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四“然”境界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经提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认为,数学教学有四重关于“然”的境界:第一重是“知其然”的境界,就是教知识,教解题,反复训练,不管什么题目,先让学生做上几遍,混个脸熟;第二重是“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就是教原理,教方法,注重教学理论的运用,不是就题讲题,而是通过题目传授方法,并螺旋上升和提高;第三重是“知其所以不然”的境界,就是教状态,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习真的发生;第四重是“超然”的境界,就是超乎本身,“忘乎所以”,上升到一种文化,甚至超出文化。
  “算24点”是一种数学游戏,据传是由华人孙四杰先生发明的,其规则是:在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四张,利用牌面所表示的数(约定A为1,J为11,Q为12,K为13,大小王均为0),每个数都要用并且只能用一次,通过一些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乘方等),使结果等于24。比如,如果抽出的数是3、8、8、9,那么算式可以是(9-8)×8×3=24或3×8÷(9-8)=24等。它的实质是整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以考查学生运算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这种游戏可以被运用在很多学段的数学教学中。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后设置了“算24点”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问题中也用到了“算24点”作引入载体,苏科版和北師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小节后都又设置了“算24点”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其实,高中数学中也有新的运算引入(如排列组合),教学中也可以用到“算24点”。甚至,某年某省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了“算24点”。
  下面,以“算24点”为例,说明数学教学的四重境界,同时思考我们应该和能够追求什么样的数学教学。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算24点”教学跨越了好几个学段,而不同的学段中有不同的要求。
  一、平铺直叙的“知其然”境界
  教学中,一般教师的做法是启而不发,将算型一股脑儿地抛给学生,让学生记住,再反复训练。比如,给出2、3、4、6四个数后,一般会首先介绍2×6+3×4=24、(3-2)×4×6=24和(6-3)×2×4=24等几种算法,然后指出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构造24的因数3、8、4、6、2、12;在此基础上,再简单地通过几道例题加以强化。水平比较“高”教师的还能总结出最为广泛的六种基本算型(用a、b、c、d表示抽出的四个数):(1)(a+b)×(c-d)型,如(1+3)×(10-4)=24;(2)(a+b)÷c×d型,如(10+2)÷3×6=24;(3)(a+b-c)×d型,如(6+7-1)×2=24;(4)(a-b÷c)×d型,如(5-6÷2)×12=24;(5)a×b+c-d型,如11×3+1-10=24;(6)(a-b)×c+d型,如(7-4)×5+9=24。更有甚者,还能给出在某几种运算下一共有多少种组合,其中有多少种组合算不出24,并让学生记住这些数组。
  我认为,不管教师总结出多少种算型和组合,也不管教师在这些算型和组合下如何让学生进行训练,都算是“灌输”。这是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的实际教学状态,但是,这是浅尝辄止的教学状态。
  二、循序渐进的“知其所以然”境界
  有些教师能够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具体例题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应算型的由来。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促进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以图式为基础,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形成的一种认知平衡。所谓“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直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个体认知结构改造与重组的过程,即个体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得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通俗地讲,把认知结构看成一个筐,将拿来的东西放进筐内,正好放得进去,这就是同化;筐内的东西增加了,新的东西放不进去了,就要把筐编大一点,或重新编一个筐,直至能把新的东西放进去,这就是顺应。创设条件不断进行同化和顺应,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是数学教学应该追求的“新常态”。
  如果在适当同化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必须通过顺应的方式促进自己认知结构的发展,则更有意义和价值。比如,在整数运算的基础上,再设计一组数:5、5、5、1。此时,利用以上策略就很难算出24。因此,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图式不能解决问题。面对新的刺激,学生必须对原有图式进行修正或重建。能否将运算从整数范围扩大到分数范围呢?这是一个跨度较大的过程。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或许可以得到如下解法:5×5-15=24。从整数运算状态到分数运算状态,这就是顺应。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组数:7、7、3、3。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7×3+37=24。前后都是分数运算状态,这就是同化。当然,这样设计仅仅是数量上的改变。如果教师还能带领学生总结出一些一般化的规律(算型),那就是较高的境界了。
  教师还必须不断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不断地在“同化—顺应—同化—顺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比如,在上述基础上,再给出一组数:1、3、4、6。此时,只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便行不通了。因此,学生又必须修正或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如下尝试:4×6×13=24。在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拓展到乘方(指数)运算,这又是一次顺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给出一组数:10、10、4、4。此时,学生还需要修正或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可以进行如下尝试:(10×10-4)÷4=24。这里,运算方式并没有超出加减乘除的范围,但是运算内容显然已经超出“九九乘法表”的范围;相对于前面的运算,这也是一个顺应的过程。   三、进一步探究的“知其所以不然”境界
  比较而言,“知其然”是一种低的境界,“知其所以然”是一种高的境界,而“知其所以不然”将是一种更高的境界。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此外,“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要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深入地理解知识。
  同样是“算24点”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或者启发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算23点或25点,偏偏要算24点”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讨论,将10到30之间各个整数的所有因数写出来观察,由此发现其中24的因数最多(有8个),因而被算出来的可能性最大,从而得到“‘算24点’的游戏设计是科学的(而不是随意的)”的结论。如此“知其所以不然”的探索,并不花多少时间,却需要“上乘”的功夫。探究24点的设置规律,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对“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主动地探索、发现、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的认真诠释。
  四、不可多遇的“超然”境界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化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开阔视野,通过拓展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思考。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超出数学教学,到达一种“超然”的状态,让学生终生难忘,终身受用。
  教学“阶层运算”(n!=1×2×3×…×(n-1)×n,0!=1)时,笔者同样带领学生“算24点”。通过几个简单的题目,在学生因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笔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四个0怎样能算出24?学生一下子傻眼了:根据直觉,肯定算不出来,但是,作为老师给出的题目,肯定能算出来,不过,方法肯定很独特。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最后,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发现了答案:(0!+0!+0!+0!)!=4!=24。在惊喜之余,学生更多的是感叹。接着,笔者点拨道:“这就是‘无中生有’。”学生一下子群情激昂,热烈鼓掌。这样的课堂似乎上升到了“文化”的境界。然而,第二天一大早,有一位学生跑到笔者的办公室,急不可耐地告诉笔者:“老师,我又有一种方法。‘00:00’就是24点呀……”学生如此执着思考,而内容如此超乎想象,真是妙不可言!这样的过程似乎上升到一种更高的只可意会的境界,这或许就是“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教无止境,我們应该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施刚.一个算“24点”的探究课例[J].中学教师,2013(4).
  [2] 奚喜兵.感悟游戏中的数学知识[J].中学数学,2012(7).
其他文献
在最近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A、B两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其间出现的几个小波折,让我对数学课堂上学材的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课堂上的一波三折:小棒惹的祸?  (一)多一根小棒反而不行?  上课伊始,两位执教教师均出示5根小棒,让学生从中任选3根去围一围,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操作的结果。A教师出示的5根小棒分别是8 cm、4 cm、5 cm、2 cm
期刊
摘要:开发与利用学生学习资源的基本流程是:用学习任务引出学生的学习资源;充分发现与收集资源;对资源进行分析与研究;引领学生运用资源进行学习。以这样的视角观察《理想的风筝》一课,得出的结论是:(1)要提高资源意识,充分认识学习资源的意义;(2)要灵活运用好开发、利用资源的基本流程;(3)要提高课堂时间管理水平。  关键词:观察报告语文教学学习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相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必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领会到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教学《年、月、日》,通过提前预习、谈话导入,与学生互动引出话题,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帮助他们搭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推进思维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学习进行反思,促进认知深化。  关键词:预热体验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应该是不断数学化的过程。教师教学可以根据布鲁纳的“从实物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认知理论,设计数学化的过程。其中,特别需要重视半具体、半抽象的表象操作的中介作用。教学《数图形的学问》一课时,尝试充分利用表象,使学生经历数学化。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得到如下教学启示:情境设置要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启发式教学不会过时;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化;表象;《
期刊
摘要:文言文教学出现的机械识记、繁琐分析等流弊甚多,学生学得不厌其烦,所得了了。为克服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可借助“还原”策略,从有趣记忆、深入理解、诵读积累等处入手,在学生心中埋下经典文化的种子。  关键词:有趣记忆深入理解诵读积累  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历来流行“三怕”的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怕”是因其学习有困难,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得不到收获的愉悦感。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充满智趣
期刊
摘要:《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教学以探究文明与环境的关系为突破口,分“‘挑战’和‘应战’——人与环境”“蔚蓝色的希腊——海洋文明”“执干戈以卫社稷——希腊的公民与城邦”三个板块推进,在客观分析古希腊地理环境特点的前提下,以相关史料为依托,以核心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环境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工商航海业、民主制度和民族精神等关系。  关键词:史料问题设计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期刊
小T是个转学生,长相清秀,身高比同龄人矮半头。也许是刚从老家转到陌生环境的原因,她始终不愿意主动和同学交往。刚开始,我以为她只是刚到新环境不适应,但一学期下来,她连班级的集体活动都不主动参加,春游、秋游,课间活动、伙伴游戏……总是离大家远远的,一个人待在教室里看书。对待小伙伴的邀请,总是“纹丝不动”。  小T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关注。  义卖节那天,其他同学都在热火朝天地参与活动,只有小T安静地坐在座
期刊
《我的第一本书》是牛汉先生回忆20世纪初期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第一本书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父子之间、同学之间浓浓的情谊,也抒发了自己对那个苍凉而遥远年代的风物人情的独特感受,文章亦庄亦谐,感情真挚亦不乏妙趣。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中用“知识改变命运”来概括文章的主题,许多执教者也采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话来诠释乔元贞的人生启示。但细读文本,似乎并不尽然。  一、二黄
期刊
摘要:“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学研究的最根本、最核心问题。“教什么”指向教学内容和目标,“怎么教”指向教学方法和路径;唯有把握好平衡关系,将二者有机无痕地融合,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认识多边形》一课为例,说明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教学生学“本质”“过程”和“思想”;应该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顺应学生的学习路径,着眼于学生的思维提升。  关键词:教什么怎么教认识多边形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学研
期刊
摘要: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内容从表面上看并不复杂,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也能简单运用。但是,如果站在深度学习、教书育人的角度思考,就要求教师把“简单的内容”教得深刻。为此,要理解课标与教参的教学要求和建议,系统认识教学内容(课题),深入分析问题情境,适当拓展例、习题,充分体现学生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知识系统问题情境例题变式学生主体函数的表示  作为数学教研员,笔者经常听评常态的数学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