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2014-2015演出剧场发展报告》指出,大陆剧场发展有五个现象,第一眼看过去,这五点简直是全中国缩影,何止单单表演艺术界有这些问题。第二念是:台湾除了第一个现象不存在之外,其他好像也都需要担心。
现象一:演出剧场建设火热。在演场馆从2013年的1317间,到2014年1706间,成长22.8%,但专业剧场仅868间,占比51%。剩下一半包括旅游演出13%、live house13%、体育场馆10%、娱乐演出9%等。
大陆什么都在建设,影院多,剧院也多。2013年和2014年新增剧场的数量都在三十间以上,预估未来三年仍有近五十间剧场可建成开幕,总投资逾一百八十亿人民币。反观台湾,要盖个场馆难如登天,整体不火也不热。位于台北信义区精华地带,表演艺术界殷切请命的新舞台要拆不拆尚未决定,众所瞩目的BOT大巨蛋园区,又面临台北市政府官商摊牌时刻,不管留不留,都可能两败俱伤。两年内能看到开幕的是台北艺术中心、台中“国家歌剧院”和高雄卫武营艺术中心,都是大型公共建设,尾随其后的还有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和台北市音乐厅。民间投资剧场极为罕见。
现象二:剧场规模结构失衡。若以三等分,100座以下的仅占3.5%,101~500座38.1%,501座以上的占58.4%,研究者认为真正培育原创生态的小剧场缺乏,在建多属大型剧场。大陆什么都求大,很多剧场又是因应“地产文创化”的概念才得以出世,所以先盖再说,既然是为装点门面,是否符合经济效益根本不在考虑之列,跟近年沿海大城大张旗鼓盖美术馆、博物馆极类似。如果连挣钱与否都不在优先考虑范围,“培育原创”的目标恐怕排名更次。
现象三:剧场演出活力不足。77%的剧场商业演出场次不足五十场,绝大多数城市剧场低于全国平均的四十六场。事实上超过平均值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天津。
全年不足五十场的意思就是连每个周六日都不一定有演出,若以一个商业剧目至少演三至五场来计,等于每个月只有一档售票演出。相比之下,台湾因为标准演出场地少,戏剧、舞蹈、音乐等节目常苦于争夺档期,属于通路为大而产品过于壅塞的局面。
现象四:剧场观众培育不力。报告称:“受制于演出类型和消费市场不成熟,剧场上座率依然不理想。”话剧拔得头筹,传统戏曲上座率殿后。
台湾除热门大型乐团、舞团之外,话剧也比一般音乐、舞蹈、音乐剧等较易经营。演出类型台湾相当多样化,但很多类型分众极小,表演团队永远只能伺候那极少数,从商业角度看,多数非热门节目,永远有“市场不成熟”的事实。
现象五:剧场经营模式被动。报告称:“大多数演出剧场尚未摆脱被动的租场经营模式,演出营销等服务功能缺失。”大陆因为演出通路闲置,所以论者认为该努力为自身作价,最好采用“剧场+剧团”合体模式。这概念极像视频网站为做出区隔,先抢购独家内容,既之投资自有剧目创造IP。
但真正强势的通路如电影院,光选强片上演就轻松写意了,未必需要急着去建立“戏院+电影公司”的自有内容模式。说穿了,表演艺术通路是否需要“为喝牛奶就去养头牛”,完全非教科书规定,而在于市场环境是否有诱因或威胁。
台湾的剧场,大到如两厅院,当然会有一定比例自(委)制节目,但多数剧场,的确停留在被动的房东模式,所谓营销服务,也未必都能和节目供货商分享营业信息,反而多将客户数据应用在促进周边消费的提升,谈不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平台光晕效应(Halo Effect),或“凡上得了我剧场演出必有若干佳绩保障”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
通路与内容,何者为大,何者为生存必须比较长进,是个永远没有单一答案的考题。台湾羡慕大陆的硬件建设一日千里,嫌弃现有场地不足设施老旧档期难乔,但偶有公共建设,却又痛恨当局花预算盖房子,常讥评盖“蚊子馆”不如把钱拿出来分给表演团队或者扶植地方小型原生内容。最振振有词的就是:没有愿意付费的观众和优良的艺术家,剧院盖好给谁用呢?
事实上,团队要养,场地也要养,否则哪有天上掉下来的满座?成熟(或自认成熟)的团队若没有现代化优质剧场可经常操兵,又该如何更上层楼、深耕客层?先硬再软还是先软再硬,本就难定论,所谓“软硬适中”应该是永不可及的漂亮话吧?
现象一:演出剧场建设火热。在演场馆从2013年的1317间,到2014年1706间,成长22.8%,但专业剧场仅868间,占比51%。剩下一半包括旅游演出13%、live house13%、体育场馆10%、娱乐演出9%等。
大陆什么都在建设,影院多,剧院也多。2013年和2014年新增剧场的数量都在三十间以上,预估未来三年仍有近五十间剧场可建成开幕,总投资逾一百八十亿人民币。反观台湾,要盖个场馆难如登天,整体不火也不热。位于台北信义区精华地带,表演艺术界殷切请命的新舞台要拆不拆尚未决定,众所瞩目的BOT大巨蛋园区,又面临台北市政府官商摊牌时刻,不管留不留,都可能两败俱伤。两年内能看到开幕的是台北艺术中心、台中“国家歌剧院”和高雄卫武营艺术中心,都是大型公共建设,尾随其后的还有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和台北市音乐厅。民间投资剧场极为罕见。
现象二:剧场规模结构失衡。若以三等分,100座以下的仅占3.5%,101~500座38.1%,501座以上的占58.4%,研究者认为真正培育原创生态的小剧场缺乏,在建多属大型剧场。大陆什么都求大,很多剧场又是因应“地产文创化”的概念才得以出世,所以先盖再说,既然是为装点门面,是否符合经济效益根本不在考虑之列,跟近年沿海大城大张旗鼓盖美术馆、博物馆极类似。如果连挣钱与否都不在优先考虑范围,“培育原创”的目标恐怕排名更次。
现象三:剧场演出活力不足。77%的剧场商业演出场次不足五十场,绝大多数城市剧场低于全国平均的四十六场。事实上超过平均值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天津。
全年不足五十场的意思就是连每个周六日都不一定有演出,若以一个商业剧目至少演三至五场来计,等于每个月只有一档售票演出。相比之下,台湾因为标准演出场地少,戏剧、舞蹈、音乐等节目常苦于争夺档期,属于通路为大而产品过于壅塞的局面。
现象四:剧场观众培育不力。报告称:“受制于演出类型和消费市场不成熟,剧场上座率依然不理想。”话剧拔得头筹,传统戏曲上座率殿后。
台湾除热门大型乐团、舞团之外,话剧也比一般音乐、舞蹈、音乐剧等较易经营。演出类型台湾相当多样化,但很多类型分众极小,表演团队永远只能伺候那极少数,从商业角度看,多数非热门节目,永远有“市场不成熟”的事实。
现象五:剧场经营模式被动。报告称:“大多数演出剧场尚未摆脱被动的租场经营模式,演出营销等服务功能缺失。”大陆因为演出通路闲置,所以论者认为该努力为自身作价,最好采用“剧场+剧团”合体模式。这概念极像视频网站为做出区隔,先抢购独家内容,既之投资自有剧目创造IP。
但真正强势的通路如电影院,光选强片上演就轻松写意了,未必需要急着去建立“戏院+电影公司”的自有内容模式。说穿了,表演艺术通路是否需要“为喝牛奶就去养头牛”,完全非教科书规定,而在于市场环境是否有诱因或威胁。
台湾的剧场,大到如两厅院,当然会有一定比例自(委)制节目,但多数剧场,的确停留在被动的房东模式,所谓营销服务,也未必都能和节目供货商分享营业信息,反而多将客户数据应用在促进周边消费的提升,谈不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平台光晕效应(Halo Effect),或“凡上得了我剧场演出必有若干佳绩保障”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
通路与内容,何者为大,何者为生存必须比较长进,是个永远没有单一答案的考题。台湾羡慕大陆的硬件建设一日千里,嫌弃现有场地不足设施老旧档期难乔,但偶有公共建设,却又痛恨当局花预算盖房子,常讥评盖“蚊子馆”不如把钱拿出来分给表演团队或者扶植地方小型原生内容。最振振有词的就是:没有愿意付费的观众和优良的艺术家,剧院盖好给谁用呢?
事实上,团队要养,场地也要养,否则哪有天上掉下来的满座?成熟(或自认成熟)的团队若没有现代化优质剧场可经常操兵,又该如何更上层楼、深耕客层?先硬再软还是先软再硬,本就难定论,所谓“软硬适中”应该是永不可及的漂亮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