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高考分数已经揭晓,伴随着新一波录取燃点的来临,高考试题的评议将被暂时搁置,但作为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这将是一个绕不开的持续热点,因为守正出新,稳中求变一直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不二法则。
据媒体报道,今年高考语文成绩“喜人”,“形勢一片大好”,这对考生而言是个利好消息。语文单科成绩对总分贡献率也是“居功至伟”,很多考生的语文分数在各科中名列前茅,从这个角度看,下一届考生势必对语文生发好感,从而亲近语文,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乐观预见的高分效应。从试题角度看,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求稳多于求变,命题人基本遵循2018年命题思路,若用一句诗来表达这种熟悉的感受,可谓“桥下春波绿,曾经照影来”。
求稳,是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整体特征。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继续立足“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继续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继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通过科学设计试题,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中国考试》)
(一)试题选材继续凸显价值引领作用
2019年高考继续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核心功能,试题继续彰显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如论述类文本阅读,选用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一文,文章甫一开篇就提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接下去作者提出的若干观点,如文艺创作者要扎根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奉献人民;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等,都引领考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又如默写题第(2)句考查李白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隐含的是攻坚克难、勇于开拓的奋斗故事,第(3)句考查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传递的是为国牺牲的自我奉献精神。再如作文题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既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全面覆盖,又彰显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也落实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向与这些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二)试题布局继续荟萃古今中外
试题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文化考古、改革创新、科技发展、个人发展等领域,丰富广博。文言文文本阅读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自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古诗阅读陈与义《题许道宁画》,可谓经典荟萃。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材料选自中国传统音乐、中欧陶瓷贸易等话题。跨越时代、国家界限的多元选材,让考生在答题同时领略文化传承、民族自信,感受当代精神,增长学识见闻。
(三)从试题设问层面,也体现出鲜明的求稳特色
1. 客观题设问命题人以守成为主,以变化为辅。
13道客观题,2019年试题保留了18年的设问角度,绝大多数沿用去年的表述方式。只有三点变化:一是整体上将实用类文本阅读提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客观题题号由7、8变为4、5;二是第4题依然考查文意理解,但范围有所变化,是对文中“指定内容”的理解,与18年第7题考查对文意的整体理解有所不同;三是语言文字运用对实词的考查,2019年考查范围有所扩大,不再拘泥于成语,题干表述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与18年题干表述“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有所不同,从词语类型看,2019年考查的词语有双音节词语、三字词语、四字词语等多种类型。
2. 试题更加突出对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的考查。
高考承载着为国选材的政治使命,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利于将来发展的关键能力。
对必备知识的考查,在2019年高考试题中有所凸显。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题,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从选项看,A项是对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所作的分析判断,B项是对论证角度及论证范围所作的分析判断,C项是对论证方法的作用所作的分析判断,D项是对文章观点所作的理解分析。作为一名高三学生,经过一年备考训练,有关论证的相关术语必须掌握,并能结合文本加以理解、辨析、判断。2019年试题回避使用新概念,未运用以往试题中出现的“论证前提”“论证背景”等生僻术语,而是回到文体原点,围绕论证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选择考生最熟悉最常用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这有利于考生在现有知识框架内进行能力角逐,而不是将时间精力放在纠缠概念上,相较而言,这种质朴本真的设问更有利于考查真实水平,实现考查目标。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是鲁迅小说《理水》,我相信很多考生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甚至由此推测读过《故事新编》的也是寥寥无几。《理水》的故事原型是大禹治水,这个故事传说可谓妇孺皆知,大禹采取的“疏导”式治水方法也广被后人称赞,考生据此可以推知鲁迅对文中“禹”这个人物在感情倾向上是欣赏的,而第8题题干中“中国的脊梁”之所言所指当然就是文中的“禹”及其随员,这是基于必备知识进行的能力迁移。试想如果不具备这个基本常识,便不能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也就不能理解题目的指向,难免犯下问与答南辕北辙的错误。
文言文文本阅读第11题,继续考查文化常识,四个词语“诸子百家、礼乐、诏令、就国”毫无陌生感,考生可以轻而易举地选出答案,选项中的错误表述“(诸子百家)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原文并未提供解答依据,考生答对或答错完全取决于日常积累的相关必备知识。翻译句子中的实词“短”“或”“稍”等,需要具备词类活用及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等最基本的学科知识才能准确解答,有的还需要结合经典例句或课文增加确信,如“或”字,可联想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翻译为“有的”;“稍”字可联想课文《黔之驴》中“稍出近之”,翻译为“逐渐”“渐渐”。 语言文字运用第17题,考查对“边缘化”“焕发”“制约”“修身养性”四个词语进行辨析、选择,解答时要借助近义词辨析的知识,依据语感、语境,这也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最必备的常识。
语文学科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包括语言积累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这些关键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体现在阅读能力、审题能力、检索信息能力以及组织答案的能力等方面。
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两个方面。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试题总字符数为9559字,较18年9174字有所增加,这要求考生阅读速度要更快。而阅读质量直接关乎答题质量。从阅读难度上看,非连续性文本和古代诗歌是被考生认为的阅读障碍最大的两类文本。今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由三则材料构成,与18年一样;字数为1271字,较18年略有减少。材料聚焦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核心话题,将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与保护技术、纸张寿命以及毛里求斯档案文件修复等三则材料组合起来,共同构成非连续性阅读文本。材料内容跨度大,试题考查要求高,客观题的解答需要筛选信息,仔细辨别;主观题的解答需要读懂文本并整合相关信息。古诗阅读第15题要求回答尾联含意,以及从中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尾联前一句“此中有佳句”容易理解,是指“画中有诗”或“画中有诗歌一般的意境”等类似意思,后一句“吟断不相关”则不容易理解,考生须结合生活经历,联想、回味个人审美体验,才能够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感受。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便说尽赞美的话,也无法与画作自身的美相契合。言外之意是画作之美难以言说。考生若能联想起陶渊明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或能受到启发,进而由彼及此,准确理解这一句的意思。第二问的回答须结合整首诗,首先要能读出“这幅画”有什么特点,其次要能概括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这幅画有怎样的特点呢?由“满眼水、苍然山,万里意、一窗间;众木、孤云”等词语可知这是一幅山水横轴,山水浩渺,天高云淡,众木含烟,暮云四起,画面境界开阔,可谓尺幅千里。于此“有我之境”当中,诗人的评价也蕴藏在字里行间:这幅画意境悠远,韵味无穷,值得再三品味,令人赏玩不已。就表现手法说,尾联直抒胸臆,考生不难读出诗人的评价,难的是用恰切的语言将这种评价准确表述出来。
审题能力即审读题干的能力,阅读题目后要能明确问什么,答什么,是否需要分析举例等等。2019年高考试题在题干设问上非常明确,但有所创新,凸显对考生审题能力的考查。如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题干采用长单句形式,紧缩后提取主干,为“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分析什么事情的原因呢?逐层添加修饰成分,依次为:受损原因——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这样审读,审题必定不会出错,但事实上有的考生未能做到这一点,他回答的是修复原因而非文件受损的原因。由此可见,部分考生审题能力还非常薄弱。再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题干采用文本互证方式,引用鲁迅同期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一段话,要求回答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很明显,题干问的是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答案应该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以及“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角度考虑,题干指向是具体的,指令也是明确的,只是因为表述偏长,有些考生就混乱了,不知道题干在问什么,自己应该答什么,完全不答手法,偏偏回答事例,或者对人物形象作概括分析,还有的当作探究题回答,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更有甚者完全不明白“中国的脊梁”所指为何人,将油汗官员、白胡须花胡须的官员、水利局的同事、激愤的青年通通都视作“脊梁”,诸如此类的错误造成严重失分。其实题干用心良苦,意在帮助考生理解文中“禹”及其随员的精神品质,并将其升华为“中国的脊梁”,遗憾的是考生并不懂,这其实正是一种审题能力的欠缺。
检索信息的能力,是指根据答题或理解的需要,从阅读材料中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能力。2019年高考试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准确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对应试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语言知识运用第21题。第6题要求考生分析文件受损的原因,考生须首先找到原因是什么,然后加以分析。由题干看,该题不需要综合全部文本内容回答,只须依据材料三第一段就可以检索到相关信息,“气候湿热多雨”“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严重酸化”三句话分别从地理环境、形成年代、文件载体等角度说明了毛里求斯拟修复文件受损的原因,考生只要准确找到这几句话,阐释清楚这些内容与文件受损的内在关系,就能获得满分。比如“① 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② 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年代久远;③ 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导致文件受损严重。”反之,考生未能找到准确信息,或随意摘抄原文,如“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则无法与题干自然衔接,也构不成因果关系。这种情况是由于考生对文本内容一知半解,不能有效检索文本信息所致。第21题是一道压缩语段题,要求“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原文168字,要求压缩至50字以内,需要减少至少三分之二的文字量,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首先考生要明白压缩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是题干指令,“主要意思”是明确要求,也就是用50字把语段的主要意思表述出来;第二,是文本特点,该语段是一则新闻,按文体特点,新闻事实是最主要的信息,而构成事实的有六要素,六要素中更为重要者,当属人物、事件及结果三要素;第三是文本思路,该语段采取“先破后立”的思路,先提出话题,然后就话题的相关内容做介绍,最后得出结论,而结论一定是主要意思之一。考生在作答时,应该首先圈画出属于主要意思的现成结论(或信息),所谓现成结论即可直接引用作为答案的语句,语句意思越明确越好,比如“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两处。其次要整合与主要意思最密切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比较分散,而且多数不能单独表达完整意思,比如“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一句,“这”依据语境指代上文的考古结果,“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则表意不夠明确,需要整合首句“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的意思加以概括,说成“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提前到唐宋”等意思;最后,限于字数要求,还要进行取舍,考生还需要明白的是,压缩的应该是字数而非语意,言简意赅,字数少而语意完备,是压缩题解答的关键。对新闻事实“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则须略说,用一句话概括“整理研究西班牙出土的中国唐宋陶瓷片表明”,如果字数超出要求,则须进一步压缩,因为新闻事实与新闻结论相比较结论更重要。因此本题可答为:中英联合考古研究发现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这表明“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包括标点在内共47字。 组织答案的能力,是指考生经思索后将自己确信的答案书写在答卷上,文字表述清晰、简明、通顺,严密、符合逻辑。高考试题几乎所有的主观题都在考查考生这项能力,名句默写题也不例外。就现代文阅读而言,每道主观题赋分6分,答案一般含三个要点,每个要点赋分2分。所谓要点,通常可以理解为解答角度或方面,一般不重复。如上述第6题,就要求考生分别从地理环境、形成年代、载体现状等不同角度回答毛里求斯档案文件受损的原因,如果考生只围绕一点,如纸张如何易碎,烟黑墨水如何增加酸性等信息回答,得分最多不超过2分。第8题,要求回答“如何具体塑造”中国的脊梁,考生应从形象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对比描写等三个不同角度思考,每个角度还要举出相应的例子进行准确分析。第9题,要求考生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基本特征。题干指向两个回答角度,考生应该遵循题干指令思考“故事”与“新编”在本文中各自所指,并用概括性语言加以阐释,此外作为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故事新编”的整体效果、创作意图也应该属于本文的特征之一,毕竟“故事新编”既非“故事”又非“新编”,而是将二者有机融合新生成的兼容性文体,这一点题干第一句已经做出暗示,回答为:① 本文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作者采用新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的使用,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 本文以故事为内容,以新编为手法,對“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关照,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以上是在构思层面组织答案,下一步是表达层面,而表达层面组织答案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得分,有些考生的回答要点齐全但分数依然不高,往往就是因为书面表达混乱,缺乏条理,逻辑性差。下面以第8题为例说明组织答案能力高低的差异。
回答示例1:① 通过对话的形式塑造。本文多采用人物之间的对话,在禹与那些官员之间的对话,字里行间透露他的意愿,想要帮助百姓渡过难关。② 通过一些幽默的词语,实则讽刺那些官员,从而衬托禹的形象特点。
回答示例2:从动作、外貌描写上塑造,写禹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粗手粗脚的莽汉形象以及禹伸开两脚而不穿袜子可以看出。
回答示例3:① 通过对比的手法,塑造了禹为民请命的“中国的脊梁”的形象。通过禹与大员们的对比,大员是“胖而流油汗”,禹是“面貌黑瘦”,这两者对比,突出了禹为民请命。② 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禹埋头苦干与拼命硬干。文中禹面貌黑瘦,脚底满是栗子一般的老茧,可见其实干与苦干。③ 通过语言描写。通过禹与大员们对话,塑造了禹为人民利益而做事,舍身求法的“中国脊梁”。大员为了劝诫禹说改故法不孝,禹却不在意,非“导”不可,生动体现了他视人民利益为优先的大将风范。
对比三种回答,优劣高下昭然可判。示例1虽有分点,实则一个角度,对话和语言都属于塑造人物的语言描写手法,因此分点不合理,答题角度单一;第②点说到运用幽默的词语讽刺官员从而衬托禹的形象,这种说法毫无逻辑,讽刺官员为什么能衬托禹?衬托禹的什么呢?是品格、事迹、行为还是形象?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能得分。示例2缺乏分点答题意识,隐性失分不可避免;手法判断虽然准确,但结合文本举例、分析完全不合理,“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粗手粗脚的莽汉形象”就能看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吗?如果加以分析——因为考察辛苦、到处征询百姓意见导致他们奔波、困顿得像个乞丐,才能表明他们是为民请命的“脊梁”,可见分析不可少。同样的,“大禹伸开两脚而不穿袜子”,此处动作描写也无法体现“脊梁”形象,如此回答可谓简单粗暴,显示出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低下。示例3要点清晰,表达连贯,观点与文本之间形成诠释解说关系,逻辑严密,语言组织能力强,答题习惯好,可作满分示范。
3. 将考查目标与新课程标准对接,释放出关联考查的方向信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将语文的本质观从学科层面进一步推进到课程层面:不仅关注用什么培养人,更关注怎样培养人;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育人价值角度讨论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不只涉及学科知识层面,更涉及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蔡可)。作为引领教学的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其内容及要求渗透了本轮修订的课程标准的思想,并较为明确的释放出关联考查的信号。2019年古诗文阅读第14-15题,考查对一首题画诗进行阅读与鉴赏,考生透过诗句,运用联想想象,既能够感知到画作的内容、境界、艺术技巧,还能感知诗人欣赏、评价这幅画的角度与态度。诗歌文本既传递出诗人的观画感受,又教导了考生如何欣赏一幅山水画;考生在阅读与解答问题的同时被唤起美感体验,感受到美的熏陶,这是对课程标准“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基本理念的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第17-19题阅读语段是对中国传统音乐领域古琴艺术的介绍,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落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要求考生从文本内容出发,延展到相关人物形象的群像,欣赏其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技巧;第9题要求考生从单篇出发,延展到整部文集,探究其文体特征,梳理其艺术框架,通过举一反三形成群文阅读的方法,并领会小说的主旨与内涵。这两道题含有课程标准课程关于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此外,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内容包括“社会交往类”“新闻传媒类”“知识型读物类”等类型,2019年高考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20-21题,阅读材料分别是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压力与肥胖、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等知识类、新闻类内容,可视为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课程标准在实际学习和考试中的指导作用的体现。 4. 重视情境设置,考查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文化多样性。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就是考查考生在给定的情境中进行写作的能力。所谓给定的情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背景情境(或曰材料情境);二是文章情境,包含读者对象、文体特征、创作由头、核心观点、具体要求等要素,也可称为达成写作任务的相关驱动。材料情境是指试题第一、二段内容,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劳动是财富与幸福的源泉,二是热爱劳动是我国的优秀传统,三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不愿意劳动,对第三层意思,材料又详细列举了同学中存在的四种言论表现,对不愿意劳动的原因进一步进行解说,并指出这种现象引起人们深思。综观所给材料,依次从劳动的作用、劳动的传统、对劳动的错误态度及观念等角度创设有关劳动的背景情境,考生写作时须关照情境,即必须围绕“劳动”这一核心话题进行构思、立意,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对劳动态度及观念的反思上。文章情境是指第三段内容,试题要求考生面对复兴中学的学生(读者对象)写一篇演讲稿(文体选择),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创作由头、核心观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具体要求)。综合这两种情境,并具体落实相关写作要求,考生才能在核心话题“劳动”的边界内,运用指定的文体表达自己对于核心观点“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阐述,并于行文中提出参与劳动的具体做法、建议,从而完成写作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试题对于演讲稿的文体要求,“这个亮点太亮了,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巨大突破”(孙绍振),意在考查考生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就站在复兴中学的礼堂,正在面对同龄人进行演讲,该说什么话,该以怎样的语气说话,该怎样调动气氛,营造氛围增加现场感等在演讲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要求考生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
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要求考生学会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2019年高考试题的作文材料在背景情境中,提供了四种现今中学生对待劳动的看法及态度,无论是学习忙,劳动太占时间;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劳动又苦又累可以花钱让别人代劳等言论还是各种不尊重劳动的行为表现,都需要考生进行思考、加以辨别并作出回应,这一过程需要运用全面思维、批判思维与实证推理等理性思维方式。比如对于主张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劳动的观点,还需结合生活实际,援引生活常识与切身体验阐释科技进步与劳动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实证说理。此外,对四种观点及表现的批判与反驳也要关照并依据材料所显示出来的倾向,即命题人的观点导向,考生立意要与材料整体立意并向而行。准确把握命题人意图,是考生具有高超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的体现。
总之,2019年高考作文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通过设计典型任务,让考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复杂的写作任务,从而全面考查考生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2019年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在2017年调整、2018年定型的基础上稳中有变,“稳”是主要特征,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稳”在试卷结构、各题赋分、选材兼顾古今中外名家经典、阅读内容并蓄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考查以体现语文核心素养为方向;“变”是辅助特征,“变”在试题顺序更加合理,更注重从考生个人体验出发,在具体情境中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挥高考引导教学、引领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导向功能。面对曾经照影的“桥下春波”,我们要继续漫溯,发现更多更深处的影子,通过深入研究2019年高考试题觅得备考方略,毕竟“桥下春波”年年绿,“曾经照影”有千殊。在此,为帮助大家提高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有效性,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掌握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
何谓必备知识?何谓关键能力?依我之见,凡《考试说明》所提及的知识都是必备知识,所要求的能力都是关键能力。比如文体基本特征,在論述类文本是说理性和逻辑性;在实用类文本是真实性和实用性;在文学类文本是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在文言文就是常见实词词义、常见虚词用法、常见特殊句式、常见文化常识;在古代诗歌就是常见意象、起承转合、抒情方式、写景方式、表现手法、经典主题等等,这就是基于不同文体的必备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快速阅读,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比如论述类文本阅读,带着“说的是什么理?”“遵循什么逻辑思路来说理?”等问题去阅读,可以快速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结构。文学类文本阅读,带着“作家对人物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等包含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的问题阅读文章,就会把握人物特点,明晰作品主题。又如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也属于必备知识。就表现手法而言,在论述类文本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有逐层深入、并列式、总分式等论证结构;在文学类文本有叙述人称、叙述方法、叙述顺序等叙述技巧,有明线暗线、铺垫伏笔、照应点题等结构技巧,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技巧,还有留白式结尾等;在古代诗歌有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白描细描等写景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有以景结情等结尾方式,有烘托渲染、对比反衬等表现技巧等等。其他必备知识大家可以通读《考试说明》进行归纳整理。
关键能力在《考试说明》中对应的是考查要求,比如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四种能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这就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2019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第4题“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考查的就是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修复”在文中是专业术语,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之一,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除附着物;二是修补残缺。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内容既不属于清除,又不属于修补,因此A不属于修复工作,从文中另一处信息“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进一步验证答案,治理和修复是不同的两种技术,“脱水”属于治理的内容,而A项表述恰是治理的内容,故确定选A。按考试说明要求,实用类文本阅读需要的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内容及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价值及写作意图等。语言文字应用考查的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6项表达应用能力。其中词语、病句、连贯基本属于常考点,其他内容为轮考点。考查方式有传承也有创新,2019年高考试题将考查设置在有关社会生活、文化科技的阅读材料中,呈现出综合性特点。如20题考查补写语句,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便涉及了连贯、简明、准确、概括压缩、选用句式等多个考点。 (二)积淀学科素养,培育核心价值
2019年高考试题阅读文本类型丰富,内容广博,篇幅较长,只有少数阅读能力较强的考生才能够应付裕如。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高考只有一次,谁都不希望自己铩羽而归。但怎样才能做到高水平发挥呢?有考生说,曾经以为刷题就是一切,后来才知道只有阅读才能让自己茅塞顿开,遇到难题迎刃而解。其实阅读的收获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绝不单单只使高考受益,远至人生发展而言,阅读都是2020年考生的必然选择。那么读什么?怎样读呢?依笔者之见,读知名作家的文集,读整本书,连续阅读,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现当代中国著名作家如鲁迅、铁凝、王蒙、路遥、王安忆、刘亮程、张炜等等,他们的小说、散文或其他文集都可以读。读优秀杂志,如《南方人物周刊》《散文》《散文选刊》《素材大全》等,每天读几篇或几页。读微信公众号,挑选高水平文章或备考专题定期阅读。观看优质电视节目,比如文化类、益智类、讲座类节目。此外,坚持阅读新闻,关注身边事、国家事、天下事。语文是最大的政治,国家战略、科技前沿、核心技术、扶贫攻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时政热点考生都应该持续关注,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中学生只有与时代和国家同频共振,才能增强自信,树立核心价值,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端人才。
(三)提升思維品质,发展逻辑思维
考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温故知新,善于反思,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不断增强思维深度、敏锐度,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每个专题的语文知识有限,但能力要求千变万化,考生须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遇到难题能进行知识迁移,将之转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或能力范围内。比如文学类第9题,题目设问方式虽然新颖,但回答角度却有迹可循:“故事”角度即“写什么”,“新编”角度即“怎么写”,“故事 新编”角度即“写得怎么样”,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对读者有什么启发等等。又如作文题,材料提供了多个“靶子”,考生要有的放矢,有破有立,在批判中有所创造,写出言之有物、关注生活的文章,给阅卷老师以惊喜,给自己则以高分的回报。
逻辑思维是近3年来高考备考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考生应该具备哪些逻辑思维?考查逻辑应该采取怎样的命题方式?这都是命题人正在探讨和摸索的问题。按课程标准,逻辑思维包括归纳和概括,判断正误,批判性审视,探究和发现等。在复习备考中,考生要锤炼思维的严密性、表达的连贯性以及观点的实证性,尤其在解答主观题时,答案组织要有逻辑,角度选择要多元,表达顺序要合理,阐释观点时要引用文本内容,杜绝滥用术语,套作回答。
2019年高考已经结束,2020年高考正在启航,希望所有考生以阳光心态、良好习惯、最佳方法、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踏上属于你们的备考之旅,天道酬勤,智慧的硕果常常长在勤奋的枝头,预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 廖宇红
据媒体报道,今年高考语文成绩“喜人”,“形勢一片大好”,这对考生而言是个利好消息。语文单科成绩对总分贡献率也是“居功至伟”,很多考生的语文分数在各科中名列前茅,从这个角度看,下一届考生势必对语文生发好感,从而亲近语文,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乐观预见的高分效应。从试题角度看,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求稳多于求变,命题人基本遵循2018年命题思路,若用一句诗来表达这种熟悉的感受,可谓“桥下春波绿,曾经照影来”。
求稳,是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整体特征。
一、全国Ⅰ卷语文试题“稳”在何处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继续立足“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继续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继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通过科学设计试题,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中国考试》)
(一)试题选材继续凸显价值引领作用
2019年高考继续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核心功能,试题继续彰显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如论述类文本阅读,选用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一文,文章甫一开篇就提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接下去作者提出的若干观点,如文艺创作者要扎根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奉献人民;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等,都引领考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又如默写题第(2)句考查李白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隐含的是攻坚克难、勇于开拓的奋斗故事,第(3)句考查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传递的是为国牺牲的自我奉献精神。再如作文题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既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全面覆盖,又彰显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也落实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向与这些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二)试题布局继续荟萃古今中外
试题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文化考古、改革创新、科技发展、个人发展等领域,丰富广博。文言文文本阅读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自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古诗阅读陈与义《题许道宁画》,可谓经典荟萃。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材料选自中国传统音乐、中欧陶瓷贸易等话题。跨越时代、国家界限的多元选材,让考生在答题同时领略文化传承、民族自信,感受当代精神,增长学识见闻。
(三)从试题设问层面,也体现出鲜明的求稳特色
1. 客观题设问命题人以守成为主,以变化为辅。
13道客观题,2019年试题保留了18年的设问角度,绝大多数沿用去年的表述方式。只有三点变化:一是整体上将实用类文本阅读提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客观题题号由7、8变为4、5;二是第4题依然考查文意理解,但范围有所变化,是对文中“指定内容”的理解,与18年第7题考查对文意的整体理解有所不同;三是语言文字运用对实词的考查,2019年考查范围有所扩大,不再拘泥于成语,题干表述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与18年题干表述“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有所不同,从词语类型看,2019年考查的词语有双音节词语、三字词语、四字词语等多种类型。
2. 试题更加突出对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的考查。
高考承载着为国选材的政治使命,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利于将来发展的关键能力。
对必备知识的考查,在2019年高考试题中有所凸显。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题,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从选项看,A项是对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所作的分析判断,B项是对论证角度及论证范围所作的分析判断,C项是对论证方法的作用所作的分析判断,D项是对文章观点所作的理解分析。作为一名高三学生,经过一年备考训练,有关论证的相关术语必须掌握,并能结合文本加以理解、辨析、判断。2019年试题回避使用新概念,未运用以往试题中出现的“论证前提”“论证背景”等生僻术语,而是回到文体原点,围绕论证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选择考生最熟悉最常用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这有利于考生在现有知识框架内进行能力角逐,而不是将时间精力放在纠缠概念上,相较而言,这种质朴本真的设问更有利于考查真实水平,实现考查目标。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是鲁迅小说《理水》,我相信很多考生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甚至由此推测读过《故事新编》的也是寥寥无几。《理水》的故事原型是大禹治水,这个故事传说可谓妇孺皆知,大禹采取的“疏导”式治水方法也广被后人称赞,考生据此可以推知鲁迅对文中“禹”这个人物在感情倾向上是欣赏的,而第8题题干中“中国的脊梁”之所言所指当然就是文中的“禹”及其随员,这是基于必备知识进行的能力迁移。试想如果不具备这个基本常识,便不能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也就不能理解题目的指向,难免犯下问与答南辕北辙的错误。
文言文文本阅读第11题,继续考查文化常识,四个词语“诸子百家、礼乐、诏令、就国”毫无陌生感,考生可以轻而易举地选出答案,选项中的错误表述“(诸子百家)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原文并未提供解答依据,考生答对或答错完全取决于日常积累的相关必备知识。翻译句子中的实词“短”“或”“稍”等,需要具备词类活用及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等最基本的学科知识才能准确解答,有的还需要结合经典例句或课文增加确信,如“或”字,可联想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翻译为“有的”;“稍”字可联想课文《黔之驴》中“稍出近之”,翻译为“逐渐”“渐渐”。 语言文字运用第17题,考查对“边缘化”“焕发”“制约”“修身养性”四个词语进行辨析、选择,解答时要借助近义词辨析的知识,依据语感、语境,这也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最必备的常识。
语文学科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包括语言积累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这些关键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体现在阅读能力、审题能力、检索信息能力以及组织答案的能力等方面。
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两个方面。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试题总字符数为9559字,较18年9174字有所增加,这要求考生阅读速度要更快。而阅读质量直接关乎答题质量。从阅读难度上看,非连续性文本和古代诗歌是被考生认为的阅读障碍最大的两类文本。今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由三则材料构成,与18年一样;字数为1271字,较18年略有减少。材料聚焦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核心话题,将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与保护技术、纸张寿命以及毛里求斯档案文件修复等三则材料组合起来,共同构成非连续性阅读文本。材料内容跨度大,试题考查要求高,客观题的解答需要筛选信息,仔细辨别;主观题的解答需要读懂文本并整合相关信息。古诗阅读第15题要求回答尾联含意,以及从中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尾联前一句“此中有佳句”容易理解,是指“画中有诗”或“画中有诗歌一般的意境”等类似意思,后一句“吟断不相关”则不容易理解,考生须结合生活经历,联想、回味个人审美体验,才能够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感受。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便说尽赞美的话,也无法与画作自身的美相契合。言外之意是画作之美难以言说。考生若能联想起陶渊明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或能受到启发,进而由彼及此,准确理解这一句的意思。第二问的回答须结合整首诗,首先要能读出“这幅画”有什么特点,其次要能概括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这幅画有怎样的特点呢?由“满眼水、苍然山,万里意、一窗间;众木、孤云”等词语可知这是一幅山水横轴,山水浩渺,天高云淡,众木含烟,暮云四起,画面境界开阔,可谓尺幅千里。于此“有我之境”当中,诗人的评价也蕴藏在字里行间:这幅画意境悠远,韵味无穷,值得再三品味,令人赏玩不已。就表现手法说,尾联直抒胸臆,考生不难读出诗人的评价,难的是用恰切的语言将这种评价准确表述出来。
审题能力即审读题干的能力,阅读题目后要能明确问什么,答什么,是否需要分析举例等等。2019年高考试题在题干设问上非常明确,但有所创新,凸显对考生审题能力的考查。如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题干采用长单句形式,紧缩后提取主干,为“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分析什么事情的原因呢?逐层添加修饰成分,依次为:受损原因——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这样审读,审题必定不会出错,但事实上有的考生未能做到这一点,他回答的是修复原因而非文件受损的原因。由此可见,部分考生审题能力还非常薄弱。再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题干采用文本互证方式,引用鲁迅同期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一段话,要求回答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很明显,题干问的是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答案应该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以及“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角度考虑,题干指向是具体的,指令也是明确的,只是因为表述偏长,有些考生就混乱了,不知道题干在问什么,自己应该答什么,完全不答手法,偏偏回答事例,或者对人物形象作概括分析,还有的当作探究题回答,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更有甚者完全不明白“中国的脊梁”所指为何人,将油汗官员、白胡须花胡须的官员、水利局的同事、激愤的青年通通都视作“脊梁”,诸如此类的错误造成严重失分。其实题干用心良苦,意在帮助考生理解文中“禹”及其随员的精神品质,并将其升华为“中国的脊梁”,遗憾的是考生并不懂,这其实正是一种审题能力的欠缺。
检索信息的能力,是指根据答题或理解的需要,从阅读材料中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能力。2019年高考试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准确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对应试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语言知识运用第21题。第6题要求考生分析文件受损的原因,考生须首先找到原因是什么,然后加以分析。由题干看,该题不需要综合全部文本内容回答,只须依据材料三第一段就可以检索到相关信息,“气候湿热多雨”“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严重酸化”三句话分别从地理环境、形成年代、文件载体等角度说明了毛里求斯拟修复文件受损的原因,考生只要准确找到这几句话,阐释清楚这些内容与文件受损的内在关系,就能获得满分。比如“① 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② 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年代久远;③ 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导致文件受损严重。”反之,考生未能找到准确信息,或随意摘抄原文,如“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则无法与题干自然衔接,也构不成因果关系。这种情况是由于考生对文本内容一知半解,不能有效检索文本信息所致。第21题是一道压缩语段题,要求“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原文168字,要求压缩至50字以内,需要减少至少三分之二的文字量,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首先考生要明白压缩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是题干指令,“主要意思”是明确要求,也就是用50字把语段的主要意思表述出来;第二,是文本特点,该语段是一则新闻,按文体特点,新闻事实是最主要的信息,而构成事实的有六要素,六要素中更为重要者,当属人物、事件及结果三要素;第三是文本思路,该语段采取“先破后立”的思路,先提出话题,然后就话题的相关内容做介绍,最后得出结论,而结论一定是主要意思之一。考生在作答时,应该首先圈画出属于主要意思的现成结论(或信息),所谓现成结论即可直接引用作为答案的语句,语句意思越明确越好,比如“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两处。其次要整合与主要意思最密切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比较分散,而且多数不能单独表达完整意思,比如“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一句,“这”依据语境指代上文的考古结果,“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则表意不夠明确,需要整合首句“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的意思加以概括,说成“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提前到唐宋”等意思;最后,限于字数要求,还要进行取舍,考生还需要明白的是,压缩的应该是字数而非语意,言简意赅,字数少而语意完备,是压缩题解答的关键。对新闻事实“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则须略说,用一句话概括“整理研究西班牙出土的中国唐宋陶瓷片表明”,如果字数超出要求,则须进一步压缩,因为新闻事实与新闻结论相比较结论更重要。因此本题可答为:中英联合考古研究发现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这表明“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包括标点在内共47字。 组织答案的能力,是指考生经思索后将自己确信的答案书写在答卷上,文字表述清晰、简明、通顺,严密、符合逻辑。高考试题几乎所有的主观题都在考查考生这项能力,名句默写题也不例外。就现代文阅读而言,每道主观题赋分6分,答案一般含三个要点,每个要点赋分2分。所谓要点,通常可以理解为解答角度或方面,一般不重复。如上述第6题,就要求考生分别从地理环境、形成年代、载体现状等不同角度回答毛里求斯档案文件受损的原因,如果考生只围绕一点,如纸张如何易碎,烟黑墨水如何增加酸性等信息回答,得分最多不超过2分。第8题,要求回答“如何具体塑造”中国的脊梁,考生应从形象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对比描写等三个不同角度思考,每个角度还要举出相应的例子进行准确分析。第9题,要求考生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基本特征。题干指向两个回答角度,考生应该遵循题干指令思考“故事”与“新编”在本文中各自所指,并用概括性语言加以阐释,此外作为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故事新编”的整体效果、创作意图也应该属于本文的特征之一,毕竟“故事新编”既非“故事”又非“新编”,而是将二者有机融合新生成的兼容性文体,这一点题干第一句已经做出暗示,回答为:① 本文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作者采用新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的使用,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 本文以故事为内容,以新编为手法,對“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关照,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以上是在构思层面组织答案,下一步是表达层面,而表达层面组织答案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得分,有些考生的回答要点齐全但分数依然不高,往往就是因为书面表达混乱,缺乏条理,逻辑性差。下面以第8题为例说明组织答案能力高低的差异。
回答示例1:① 通过对话的形式塑造。本文多采用人物之间的对话,在禹与那些官员之间的对话,字里行间透露他的意愿,想要帮助百姓渡过难关。② 通过一些幽默的词语,实则讽刺那些官员,从而衬托禹的形象特点。
回答示例2:从动作、外貌描写上塑造,写禹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粗手粗脚的莽汉形象以及禹伸开两脚而不穿袜子可以看出。
回答示例3:① 通过对比的手法,塑造了禹为民请命的“中国的脊梁”的形象。通过禹与大员们的对比,大员是“胖而流油汗”,禹是“面貌黑瘦”,这两者对比,突出了禹为民请命。② 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禹埋头苦干与拼命硬干。文中禹面貌黑瘦,脚底满是栗子一般的老茧,可见其实干与苦干。③ 通过语言描写。通过禹与大员们对话,塑造了禹为人民利益而做事,舍身求法的“中国脊梁”。大员为了劝诫禹说改故法不孝,禹却不在意,非“导”不可,生动体现了他视人民利益为优先的大将风范。
对比三种回答,优劣高下昭然可判。示例1虽有分点,实则一个角度,对话和语言都属于塑造人物的语言描写手法,因此分点不合理,答题角度单一;第②点说到运用幽默的词语讽刺官员从而衬托禹的形象,这种说法毫无逻辑,讽刺官员为什么能衬托禹?衬托禹的什么呢?是品格、事迹、行为还是形象?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能得分。示例2缺乏分点答题意识,隐性失分不可避免;手法判断虽然准确,但结合文本举例、分析完全不合理,“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粗手粗脚的莽汉形象”就能看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吗?如果加以分析——因为考察辛苦、到处征询百姓意见导致他们奔波、困顿得像个乞丐,才能表明他们是为民请命的“脊梁”,可见分析不可少。同样的,“大禹伸开两脚而不穿袜子”,此处动作描写也无法体现“脊梁”形象,如此回答可谓简单粗暴,显示出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低下。示例3要点清晰,表达连贯,观点与文本之间形成诠释解说关系,逻辑严密,语言组织能力强,答题习惯好,可作满分示范。
3. 将考查目标与新课程标准对接,释放出关联考查的方向信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将语文的本质观从学科层面进一步推进到课程层面:不仅关注用什么培养人,更关注怎样培养人;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育人价值角度讨论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不只涉及学科知识层面,更涉及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蔡可)。作为引领教学的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其内容及要求渗透了本轮修订的课程标准的思想,并较为明确的释放出关联考查的信号。2019年古诗文阅读第14-15题,考查对一首题画诗进行阅读与鉴赏,考生透过诗句,运用联想想象,既能够感知到画作的内容、境界、艺术技巧,还能感知诗人欣赏、评价这幅画的角度与态度。诗歌文本既传递出诗人的观画感受,又教导了考生如何欣赏一幅山水画;考生在阅读与解答问题的同时被唤起美感体验,感受到美的熏陶,这是对课程标准“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基本理念的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第17-19题阅读语段是对中国传统音乐领域古琴艺术的介绍,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落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要求考生从文本内容出发,延展到相关人物形象的群像,欣赏其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技巧;第9题要求考生从单篇出发,延展到整部文集,探究其文体特征,梳理其艺术框架,通过举一反三形成群文阅读的方法,并领会小说的主旨与内涵。这两道题含有课程标准课程关于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此外,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内容包括“社会交往类”“新闻传媒类”“知识型读物类”等类型,2019年高考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20-21题,阅读材料分别是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压力与肥胖、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等知识类、新闻类内容,可视为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课程标准在实际学习和考试中的指导作用的体现。 4. 重视情境设置,考查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文化多样性。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就是考查考生在给定的情境中进行写作的能力。所谓给定的情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背景情境(或曰材料情境);二是文章情境,包含读者对象、文体特征、创作由头、核心观点、具体要求等要素,也可称为达成写作任务的相关驱动。材料情境是指试题第一、二段内容,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劳动是财富与幸福的源泉,二是热爱劳动是我国的优秀传统,三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不愿意劳动,对第三层意思,材料又详细列举了同学中存在的四种言论表现,对不愿意劳动的原因进一步进行解说,并指出这种现象引起人们深思。综观所给材料,依次从劳动的作用、劳动的传统、对劳动的错误态度及观念等角度创设有关劳动的背景情境,考生写作时须关照情境,即必须围绕“劳动”这一核心话题进行构思、立意,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对劳动态度及观念的反思上。文章情境是指第三段内容,试题要求考生面对复兴中学的学生(读者对象)写一篇演讲稿(文体选择),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创作由头、核心观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具体要求)。综合这两种情境,并具体落实相关写作要求,考生才能在核心话题“劳动”的边界内,运用指定的文体表达自己对于核心观点“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阐述,并于行文中提出参与劳动的具体做法、建议,从而完成写作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试题对于演讲稿的文体要求,“这个亮点太亮了,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巨大突破”(孙绍振),意在考查考生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就站在复兴中学的礼堂,正在面对同龄人进行演讲,该说什么话,该以怎样的语气说话,该怎样调动气氛,营造氛围增加现场感等在演讲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要求考生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
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要求考生学会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2019年高考试题的作文材料在背景情境中,提供了四种现今中学生对待劳动的看法及态度,无论是学习忙,劳动太占时间;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劳动又苦又累可以花钱让别人代劳等言论还是各种不尊重劳动的行为表现,都需要考生进行思考、加以辨别并作出回应,这一过程需要运用全面思维、批判思维与实证推理等理性思维方式。比如对于主张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劳动的观点,还需结合生活实际,援引生活常识与切身体验阐释科技进步与劳动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实证说理。此外,对四种观点及表现的批判与反驳也要关照并依据材料所显示出来的倾向,即命题人的观点导向,考生立意要与材料整体立意并向而行。准确把握命题人意图,是考生具有高超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的体现。
总之,2019年高考作文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通过设计典型任务,让考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复杂的写作任务,从而全面考查考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如何备考
综上所述,2019年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在2017年调整、2018年定型的基础上稳中有变,“稳”是主要特征,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稳”在试卷结构、各题赋分、选材兼顾古今中外名家经典、阅读内容并蓄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考查以体现语文核心素养为方向;“变”是辅助特征,“变”在试题顺序更加合理,更注重从考生个人体验出发,在具体情境中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挥高考引导教学、引领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导向功能。面对曾经照影的“桥下春波”,我们要继续漫溯,发现更多更深处的影子,通过深入研究2019年高考试题觅得备考方略,毕竟“桥下春波”年年绿,“曾经照影”有千殊。在此,为帮助大家提高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有效性,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掌握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
何谓必备知识?何谓关键能力?依我之见,凡《考试说明》所提及的知识都是必备知识,所要求的能力都是关键能力。比如文体基本特征,在論述类文本是说理性和逻辑性;在实用类文本是真实性和实用性;在文学类文本是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在文言文就是常见实词词义、常见虚词用法、常见特殊句式、常见文化常识;在古代诗歌就是常见意象、起承转合、抒情方式、写景方式、表现手法、经典主题等等,这就是基于不同文体的必备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快速阅读,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比如论述类文本阅读,带着“说的是什么理?”“遵循什么逻辑思路来说理?”等问题去阅读,可以快速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结构。文学类文本阅读,带着“作家对人物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等包含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的问题阅读文章,就会把握人物特点,明晰作品主题。又如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也属于必备知识。就表现手法而言,在论述类文本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有逐层深入、并列式、总分式等论证结构;在文学类文本有叙述人称、叙述方法、叙述顺序等叙述技巧,有明线暗线、铺垫伏笔、照应点题等结构技巧,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技巧,还有留白式结尾等;在古代诗歌有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白描细描等写景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有以景结情等结尾方式,有烘托渲染、对比反衬等表现技巧等等。其他必备知识大家可以通读《考试说明》进行归纳整理。
关键能力在《考试说明》中对应的是考查要求,比如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四种能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这就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2019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第4题“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考查的就是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修复”在文中是专业术语,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之一,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除附着物;二是修补残缺。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内容既不属于清除,又不属于修补,因此A不属于修复工作,从文中另一处信息“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进一步验证答案,治理和修复是不同的两种技术,“脱水”属于治理的内容,而A项表述恰是治理的内容,故确定选A。按考试说明要求,实用类文本阅读需要的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内容及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价值及写作意图等。语言文字应用考查的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6项表达应用能力。其中词语、病句、连贯基本属于常考点,其他内容为轮考点。考查方式有传承也有创新,2019年高考试题将考查设置在有关社会生活、文化科技的阅读材料中,呈现出综合性特点。如20题考查补写语句,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便涉及了连贯、简明、准确、概括压缩、选用句式等多个考点。 (二)积淀学科素养,培育核心价值
2019年高考试题阅读文本类型丰富,内容广博,篇幅较长,只有少数阅读能力较强的考生才能够应付裕如。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高考只有一次,谁都不希望自己铩羽而归。但怎样才能做到高水平发挥呢?有考生说,曾经以为刷题就是一切,后来才知道只有阅读才能让自己茅塞顿开,遇到难题迎刃而解。其实阅读的收获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绝不单单只使高考受益,远至人生发展而言,阅读都是2020年考生的必然选择。那么读什么?怎样读呢?依笔者之见,读知名作家的文集,读整本书,连续阅读,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现当代中国著名作家如鲁迅、铁凝、王蒙、路遥、王安忆、刘亮程、张炜等等,他们的小说、散文或其他文集都可以读。读优秀杂志,如《南方人物周刊》《散文》《散文选刊》《素材大全》等,每天读几篇或几页。读微信公众号,挑选高水平文章或备考专题定期阅读。观看优质电视节目,比如文化类、益智类、讲座类节目。此外,坚持阅读新闻,关注身边事、国家事、天下事。语文是最大的政治,国家战略、科技前沿、核心技术、扶贫攻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时政热点考生都应该持续关注,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中学生只有与时代和国家同频共振,才能增强自信,树立核心价值,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端人才。
(三)提升思維品质,发展逻辑思维
考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温故知新,善于反思,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不断增强思维深度、敏锐度,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每个专题的语文知识有限,但能力要求千变万化,考生须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遇到难题能进行知识迁移,将之转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或能力范围内。比如文学类第9题,题目设问方式虽然新颖,但回答角度却有迹可循:“故事”角度即“写什么”,“新编”角度即“怎么写”,“故事 新编”角度即“写得怎么样”,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对读者有什么启发等等。又如作文题,材料提供了多个“靶子”,考生要有的放矢,有破有立,在批判中有所创造,写出言之有物、关注生活的文章,给阅卷老师以惊喜,给自己则以高分的回报。
逻辑思维是近3年来高考备考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考生应该具备哪些逻辑思维?考查逻辑应该采取怎样的命题方式?这都是命题人正在探讨和摸索的问题。按课程标准,逻辑思维包括归纳和概括,判断正误,批判性审视,探究和发现等。在复习备考中,考生要锤炼思维的严密性、表达的连贯性以及观点的实证性,尤其在解答主观题时,答案组织要有逻辑,角度选择要多元,表达顺序要合理,阐释观点时要引用文本内容,杜绝滥用术语,套作回答。
2019年高考已经结束,2020年高考正在启航,希望所有考生以阳光心态、良好习惯、最佳方法、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踏上属于你们的备考之旅,天道酬勤,智慧的硕果常常长在勤奋的枝头,预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