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前后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国工业革命强有力地改造了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传统,破坏了家庭成员间紧密合作的生产格局,妇女逐步接触社会,儿童过早进入工厂,早熟趋势明显,男权社会受到威胁。女性角色从“家庭天使”向“工厂能手”继而向“公平倡导者”转变。更具历史意义的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女性对公平意识和权利观念的不断苏醒。
  关键词:工业革命;家庭;工厂;角色转变
  工业革命发生前夕,女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被称为是“家庭天使”。“家庭”限定了女性活动的场所,“天使”又赋予了女性角色的道德标准,帮衬和协助男性大家长,教诲和照料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男尊女卑的家庭思想根深蒂固,女性的人生价值需要倚仗家庭来体现,自身不具备被外界关注的权利,正如当时的男女家庭分工:“男人耕地,女人守锅台。男人佩刀剑,女人掌针线。男人有头脑,女人有心地。男人发号令,女人愿听命。”[1]当时的英国是农业主导的国家,男耕女织成为了主要的生活方式,男子在外耕地,女子在家纺纱织布,照料菜园。工业革命发生前期社会承认女性的劳动能力,只是将其工作场所和交往人群做出了明确的界限。此外,女性生养和教育下一代更是她們生活的重心,当时处于英国社会下层阶级的妇女们一生大约要经历10次生产过程,其中的危险和艰辛不言而喻。不过,这段时期家庭作坊繁荣兴旺,女性的生产劳动是以家庭为单位,勤劳而又忙碌地进行着多种劳动。而这样的女性角色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们的婚恋观。女性配偶的选择即对家庭身份地位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当时的社会认为:“一个女儿最高尚的行为,就是缔结一门能使自己家庭财产进一步增加的美满婚姻,至于新郎的年龄、道德品质及知识才能则与这门亲事毫无关系。”[2]
  1860年哈格里夫斯发明出了手摇的珍妮纺织机,这也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革命发展之初,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厂并没有广泛地建立起来,这个时期的生产仍是以家庭为单位,但是又和工业革命前期的家庭式生产大相径庭,此时家庭生产棉纺织品不再是本着补贴家用的目的而是已然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基础,商人的角色越加清晰,生产中常见的情景是商人买进原材料,外包给家庭作坊,雇佣的工人则分散在各自家庭中生产,妇女作为室内工作的主要劳动力,义不容辞的进行工作。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被应用在家庭手工业中,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工厂的建立。家庭生产属于小本经营,经不起市场压价和调整,极易导致破产,于是工厂式的机器集体运作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家庭成员在家庭作坊和工厂之间力量悬殊的竞争中被迫转为雇佣工人。当然这段时期并没有出现如雨后春笋般的手工业工厂,选址相对受限,远离市区,又因为女性工人较服从管理,女工受到越来越多的厂主青睐。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欣欣向荣,18世纪英国海外殖民迅速扩张,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大工厂生产逐步推向普遍运作,就业机会的急剧增加,社会分工不断明确,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再次将英国的纺织业推向新的高度,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在1830 年时,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和工厂几乎绝对是指英国的棉纺织业。”[3]这一发明应用也使得工厂的选址更加灵活,工厂开始向人口密集区域迁移,大量女工进入工厂从事劳动,这时女工获得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4]工业革命中期,大型棉纺织厂的出现使得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挣脱了家庭的枷锁,成为主要劳动力。但实际情况是女性的生活处境十分艰辛,一方面家庭事务和工厂劳动的压力双管齐下,另一方面,女性工人在工厂中并无被尊重的人权,就基本工作环境而言,常年生活在高温湿热的工厂内,资本家的严格巡视,使得原本廉价不堪、同工不同酬的劳动力又面临新的挑战,其次女性、男性、孩童虽然在同一个工厂内劳动,但是资本家们忽视其不同的生理特点,“只有一个两性共用的厕所,男女老少一律用那个厕所,厕所就在人人能看得到的地方,男女合用。这样做有着损害羞耻心、败坏道德的倾向。”[5]在盖斯凯尔夫人著的《南方与北方》中写道“姑娘们以她们那种粗野而不是不友好的放肆态度,常常会评价她的衣服,甚至来摸摸她的围巾或是衣裳,以确定一下实际的质地。”直率却又彰显出粗鲁的工厂女工已然和脑海中的“家庭天使”的形象背道相驰了。不仅是在纺织业部门,在煤炭等行业女性的身影也频频出现,腐蚀性的物品没有管制,流行性传染病没有平静过,这一切也使得劳工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到了工业革命的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又迅速向其他行业扩展,女性劳动者面对不公平的处境开始建立妇女组织,积极响应各项妇女运动,不甘心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妇女们从家庭迈进社会,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对英国的工业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阿萨·勃里格斯著:《英国社会史》,陈叔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98.
  [2]马璎.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62.
  [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革命的年代》,王章辉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4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23:433.
  [5]E·罗伊斯顿.派克编.前引书,第51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梧桐雨》中出现了不少意象,除了贯穿全剧始终的“梧桐”,作者还选用招彩凤、青鸾鸟、树影等意象作为李杨爱情的盟证,笔者认为白朴在创作《梧桐雨》时对这些意象的利用是别出新意,有所指代。它暗示李杨爱情的发展走向,与唐明皇的凄苦之“梦”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文从李杨爱情盟证这一意象群入手,分析唐明皇之“梦”及其爱情悲剧。  关键词:盟证;爱情悲剧;暗示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
期刊
摘 要:提及西班牙人,大多数人脑海中定会首先浮现出活泼奔放、妖娆多姿的西班牙女郎形象,仿佛弗拉门戈舞中热情大胆的表现力是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印刻在西班牙女性血液中的浓烈一笔。然而,在历史上,与生活在众多天主教国家的女性一样,西班牙女性也曾长期遭到社会的忽略,生活在男权的阴影下。随着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西班牙这个曾经的欧洲霸主渐渐走向了衰落,伴随着这一衰落,西班牙的男权势力在扩张,内战胜利
期刊
摘 要:晚明社会思潮涌动,宋元话本的讲史技艺的发展,使得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进入了高潮时期,《史记》中的历史材料、文章结构以及创作思想都对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白话短篇小说;《三言》;《史记》  俗话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白话短篇小说在明代得到了高度的繁荣。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白话短篇小说是在继承前代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的受到史传文学
期刊
摘 要:假如作品是有生命的,那么它的生命来自于什么?这种对作品不断的怀疑和对作品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单个作品,而应该用大量的实践来检验。如果要得出结论,就需要把作品与作品的关系放到作品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作品。本文通过阅读《接受美学》及相关理论书籍作为理论基础,浅谈我对三种阅读中心论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我在了解他们时候所产生的一些困惑。  关键词: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接受;
期刊
摘 要:海亚姆与陶渊明这两位不同民族、时代的诗人,其诗歌主题却颇有一种惺惺相惜之同感。本文将对陶渊明与海亚姆的诗歌作主题研究,引入比较文学理论找出二者诗歌主题上的相似之处,结合两个民族的时代背景、传统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差异对两者诗歌主题同中之异的原因作出解释。  关键词:海亚姆;陶渊明;诗歌;主题研究  在世界文学史上,命运、爱情、理想等人类永恒的不同时代、民族的文学里被不同的作家所采用,每个作家在
期刊
提到香港新武侠电影就不能不提及这个神话的缔造者之一——徐克。徐克是香港地区的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凭借《英雄本色》、《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黄飞鸿(李连杰)》等片蜚声海内外,其独特的拍摄手法与风格为香港武侠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同时也见证了香港新武侠电影从鼎盛到旁落的整个过程。  一、传统武侠电影的发展  武侠文化的发展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营养,同时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元素,丰富了电影类型
期刊
摘 要:由郭靖宇导演的电视剧《大秧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大秧歌与抗战紧密相连,通过影视题材,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大秧歌表演,传播了传统的胶东秧歌。本文运用民俗传播学、民俗表演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电视剧中的“大秧歌”,以期从理论上对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保存和传播有新的启发。  关键词:胶东大秧歌;表演;传播;保存  胶东秧歌源于明代,流行于山东胶东半岛一带,不同于其他北方秧歌,它以热烈欢快、风趣
期刊
摘 要:翻译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差异与障碍从而实现交流的途径。由于英语经济新闻报道中的长句较多,并且结构复杂,所以对新闻报道中长句翻译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经济全球化》的长句翻译实践为例,通过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英语经济新闻中的长句翻译技巧,从而为有意愿提高翻译水平的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经济新闻;长句;翻译技巧  一、英语长句的翻译技巧  基于英语长句和汉语长句之间的差异, 结合实例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的一部国学力作,全面反映了梁启超先生的史学思想。整体来看,书中先论述历史的定义、意义、范围,评介中国的旧史学,谈了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最后专论史料的来源、搜集与鉴别,并阐述了怎样发现史实纵横方面的联系,最后通过附录的形式对于有些问题的探讨加以补充。纵观全书,不仅有梁先生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更多的是梁先生对人文的探索。  关键词: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人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广东粤方言地区的普通话教育的最大障碍在于语言环境,其影响在于普通话学习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以及第一语言粤语的负迁移,造成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的偏误。通过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总结了纠正学习者偏误的方法。  关键词:普通话;粤方言;语言环境  根据一九五五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可知,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