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但这也是语文教师头疼的课题。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不重视口语表达能力,总有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支支吾吾,无法有条理地、完整地回答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只有立足课堂、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口语表达 立足课堂 主体性 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则谓之文,合起来称语文。”《新课题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可见,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忽视口头表达的重要性,通常是听多说少,不善言语表达。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应走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训练之路。下面,笔者从学生的课堂角色地位出发,简要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探索。
1 立足课堂,潜移默化
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想尽办法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创造机会,使学生多说、能说、会说,在课堂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1 创造口语交际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想表现自己、获得肯定的心理欲望。于是,抓住学生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积极为他们创造口语交际机会。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进行互评,指导学生给别人提看法;或者就课文中某些产生疑问的内容进行辩论,培养学生较有条理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教林觉民的《与妻书》这篇课文时,因为这段近代史学生都比较熟悉,再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胜、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请同学生帮一帮老师,代替我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林觉民这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这位令人敬佩的近代英雄,行不行?”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异口同声、兴奋地回答:“行!”他们一个接一个兴奋地走上讲台,自信、骄傲地向班里的同学倾情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位可钦可敬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最后,更有学生补充朗诵了林觉民的另一封写给他的父亲的绝笔:“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朗读时声泪俱下,感人肺腑。在这样的课堂上,在我潜心设计的口语交际机会中,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得到有效的激发,使许多学生敢于乐于站起来回答问题。
再者,就是课堂上的提问与对话了,这是口语训练最方便的方法。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开口说话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机会。在讲《范进中举》时,为了让学生开口表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在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怎样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可见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示学生立足课文,在文中找现成的答案,然后,再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化难为易。为了让学生理清《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中郑庄公回答的条理时,经过精心设计,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1)“毙”字为何理解为倒下?(2)“自毙”应该理解为自取灭亡吗?(3)按课文的理解,郑庄公的回答不符合逻辑,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当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们得及时给予评价和肯定,增强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发表自己观点的自信,让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1.2 课前限时表演
首先是课前演讲,可以限定题目,也可以不限定题目,让学生在课余准备好内容,每堂语文课前,都会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上台演讲。选材范围可广一些,如报刊杂志、课内外阅读书籍、电视节目、时事新闻、或是耳闻目睹的感人事迹等等。其次,可以让学生尝试表演自己编导的一些作品。如对课文中的话剧进行改编,或者把课文中的故事改编为小品等等。再者,中学课文中有许多非常生动优美的文章或诗歌,如《沁园春·长沙》、《诗经》、《赤壁赋》等等,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诗文朗诵。这些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前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1.3 朗读与复述
朗读是进行口语训练,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安排朗读指导,适时地讲授朗读常识,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清楚、准确、流畅、传情。形式上,要求学生采用独自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对读、分小组朗读等方法;内容上,可以包括课内和课外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诗歌,也可以是故事或者评论。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朗读训练中,不知不觉地把一些优美的语言词汇储存起来,自然地运用到口语表达之中,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复述,就是把课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详细复述、简要复述、或者创造性复述。在教完一篇课文后,一般会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安排:如果内容篇幅比较短,让学生进行详细复述;如果篇幅较长,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如果课文内容故事性较强,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此外,还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运用,比如适时地鼓励,因为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勇于开口说话。
1.4 利用作文课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在学生们中流行着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针对以上情况,在作文课上下功夫,让学生惧怕的作文课变得有趣又生动,比如选择一些学生特别熟悉、容易组织的题材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上学期,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小悦悦”事件作为题材,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发表评议。首先,让学生就这一事件的发生、过程、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回忆,列好提纲,打好腹稿,然后当众进行口头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引导学生们互相评议,取长补短。这样的作文课,既让学生摆脱了畏惧的心理,又培养了学生即席说话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2 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说话
在进行以上训练方式的同时,创设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语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说话的兴趣。在上口语交际“模拟旅游咨询”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位游客,来到旅行社咨询旅游景点,可是他看着《旅游景点指南》,不知选哪一个好?如果你是旅行社咨询员,你会怎样介绍?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抓住游客的兴趣特点,有重点地介绍。这样一来,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种“寓教于乐”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抓住契机及时组织各种比赛
当学生说话训练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用各种比赛来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赛的难易设置要有层次,先易后难,才能慢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可以先举行一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难度较低的活动,然后视学生的情况逐步提高难度,可以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影评等。当然,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耐心、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地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秀娟.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学周刊,2011(8).
[2] 孙颖.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 陈颖.语文教学应加强口语表达训练.凯里学院学报,2007(2).
[4] 项楠.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1).
关键词 口语表达 立足课堂 主体性 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则谓之文,合起来称语文。”《新课题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可见,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忽视口头表达的重要性,通常是听多说少,不善言语表达。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应走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训练之路。下面,笔者从学生的课堂角色地位出发,简要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探索。
1 立足课堂,潜移默化
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想尽办法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创造机会,使学生多说、能说、会说,在课堂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1 创造口语交际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想表现自己、获得肯定的心理欲望。于是,抓住学生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积极为他们创造口语交际机会。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进行互评,指导学生给别人提看法;或者就课文中某些产生疑问的内容进行辩论,培养学生较有条理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教林觉民的《与妻书》这篇课文时,因为这段近代史学生都比较熟悉,再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胜、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请同学生帮一帮老师,代替我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林觉民这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这位令人敬佩的近代英雄,行不行?”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异口同声、兴奋地回答:“行!”他们一个接一个兴奋地走上讲台,自信、骄傲地向班里的同学倾情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位可钦可敬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最后,更有学生补充朗诵了林觉民的另一封写给他的父亲的绝笔:“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朗读时声泪俱下,感人肺腑。在这样的课堂上,在我潜心设计的口语交际机会中,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得到有效的激发,使许多学生敢于乐于站起来回答问题。
再者,就是课堂上的提问与对话了,这是口语训练最方便的方法。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开口说话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机会。在讲《范进中举》时,为了让学生开口表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在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怎样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可见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示学生立足课文,在文中找现成的答案,然后,再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化难为易。为了让学生理清《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中郑庄公回答的条理时,经过精心设计,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1)“毙”字为何理解为倒下?(2)“自毙”应该理解为自取灭亡吗?(3)按课文的理解,郑庄公的回答不符合逻辑,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当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们得及时给予评价和肯定,增强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发表自己观点的自信,让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1.2 课前限时表演
首先是课前演讲,可以限定题目,也可以不限定题目,让学生在课余准备好内容,每堂语文课前,都会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上台演讲。选材范围可广一些,如报刊杂志、课内外阅读书籍、电视节目、时事新闻、或是耳闻目睹的感人事迹等等。其次,可以让学生尝试表演自己编导的一些作品。如对课文中的话剧进行改编,或者把课文中的故事改编为小品等等。再者,中学课文中有许多非常生动优美的文章或诗歌,如《沁园春·长沙》、《诗经》、《赤壁赋》等等,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诗文朗诵。这些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前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1.3 朗读与复述
朗读是进行口语训练,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安排朗读指导,适时地讲授朗读常识,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清楚、准确、流畅、传情。形式上,要求学生采用独自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对读、分小组朗读等方法;内容上,可以包括课内和课外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诗歌,也可以是故事或者评论。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朗读训练中,不知不觉地把一些优美的语言词汇储存起来,自然地运用到口语表达之中,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复述,就是把课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详细复述、简要复述、或者创造性复述。在教完一篇课文后,一般会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安排:如果内容篇幅比较短,让学生进行详细复述;如果篇幅较长,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如果课文内容故事性较强,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此外,还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运用,比如适时地鼓励,因为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勇于开口说话。
1.4 利用作文课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在学生们中流行着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针对以上情况,在作文课上下功夫,让学生惧怕的作文课变得有趣又生动,比如选择一些学生特别熟悉、容易组织的题材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上学期,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小悦悦”事件作为题材,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发表评议。首先,让学生就这一事件的发生、过程、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回忆,列好提纲,打好腹稿,然后当众进行口头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引导学生们互相评议,取长补短。这样的作文课,既让学生摆脱了畏惧的心理,又培养了学生即席说话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2 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说话
在进行以上训练方式的同时,创设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语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说话的兴趣。在上口语交际“模拟旅游咨询”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位游客,来到旅行社咨询旅游景点,可是他看着《旅游景点指南》,不知选哪一个好?如果你是旅行社咨询员,你会怎样介绍?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抓住游客的兴趣特点,有重点地介绍。这样一来,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种“寓教于乐”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抓住契机及时组织各种比赛
当学生说话训练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用各种比赛来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赛的难易设置要有层次,先易后难,才能慢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可以先举行一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难度较低的活动,然后视学生的情况逐步提高难度,可以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影评等。当然,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耐心、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地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秀娟.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学周刊,2011(8).
[2] 孙颖.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 陈颖.语文教学应加强口语表达训练.凯里学院学报,2007(2).
[4] 项楠.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