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巡展引发的思考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后,我国博物馆的展览交流工作快速升温,很多博物馆(尤其是省级以上博物馆)依托自身馆藏推出了文物巡展。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即在此背景下推出,并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晋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以总结本次展览项目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对展览的整体策划、合作模式、展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未来的展览交流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晋文化;博物馆;晋国霸业;两周时期文物
  一、展览回顾
  2008年11月20日,由山西博物院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119件(组)藏品组成的“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作为深圳博物馆二十周年馆庆特展在深圳开展。
  本次展品来自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山西绛县横水墓地、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山西太原赵卿墓等重大考古遗址,融汇了晋国文物精华,同时吸收了山西晋国考古的新发现,再现了从“桐叶封弟”到“三家分晋”的八百年间,古老的晋国从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发展成为称霸中原的霸主的辉煌历程。
  展览前期,作为主办单位,深圳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精心的前期筹备,以山西博物院“晋国霸业”专题陈列为基础支撑,又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资料补充,在展品遴选方面兼顾了展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文本编写方面兼顾了资料的权威性和文字表述的科普性。展览展出后迅速在业界形成强烈反响。
  随后,以本次深圳展出为基础,在“保持展品主体不变、适时微调”的操作原则下,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通过输出展览、交换展览等多种形式与各博物馆开展合作,让一次临时展览演变成了一次跨越大江南北的全国巡展。自2008年至2016年的8年间,该展览先后在中国的13个博物馆展出,观众累计数百万。这是山西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自主对外推出的临时展览,也是截至目前山西博物院推出的影响力最大的巡展项目(详见附表:“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展”巡展信息列表)。
  本文仅从整体策划、细节管理、责任管理角度分析巡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反思的角度提出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以期为广大文博业者在今后的展览交流工作中提供借鉴。
  二、巡展中存在的问题
  展览工作,尤其是巡展,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接展方、借展方、运输方之间的沟通协调,各司其职,也包含了各方内部各部门,甚至各相关人员的相互配合,因此,每一次成功的展览首先都离不开周密科学的规划和统筹。
  然而,就目前国内博物馆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展览的筹备期很短,难以开展周密全面的准备工作。具体到此次巡展,不足之处体现为展览前期准备工作粗糙且不全面、对展览路线没有规划安排、文物保养修复缺少计划性等方面,笔者将相关问题归纳为整体策划、细节管理、责任管理三个方面。
  (一)整体策划方面
  缺乏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此次“晋国霸业”巡展是在一次输出性展览基础上展开的巡展,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对于一次大规模、长期性的国内文物巡展而言,前期的配套准备工作显得不足。此次展览对外未与展览引进单位、运输公司充分沟通,安排路线规划和全面准备,对内未组建展览项目团队、未确定项目管理体系、未制定巡展文物保养计划等。
  1.展览整体宣传和策划缺失
  此次“晋国霸业”展览巡回于祖国各地博物馆,免费向广大观众开放,展览的宣传主要由接展方负责,没有开发专门的文创产品进行售卖。个人认为,正是这种合作方式让此次展览的效果和展览收益打了折扣,一次全国范围的大巡展被迫拆解成了一次次的博物馆临时展览。如果对展览的合作方式进行调整,由山西博物院统一对巡展进行有计划的整体宣传,由全国性媒体来对巡展的进展、筹备等进行播报,再加上当地博物馆的辅助性宣传,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同时,专门对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产品进行开发,也会为展览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在讲好文物故事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深圳展出之前,山西博物院进行了充分、详细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对参展文物的内涵、相关遗址的发掘情况进行了汇总,最终形成了一份相对准确、完整、全面的展览文本。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份展览文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明显的考古学特色,属于典型的研究型表述,专业词汇多,大量器物形态的表述在无形中会拉开观众与展览的距离。此外,此次“晋国霸业”展览文字系统的特点还体现为内容的故事性、生活性不强,多是对文物的器物学描述和艺术赏析。对晋国历史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观众才能理解整个文本,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即便是各博物馆的讲解员,他们对晋国的历史、地理位置以及山西各地的地名等也是一知半解。
  在巡展过程中,深圳博物馆曾在展览中加入了介绍晋国的历史典故和山西风俗民情的内容,浙江省博物馆加入了专门的晋国故事知识图版,大大拉近了观众和展品的距离,这些都是可以汲取的经验。
  (二)文物保护的细节管理尚有欠缺
  展览工作的细节代表着博物馆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代表着博物馆的形象。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成就一次完美的巡展。在此次巡展过程中,许多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也在于日常工作中的细节意识不够强、细节管理不够完善。
  参展文物编号不统一。巡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借展方、接展方、运输公司等各个方面。本次巡展参展文物近200件(组),分属两个收藏单位,有的文物采用出土编号,有些文物采用藏品编号,部分成组文物形制、大小相同,或仅有细微差异。由于筹展初期,工作人员未对参展文物进行统一编号,点交、布撤展中个别文物编号不一致,需要反复确认核对。这些因粗心导致的不必要流程,往往会影响工作进度。   展品包装材料选择不够科学、尺寸不够精确。参加巡展的文物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多次的包装和拆包。此次参展文物的内包装材料基本上选用木板、中间填充棉花的棉绸、海绵制成的囊盒,而囊盒内侧的棉绸容易导致文物表面铜锈脱落,并不适合直接接触青铜文物,包装人员在巡展中不得不在文物表面重新包上一层宣纸。此外,包装盒的填充材料选用了EPE包装材料,部分异型文物的包装盒尺寸不够精准,存在安全隐患。
  必要的辅陈展具欠缺。此次展览缺少必要的辅陈展品,让展览显得美中不足。巡展中,展览的设计、展架等辅陈品制作均由展出单位完成。由于制作工期紧,加之文物一般在开展前几天才运抵展览地,展出单位很难对异形文物进行针对性的展示设计。如果在巡展之前,收藏单位为部分文物制作专门的辅陈展台,那么对展览展示、文物保护、文物点交工作都是有利的。
  (三)巡展的责任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巡展过程的很多环节都关系到参展文物的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完善明确的责任管理体系、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才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文物的点交工作处理不够规范。此次“晋国霸业”展览,先后尝试了两种文物点交方式:其一是针对文物逐件点交,点交完成后由展出单位保管文物,展期结束后,双方再逐件点交。其二是不进行文物的完残情况逐件点交,由收藏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展览布展和撤展,展览期间为展柜加封,双方仅进行文物数量的点交。这两种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各有利弊,尤其是第二种方式,虽然简单明确,但是会限制展览设计,在展览效果上打折扣。但第一种点交工作比较费时,文物的完残状态很难有全面、准确、统一的呈现方式。此次巡展就存在文物完残描述不夠标准,点交文物图片和视频资料不够完备的现象。
  巡展团队和其他工作团队不稳定。“晋国霸业”巡展历时8年,前期工作人员、运输公司相对稳定,后期工作人员和运输公司因各种原因均发生了调整。人员的随机改变,必然导致工作的不断调整。不同批次的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履行交接手续,会造成工作界定模糊。
  以大篇幅的文字去描述需完善的诸多细节,并非否定“晋国霸业”巡展所取得的成绩,而是希望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三、关于巡展工作的思考
  (一)关于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博物馆的巡展,多以一个或多个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组成展览,赴各地展出。展览过程中,各地借展的博物馆支付一定的文物借展费,并且承担整个展览的组织策划、陈列布展、宣传等工作。展览展出单位一般在展览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而文物收藏单位起辅助作用。
  其实,这种合作模式所达到的效果只是同一批次文物的连续展出,是一个个临时展览的重复相加,和真正意义上的整体策划、宣传、实施的巡展还有差距。
  个人认为,当前这种模式只是中国博物馆对外交流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博物馆未来对外交流工作的方向也必然是在博物馆自身组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树立精品意识和主导意识,不断调整合作模式,由文物收藏单位掌握策展的主导权,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以赢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度。
  (二)关于巡展的整体策划
  一些重要展览的筹备,应该都具有充足的展览准备时间,有关部门应做到科学规划、周密筹备。在一个巡展展览策划成形之后,首先应该组建分工明确的工作团队、确定展品的保存状况、制定参展文物的保养轮换计划、制作配套的辅陈展具,再选择可靠的运输公司有针对性地制作巡展文物包装材料等,开展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同时,借展方应与各博物馆负责引进展览的部门进行接洽,搜集借展意向和时间档期,结合展览地点分布安排相对科学的展出线路,展览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三)关于文物点交
  在展览工作中,文物点交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受点交地点、文物运输方式、文物特殊性、展览时间安排等因素影响,合作方采用的文物点交形式也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大概有三类文物点交形式。其一是文物逐件点交,点交完成后由展出单位保管文物,展期结束后,双方再逐件点交。其二是不进行文物的完残情况逐件点交,由收藏单位负责布撤展,展览期间封闭展柜,双方仅进行文物数量的点交。其三是综合以上两种,在进行文物逐件点交的基础上,收藏单位在布展完成后封闭展柜,双方再次进行文物数量的点交。
  以上三种文物点交形式可以说各有利弊。基于展出效果的考量,个人不认同在文物点交中选用第二种方式,建议双方借助现代设备以更完备的图片、视频记录点交实况,规范文物完残描述,采用其他两种方式进行点交。同时,在第三方承担运输的情况下,要完善和运输方的点交工作,明确文物责任。
  (四)关于展览设计
  就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文物巡展筹备状况来看,多见文物收藏单位提供展品基本信息和展览文本初稿,由接展方对展览文本进行必要调整,再开始形式设计。这种合作形式基于文物收藏单位拥有对展品进行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员,而形式设计工作则是由展出单位在展出地完成的,这也导致实际工作中展览文本设计和形式设计脱节。
  在引进展览的工作中,山西博物院曾多次由内部策展人员在文物收藏单位提供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原创展览文本,再由本院设计人员进行展览设计的尝试,保证了文字设计人员和形式设计人员及时、充分的沟通。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原创展览文本需要付出辛劳,其中出现一些疏漏是难以避免的。展出单位将自己完成的展览文本交由收藏单位的专家审定,这一做法对展览工作是很有益的。
  (五)关于责任管理
  文物巡展是一个文物收藏单位、接展单位、文物运输单位等多方合作的系统工程,即使在博物馆内部,也涉及多个部门的合作。要保证整个巡展如期顺利举办,必须从展览筹备开始即建立严格的责任管理体系。
  在文物巡展中,博物馆的业务人员一般包括文物保管员、形式设计人员、文物修复保护人员、沟通联络人员、对外宣传人员等,他们一般分属不同的业务部门。因此,一个文物巡展项目,首先需要一支相对固定而责任明确的工作团队,要使所有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并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此外,合作方之间要建立明确的责任约定,并确保贯彻执行。在展览合作协议中,涉及布展的条款常见如下描述:“甲方负责陈列布展,乙方协助布展。”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布展工作涉及文物安全,应该有明确的责任规范。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应该有明确的责任方。
  巡展中的各个工作细节都展示着一个博物馆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现文物在移动、包装、拆包装时的操作不规范、展品编号混乱、文物包装不符合规范、展厅设施不符合要求等情形,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博物馆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细节管理,注重培养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细节意识,选派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参与巡展工作。
  在巡展过程中,文物的定期维护是保护文物安全的必要条件。在巡展筹备期间,文物收藏单位即应该制定科学的文物维护保养方案和展品轮换调整方案。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工作团队才可以有序应对展品的临时调整。
  “晋国霸业”巡展走过的八年,是中国的博物馆展览交流工作高歌猛进的一个阶段。其间,博物馆的引进、输出展览工作为传播博物馆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更多的博物馆倾向于推出深度原创展览,纯粹引进型文物展览数量略有下降。恰在此时,博物馆人需要冷静地反思:曾经的工作存在什么问题?要如何切实去改进,如何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素养?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博物馆未来走上新发展阶段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申永峰.细节时代的博物馆—对博物馆细节及细节管理问题的初步分析[J].中国博物馆,2006(1):88-92.
  [2]黄雪寅.博物馆承接国际性临时展览所必备的条件[J].中国博物馆,2008(4):49-55.
其他文献
摘要:对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而言,色彩的作用无疑是最直接、最明了的。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观者受到了色彩带来的最直接、最清晰的视觉冲击,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引起内心的共鸣,而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相应的画面并具有叙事效果。本文结合笔者作品的创作过程,分析油画创作过程中对色彩语言的解读、探索与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色彩;语言;作用;表现  对于绘画创作者而言,要想表现出自己对于画面的情感,色彩无疑是一
期刊
摘要:宝庆烙画是邵阳市的非遗项目,是一种根植于民间的艺术,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采用中国画和民俗风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湖湘地区本土的民风民俗。宝庆烙画追求国画的意境,制作难度较大,需要艺人长期的经验积累。目前邵阳从事烙画的代表性艺人有唐文林、王艳萍等。  关键词:宝庆烙画;非遗;传统工艺  一、宝庆烙画基本概况  宝庆即今天的邵阳,一直是湘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称昭陵、邵陵、邵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形势下,人们对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博物馆在展览与陈列文物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赋予博物馆新能力能够给人们提供直观的展示服务。运用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灵活更换展示的内容,这不但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也改善了博物馆的展陈效果。各地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收藏地和展示窗口,其发展应立足于博物馆传统的形式和职能,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
期刊
摘要:克里姆特(Gustave Klimt,1862—1918年)是对当代绘画影响深远的著名艺术家。克里姆特将古典油画的严谨逻辑与艺术设计的装饰性色彩、线条及综合材料结合起来,在绘画领域内开辟了一片新的天空。本文主要依据其作品的绘画形式,从色彩、线条和材料方面进行分析,揭示装饰元素在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中独特的审美功效。  关键词:克里姆特;绘画作品;装饰元素  早期克里姆特虽深受巴洛克艺术和新古典主
期刊
摘要:本文选择云博物馆界面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梳理与实践应用两方面展开研究,在对界面设计的概念、界面设计流程及界面设计原则等设计要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云游敦煌”与“三星堆云博物馆”综合线上开幕式等网红案例的界面设计特点和设计方法,并以笔者创作的作品“扬州漆艺云博物馆”界面设计为例,分析和探究在云博物馆界面设计中如何彰显博物馆自身的主题文化特色。  关键词:界面设计;虚拟博物馆;
期刊
摘要:本文对吉祥图案的基本内容和运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祥禽瑞兽、植物花卉以及神仙人物等吉祥图案在山西古建筑中的具体运用加以阐述,希望能为当下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吉祥图案;山西古建筑;装饰设计  吉祥图案作为建筑物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既能丰富建筑美感,提升空间层次,也能充分体现吉祥图案的鲜明寓意,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其精湛的装饰工艺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对于山
期刊
摘要:春秋以后,日常使用的文字逐渐简化,结字比较复杂的文字形体逐渐被取代,这符合文字简化运动的规律。草写简化是为了省事,这必然会对文字的结构和书写方式造成影响,时间一长,原来的文字根基就会动摇,因此,草写简化状态下的文字是不稳定的。文字简化无疑对后世书体演变造成了不小影响,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草率简省的书写方式破坏了文字原有的构形理据,异体繁多,书体杂乱,秦篆与古隶兼行,致使秦始皇初兼天
期刊
摘要:狮子纹样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的两个古代文明。关于狮子传入东方,东汉文献记载狮子通过朝贡进入中原。从此以后,狮纹被纳入中原文化的各个装饰体系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流变,逐渐本土化。文章从狮子纹样的起源到传入中原后的流变,分层次进行解读与探究。  关键词:狮纹;印度;两河流域;中原;流变  一、起源  狮子是較为凶猛的动物,四肢强壮,有钩爪,《潜研堂类书》也称“狮子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佛教
期刊
中国明清城墙是指最终建成于中国明清时期的,兼具军事防御、抗洪防灾和空间规划等功能的体系性构筑物,包括南京城墙、西安城墙、荆州城墙、襄阳城墙、临海台州府城墙、寿县城墙、兴城城墙、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①等。“中国明清城墙”的价值体系丰富多样,包含了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思想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等。  南京城墙是“中国明清城墙”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中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在现存长度、存在规模方面,还是
期刊
摘要:潇贺古道处于湘、桂两省之间,穿过富川县,留下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存。富川瑶族自治县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富川境内潇贺古道周边传统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村寨特色产品不突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任务”[1]。文章提出加强资源整合,发展第二、三产业等对策,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