告诉他,这个线索非同小可。
黄龙飞向部门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指示李芳把燕子母亲请到报社,详细了解情况。李芳委托同学与燕子母亲取得了联系。24日,燕子的母亲来到报社,她一把抓住记者的手,刚说出一句“请你们救救我的女儿”,就已泪流满面,准备下跪。记者安慰了好半天,王家珍终于平静下来,哭诉了独生女燕子的悲惨遭遇。前不久,燕子父亲打工时砸断一根手指,失去工作和主要收入来源。燕子母亲说:“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给好心人下跪、磕头、乞讨。”
黄龙飞告诉燕子母亲:“你要相信,《武汉晚报》能帮助你,至于能帮到什么程度,我们尽力。”
24日晚,黄龙飞一夜难眠,他觉得,这个新闻发一个整版是没有问题的。当时是周六,他盼着快到周一,在报社的编前会上汇报选题。
26日上午,编前会。其他部门汇报完选题后,黄龙飞说:“今天耽搁大家一点时间,我讲个故事。”他用了30多分钟的时间,讲完了燕子的故事。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对几个疑点提出了发问。比如,谁能证明燕子是余堂国用木棒打伤的?大家七嘴八舌,商量了如何解开疑点。
最后,总编辑林霓涛拍板:“不要犹豫了,赶紧派人到十堰。”他定了报道的基调。
在原则上,报道要大做,但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注重建设性。多选正面信息,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出建设性建议,而不是恶化情况。
操作上,从积极的角度设置议程,引导舆论。不把重点放在案件上,不赞赏式地展览丑行,不津津乐道地渲染犯罪细节。突出燕子的不幸遭遇,引起社会各界的同情,并且突出社会关爱。这个题材是负面的,但舆论导向要正确,要配发言论,表明编辑部的态度,引导舆论。
报社派出专车,黄龙飞率领文字记者李芳、胡义华和摄影记者熊波,赶紧到江夏接燕子母亲,又到奥莱斯轮胎公司采访。当晚,他们赶到千里之外的十堰,找到燕子,她头上缺了一块头发,而且头骨凹下去一部分。
第2天,他们赶到陕西省白河县。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介绍了案情,燕子母亲反映的情况得到证实。两位刑警开一辆警车,护送他们到麻虎乡兴坪村。刚下车,王家珍就“扑通”跪在前来迎接的村支书明正全面前:“好人呀,我给村民磕头谢恩。”明正全赶紧拉起她,在场的人眼圈都红了。
记者们完成了深入采访,把燕子母女带回十堰市东风总医院进一步会诊,然后开始连夜写稿。从27日晚8点开始写,到28日凌晨7点,1万多字的稿子终于完工,里面有很多感人细节。那夜,黄龙飞抽了两包烟。28日,黄龙飞飞赴天津采访余堂国命案。2004年12月10日,余堂国曾在天津塘沽万达庄涉嫌杀死同居女子张佳宜,张佳宜当时20岁,怀有身孕。
稿子传回报社,几个老总一起审稿。11月29日,稿件以1版半个版加2版、3版、4版的规模推出。1版是主体消息,配燕子曾经清纯可爱的照片和街头乞讨的照片;2版是《母亲哭倒在本报会客室——“救救我苦命的燕子!”》,配言论《姑娘,回家》;3版是《“我给村民磕头谢恩”——记者陪着悲情母亲重返凶案现场》;4版是《轮流抬着燕子与死神赛跑 众村民跪求司机“救救女娃”》《陕西白河警方全力抓捕余堂国》《经过7个小时的颅骨手术 燕子从鬼门关前被拉了回来》和《陕西警察自掏腰包抢救燕子》。
从燕子母亲求助,到燕子痊愈出院,《武汉晚报》一直在跟踪她、关注她。
效果良好:社会关爱、领导重视,社会各界慷慨相助
报道浓墨重彩出手,一口气推出4个版首发,而且记者采访深入、扎实,很多细节震撼人心。
在有关燕子的报道中,尽管《武汉晚报》事先充分评估了信息的消极作用,特地从积极的角度进行报道,但为了避免负作用,特别注意用言论来引导传播。报道推出第一天,配发言论《姑娘,回家!》,号召大家伸出手来,帮助李燕云。言论说:“对弱者的同情,对善良的张扬,就是对邪恶最无情的鞭挞,就是对逃犯最严厉的追缴。”第二天,配发言论《家,真温暖》;第三天,配发言论《不让人民受委屈》,观点鲜明,立场正确,引导有力。
燕子的遭遇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同情、关爱,收到12万元捐款。燕子报道首发当日,江夏区代区长郭胜伟一看到报道,就组织区直各部门开会,短短一个小时捐款3万元,并迅速派代表赶到十堰送去捐款,接燕子回家。他表示,“不能让江夏人民在外受委屈!”当日上午,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善腊亲自打电话至江夏区政府过问此事,高度关注燕子病情。
武汉长航总医院主动致电《武汉晚报》表示,医院愿意接燕子回汉治疗。该院派出两位脑外科专家和救护车,会同江夏区民政局局长、区妇联主席、团委书记等一同赶赴十堰接燕子回家。江夏区妇联主席刘洁梅紧握着王家珍的手,一句“家乡人民来接你们回家”,让懂事的燕子和她的母亲泪流满面。武汉慈善总会为燕子组织捐款,全国百余家媒体为燕子呼吁帮助,湖北、天津、陕西警方联手通缉凶手。
2007年12月10日,燕子在长航总医院进行了颅骨修补手术。CT显示一切正常,手术成功。
12月29日,离家135天的燕子,终于出院回家了。共青团江夏区委书记王太明、区妇联副主席吴俊玲、区民政局副局长杨长发一行,驱车赶往长江航运总医院,专程接她回家。“如果不是《武汉晚报》的报道,如果不是大家的帮助,燕子今天说不定还在十堰乞讨!”燕子父母抱起头天下午特意去定做的10面锦旗,细细念叨着好心人的名字。
几点启示:负面新闻正向引导要讲究策划艺术
燕子事件,从报道到救援介入,步步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是:
⒈负面新闻只要突出建设性,处置得当,一样可以做出正面效果,做到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负面新闻从其含义上讲,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虽然其本质功能是负面的、有害的,但媒体作为信息“把关人”,只要正确地宏观把握,是可以弱化其负面功能而彰显其正面功能的。燕子遭遇歹徒谋杀,这个新闻题材是负面的。负面新闻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对读者和社会产生消极的负面作用,影响社会稳定、造成心理恐慌、导致意志消沉、助长道德错位、诱发不良行为。燕子报道由于处置得当,报道效果是正面的,就连武汉市领导都很重视、满意,使负面新闻发挥了扩大受众认知、激励向上、监督促进、警惕告诫、宣泄调节等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闻宣传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⒉负面新闻正向引导,要注意操作方法
在传播内容上,选择有利于产生积极作用的信息,用事实“正面”说话,并用言论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引导舆论。
⒊报道要成功,需要编辑部解放思想,拿出魄力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非绝对排斥对负面新闻题材的报道。在燕子报道中,《武汉晚报》没有片面理解负面新闻,没有绝对排斥对负面题材的报道。燕子事件本是个负面事件,该新闻连续3天上一版,而且首发稿子是一版后面转3个版,需要编委会拿出很大的勇气。但如果首发稿子没有气势,那么报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⒋负面新闻要做出正面效果,需要配合政府的工作
燕子事件中,武汉市政府和江夏区委、区政府都很关注。时任江夏区代区长的郭胜伟说:“不能让江夏人民在外受委屈”。这句话浓缩了各级政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道出了各种社会力量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工作思路。燕子的不幸,市领导关心,区领导关心,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关心,说明每个百姓都在政府心上。报道的结果,是燕子一家、政府、报社多方受益。
总之,对于负面新闻,报道方式要恰当。如果观点正确、方法得当,那么负面新闻完全可以产生正面效果。
(作者系《武汉晚报》主任编辑;赵越系《燕都晨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