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国工业革命强有力地改造了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传统,破坏了家庭成员间紧密合作的生产格局,妇女逐步接触社会,儿童过早进入工厂,早熟趋势明显,男权社会受到威胁。女性角色从“家庭天使”向“工厂能手”继而向“公平倡导者”转变。更具历史意义的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女性对公平意识和权利观念的不断苏醒。
关键词:工业革命;家庭;工厂;角色转变
工业革命发生前夕,女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被称为是“家庭天使”。“家庭”限定了女性活动的场所,“天使”又赋予了女性角色的道德标准,帮衬和协助男性大家长,教诲和照料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男尊女卑的家庭思想根深蒂固,女性的人生价值需要倚仗家庭来体现,自身不具备被外界关注的权利,正如当时的男女家庭分工:“男人耕地,女人守锅台。男人佩刀剑,女人掌针线。男人有头脑,女人有心地。男人发号令,女人愿听命。”[1]当时的英国是农业主导的国家,男耕女织成为了主要的生活方式,男子在外耕地,女子在家纺纱织布,照料菜园。工业革命发生前期社会承认女性的劳动能力,只是将其工作场所和交往人群做出了明确的界限。此外,女性生养和教育下一代更是她們生活的重心,当时处于英国社会下层阶级的妇女们一生大约要经历10次生产过程,其中的危险和艰辛不言而喻。不过,这段时期家庭作坊繁荣兴旺,女性的生产劳动是以家庭为单位,勤劳而又忙碌地进行着多种劳动。而这样的女性角色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们的婚恋观。女性配偶的选择即对家庭身份地位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当时的社会认为:“一个女儿最高尚的行为,就是缔结一门能使自己家庭财产进一步增加的美满婚姻,至于新郎的年龄、道德品质及知识才能则与这门亲事毫无关系。”[2]
1860年哈格里夫斯发明出了手摇的珍妮纺织机,这也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革命发展之初,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厂并没有广泛地建立起来,这个时期的生产仍是以家庭为单位,但是又和工业革命前期的家庭式生产大相径庭,此时家庭生产棉纺织品不再是本着补贴家用的目的而是已然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基础,商人的角色越加清晰,生产中常见的情景是商人买进原材料,外包给家庭作坊,雇佣的工人则分散在各自家庭中生产,妇女作为室内工作的主要劳动力,义不容辞的进行工作。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被应用在家庭手工业中,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工厂的建立。家庭生产属于小本经营,经不起市场压价和调整,极易导致破产,于是工厂式的机器集体运作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家庭成员在家庭作坊和工厂之间力量悬殊的竞争中被迫转为雇佣工人。当然这段时期并没有出现如雨后春笋般的手工业工厂,选址相对受限,远离市区,又因为女性工人较服从管理,女工受到越来越多的厂主青睐。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欣欣向荣,18世纪英国海外殖民迅速扩张,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大工厂生产逐步推向普遍运作,就业机会的急剧增加,社会分工不断明确,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再次将英国的纺织业推向新的高度,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在1830 年时,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和工厂几乎绝对是指英国的棉纺织业。”[3]这一发明应用也使得工厂的选址更加灵活,工厂开始向人口密集区域迁移,大量女工进入工厂从事劳动,这时女工获得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4]工业革命中期,大型棉纺织厂的出现使得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挣脱了家庭的枷锁,成为主要劳动力。但实际情况是女性的生活处境十分艰辛,一方面家庭事务和工厂劳动的压力双管齐下,另一方面,女性工人在工厂中并无被尊重的人权,就基本工作环境而言,常年生活在高温湿热的工厂内,资本家的严格巡视,使得原本廉价不堪、同工不同酬的劳动力又面临新的挑战,其次女性、男性、孩童虽然在同一个工厂内劳动,但是资本家们忽视其不同的生理特点,“只有一个两性共用的厕所,男女老少一律用那个厕所,厕所就在人人能看得到的地方,男女合用。这样做有着损害羞耻心、败坏道德的倾向。”[5]在盖斯凯尔夫人著的《南方与北方》中写道“姑娘们以她们那种粗野而不是不友好的放肆态度,常常会评价她的衣服,甚至来摸摸她的围巾或是衣裳,以确定一下实际的质地。”直率却又彰显出粗鲁的工厂女工已然和脑海中的“家庭天使”的形象背道相驰了。不仅是在纺织业部门,在煤炭等行业女性的身影也频频出现,腐蚀性的物品没有管制,流行性传染病没有平静过,这一切也使得劳工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到了工业革命的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又迅速向其他行业扩展,女性劳动者面对不公平的处境开始建立妇女组织,积极响应各项妇女运动,不甘心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妇女们从家庭迈进社会,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对英国的工业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阿萨·勃里格斯著:《英国社会史》,陈叔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98.
[2]马璎.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62.
[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革命的年代》,王章辉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4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23:433.
[5]E·罗伊斯顿.派克编.前引书,第51页.
关键词:工业革命;家庭;工厂;角色转变
工业革命发生前夕,女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被称为是“家庭天使”。“家庭”限定了女性活动的场所,“天使”又赋予了女性角色的道德标准,帮衬和协助男性大家长,教诲和照料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男尊女卑的家庭思想根深蒂固,女性的人生价值需要倚仗家庭来体现,自身不具备被外界关注的权利,正如当时的男女家庭分工:“男人耕地,女人守锅台。男人佩刀剑,女人掌针线。男人有头脑,女人有心地。男人发号令,女人愿听命。”[1]当时的英国是农业主导的国家,男耕女织成为了主要的生活方式,男子在外耕地,女子在家纺纱织布,照料菜园。工业革命发生前期社会承认女性的劳动能力,只是将其工作场所和交往人群做出了明确的界限。此外,女性生养和教育下一代更是她們生活的重心,当时处于英国社会下层阶级的妇女们一生大约要经历10次生产过程,其中的危险和艰辛不言而喻。不过,这段时期家庭作坊繁荣兴旺,女性的生产劳动是以家庭为单位,勤劳而又忙碌地进行着多种劳动。而这样的女性角色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们的婚恋观。女性配偶的选择即对家庭身份地位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当时的社会认为:“一个女儿最高尚的行为,就是缔结一门能使自己家庭财产进一步增加的美满婚姻,至于新郎的年龄、道德品质及知识才能则与这门亲事毫无关系。”[2]
1860年哈格里夫斯发明出了手摇的珍妮纺织机,这也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革命发展之初,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厂并没有广泛地建立起来,这个时期的生产仍是以家庭为单位,但是又和工业革命前期的家庭式生产大相径庭,此时家庭生产棉纺织品不再是本着补贴家用的目的而是已然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基础,商人的角色越加清晰,生产中常见的情景是商人买进原材料,外包给家庭作坊,雇佣的工人则分散在各自家庭中生产,妇女作为室内工作的主要劳动力,义不容辞的进行工作。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被应用在家庭手工业中,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工厂的建立。家庭生产属于小本经营,经不起市场压价和调整,极易导致破产,于是工厂式的机器集体运作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家庭成员在家庭作坊和工厂之间力量悬殊的竞争中被迫转为雇佣工人。当然这段时期并没有出现如雨后春笋般的手工业工厂,选址相对受限,远离市区,又因为女性工人较服从管理,女工受到越来越多的厂主青睐。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欣欣向荣,18世纪英国海外殖民迅速扩张,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大工厂生产逐步推向普遍运作,就业机会的急剧增加,社会分工不断明确,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再次将英国的纺织业推向新的高度,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在1830 年时,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和工厂几乎绝对是指英国的棉纺织业。”[3]这一发明应用也使得工厂的选址更加灵活,工厂开始向人口密集区域迁移,大量女工进入工厂从事劳动,这时女工获得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4]工业革命中期,大型棉纺织厂的出现使得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挣脱了家庭的枷锁,成为主要劳动力。但实际情况是女性的生活处境十分艰辛,一方面家庭事务和工厂劳动的压力双管齐下,另一方面,女性工人在工厂中并无被尊重的人权,就基本工作环境而言,常年生活在高温湿热的工厂内,资本家的严格巡视,使得原本廉价不堪、同工不同酬的劳动力又面临新的挑战,其次女性、男性、孩童虽然在同一个工厂内劳动,但是资本家们忽视其不同的生理特点,“只有一个两性共用的厕所,男女老少一律用那个厕所,厕所就在人人能看得到的地方,男女合用。这样做有着损害羞耻心、败坏道德的倾向。”[5]在盖斯凯尔夫人著的《南方与北方》中写道“姑娘们以她们那种粗野而不是不友好的放肆态度,常常会评价她的衣服,甚至来摸摸她的围巾或是衣裳,以确定一下实际的质地。”直率却又彰显出粗鲁的工厂女工已然和脑海中的“家庭天使”的形象背道相驰了。不仅是在纺织业部门,在煤炭等行业女性的身影也频频出现,腐蚀性的物品没有管制,流行性传染病没有平静过,这一切也使得劳工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到了工业革命的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又迅速向其他行业扩展,女性劳动者面对不公平的处境开始建立妇女组织,积极响应各项妇女运动,不甘心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妇女们从家庭迈进社会,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对英国的工业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阿萨·勃里格斯著:《英国社会史》,陈叔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98.
[2]马璎.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62.
[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革命的年代》,王章辉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4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23:433.
[5]E·罗伊斯顿.派克编.前引书,第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