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周期作业是指建立在大跨度時间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经历一段时间,有兴趣地、高效地、集中地完成一个主题任务的“长作业”,体现单元目标的整体性、作业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诗歌单元,编排了综合性学习。以本单元为例,阐明以长周期作业串起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做法: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和多元评价。
关键词:长周期作业;诗歌;综合性学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每个课后思考练习题围绕着单元的训练要素出题,教学目标明确,在语文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等方面,统筹规划训练目标序列。设计长周期作业,能够有效串起整个单元学习内容,优化单元结构,强化单元功能,提升教学质量。
长周期作业建立在大跨度时间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经历一段时间(一周、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有兴趣地、高效地、集中地完成一个主题任务的“长作业”,体现单元目标的整体性、作业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长周期作业一般会经历“启动—实施—评价”的阶段。启动阶段,基于目标、学情等整体设计作业;实施阶段,通过课堂教学、综合实践,分步培养学生的能力;评价阶段,评价、展示周期内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阐明以长周期作业串起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做法。
一、长周期作业的整体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诗歌单元,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现代诗歌作品《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该单元还编排了综合性学习内容《轻叩诗歌大门》,要求学生通过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郑国民教授认为,如果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图1
一种立足于语文课程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地展开语文实践活动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学习方式,那么,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作为活动开展的支架就尤为重要。长周期作业应该融于课堂教学之中,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讲求整体把握,课内外联动。由此,笔者从长周期作业的整体设计、作业的分步使用以及作业评价等方面做了研究,以整单元的学习为一个周期(7课时的课堂教学+1课时的综合性实践+2课时的成果展示),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前置到每一课的教学当中,以“创编一本诗集”为作业核心内容,贯穿作业设计与推进的始终,使学生了解诗歌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一)立足“主题”“要素”“作业本”,设计作业框架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据此分步编排内容,并以各种范例、导学系统引导学生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立足“主题”内容、“要素”内容,笔者搭建了长周期作业的框架雏形(见图1)。
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浙江省教研室根据课标的要求、紧扣学段和单元目标主编的配套练习《语文作业本》(以下简称“省编作业本”)设计的本单元作业题做了分析。《短诗三首》一课,要求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选一首诗,工整地抄写下来;也可以准备一本精抄本,抄一抄自己喜欢的诗句,工整摘抄,写清楚作者和出处。《绿》一课,要求找一找其他诗人笔下的“绿”,并把它摘抄到摘抄本里,抄的时候要注意分行。《白桦》一课,挑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摘抄到摘抄本中;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行。“省编作业本”编制的题目内容紧扣语文要素,紧密关联本单元语文要素与摘抄、收集、创作的相关要求,将此分布在每一课当中,这为笔者布置与设计作业提供了好的范式。
笔者要求学生在收集诗歌、创编小诗的基础上,合作创编诗集,完成后在班里展示。笔者把诗集的目录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摘抄,二是收集,三是创编。并在单元学习的开始阶段就提出细化的教学要求,明确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见下页表1)。
(二)观照“每一个”,设置作业分层要求
学生对制作诗集有浓厚的兴趣,四年级的大表1第三单元课堂教学的长周期作业
课时安排课文课堂教学的长周期作业2课时《短诗
三首》摘抄作业:工整摘抄课文,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写的时候要注意分行;
收集作业: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选一首诗,工整地抄写下来;
创编作业:模仿《繁星》(七一),尝试读写2课时《绿》摘抄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诗句;
收集作业:收集有关“绿”的诗歌;
创编作业:模仿《绿》的第三小节,体会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试着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课时《白桦》摘抄作业:摘抄喜欢的诗句,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图;
收集作业:诗歌中写到白桦这一植物,你还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抄写到摘抄本中;
创编作业:当个小诗人,写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部分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实践中已经能够达成各课的基本要求。基于观照“每一个”的实际诉求,在夯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设置了分层要求。
摘抄板块:基本要求,摘抄自己喜欢的诗句,摘抄时书写工整,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分层要求,做到个性化摘抄。如,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摘抄的基本要求,有的学生还能在摘抄时关注到作者信息、作品的创作背景,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歌进行重新排版,以突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收集板块:基本要求,收集一类诗歌,如,收集其他有关“绿”的诗歌,或收集与“植物”相关的诗歌。分层要求,除了让学生按照事物的性质收集诗歌外,还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主题收集。如,依据体会到的情感收集相关的诗歌,像表达爱国、离别、母爱、亲情等主题的现代诗。分层要求对学生的收集、归纳、整理材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编板块:基本要求,能够感悟诗情,仿編一些重点片段,如,学习诗歌《绿》,引导学生体会绿是诗人的感觉,风拂过嫩绿的柳条,风是绿的;雨洒在草地上,雨是绿的……思考还有什么是绿的,感受诗人独特的感受,模仿这一小节,写写其他颜色。分层要求,鼓励学生仿编全文,并能根据收集到的诗歌自主仿编,甚至通过创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综合性学习作业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合编诗集。此时,每个学生的诗集都已基本成型。我们带领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诗集设计封面并为其取名,可以用自己的笔名作为诗集名,也可以用诗集中一首诗的题目作为诗集名,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景物或者诗句作为诗集名。
二、长周期作业的分步推进
长周期作业是依托课时分步推进的,以一本诗集作为物化成果进行评价,借助抄写、收集、创编三条作业路径,层层递进,逐步达成,体现了单元目标的整体性、作业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单元目标的整体性层面,从课内、课外入手,整体设计作业。课内,通过前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通过规范摘抄,带着学生体会诗情。课外,通过收集、整合诗歌,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层面,教材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以“母爱”“自然”为中心的意象,了解现代诗饱含情感、想象丰富、语言表达独特等特点。作业设计中的摘抄、收集、创编也为学生的这一“初步了解”服务,每一课作业布置的难度也是逐级递增,让学生逐步达成,呈现阶梯性、系统性。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层面,学生逐步完成长周期作业,评价也逐步形成。笔者依据学生每一课作业的达成情况作出评价,同时提出分层作业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果性评价,举办诗歌朗诵会、开展诗集展陈等活动。表2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长周期作业
分类课文
学习课时诗歌单元的长周期作业摘抄收集创编第一阶段:
课堂教学《短诗三首》2工整摘抄课文,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写的时候注意分行阅读冰心诗集《繁星》,选其中一首,工整地抄写下来模仿《繁星》(七一),用罗列的方式,尝试写一写《绿》2根据自己的体会给诗歌排版收集有关“绿”的诗歌模仿《绿》第三小节,体会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尝试写一写《白桦》2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图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挑选最喜欢的一首,写到摘抄本中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在天晴
了的时候》1*个性化、创意性摘抄;摘录作者信息或创作背景*依据自己的喜好收集诗歌,并给诗歌分类*全文仿编、创编诗歌,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创编第二阶段:
综合性学习编排整
合诗集1给诗集取名、制作封面、绘制插图诗歌展出+
诗歌朗诵会2交流自己创作、收集的诗歌,举办诗歌朗诵会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的长周期作业推进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向课堂教学的作业;第二阶段,指向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表2展示的是相关作业内容。
课堂教学的长周期作业从第1课时一直延伸到第7课时。摘抄是此次长周期作业的基础要求,分布在3篇课文中,分别有不同的要求。第一课提出了基本的摘抄要求。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逐步加深,长周期作业也不断凸显新的摘抄要求,如,根据自己的体会,给诗歌排版,甚至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图,形成自己个性的摘抄。而收集喜欢的现代诗,是完成本次长周期作业的实践性要求。我们把收集要求分布到每一堂课中。《短诗三首》一课的作业,让学生收集喜欢的现代诗,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现场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收集现代诗的途径,初步体会通过书籍、报刊、网络三条途径达成收集目标的不同之处。《白桦》一课的作业,会调查学生收集了哪些诗歌,做了哪些诗歌摘抄本。由于学生初期摘抄受认知水平和途径的限制,会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在指导收集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对收集来的材料做分类整理。同时,这课的作业还提出让学生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歌,通过制作诗歌摘抄本、交流诗歌摘抄,并试着写诗,为逐步形成自己的一本诗集打基础。
创编诗歌是本次作业最难的部分,但也能从多个角度体现并发展学生的能力。通过4篇课文中涉及作业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第1课时,通过完成《繁星》一课的相关作业,了解以罗列的方式创作诗歌;通过完成《绿》一课的相关作业,体会诗歌的情感,进而模仿诗歌的结构仿写。到完成《白桦》一课的作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已经可以试着借助意象再次创作。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诗歌进行创编,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
综合性学习的作业共3课时。第1课时,让学生编排整合诗集。因为有前一阶段的作业做基础,学生创编的诗集已现雏形。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展示诗集制作过程,从编排上指导学生美化自己的诗集,给诗集取个性化的名字,设计精美的封面和封底,并给自己的诗歌配上插图,最终形成一本本可以展示的作品。后面2个课时,以成果分享会的形式,组织学生策划诗歌朗诵会和成果展示会。利用1个课时组织学生参观展览、交流创编的诗集,并设置“最佳编辑奖”“最佳创意奖”“最富诗意奖”,组织学生参与投票,让获奖的学生分享编辑过程中的小故事。利用另1个课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诗歌朗诵会开始前,组织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页的“小贴士”,理解诗歌朗诵的评价标准。教师选取学生创编诗集中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朗诵。
三、长周期作业的多元评价
一本诗集,是学生在完成长周期作业后综合实践的物化成果,离不开及时的评价跟进。我们以分层评价、展陈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形式,跟踪反馈学生的成果。
(一)分层评价,让作业成为作品
笔者会根据作业布置的要求,对学生摘抄、收集和创编的作品做出针对性评价。 摘抄维度,能够做到工整摘抄课文,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得一☆;能够做到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得一☆;能够做到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图,得一☆;能够做到个性化、创意性摘抄,得二☆。
收集维度,能够做到收集冰心的诗歌、有关“绿”的诗歌、自己喜欢的有关植物的诗歌,分别得一☆;能够做到自主选择主题收集,得二☆。
创编维度,能够做到模仿《繁星》(七一),尝试写一写,得一☆;能够做到模仿《绿》第三小节,体会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试着写一写,得一☆;能够做到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得一☆;能够做到全文仿编、创作,能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创作诗歌的,得二☆。
三个维度的评价贯穿课堂始終,学生每达到一个维度的目标都能获得一☆。正常情况下,三篇课文学完后,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获得九☆。根据分层评价标准,在摘抄维度中能够个性化、创意性摘抄的,在收集维度中能够自主选择主题收集的,在创编维度能全文仿编、创作,能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创编诗歌的,还能获得更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集够十☆的学生,都能获得一本自己喜爱的诗集。
(二)展陈评价,让作业被看见
我们收集并展陈所有学生的作品,让每位学生在展陈区既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又能欣赏到同伴的作品。
展陈过程中,每个学生拥有3票的权利,用于评选“最佳编辑奖”“最佳创意奖”“最富诗意奖”,并让获奖的学生分享编辑过程中的小故事。如,有学生仿编的《瑶香月色》诗集,因其精美的设计、富有诗意的名称,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评,被评为“最佳编辑奖”。还有一位学生独具匠心,因在自己的作品中收集和创作了许多的数字诗而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荣获“最佳创意奖”。
(三)综合评价:让作业被欣赏
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多展示的舞台,我们在整个年级段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会。朗诵会开始前,笔者组织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页的“小贴士”,理解诗歌朗诵的评价标准。教师选取学生收集创作的诗歌,进行分类,并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用恰当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并组织学生观赏一些名家的朗读视频,建立对“表情、手势要自然”这一要求的具体认识。之后,学生练习。
我们利用1课时进行活动准备,从朗诵主题、朗诵时间、主持人、表演形式、教室布置、串词设计、道具安排、评委选择、节目顺序、场地清洁、活动报道等方面做了商讨。最终,大家决定将整场诗会分为三个板块:鸿儒博学领诗篇、瑶台名家竞争彩、博采众长有人评。
鸿儒博学领诗篇,主要由教师朗诵诗歌,为学生作示范。我们邀请了学校朗诵队的指导老师为学生朗诵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从节奏、表情、手势等方面给予学生启发引领,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歌的魅力。
瑶台名家竞争彩,每个班选4位学生做代表,分类朗诵古今中外16位诗人的诗歌。现场,小诗人们用恰当的语气朗诵出了诗歌表达的情感,对其他同伴既有引领,又有启发。
博采众长有人评,每个班8位诗人,朗诵自己写的诗歌。有前面两个板块中教师和优秀同伴的朗诵引领,学生都能适时取长补短,尽量用好自己摘抄、收集、创编的素材,做到新的提升。
三个板块的朗诵表演结束,我们会请参与诗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评价,从朗诵语气、朗诵情感、朗诵表情、朗诵手势等角度,评选出“最佳朗诵者”。这样的评价尝试,再次掀起了学生诵诗、写诗的兴趣。
一个单元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不但有效整合了作业,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让作业变得有趣。诗集形成后,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这样有创意的提取与整合,关联与评价,叩开了诗歌的大门,唤醒了学生对诗歌的爱。
关键词:长周期作业;诗歌;综合性学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每个课后思考练习题围绕着单元的训练要素出题,教学目标明确,在语文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等方面,统筹规划训练目标序列。设计长周期作业,能够有效串起整个单元学习内容,优化单元结构,强化单元功能,提升教学质量。
长周期作业建立在大跨度时间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经历一段时间(一周、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有兴趣地、高效地、集中地完成一个主题任务的“长作业”,体现单元目标的整体性、作业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长周期作业一般会经历“启动—实施—评价”的阶段。启动阶段,基于目标、学情等整体设计作业;实施阶段,通过课堂教学、综合实践,分步培养学生的能力;评价阶段,评价、展示周期内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阐明以长周期作业串起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做法。
一、长周期作业的整体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诗歌单元,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现代诗歌作品《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该单元还编排了综合性学习内容《轻叩诗歌大门》,要求学生通过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郑国民教授认为,如果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图1
一种立足于语文课程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地展开语文实践活动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学习方式,那么,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作为活动开展的支架就尤为重要。长周期作业应该融于课堂教学之中,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讲求整体把握,课内外联动。由此,笔者从长周期作业的整体设计、作业的分步使用以及作业评价等方面做了研究,以整单元的学习为一个周期(7课时的课堂教学+1课时的综合性实践+2课时的成果展示),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前置到每一课的教学当中,以“创编一本诗集”为作业核心内容,贯穿作业设计与推进的始终,使学生了解诗歌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一)立足“主题”“要素”“作业本”,设计作业框架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据此分步编排内容,并以各种范例、导学系统引导学生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立足“主题”内容、“要素”内容,笔者搭建了长周期作业的框架雏形(见图1)。
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浙江省教研室根据课标的要求、紧扣学段和单元目标主编的配套练习《语文作业本》(以下简称“省编作业本”)设计的本单元作业题做了分析。《短诗三首》一课,要求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选一首诗,工整地抄写下来;也可以准备一本精抄本,抄一抄自己喜欢的诗句,工整摘抄,写清楚作者和出处。《绿》一课,要求找一找其他诗人笔下的“绿”,并把它摘抄到摘抄本里,抄的时候要注意分行。《白桦》一课,挑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摘抄到摘抄本中;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行。“省编作业本”编制的题目内容紧扣语文要素,紧密关联本单元语文要素与摘抄、收集、创作的相关要求,将此分布在每一课当中,这为笔者布置与设计作业提供了好的范式。
笔者要求学生在收集诗歌、创编小诗的基础上,合作创编诗集,完成后在班里展示。笔者把诗集的目录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摘抄,二是收集,三是创编。并在单元学习的开始阶段就提出细化的教学要求,明确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见下页表1)。
(二)观照“每一个”,设置作业分层要求
学生对制作诗集有浓厚的兴趣,四年级的大表1第三单元课堂教学的长周期作业
课时安排课文课堂教学的长周期作业2课时《短诗
三首》摘抄作业:工整摘抄课文,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写的时候要注意分行;
收集作业: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选一首诗,工整地抄写下来;
创编作业:模仿《繁星》(七一),尝试读写2课时《绿》摘抄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诗句;
收集作业:收集有关“绿”的诗歌;
创编作业:模仿《绿》的第三小节,体会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试着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课时《白桦》摘抄作业:摘抄喜欢的诗句,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图;
收集作业:诗歌中写到白桦这一植物,你还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抄写到摘抄本中;
创编作业:当个小诗人,写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部分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实践中已经能够达成各课的基本要求。基于观照“每一个”的实际诉求,在夯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设置了分层要求。
摘抄板块:基本要求,摘抄自己喜欢的诗句,摘抄时书写工整,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分层要求,做到个性化摘抄。如,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摘抄的基本要求,有的学生还能在摘抄时关注到作者信息、作品的创作背景,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歌进行重新排版,以突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收集板块:基本要求,收集一类诗歌,如,收集其他有关“绿”的诗歌,或收集与“植物”相关的诗歌。分层要求,除了让学生按照事物的性质收集诗歌外,还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主题收集。如,依据体会到的情感收集相关的诗歌,像表达爱国、离别、母爱、亲情等主题的现代诗。分层要求对学生的收集、归纳、整理材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编板块:基本要求,能够感悟诗情,仿編一些重点片段,如,学习诗歌《绿》,引导学生体会绿是诗人的感觉,风拂过嫩绿的柳条,风是绿的;雨洒在草地上,雨是绿的……思考还有什么是绿的,感受诗人独特的感受,模仿这一小节,写写其他颜色。分层要求,鼓励学生仿编全文,并能根据收集到的诗歌自主仿编,甚至通过创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综合性学习作业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合编诗集。此时,每个学生的诗集都已基本成型。我们带领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诗集设计封面并为其取名,可以用自己的笔名作为诗集名,也可以用诗集中一首诗的题目作为诗集名,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景物或者诗句作为诗集名。
二、长周期作业的分步推进
长周期作业是依托课时分步推进的,以一本诗集作为物化成果进行评价,借助抄写、收集、创编三条作业路径,层层递进,逐步达成,体现了单元目标的整体性、作业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单元目标的整体性层面,从课内、课外入手,整体设计作业。课内,通过前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通过规范摘抄,带着学生体会诗情。课外,通过收集、整合诗歌,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层面,教材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以“母爱”“自然”为中心的意象,了解现代诗饱含情感、想象丰富、语言表达独特等特点。作业设计中的摘抄、收集、创编也为学生的这一“初步了解”服务,每一课作业布置的难度也是逐级递增,让学生逐步达成,呈现阶梯性、系统性。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层面,学生逐步完成长周期作业,评价也逐步形成。笔者依据学生每一课作业的达成情况作出评价,同时提出分层作业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果性评价,举办诗歌朗诵会、开展诗集展陈等活动。表2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长周期作业
分类课文
学习课时诗歌单元的长周期作业摘抄收集创编第一阶段:
课堂教学《短诗三首》2工整摘抄课文,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写的时候注意分行阅读冰心诗集《繁星》,选其中一首,工整地抄写下来模仿《繁星》(七一),用罗列的方式,尝试写一写《绿》2根据自己的体会给诗歌排版收集有关“绿”的诗歌模仿《绿》第三小节,体会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尝试写一写《白桦》2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图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挑选最喜欢的一首,写到摘抄本中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在天晴
了的时候》1*个性化、创意性摘抄;摘录作者信息或创作背景*依据自己的喜好收集诗歌,并给诗歌分类*全文仿编、创编诗歌,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创编第二阶段:
综合性学习编排整
合诗集1给诗集取名、制作封面、绘制插图诗歌展出+
诗歌朗诵会2交流自己创作、收集的诗歌,举办诗歌朗诵会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的长周期作业推进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向课堂教学的作业;第二阶段,指向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表2展示的是相关作业内容。
课堂教学的长周期作业从第1课时一直延伸到第7课时。摘抄是此次长周期作业的基础要求,分布在3篇课文中,分别有不同的要求。第一课提出了基本的摘抄要求。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逐步加深,长周期作业也不断凸显新的摘抄要求,如,根据自己的体会,给诗歌排版,甚至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图,形成自己个性的摘抄。而收集喜欢的现代诗,是完成本次长周期作业的实践性要求。我们把收集要求分布到每一堂课中。《短诗三首》一课的作业,让学生收集喜欢的现代诗,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现场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收集现代诗的途径,初步体会通过书籍、报刊、网络三条途径达成收集目标的不同之处。《白桦》一课的作业,会调查学生收集了哪些诗歌,做了哪些诗歌摘抄本。由于学生初期摘抄受认知水平和途径的限制,会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在指导收集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对收集来的材料做分类整理。同时,这课的作业还提出让学生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歌,通过制作诗歌摘抄本、交流诗歌摘抄,并试着写诗,为逐步形成自己的一本诗集打基础。
创编诗歌是本次作业最难的部分,但也能从多个角度体现并发展学生的能力。通过4篇课文中涉及作业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第1课时,通过完成《繁星》一课的相关作业,了解以罗列的方式创作诗歌;通过完成《绿》一课的相关作业,体会诗歌的情感,进而模仿诗歌的结构仿写。到完成《白桦》一课的作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已经可以试着借助意象再次创作。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诗歌进行创编,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
综合性学习的作业共3课时。第1课时,让学生编排整合诗集。因为有前一阶段的作业做基础,学生创编的诗集已现雏形。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展示诗集制作过程,从编排上指导学生美化自己的诗集,给诗集取个性化的名字,设计精美的封面和封底,并给自己的诗歌配上插图,最终形成一本本可以展示的作品。后面2个课时,以成果分享会的形式,组织学生策划诗歌朗诵会和成果展示会。利用1个课时组织学生参观展览、交流创编的诗集,并设置“最佳编辑奖”“最佳创意奖”“最富诗意奖”,组织学生参与投票,让获奖的学生分享编辑过程中的小故事。利用另1个课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诗歌朗诵会开始前,组织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页的“小贴士”,理解诗歌朗诵的评价标准。教师选取学生创编诗集中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朗诵。
三、长周期作业的多元评价
一本诗集,是学生在完成长周期作业后综合实践的物化成果,离不开及时的评价跟进。我们以分层评价、展陈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形式,跟踪反馈学生的成果。
(一)分层评价,让作业成为作品
笔者会根据作业布置的要求,对学生摘抄、收集和创编的作品做出针对性评价。 摘抄维度,能够做到工整摘抄课文,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得一☆;能够做到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得一☆;能够做到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插图,得一☆;能够做到个性化、创意性摘抄,得二☆。
收集维度,能够做到收集冰心的诗歌、有关“绿”的诗歌、自己喜欢的有关植物的诗歌,分别得一☆;能够做到自主选择主题收集,得二☆。
创编维度,能够做到模仿《繁星》(七一),尝试写一写,得一☆;能够做到模仿《绿》第三小节,体会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试着写一写,得一☆;能够做到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得一☆;能够做到全文仿编、创作,能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创作诗歌的,得二☆。
三个维度的评价贯穿课堂始終,学生每达到一个维度的目标都能获得一☆。正常情况下,三篇课文学完后,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获得九☆。根据分层评价标准,在摘抄维度中能够个性化、创意性摘抄的,在收集维度中能够自主选择主题收集的,在创编维度能全文仿编、创作,能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创编诗歌的,还能获得更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集够十☆的学生,都能获得一本自己喜爱的诗集。
(二)展陈评价,让作业被看见
我们收集并展陈所有学生的作品,让每位学生在展陈区既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又能欣赏到同伴的作品。
展陈过程中,每个学生拥有3票的权利,用于评选“最佳编辑奖”“最佳创意奖”“最富诗意奖”,并让获奖的学生分享编辑过程中的小故事。如,有学生仿编的《瑶香月色》诗集,因其精美的设计、富有诗意的名称,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评,被评为“最佳编辑奖”。还有一位学生独具匠心,因在自己的作品中收集和创作了许多的数字诗而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荣获“最佳创意奖”。
(三)综合评价:让作业被欣赏
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多展示的舞台,我们在整个年级段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会。朗诵会开始前,笔者组织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页的“小贴士”,理解诗歌朗诵的评价标准。教师选取学生收集创作的诗歌,进行分类,并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用恰当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并组织学生观赏一些名家的朗读视频,建立对“表情、手势要自然”这一要求的具体认识。之后,学生练习。
我们利用1课时进行活动准备,从朗诵主题、朗诵时间、主持人、表演形式、教室布置、串词设计、道具安排、评委选择、节目顺序、场地清洁、活动报道等方面做了商讨。最终,大家决定将整场诗会分为三个板块:鸿儒博学领诗篇、瑶台名家竞争彩、博采众长有人评。
鸿儒博学领诗篇,主要由教师朗诵诗歌,为学生作示范。我们邀请了学校朗诵队的指导老师为学生朗诵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从节奏、表情、手势等方面给予学生启发引领,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歌的魅力。
瑶台名家竞争彩,每个班选4位学生做代表,分类朗诵古今中外16位诗人的诗歌。现场,小诗人们用恰当的语气朗诵出了诗歌表达的情感,对其他同伴既有引领,又有启发。
博采众长有人评,每个班8位诗人,朗诵自己写的诗歌。有前面两个板块中教师和优秀同伴的朗诵引领,学生都能适时取长补短,尽量用好自己摘抄、收集、创编的素材,做到新的提升。
三个板块的朗诵表演结束,我们会请参与诗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评价,从朗诵语气、朗诵情感、朗诵表情、朗诵手势等角度,评选出“最佳朗诵者”。这样的评价尝试,再次掀起了学生诵诗、写诗的兴趣。
一个单元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不但有效整合了作业,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让作业变得有趣。诗集形成后,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这样有创意的提取与整合,关联与评价,叩开了诗歌的大门,唤醒了学生对诗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