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让教师从学生那里了解教学反馈,比如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效提高教学针对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环境创设 多向互动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比较弱,大多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在人与人交往中,双方的活动是交互性的,在教学这个特殊的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更不应该是对立的、独立的。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形式,对儿童认知、社会性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有互动性成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要放在桌上,发言要举手,不准讲话,正是这些课堂行为规范,给予学生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也造就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即教师在课堂中既是积极参与者,又是导学者;既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教师通过平等地参与学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与经历,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融洽,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少讲,腾出1/3到1/2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操作和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几种教学组织形式。此外还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选择和组合运用多种形式,从而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主动活动的空间,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充分发挥出教学效益。
二、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
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的提问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多向互动合作。此时,我们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该怎样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可说:“我考考大家……”,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可说:“我请教大家……”而教师并不着急去表态或解答,而是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师生共同商量着解决。这样,教师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思者和听者。
三、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显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导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要让学生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做到“三个不”、“四个不敢”。即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否认教材,敢于否认古人、名人,敢于否认自我,同样,也要敢于否认教师,以此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精神。
四、互动过程中多元评价方式的使用
譬如鼓励。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信息来源多,摄入角度多,新奇见闻多。既有正强化,也有负刺激,对于缺乏辨别力与抵抗 力而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需要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对于学习新东西出现错误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时,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帮助;当学生取得了进步,甚至是出人意料的成功,同样需要教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鼓励。
有经验的的老师往往十分善于运用评价的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增强了学习信心,克服了自卑心 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教师还应該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 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当某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生动,教师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示鼓 励,或肯定地点点头,拍拍学生的肩膀;当学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师可用皱眉、沉默、凝视等以提示;当学生自觉性较强,课堂纪律较好时,教师可用亲切的目光主动捕捉学生的视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要吝啬这小小的举动,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所提倡的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是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环境创设 多向互动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比较弱,大多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在人与人交往中,双方的活动是交互性的,在教学这个特殊的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更不应该是对立的、独立的。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形式,对儿童认知、社会性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有互动性成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要放在桌上,发言要举手,不准讲话,正是这些课堂行为规范,给予学生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也造就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即教师在课堂中既是积极参与者,又是导学者;既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教师通过平等地参与学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与经历,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融洽,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少讲,腾出1/3到1/2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操作和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几种教学组织形式。此外还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选择和组合运用多种形式,从而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主动活动的空间,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充分发挥出教学效益。
二、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
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的提问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多向互动合作。此时,我们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该怎样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可说:“我考考大家……”,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可说:“我请教大家……”而教师并不着急去表态或解答,而是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师生共同商量着解决。这样,教师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思者和听者。
三、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显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导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要让学生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做到“三个不”、“四个不敢”。即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否认教材,敢于否认古人、名人,敢于否认自我,同样,也要敢于否认教师,以此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精神。
四、互动过程中多元评价方式的使用
譬如鼓励。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信息来源多,摄入角度多,新奇见闻多。既有正强化,也有负刺激,对于缺乏辨别力与抵抗 力而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需要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对于学习新东西出现错误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时,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帮助;当学生取得了进步,甚至是出人意料的成功,同样需要教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鼓励。
有经验的的老师往往十分善于运用评价的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增强了学习信心,克服了自卑心 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教师还应該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 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当某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生动,教师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示鼓 励,或肯定地点点头,拍拍学生的肩膀;当学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师可用皱眉、沉默、凝视等以提示;当学生自觉性较强,课堂纪律较好时,教师可用亲切的目光主动捕捉学生的视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要吝啬这小小的举动,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所提倡的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是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