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育中,社会赋予了教师很多角色形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蜡烛”、“导演、警察”隐喻等都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原有教师角色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而新课程为教师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训方式。
展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的统考制度、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应该作如下反思:
反思一:教师的教学观念
目前,语文教师们普遍认同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这标志着语文教师已经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言语实践及其内心体验。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语文教师对课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真切“感觉”——从课程外在于“我”到课程同化于“我”,从课程“役”我到我“驭”课程,这就引发教师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反思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学习,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体系上;新课程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积极的自主性和发现性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具有重要价值导向的新学习方式的确立,标志着语文学习主体的崛起,并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耀眼的亮点。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潜智潜能的前提下还其选择权,还其听说读写思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这样,以“生本文化”为表征的教学就归正为一种顺应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促进力量,使学生心智进发、思维开放、心境澄明、视界敞亮的发展性力量;合作学习,则以其组织活动形式的开放性而见长,把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有利于增进学习伙伴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变指令型课程中互相敌视、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分享成功的“同学”和“同伴”关系,让每个学习个体在欢愉、明朗、轻松的集体氛围中获得正常的同步成长;探究性学习,以强烈的问题性、探究性、亲历性和开放性为特点,不注重含有原创性的所谓“发现”,而是探究过程中殊为难得的生命体验——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后更加旺盛、意志力在探究中获得砥砺、创造精神愈来愈趋向光大。新的语文学习方式,不但给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赋予其持续发展人格构建,使之可能由今日的学习主体而成长为明日的创造主体。
反思三: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
如何运用整体把握法组织教学?首先,教师要全面通读一篇课文,一单元课文、一册课文、甚至各个年级、各册语文课本,把握每册课本中各单元、各篇的分布情况,把握知识体系,明确的知识点分布及这些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的全局性把握,利于更好地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研究表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接受新知识,以旧带知,会效果更好。整体把握法要注意文章的独特性,不能“只看森林,不见树木”,只看整体联系而不顾文章的个别特征。不同类的文章中所含基础知识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教师不能千篇一律、面面俱到。整体把握并不排斥对课文进行的有重点的安排与处理。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文,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基础知识讲解的重点所在,既理清该课在单元以及整本书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又明白本该文自身的侧重点,这样才可更好地打好语文基础,实现“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目标。
反思四:知识的讲解与引导
讲解引导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系统的讲解、引导,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学习,从而快速、准确掌握新知识、避免自我摸索的盲目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讲解引导法要做到:首先,明确“讲解”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正确途径获取新知,不是简单地直接“灌输”,要“讲”中有“导”,为“导”而“讲”。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获取的新知识,远比直接通过教师灌输获取的新知识深刻。所以要变直接灌输为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自我获取新知。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导向作用,教学关键,是要“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积极主动探索求知领域的过程”。其次,选择讲解时机,讲解引导法,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知识初步掌握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初步学习之后,对一些问题未能“甚解”,再通过讲解与引导,就会主动积极地沿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获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再次,要注意讲解的内容。教师应该抓住重点与难点,向“45分钟”要質量、要效益。同时还要注意内容讲解的科学性与可接受性,保证知识的正确无误与深浅适度。柳友荣先生主编的《新编心理学》一书中说:“很容易实现的目标不能引起学生的成就感,不足以激发新的动机;难度过大无实现可能的目标,学生也会退避三舍,兴趣索然。通过中等难度学习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得到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后的理智感的满足,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所以讲授内容既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过易与过难都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防碍知识的传授,不利能力的提高。
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说:“如今,要使学生获得‘无穷水’,就必须教给他们发现和开启‘源头活水’的眼光和能力,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没有阅读习惯、思考习惯的教师,不能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教师,必然遭到新课标、新课程的淘汰。”这是具有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的语文教师的心声,表现了与时俱进、长葆青春精神的教学信念。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回答这个似乎棘手的问题:中国的新课程能够走多远。
原有教师角色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而新课程为教师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训方式。
展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的统考制度、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应该作如下反思:
反思一:教师的教学观念
目前,语文教师们普遍认同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这标志着语文教师已经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言语实践及其内心体验。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语文教师对课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真切“感觉”——从课程外在于“我”到课程同化于“我”,从课程“役”我到我“驭”课程,这就引发教师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反思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学习,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体系上;新课程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积极的自主性和发现性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具有重要价值导向的新学习方式的确立,标志着语文学习主体的崛起,并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耀眼的亮点。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潜智潜能的前提下还其选择权,还其听说读写思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这样,以“生本文化”为表征的教学就归正为一种顺应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促进力量,使学生心智进发、思维开放、心境澄明、视界敞亮的发展性力量;合作学习,则以其组织活动形式的开放性而见长,把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有利于增进学习伙伴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变指令型课程中互相敌视、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分享成功的“同学”和“同伴”关系,让每个学习个体在欢愉、明朗、轻松的集体氛围中获得正常的同步成长;探究性学习,以强烈的问题性、探究性、亲历性和开放性为特点,不注重含有原创性的所谓“发现”,而是探究过程中殊为难得的生命体验——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后更加旺盛、意志力在探究中获得砥砺、创造精神愈来愈趋向光大。新的语文学习方式,不但给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赋予其持续发展人格构建,使之可能由今日的学习主体而成长为明日的创造主体。
反思三: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
如何运用整体把握法组织教学?首先,教师要全面通读一篇课文,一单元课文、一册课文、甚至各个年级、各册语文课本,把握每册课本中各单元、各篇的分布情况,把握知识体系,明确的知识点分布及这些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的全局性把握,利于更好地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研究表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接受新知识,以旧带知,会效果更好。整体把握法要注意文章的独特性,不能“只看森林,不见树木”,只看整体联系而不顾文章的个别特征。不同类的文章中所含基础知识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教师不能千篇一律、面面俱到。整体把握并不排斥对课文进行的有重点的安排与处理。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文,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基础知识讲解的重点所在,既理清该课在单元以及整本书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又明白本该文自身的侧重点,这样才可更好地打好语文基础,实现“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目标。
反思四:知识的讲解与引导
讲解引导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系统的讲解、引导,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学习,从而快速、准确掌握新知识、避免自我摸索的盲目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讲解引导法要做到:首先,明确“讲解”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正确途径获取新知,不是简单地直接“灌输”,要“讲”中有“导”,为“导”而“讲”。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获取的新知识,远比直接通过教师灌输获取的新知识深刻。所以要变直接灌输为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自我获取新知。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导向作用,教学关键,是要“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积极主动探索求知领域的过程”。其次,选择讲解时机,讲解引导法,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知识初步掌握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初步学习之后,对一些问题未能“甚解”,再通过讲解与引导,就会主动积极地沿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获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再次,要注意讲解的内容。教师应该抓住重点与难点,向“45分钟”要質量、要效益。同时还要注意内容讲解的科学性与可接受性,保证知识的正确无误与深浅适度。柳友荣先生主编的《新编心理学》一书中说:“很容易实现的目标不能引起学生的成就感,不足以激发新的动机;难度过大无实现可能的目标,学生也会退避三舍,兴趣索然。通过中等难度学习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得到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后的理智感的满足,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所以讲授内容既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过易与过难都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防碍知识的传授,不利能力的提高。
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说:“如今,要使学生获得‘无穷水’,就必须教给他们发现和开启‘源头活水’的眼光和能力,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没有阅读习惯、思考习惯的教师,不能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教师,必然遭到新课标、新课程的淘汰。”这是具有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的语文教师的心声,表现了与时俱进、长葆青春精神的教学信念。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回答这个似乎棘手的问题:中国的新课程能够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