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假如作品是有生命的,那么它的生命来自于什么?这种对作品不断的怀疑和对作品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单个作品,而应该用大量的实践来检验。如果要得出结论,就需要把作品与作品的关系放到作品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作品。本文通过阅读《接受美学》及相关理论书籍作为理论基础,浅谈我对三种阅读中心论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我在了解他们时候所产生的一些困惑。
关键词: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接受;联系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有它所偏重的方向。而在每一次理论的变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批评流派与学术观点;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独成一家的体系。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经历了以作者原意为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以作品的本文自身为根本依据的本文中心论和以读者的创造性理解为主要根源的读者中心论的三个阶段,称为“3R”理论。在这样的前提影响下,我们对各种文章的理解也变得多元化。
考卡西对于马克思有关古典艺术的片段论述:“作品只要有影响,就能生存。包含在一部作品的影响之中的是在作品的消费中以及在作品自身中完成的东西。与作品一同产生的是作品的表达,……作品能够成为作品,并作为作品存在,原因在于作品需要解释,他需要在不同的意义中存在。
艺术作品的本质不仅仅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或者再现出来的东西,而是它的影响。而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解三种阅读中心论。
假如作品是有生命的,那么它的生命来自于什么?是作品自身还是作品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这种对作品产生不断的怀疑和对作品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单个作品,而应该用大量的实践来检验。如果要得出结论,就需要把作品与作品的关系放到作品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作品,那么它的意义和灵魂就是它具有生命的表现。
西方传统艺术理论认为,作者的原意决定了作品的意义。这是早期被大众所认同的,也是大众思考的惯性。这种惯性在无形中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个认识:作品中本身具有可以独立于理解之外、先于理解之前存在的意义。这就好比自然界可视的东西只要你通过一定的方式就可以触碰。这样很容易让人们理解为:作者原意=作品的意义=读者挖掘的意义。
在接受美学一书中,有观点: “只有无思想才可能是客观的”。因为“在这里”,“事实”看起来似乎是被单纯地,孤零零地、“客观地”自己表现出来,实际上,没有叙述者,事实就毫无声息,叙述者使他们表现出来了。
这是多罗森所揭示的浪漫的历史主义幻象的结果。遵循这一原则:历史学家必须使自我消失,而让历史自己叙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不足以表示新的历史叙述体的诗学的特点。
伏狄卡的接受理论与方法论原则紧密相连,以至于被文学大众合法化的作品的具体体现——它自身能变成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与仅仅是主观形式的具体显现区别开来,因为它尚未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进入流行的传统之中,“认识的对象不可能囊括所有读者个别态度的具体显现,而只有那些表现了作品的结构与流行化的、有效的标准结构之间对抗的具体化,才能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
作品的意义分裂是必然的,作品意义分两种,一种是作者的原意,一种是文章所衍生的意义。但是,意义分两种也只是说明作品的意义具有多样性。但是在这种多样性的情况下,谁可以决定哪一种是最能表现原意的的意义?哪一种又是衍生的?又是怎么判断的呢?
人们将着眼点从研究作者——作品转向研究作品——读者,这一转移或许在维克多。舍克洛夫斯基(Viktoo Shklovskii)的早期著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向亚历山大。波泰尼恩的格言“艺术是形象思维”发难中,他几乎是直接求助于感觉的。
任何理论都是有正反两方面的,而它们之间有一条“3.8“线来区分它们。
按斯宾诺莎的说法:一切规定都是否定。获得就是失去。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总是在争论到底是作者中心重要、作品中心论重要、还是读者中心论重要,我们把他们看成了独立的一部分,当成了绝缘体。但是这三种理论既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一部分,也有相互联系的部分。正是这互相联系的部分才是能让每一部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相互吸引寻找自身不足、互补。作者中心论注重突出作者;作品中心论突出作品;读者中心论突出读者。三者都是传统美学学科范式下的“独白”,它们互相排斥,惟我独尊,都以否认自身理论的局限性为前提。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说,一样的米饲百样的人。其实就和现在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理解,作品也不会只有一种解释,她又有千万种解释,取决于看它的千万个人。读者中心论的的局限性在于读者本身的局限性,读者的审美经验千差万别,审美水平参差不齐。
总结:
在现代艺术理论中,强调“对话”。即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对话,任何其中之一都无法取代任何一方。就像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只是说在某一时期其中一方占主导地位,但是判定这种主导也是在另外两者的对比下形成的。
所以,只有三者之间相互共存互补才能体现各自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聯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周宁 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
[3]朱立元.作者中心论的兴起与衰落——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关键词: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接受;联系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有它所偏重的方向。而在每一次理论的变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批评流派与学术观点;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独成一家的体系。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经历了以作者原意为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以作品的本文自身为根本依据的本文中心论和以读者的创造性理解为主要根源的读者中心论的三个阶段,称为“3R”理论。在这样的前提影响下,我们对各种文章的理解也变得多元化。
考卡西对于马克思有关古典艺术的片段论述:“作品只要有影响,就能生存。包含在一部作品的影响之中的是在作品的消费中以及在作品自身中完成的东西。与作品一同产生的是作品的表达,……作品能够成为作品,并作为作品存在,原因在于作品需要解释,他需要在不同的意义中存在。
艺术作品的本质不仅仅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或者再现出来的东西,而是它的影响。而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解三种阅读中心论。
假如作品是有生命的,那么它的生命来自于什么?是作品自身还是作品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这种对作品产生不断的怀疑和对作品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单个作品,而应该用大量的实践来检验。如果要得出结论,就需要把作品与作品的关系放到作品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作品,那么它的意义和灵魂就是它具有生命的表现。
西方传统艺术理论认为,作者的原意决定了作品的意义。这是早期被大众所认同的,也是大众思考的惯性。这种惯性在无形中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个认识:作品中本身具有可以独立于理解之外、先于理解之前存在的意义。这就好比自然界可视的东西只要你通过一定的方式就可以触碰。这样很容易让人们理解为:作者原意=作品的意义=读者挖掘的意义。
在接受美学一书中,有观点: “只有无思想才可能是客观的”。因为“在这里”,“事实”看起来似乎是被单纯地,孤零零地、“客观地”自己表现出来,实际上,没有叙述者,事实就毫无声息,叙述者使他们表现出来了。
这是多罗森所揭示的浪漫的历史主义幻象的结果。遵循这一原则:历史学家必须使自我消失,而让历史自己叙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不足以表示新的历史叙述体的诗学的特点。
伏狄卡的接受理论与方法论原则紧密相连,以至于被文学大众合法化的作品的具体体现——它自身能变成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与仅仅是主观形式的具体显现区别开来,因为它尚未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进入流行的传统之中,“认识的对象不可能囊括所有读者个别态度的具体显现,而只有那些表现了作品的结构与流行化的、有效的标准结构之间对抗的具体化,才能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
作品的意义分裂是必然的,作品意义分两种,一种是作者的原意,一种是文章所衍生的意义。但是,意义分两种也只是说明作品的意义具有多样性。但是在这种多样性的情况下,谁可以决定哪一种是最能表现原意的的意义?哪一种又是衍生的?又是怎么判断的呢?
人们将着眼点从研究作者——作品转向研究作品——读者,这一转移或许在维克多。舍克洛夫斯基(Viktoo Shklovskii)的早期著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向亚历山大。波泰尼恩的格言“艺术是形象思维”发难中,他几乎是直接求助于感觉的。
任何理论都是有正反两方面的,而它们之间有一条“3.8“线来区分它们。
按斯宾诺莎的说法:一切规定都是否定。获得就是失去。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总是在争论到底是作者中心重要、作品中心论重要、还是读者中心论重要,我们把他们看成了独立的一部分,当成了绝缘体。但是这三种理论既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一部分,也有相互联系的部分。正是这互相联系的部分才是能让每一部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相互吸引寻找自身不足、互补。作者中心论注重突出作者;作品中心论突出作品;读者中心论突出读者。三者都是传统美学学科范式下的“独白”,它们互相排斥,惟我独尊,都以否认自身理论的局限性为前提。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说,一样的米饲百样的人。其实就和现在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理解,作品也不会只有一种解释,她又有千万种解释,取决于看它的千万个人。读者中心论的的局限性在于读者本身的局限性,读者的审美经验千差万别,审美水平参差不齐。
总结:
在现代艺术理论中,强调“对话”。即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对话,任何其中之一都无法取代任何一方。就像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只是说在某一时期其中一方占主导地位,但是判定这种主导也是在另外两者的对比下形成的。
所以,只有三者之间相互共存互补才能体现各自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聯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周宁 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
[3]朱立元.作者中心论的兴起与衰落——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