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k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摒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那么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对中学生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中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等。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下面我谈一谈如何用体育精神来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的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一般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二)、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在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摒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体育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都要求参加者付出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能量,需要接受艰苦的磨炼。要让学生学会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学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学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学会决不气馁再拼再搏,胜利时学会冷静处之决不得意忘形。坚强意志,是人格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体育运动是培养坚强意志的一片沃土,有待我们中学体育教师的深耕细作。
  中学体育教学以体育精神进入人格教育,关键在于中学体育教师自己的观念和认识,理性认识上升到这个高度,行动才能产生飞跃。另外,中学体育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人格精神对中学生的示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挖掘体育精神的要素,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手段,使我国的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阶段,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联通:076750河北省尚义县红土梁镇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以思维训练为主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定理推理严密,思维量大,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将新课改理念融注到课堂里去,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自
期刊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网络的特殊性为学校班级德育工作也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又对传统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班主任不得不对德育工作重新做出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班级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希望在促进学校班级德育实践方面有所裨益。    一、更新网络时代的德育观念    首先
期刊
暑期,我校组织讨论了“范跑跑事件”,我不由得想起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重智商,轻情商,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个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国家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而教师的好坏取决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德。所以我们必须学好师德并形成良好的师德。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的体会就是“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来教书育人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期刊
案例(一)    张XX,铁佛小学六年级学生,该班班干部,家庭极度贫困,父亲弱智,母亲患癌症已两年,时临期末检测,其母病逝,此时的张XX感觉茫然,对上学失去信心,且不想参加考试,就此辍学,当班主任、班上的学生得知此情后,在他母亲埋葬的那一天,班主任领着班上的几名班干部一起去看望了张XX,临走时,班主任给他留下了一张简短的便条:  “你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你很坚强,老师看了你的家境,对照你在班里
期刊
“意”,即文章的中心。它是作者对社会现象关注与思索的结晶,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切感悟,是作者对生命与情感的心灵体验,是作者对美的发现与感受。  古人曾说:“文章立意,意在笔先”。作者对所见有所感而“意”蕴心中,或因外物的触动而将心中的思想与情感流诸笔端。当然,要将那“意”表现的形象化、具体化,又需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形式来作为载体——或借故事,或述亲身的经历,或议论漫谈表明见解,或借助于想象,使“意”蕴涵
期刊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今时代所必备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份
期刊
中学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对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和掌握。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下面举例说明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几种形式:   1、对比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讲“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
期刊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
期刊
常听到有些班主任这样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却不领情,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甚至有些专门与你对着干,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  面对以上困惑,我们用什么办法解决呢?下面就谈谈我在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和经验:    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班主任能否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支持,固然与班主任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渊博的学识和各种能力分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的数学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努力实践着数学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等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这样一来使得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更加和谐,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许多盎然生机。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创设合理的问题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