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不少幼儿园开设蒙台梭利教学班,很多家长想了解蒙台梭利教学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它源自哪里,有哪些特别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指导有哪些特别的地方,与小学教育衔接得好吗?
本期“家园直通车”栏目就向大家介绍关于蒙台梭利教学的各种日常工作与教学理念,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本期话题:
家长:我给儿子报了幼儿园的蒙氏班,再过两个月,儿子就要入园了,我想就此多了解一些情况。
老师:这个被称为“家”的蒙台梭利教育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之家,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吧!
关于蒙台梭利女士的介绍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毕生致力于儿童研究和教育实践,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她的教学法是让孩子通过感官训练来发展智力,并强调让孩子自己决定玩什么,学什么。她相信孩子享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并获得成就后,更能产生对学习的真正兴趣。她的思想对儿童教育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镜头一:蒙氏环境
走进蒙氏教室,仿佛走进了一个小人国,一切都是根据孩子的身高量身定做的。教室布置整洁、雅致,教具的排列呈现顺序性和秩序性。不同年龄的孩子井然有序地专注于自己选择的工作……
对家长说:蒙台梭利强调“独立、秩序、专注、协调”,作为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他自己能独立活动的环境。如在家里,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把水和牛奶放到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只要是孩子能做的事,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独立做事能让孩子得到极大满足,又发展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
镜头二:蒙氏工作
小班的豆豆正在做“红棒”的工作,只见他双手握住红棒的两端小心地放在地毯上,然后再回去拿下一根……一次拿一根,认真而有序。等所有的红棒都放到地毯上之后,豆豆从一堆红棒中选出最长的沿着地毯边放好。等所有的红棒都像阶梯一样放好后,豆豆发现第二根和第三根的位置不对,他马上作了调整。看着摆好的红棒,豆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对家长说:蒙台梭利将儿童使用蒙氏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这是一种自发地选择、操作教具并从中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每一种蒙台梭利教具都是感官导向的教具,它们均依循同一个设计原则:带领孩子不自觉地从简入繁、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这些教具的设计还能让孩子在操作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这种错误,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可确保孩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的成功。
镜头三:蒙氏的五大区域教育内容
●日常生活教育:通过动作的基本训练及日常礼仪训练,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培养幼儿独立、秩序、专心、协调等特性。
●感官教育:包括视、听、嗅、味、触觉训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注意力。例如视觉感官教具“带插座圆柱体”:通过这份工作的练习,培养孩子精确的观察力,能辨别相同性(都是圆柱体)、相异性(高度或直径不同)和秩序性(由左到右或由大到小),引导孩子通过了解和思考来判断事物。
●数学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比如为了让孩子了解0、1、2、3、4的概念,在“纺锤棒箱”中的每一格上方标出符号0、1、2、3、4,然后根据每个数目的多少,放入相同数量的棒子。让孩子切身感受到数量之间的多和少。这类教具包括了数学上的许多基本概念,可以为孩子奠定良好的数学根基。
●语言教育:包括听觉、口语、视觉、语音、文字与阅读练习。培养幼儿认读、书写及听说能力。如“三部分卡”:分为图卡、图文卡、字卡三部分,通过寻找、配对,慢慢地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初步印象。在预备好的环境中准备这三部分卡,帮助孩子逐步提高早期阅读能力。
●科学文化教育:包含了动植物、天文、地质、历史、地理、音乐等与人类生存环境有关的各种知识。教具中有一部分是传统蒙氏教具,如:树叶拼图橱、水陆地球仪、地图橱架组等。还有部分是配合本民族、本国的不同地理、人文环境而衍生出的本土化教具。如:中国地图拼板、12生肖排列等。
对家长说:蒙台梭利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具的种类分成五大领域,通过正确的示范,让孩子亲手操作,在重复练习及教师的协助下,独立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构建其良好的心智及习惯。
镜头四:站在角落的老师
在蒙氏活动室,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一边观察孩子,一边做记录。当教师发现某个孩子确实需要帮助时,她才会走过去。
对家长说:蒙台梭利要求教师扮演的是观察者、引导者、管理者和鼓励者等角色。只有发现孩子遇到困难或违反常规时,老师才会给予孩子必要的提示。在这里,老师允许孩子们在错误中不断探索,直到理解。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节奏自然发展。其实这一点同样适合每一个家长。
家长们的问题:
Q:经常看到蒙氏班的孩子排着队,随音乐沿着一条线慢慢地行走,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A:走线看似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其实,在走线过程中,不但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感、韵律感和专注力,还可以让孩子们收敛身心,为工作做好准备。
Q:蒙氏班是混龄制的,我的孩子跟那些大孩子在一起,会不会学得很累?会不会被大孩子欺负?
A:混龄班提倡“爱与分享”“大帮小”,在这种氛围的引导下,孩子之间的冲突行为会大大减少。在混龄班,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依照自己的进度发展,独立地工作或是寻求同伴的合作。所以说,在满足每一个孩子因个别发展而产生的个别需求方面,混龄班的灵活度比传统的分龄班要高出很多。
Q:让孩子进这个班,会不会和他以后小学的学习衔接产生问题?
A: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不同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是不一样。其实,蒙氏教育的精髓不在于教具操作,而是她的儿童观:认为孩子有自发学习的能力,主张成人首先要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辅助。这样的孩子将来拥有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具有完成事业所必需的品格:专注和持久。
Q:孩子进入蒙台梭利班后,家长要做好哪些配合工作?
A:首先要利用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其次一定要出席家长会,多听取老师的介绍;还要通过书本及传媒了解幼儿心理,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本期“家园直通车”栏目就向大家介绍关于蒙台梭利教学的各种日常工作与教学理念,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本期话题:
家长:我给儿子报了幼儿园的蒙氏班,再过两个月,儿子就要入园了,我想就此多了解一些情况。
老师:这个被称为“家”的蒙台梭利教育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之家,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吧!
关于蒙台梭利女士的介绍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毕生致力于儿童研究和教育实践,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她的教学法是让孩子通过感官训练来发展智力,并强调让孩子自己决定玩什么,学什么。她相信孩子享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并获得成就后,更能产生对学习的真正兴趣。她的思想对儿童教育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镜头一:蒙氏环境
走进蒙氏教室,仿佛走进了一个小人国,一切都是根据孩子的身高量身定做的。教室布置整洁、雅致,教具的排列呈现顺序性和秩序性。不同年龄的孩子井然有序地专注于自己选择的工作……
对家长说:蒙台梭利强调“独立、秩序、专注、协调”,作为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他自己能独立活动的环境。如在家里,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把水和牛奶放到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只要是孩子能做的事,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独立做事能让孩子得到极大满足,又发展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
镜头二:蒙氏工作
小班的豆豆正在做“红棒”的工作,只见他双手握住红棒的两端小心地放在地毯上,然后再回去拿下一根……一次拿一根,认真而有序。等所有的红棒都放到地毯上之后,豆豆从一堆红棒中选出最长的沿着地毯边放好。等所有的红棒都像阶梯一样放好后,豆豆发现第二根和第三根的位置不对,他马上作了调整。看着摆好的红棒,豆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对家长说:蒙台梭利将儿童使用蒙氏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这是一种自发地选择、操作教具并从中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每一种蒙台梭利教具都是感官导向的教具,它们均依循同一个设计原则:带领孩子不自觉地从简入繁、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这些教具的设计还能让孩子在操作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这种错误,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可确保孩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的成功。
镜头三:蒙氏的五大区域教育内容
●日常生活教育:通过动作的基本训练及日常礼仪训练,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培养幼儿独立、秩序、专心、协调等特性。
●感官教育:包括视、听、嗅、味、触觉训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注意力。例如视觉感官教具“带插座圆柱体”:通过这份工作的练习,培养孩子精确的观察力,能辨别相同性(都是圆柱体)、相异性(高度或直径不同)和秩序性(由左到右或由大到小),引导孩子通过了解和思考来判断事物。
●数学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比如为了让孩子了解0、1、2、3、4的概念,在“纺锤棒箱”中的每一格上方标出符号0、1、2、3、4,然后根据每个数目的多少,放入相同数量的棒子。让孩子切身感受到数量之间的多和少。这类教具包括了数学上的许多基本概念,可以为孩子奠定良好的数学根基。
●语言教育:包括听觉、口语、视觉、语音、文字与阅读练习。培养幼儿认读、书写及听说能力。如“三部分卡”:分为图卡、图文卡、字卡三部分,通过寻找、配对,慢慢地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初步印象。在预备好的环境中准备这三部分卡,帮助孩子逐步提高早期阅读能力。
●科学文化教育:包含了动植物、天文、地质、历史、地理、音乐等与人类生存环境有关的各种知识。教具中有一部分是传统蒙氏教具,如:树叶拼图橱、水陆地球仪、地图橱架组等。还有部分是配合本民族、本国的不同地理、人文环境而衍生出的本土化教具。如:中国地图拼板、12生肖排列等。
对家长说:蒙台梭利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具的种类分成五大领域,通过正确的示范,让孩子亲手操作,在重复练习及教师的协助下,独立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构建其良好的心智及习惯。
镜头四:站在角落的老师
在蒙氏活动室,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一边观察孩子,一边做记录。当教师发现某个孩子确实需要帮助时,她才会走过去。
对家长说:蒙台梭利要求教师扮演的是观察者、引导者、管理者和鼓励者等角色。只有发现孩子遇到困难或违反常规时,老师才会给予孩子必要的提示。在这里,老师允许孩子们在错误中不断探索,直到理解。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节奏自然发展。其实这一点同样适合每一个家长。
家长们的问题:
Q:经常看到蒙氏班的孩子排着队,随音乐沿着一条线慢慢地行走,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A:走线看似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其实,在走线过程中,不但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感、韵律感和专注力,还可以让孩子们收敛身心,为工作做好准备。
Q:蒙氏班是混龄制的,我的孩子跟那些大孩子在一起,会不会学得很累?会不会被大孩子欺负?
A:混龄班提倡“爱与分享”“大帮小”,在这种氛围的引导下,孩子之间的冲突行为会大大减少。在混龄班,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依照自己的进度发展,独立地工作或是寻求同伴的合作。所以说,在满足每一个孩子因个别发展而产生的个别需求方面,混龄班的灵活度比传统的分龄班要高出很多。
Q:让孩子进这个班,会不会和他以后小学的学习衔接产生问题?
A: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不同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是不一样。其实,蒙氏教育的精髓不在于教具操作,而是她的儿童观:认为孩子有自发学习的能力,主张成人首先要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辅助。这样的孩子将来拥有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具有完成事业所必需的品格:专注和持久。
Q:孩子进入蒙台梭利班后,家长要做好哪些配合工作?
A:首先要利用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其次一定要出席家长会,多听取老师的介绍;还要通过书本及传媒了解幼儿心理,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并提供适当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