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以游戏作为辅助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游戏教学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和理念,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寓教于乐,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
关键词:游戏;课堂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一些英语教师在开英语课时,一味追求教学成绩,因此,大量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英语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保持。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上公开课时,追求热闹的课堂,一节课学生都是在玩玩闹闹中度过,最后问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不知所以然。这种课堂过热的现象并不少见,归根到底,这是由于教师们在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时,对游戏的认识不够,很多教师是为了热闹、好玩而游戏,并不是让游戏为教学服务。这些现象都表明,有些英语教师对游戏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采用游戏进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而如何正确地选用游戏活动,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们教师越来越重视游戏教学,并广泛地把游戏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但是,我们发现,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游戏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游戏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为游戏而游戏,忽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有些老师片面追求活跃、热闹的课堂,一节课下来穿插了很多个游戏,学生在玩玩闹闹中度过,确实喜欢英语课堂了,但是所学的知识却少之又少。归根到底,是因为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是以游戏为目的,而不是以游戏为手段,甚至有些教师是为了取悦学生,而盲目地滥用游戏。过多的英语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热衷于游戏、表演等等,使英语课堂停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导致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 游戏的难易程度不适宜
有些老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就把游戏的形式设计得过于简单,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兴趣;反之,有些老师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游戏的操作性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规则太繁杂,太难,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完成游戏任务,打击了学生的参与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 学生参与面不广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英语课堂上,教师在示范完游戏规则后,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发指令、猜谜等,而其他學生就坐在座位上观望,没有开口训练语言的机会,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所违背。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认为在采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游戏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其任务是为教学而服务,不能本末倒置,纯粹地为玩而玩,而是要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服务。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如果开展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那么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例如,我在教授colours一课时,操练单词的时候,我设计了What’s missing?的游戏,让学生找出五种颜色里少了哪一个颜色,比赛看哪个同学最快发现,发现的同学要马上站起来大声说,每一张幻灯片都会变化缺少的单词,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操练所学的颜色单词,减低对单词学习的枯燥感。
二、 游戏难易程度要适宜,形式要多样化
游戏活动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与接受能力。年龄段不同的学生,对游戏的接受程度不同,形式要有所变化,要求也要有所变化。设计游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过于简单的游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提不起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适当地给予他们挑战,让他们更有兴趣。
此外,设计游戏的时候,还要注意游戏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多想法子,不断设计丰富多彩的新游戏,或者翻新游戏的玩法,变换花样,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和兴趣,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操练动词的时候,可以是教师说单词,学生做动作,也可以是看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单词,又或者是“大小声”找单词,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操练,使学生保持新鲜感。
三、 游戏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而不只是个别学生或教师的参与。例如在操练单词时,我们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叫“Sharp eyes”。幻灯片非常快速地出示一幅图、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然后消失,学生要马上反应过来并站起来大声说出该单词。如果只是单纯地叫几个学生进行游戏比赛,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变得十分低了,其他同学就只能坐在一旁“观望”了。如果要多叫几组学生,就会不知不觉用去10多分钟,课堂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形式。如:我们让全班的学生一看到该单词,马上站起来大声说,看谁说得快。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大大提高,在全班大范围的竞争氛围下,学生参与热情与积极性也更高。
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采用游戏教学,能把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好动、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只要我们在英语课堂中恰当地使用游戏,用游戏的魅力点亮智慧之灯,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越学越爱学、越想学,实现学海无涯“乐”作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洪子锐,惠幼莲.小学英语教学法[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安凤歧.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叶辉娜,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小学。
关键词:游戏;课堂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一些英语教师在开英语课时,一味追求教学成绩,因此,大量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英语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保持。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上公开课时,追求热闹的课堂,一节课学生都是在玩玩闹闹中度过,最后问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不知所以然。这种课堂过热的现象并不少见,归根到底,这是由于教师们在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时,对游戏的认识不够,很多教师是为了热闹、好玩而游戏,并不是让游戏为教学服务。这些现象都表明,有些英语教师对游戏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采用游戏进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而如何正确地选用游戏活动,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们教师越来越重视游戏教学,并广泛地把游戏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但是,我们发现,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游戏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游戏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为游戏而游戏,忽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有些老师片面追求活跃、热闹的课堂,一节课下来穿插了很多个游戏,学生在玩玩闹闹中度过,确实喜欢英语课堂了,但是所学的知识却少之又少。归根到底,是因为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是以游戏为目的,而不是以游戏为手段,甚至有些教师是为了取悦学生,而盲目地滥用游戏。过多的英语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热衷于游戏、表演等等,使英语课堂停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导致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 游戏的难易程度不适宜
有些老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就把游戏的形式设计得过于简单,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兴趣;反之,有些老师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游戏的操作性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规则太繁杂,太难,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完成游戏任务,打击了学生的参与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 学生参与面不广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英语课堂上,教师在示范完游戏规则后,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发指令、猜谜等,而其他學生就坐在座位上观望,没有开口训练语言的机会,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所违背。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认为在采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游戏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其任务是为教学而服务,不能本末倒置,纯粹地为玩而玩,而是要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服务。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如果开展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那么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例如,我在教授colours一课时,操练单词的时候,我设计了What’s missing?的游戏,让学生找出五种颜色里少了哪一个颜色,比赛看哪个同学最快发现,发现的同学要马上站起来大声说,每一张幻灯片都会变化缺少的单词,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操练所学的颜色单词,减低对单词学习的枯燥感。
二、 游戏难易程度要适宜,形式要多样化
游戏活动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与接受能力。年龄段不同的学生,对游戏的接受程度不同,形式要有所变化,要求也要有所变化。设计游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过于简单的游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提不起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适当地给予他们挑战,让他们更有兴趣。
此外,设计游戏的时候,还要注意游戏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多想法子,不断设计丰富多彩的新游戏,或者翻新游戏的玩法,变换花样,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和兴趣,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操练动词的时候,可以是教师说单词,学生做动作,也可以是看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单词,又或者是“大小声”找单词,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操练,使学生保持新鲜感。
三、 游戏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而不只是个别学生或教师的参与。例如在操练单词时,我们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叫“Sharp eyes”。幻灯片非常快速地出示一幅图、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然后消失,学生要马上反应过来并站起来大声说出该单词。如果只是单纯地叫几个学生进行游戏比赛,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变得十分低了,其他同学就只能坐在一旁“观望”了。如果要多叫几组学生,就会不知不觉用去10多分钟,课堂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形式。如:我们让全班的学生一看到该单词,马上站起来大声说,看谁说得快。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大大提高,在全班大范围的竞争氛围下,学生参与热情与积极性也更高。
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采用游戏教学,能把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好动、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只要我们在英语课堂中恰当地使用游戏,用游戏的魅力点亮智慧之灯,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越学越爱学、越想学,实现学海无涯“乐”作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洪子锐,惠幼莲.小学英语教学法[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安凤歧.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叶辉娜,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