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忠:53年的红色收藏不了情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a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3年,马学忠坚持收藏与毛泽东有关的各种物件,所收藏的书籍达3000多册,居全国个人收藏之首。

 “阅览室”里的收藏人生


  马学忠今年83岁,一生爱好收藏。53年里,他走遍了大街小巷,退休后更是乐于此业。
  不久前,走进马学忠温暖的家,感受到毛主席元素无处不在: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照片,老式书柜里满满的相关书籍。
  伊通县图书馆里有一间毛泽东文献阅览室,这里承载着马学忠53年的心血,走进门高大的毛主席塑像进入视线,它的身高已超过老人的身高。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他的老朋友和部下写他的书籍一下就多了,这也为马学忠收集书籍带来了便利。“1977年收藏《毛泽东画册》时一本就55元,而当时我的工资只有66元。为了收集这些书籍,我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马学忠说。
  别人出门都是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马学忠出门就是逛书店、买书。算算时间,53年的时间,扣除日常生活费用,马学忠剩余的收入都用于收藏,据他估算,在这些红色藏品上花费了十几万元。
  马学忠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毛泽东,两次举办“毛泽东文献展览”,并创办“毛泽东书斋”,把自己53年花心血收藏的毛泽东文献资料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和阅览。

为事业奉献最愧对妻子


  马学忠始终为伊通地方志事业和满族文化事業尽心尽力地奉献着,创办了《钢铁前线战报》《伊通科技小报》《伊通史话》。参加工作以来,马学忠撰写几十篇散文、论文、诗词。调入伊通县史志办公室以后,开始写《伊通县志》,他带领编修人员,走访调研,收集资料。
  1984年,在北京首都医院,马学忠的妻子被检查出肺癌。手术治疗后,陪护妻子的他又匆匆赶回伊通。回到单位后办公室没有人,同事都被调走了,县志的编写处于瘫痪状态。留下来继续修志,他觉得愧对妻子;放下修志,他觉得愧对后人。在妻子的劝说下,他最后选择了继续修志。
  当年8月,伊通召开了修志工作现场会。此时,他的妻子因癌细胞扩散高烧不退。医生告诉他,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了筹备会议,他抢时间做完,希望会议结束后好好陪妻子。9月13日,会议成功召开,时隔9天,他的妻子去世。
  “我一直在忙着工作,她有病的时候我在工作,她病重的时候对我的事业还很支持,她说出版了一定要告诉她,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很对不起她。”1991年12月,马学忠主编的《伊通县志》出版了,1993年获得“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是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志。

收藏只为传承


  收藏这些书籍,他最大的收获不是带回了多少有价值的收藏品,而是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坎坷,今天的胜利成果得来确实不易。
  马学忠记得,他曾在接待一位日本友人时,对方问道:“为什么要收藏这么多主席书籍,一共花了多少钱,是自费还是公费?”在一连串的提问后,马学忠告诉这位日本友人,“收藏这些书籍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用得上,因为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他的回答,让日本友人竖起了大拇指。
  马学忠说:“如果12月26日被定为伟人节,那就太好了,我将把这些收藏拿出来让更多的人看见,也算是纪念毛主席了。时间太少,总是不够用,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还有好多的事想做。”

马学忠


  三次被评为吉林省修志战线先进工作者。曾任伊通县科委副主任,伊通县史志办公室主任。
其他文献
黃斌是一位勇于“吃螃蟹”的军旅作家。在写作中,他勇于大胆改革与创新,开创了史话体裁创作之先河。  黄斌从20世纪70年代始迷恋关注家乡历史,是东北地区民间最早考察研究、普及宣传东北地方历史知识的先行者之一。  于1985年创作出版了第一本书——《渤海古都史话》。影响了无数的读者和受众,许多读者从一无所知(或误认为是其它国家先人建立的国家),到逐渐了解这个海东盛国的疆域、经济、军事、文化及风情等,为
期刊
多年来,他通过一双脚、一张嘴,为抢救“缸窑文化”而不懈努力。“墨情瓷韵”传递浓浓艺趣  “缸窑文化”特指吉林特色的陶窑文化,清朝已经非常有名并成为皇家贡品。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缸窑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几年前,吉林民间艺术家古尘等人开始致力于抢救“缸窑文化”,多次前往景德镇与当地艺术家切磋技艺,取长补短。“我们的想法是与缸窑文化结合,烧制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加速陶瓷文化北移,并不是再复制一个
期刊
江汉力以小说、杂文和满族民俗见长。对写作,他精益求精,反复揣摩,直到满意才收笔。触类旁通 博学多才  在吉林有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他是一个在文化领域全方位涉猎的杂家,在江城文坛很有影响力,他就是江权力。  江汉力以小说、杂文和满族民俗见长,曾在《江城日报》辟有专栏。  从2004年开始,江汉力对地方史和民俗研究愈加痴迷,每年都有数十篇稿子发表,内容包括吉林市历史、满族汉族朝鲜族民俗、方言、萨满、教
期刊
他笑着婉拒“书法大师”的称呼,说:“书法是人内心世界的物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三观。而大师是由后人评说的。”醉心书法 父子传承  江南的沃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化名人,著名书法家金中浩就是其中一位。  金中浩生于沪上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金伯涛是位儒商,爱书、画、印,并擅写魏碑,曾拜泸上汪洵先生为师,取孟子《公孙丑上》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为他取名“中浩”。  由于家庭的熏陶,金中
期刊
“我岁数大了,不求成名,只希望吉林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展现,发出应有的光芒,是传播,更是传承。”文化积淀 止于精品  李侠出生于剪纸世家,上可追溯至清朝年间,那时以玉米叶、桦树皮等材料为主的创作便悄然萌芽,160多年的积淀,让李侠的一生注定与剪纸有着剪不断的情缘。  虽时过境迁,李侠儿时的记忆仍清晰可见。那时,由于父母忙碌,她被寄养在满族乡村的外婆家,外婆是远近闻名的剪纸大家,每逢重大节日,村民
期刊
二十余年来,荆文礼抢救和保护满族说部工程从未放松。对满族说部产生兴趣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荆文礼,颤颤巍巍地用双手捧起一本由他撰写的《乌勒本概论》,说起了他的故事。  乌勒本在各氏族中秘传,一般都是家族传承,父传子,子传孙,口耳相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富育光、王宏刚等人去采风。他们到东北三省满族聚居的村屯调查,发现了满族讲族史的传承人和长篇口头文学满族说部,并开始记录。后来由于种
期刊
韩光利的作品,看似任意挥洒,实则胸有成竹,简约中不乏细腻,浓淡中可见疏密。新在外,古在意中  风景非千里以外去寻,亦非黄道吉日才有。故乡长白山时时刻刻在韩光利心中,似乎信手可拈来,从未远离。这和他从小生长在长白山区有莫大的关联,即使后来到省城长春工作,一得空也会回到长白山转悠,长白山的景物、事物、植物、动物早已被他“征服”。可真到拿起笔画长白山却还是不容易。起初,他总是画山不像山,眼中与心里的长白
期刊
作为“御医传人”的刘辉,有着妙手回春的医术。“行医一生,行善一生”是祖训,更是同春堂人的座右铭。历史印记  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御赐店名、医学偏方到乾隆皇帝亲笔御赐“同春堂”牌匾……刘辉将一件件历经岁月沧桑、历史变革的传家宝展示在世人面前,讲述着那精彩跌宕的传奇故事。  翻着黄了的旧家谱,刘辉讲述着同春堂的起源:祖上第一代行医者是明朝御医刘景章,14岁时,他进山打柴结识并营救了一位名为转阳道长的神医,
期刊
人的一生将一件事一直做到底,做到精髓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会成为专家。因为喜爱而痴迷  初识刘建国,是在2018年长春举办的一场画展上,印象颇深的是他笔下矫健的骏马,每一匹马都没有佩戴缰辔,自由地奔腾在草原之上。  刘建国,1958年出生于吉林农安,自幼酷爱绘画。上小学时学校没有配备美术老师,他会照着课本里面的插图胡涂乱画。他有一本《三国演义》的绘本,当时被里面的马匹所吸引,于是开始天天临摹马
期刊
他不僅是一名牙科医生,还是一位喜欢收藏奇石的爱好者。从他跋山涉水地寻石,到今天成为社会公认的奇石鉴赏家,他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编织着一个奇石梦。父亲引领他走向艺术之路  土生土长在江源县的刘洪声,从小就有一个奇异的爱好——收集奇怪的石头。  刘洪声收集奇石的缘由和他的父亲有着很大的关系。刘洪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了解大自然的一些奥秘,不过由于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算太好,所以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