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习俗的影响必将改变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层面的观念,正考验着他们的信息判别和道德认知能力。大学生群体具有接受能力强、价值观正在成型、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自控能力弱、伦理道德约束不力等特点,他们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暴露了一些明显的人格缺陷。高校要确立网络社会道德的主导性价值体系,社会要发挥和强化在伦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大学生要建设好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在控制机制,以优化其网络道德人格。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人格缺陷;
优化互联网以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正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网络虚拟空间这一独特的平台上,诞生了诸如网络论政、网络监督、网络宣传、网络评判、网络互动等新型网络政治参与方式。网络的自由、开放、虚拟、隐匿等特征,既有利于大学生自由地表达政治观点,又对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的影响日益扩大,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习俗的影响必将改变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层面的观念。
一、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的人格缺陷表现
网络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殷实、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这些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时表现更为明显。
(一)网络价值观模糊
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进行认识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而网络价值观则是人们对于网络上的事物和现象与满足其需要进行评价所持的观点。不少大学生认为网络是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的、可以标新立异的领地,他们抛弃了现实价值评判尺度,又未确立网络社会的行为价值评价标准,甚至盲目信奉一些伦理价值,如个别大学生热衷于“黑客”伦理,以破坏性的冒险为乐趣,以隐蔽侵袭为创新等。当前的信息泛滥、鱼龙混杂,尤其是充满暴力和黄色内容的垃圾信息严重腐朽着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大学生。另外,在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人们的交流影响下,大学生特有的反叛心理会使他们对传统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带来新的思考、新的迷茫和新的选择。
(二)网络责任感缺失
责任居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缺失表现包括食言失信、使用网络不文明语言、恶意欺骗甚至涉足违法行为等。如果说现实社会存在匿名现象的话,那么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则存在一种普遍的匿名现象,其用意就是为了逃避现实社会的责任和挑战。因为有匿名的保护伞,犯罪就更多地有了契机。最近在四川某高校进行的“互联网与我们”的调查显示,参加调查人数261人,竟有83人选择了”“红客是网络上的技术高手,是有个性的人”。在回答“想成为一名红客吗”时,有109人选择想做一名“技术派黑客”,53人选择“不妨试一试”,16人选择想做一名“破坏性黑客”。[1]甚至有的学生还制造电脑病毒,著名的“CIH”病毒就是台湾大学生陈盈豪的“玩笑”之举。这些情况表明,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不是趋强而是趋弱。
(三)多重化角色冲突
这种冲突一方面表现在网络内外大学生的角色变化,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遵守道德规则的模范,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是或热衷于扮演“光明破坏神”的角色,经常处于这种矛盾冲突较大的角色变换之中,会导致自控力削弱,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冲突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网络内大学生自我多角色转换失控,不少大学生认为网络空间的环境更容易控制,在政治参与时自我表达更充分,所以他们随心所欲地变换、穿梭于正义与邪恶、游戏与真实之间,由于大学生一旦沉溺于这种角色变换和受激励的错觉刺激之中,他们就不能丧失分辨政治参与生活的真实与网络本身虚拟的能力,无法把握多重角色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冲突,从而产生人格异化。
(四)道德人格的扭曲
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是人类步入网络化时代必须同时面临的两个迥异的生存空间。在网络社会,我们要保持健全人格就必须处理协调好网络生存与物理生存的关系。如果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社会现实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就必将会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形成,使人格发生扭曲,有的造成双重人格的严重分离,有的则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生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黎艾教授指出:“我们已从一个每天和许多不同的人相互往来的世界迈向一个功能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
大。”[2]心理学家克劳特主持的一项调查也表明, 经常使用因特网及电子邮件的调查对象与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 孤独感加剧, 电脑使用得越多, 孤独感和压抑感便越强。[3]台湾多位学者对全台湾2000多位大学生作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许多学生患有“网络上瘾综合症”,这种人长期沉溺在电脑世界,就会失去与现实交往的能力,甚至有的还会患上网络心理障碍狂暴症,将对其良好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人格优化的“三维一体”模式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和严肃地正视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中的人格,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以及网络社会的有序运作,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是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人格的主要场所
高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高校通过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不仅仅是让大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还在于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网络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了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目标,但相应的教学内容、教育课程和教材都没有体现。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应充分发挥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主动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高校可将信息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设,并关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网络规则、信息安全、隐私权、知识产权和信息犯罪等方面的问题。高校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而且要加强教师的道德文化修养。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网络政治参与道德行为,实现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
其次,并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高校教育是对大学生的网上动机、网络观念、网络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高校应主动牢固占领网下、网上两块教育阵地,优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因此,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大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模式,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高校还要利用党团组织,发挥优势,主动出击,拓宽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形式,将党团建设工作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增强党团组织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党团组织在网络舆论导向、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中占据主导位置。
最后,高校要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的人格培育离不开网络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为网络道德人格的养成提供广阔的天地,也对网络政治参与伦理的人格培育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提高大学生欣赏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和文化品味,增强自身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抵御外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二)发挥社会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社会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切实可行的网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鼓励和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观念。针对网络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难题,要优化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环境,建设一个的文明的网络社会,发挥社会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社会要加强人们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观。要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依靠网络本身加强网络文明的宣传,使人们树立“网络良心”,从而能够自觉维护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不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藏性就可以随意地进行欺骗和不负责任地发布各种虚假、不良内容的信息,达到自律律他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大学生已成为网民的主体,而且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使之最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现象的侵害,因此,这种网络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要注意努力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和道德意识。
2、社会要加强网络政治参与伦理规范的建设。因为网络与现实世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因此网络中的道德建设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也应与现实社会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计算机伦理规范建设的有益经验。信息网络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全面制定各种计算机伦理规范的进程。2001 年1 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文化部等有关部门向社会正式推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号召广大青少年加强道德自律: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加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于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世界。随着200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的正式签定和公布,这都对我国互联网的网络道德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社会要将道德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相结合,约束引导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行为。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还很不成熟,这就决定了不能仅仅依靠道德规范这一唯一手段完成网络文明的建设工作,还必须全面着手,依靠道德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想结合来解决网络中出现的道德问题。比如,道德与法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中依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虽是虚拟社会的道德,但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道德,服务于传统道德,利用传统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网络道德的生成和运行机制,建设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保持一致、和谐。
(三)帮助大学生建立网络政治参与“自律”机制
康德认为:“任何外部立法无法使得任何人接受一种特定的意图,或者能够决定他去追求某种宗旨,因为这种决定或追求取决于一种内在的条件或者他心灵自身的活动”,[4]指的是道德人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核心价值,强调“自我内省”是这项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但在网络社会中建立有效的网络社会控制机制很不容易,尤其是建立完善的外在控制机制更难,因此着眼于内在控制机制的建设,促进和强化道德生活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当今的现实意义更大。如果缺乏自律精神,外在的网络道德规范就不会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方向。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人格的形成是大学生内心深处吐故纳新的过程,自我教育能充分调动他们的道德生活主体意识,陶冶他们的网络道德情操,揭示、体验数字符号背后真切的人际关系,锻炼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有效地在网上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和培养面对道德困境时提出新行为准则的能力和勇气,树立坚定的网络道德信念,并依靠这个精神支柱巩固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习惯。所以,大学生关键要在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约束之下将外在规范和约束内化为指导其自身实践的坚定信念,履行道德责任,规范道德行为,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网络政治参与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史婷婷. 和谐网络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EB/OL].http://xcb.sdut.edu.cn/html/871.html. 2009-10-19
[2]肖真. 网络使人际关系淡漠[N]. 光明日报. 2010-3-10.
[3]张小明. 网络迷小心“网络中毒症”[N]. 科学时报.2000-3-12.
[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编号11C3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人格缺陷;
优化互联网以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正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网络虚拟空间这一独特的平台上,诞生了诸如网络论政、网络监督、网络宣传、网络评判、网络互动等新型网络政治参与方式。网络的自由、开放、虚拟、隐匿等特征,既有利于大学生自由地表达政治观点,又对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的影响日益扩大,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习俗的影响必将改变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层面的观念。
一、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的人格缺陷表现
网络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殷实、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这些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时表现更为明显。
(一)网络价值观模糊
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进行认识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而网络价值观则是人们对于网络上的事物和现象与满足其需要进行评价所持的观点。不少大学生认为网络是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的、可以标新立异的领地,他们抛弃了现实价值评判尺度,又未确立网络社会的行为价值评价标准,甚至盲目信奉一些伦理价值,如个别大学生热衷于“黑客”伦理,以破坏性的冒险为乐趣,以隐蔽侵袭为创新等。当前的信息泛滥、鱼龙混杂,尤其是充满暴力和黄色内容的垃圾信息严重腐朽着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大学生。另外,在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人们的交流影响下,大学生特有的反叛心理会使他们对传统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带来新的思考、新的迷茫和新的选择。
(二)网络责任感缺失
责任居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缺失表现包括食言失信、使用网络不文明语言、恶意欺骗甚至涉足违法行为等。如果说现实社会存在匿名现象的话,那么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则存在一种普遍的匿名现象,其用意就是为了逃避现实社会的责任和挑战。因为有匿名的保护伞,犯罪就更多地有了契机。最近在四川某高校进行的“互联网与我们”的调查显示,参加调查人数261人,竟有83人选择了”“红客是网络上的技术高手,是有个性的人”。在回答“想成为一名红客吗”时,有109人选择想做一名“技术派黑客”,53人选择“不妨试一试”,16人选择想做一名“破坏性黑客”。[1]甚至有的学生还制造电脑病毒,著名的“CIH”病毒就是台湾大学生陈盈豪的“玩笑”之举。这些情况表明,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不是趋强而是趋弱。
(三)多重化角色冲突
这种冲突一方面表现在网络内外大学生的角色变化,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遵守道德规则的模范,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是或热衷于扮演“光明破坏神”的角色,经常处于这种矛盾冲突较大的角色变换之中,会导致自控力削弱,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冲突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网络内大学生自我多角色转换失控,不少大学生认为网络空间的环境更容易控制,在政治参与时自我表达更充分,所以他们随心所欲地变换、穿梭于正义与邪恶、游戏与真实之间,由于大学生一旦沉溺于这种角色变换和受激励的错觉刺激之中,他们就不能丧失分辨政治参与生活的真实与网络本身虚拟的能力,无法把握多重角色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冲突,从而产生人格异化。
(四)道德人格的扭曲
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是人类步入网络化时代必须同时面临的两个迥异的生存空间。在网络社会,我们要保持健全人格就必须处理协调好网络生存与物理生存的关系。如果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社会现实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就必将会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形成,使人格发生扭曲,有的造成双重人格的严重分离,有的则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生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黎艾教授指出:“我们已从一个每天和许多不同的人相互往来的世界迈向一个功能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
大。”[2]心理学家克劳特主持的一项调查也表明, 经常使用因特网及电子邮件的调查对象与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 孤独感加剧, 电脑使用得越多, 孤独感和压抑感便越强。[3]台湾多位学者对全台湾2000多位大学生作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许多学生患有“网络上瘾综合症”,这种人长期沉溺在电脑世界,就会失去与现实交往的能力,甚至有的还会患上网络心理障碍狂暴症,将对其良好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人格优化的“三维一体”模式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和严肃地正视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中的人格,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以及网络社会的有序运作,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是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人格的主要场所
高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高校通过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不仅仅是让大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还在于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网络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了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目标,但相应的教学内容、教育课程和教材都没有体现。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应充分发挥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主动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高校可将信息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设,并关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网络规则、信息安全、隐私权、知识产权和信息犯罪等方面的问题。高校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而且要加强教师的道德文化修养。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网络政治参与道德行为,实现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
其次,并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高校教育是对大学生的网上动机、网络观念、网络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高校应主动牢固占领网下、网上两块教育阵地,优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因此,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大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模式,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高校还要利用党团组织,发挥优势,主动出击,拓宽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形式,将党团建设工作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增强党团组织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党团组织在网络舆论导向、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中占据主导位置。
最后,高校要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的人格培育离不开网络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为网络道德人格的养成提供广阔的天地,也对网络政治参与伦理的人格培育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提高大学生欣赏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和文化品味,增强自身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抵御外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二)发挥社会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社会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切实可行的网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鼓励和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观念。针对网络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难题,要优化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环境,建设一个的文明的网络社会,发挥社会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社会要加强人们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观。要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依靠网络本身加强网络文明的宣传,使人们树立“网络良心”,从而能够自觉维护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不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藏性就可以随意地进行欺骗和不负责任地发布各种虚假、不良内容的信息,达到自律律他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大学生已成为网民的主体,而且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使之最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现象的侵害,因此,这种网络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要注意努力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和道德意识。
2、社会要加强网络政治参与伦理规范的建设。因为网络与现实世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因此网络中的道德建设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也应与现实社会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计算机伦理规范建设的有益经验。信息网络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全面制定各种计算机伦理规范的进程。2001 年1 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文化部等有关部门向社会正式推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号召广大青少年加强道德自律: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加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于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世界。随着200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的正式签定和公布,这都对我国互联网的网络道德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社会要将道德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相结合,约束引导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行为。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还很不成熟,这就决定了不能仅仅依靠道德规范这一唯一手段完成网络文明的建设工作,还必须全面着手,依靠道德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想结合来解决网络中出现的道德问题。比如,道德与法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中依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网络政治参与伦理虽是虚拟社会的道德,但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道德,服务于传统道德,利用传统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网络道德的生成和运行机制,建设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保持一致、和谐。
(三)帮助大学生建立网络政治参与“自律”机制
康德认为:“任何外部立法无法使得任何人接受一种特定的意图,或者能够决定他去追求某种宗旨,因为这种决定或追求取决于一种内在的条件或者他心灵自身的活动”,[4]指的是道德人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核心价值,强调“自我内省”是这项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但在网络社会中建立有效的网络社会控制机制很不容易,尤其是建立完善的外在控制机制更难,因此着眼于内在控制机制的建设,促进和强化道德生活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当今的现实意义更大。如果缺乏自律精神,外在的网络道德规范就不会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方向。网络政治参与伦理人格的形成是大学生内心深处吐故纳新的过程,自我教育能充分调动他们的道德生活主体意识,陶冶他们的网络道德情操,揭示、体验数字符号背后真切的人际关系,锻炼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有效地在网上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和培养面对道德困境时提出新行为准则的能力和勇气,树立坚定的网络道德信念,并依靠这个精神支柱巩固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伦理道德习惯。所以,大学生关键要在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约束之下将外在规范和约束内化为指导其自身实践的坚定信念,履行道德责任,规范道德行为,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网络政治参与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史婷婷. 和谐网络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EB/OL].http://xcb.sdut.edu.cn/html/871.html. 2009-10-19
[2]肖真. 网络使人际关系淡漠[N]. 光明日报. 2010-3-10.
[3]张小明. 网络迷小心“网络中毒症”[N]. 科学时报.2000-3-12.
[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编号11C3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