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新知识信息的了解上具有局限性,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范围比较窄小,现行教材上的部分问题情境难以使他们产生兴趣和共鸣,在教学中就不能照搬,要从实际出发找到他们能够接受的内容去替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关键词】 故事;史料;身边的事物;数学实验;突发事件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应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
就目前而言,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新知识信息的了解上具有局限性,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范围比较窄小,现行教材上的部分问题情境难以使他们产生兴趣和共鸣,在教学中就不能照搬,要从实际出发找到他们能够接受的内容去替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本人在苏科版教材教学中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总结了几点可借鉴之处.
一、用故事、史料代替陌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
有趣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所以课堂上把教学内容与有趣的故事相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普查与抽样调查”时,由于学生对于课本引入的人口普查与收视率调查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这时我先讲个小故事:以前,有位老爷爷叫他孙子去买火柴,并再三叮嘱一定要买好用易燃的. 过了一会儿,孙子高兴的回来说:“爷爷,我买了一盒很好的火柴,已经试过了,每一根都能很快点着. ”全班学生听过后大笑. 这时教师说明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这样学生就能很自然地接受新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方法.
又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先介绍了数学家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据说当笛卡尔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 他恍然大悟: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再引入正题——我们可以怎样用网格来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被激发起来了.
二、换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如果我们能把数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无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尽量创设这种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产生问题,接受“真实的任务”、形成迫切的解决需要,并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我采集了一些呈轴对称的树叶,让学生欣赏美妙的对称,抽象出数学的本质属性,再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时,同时增加了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讲到“黄金分割点”时,我没有直接用课本中让学生测量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剪辑的电视晚会录像,并指出主持人往往不是处于舞台正中间,而是在整个舞台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因为这样视觉效果最佳. 让学生对黄金分割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再去考虑黄金分割的特点,自然这一知识点就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再如,应用题是让学生比较犯难的题型,但如果能结合当时的环境特征做适当的调整处理,用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索解决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解答也就不难了. 因此,学习应用题时,我把课本中的存款问题改为学生手中压岁钱存储的问题;把行程问题改为学生每天上学路途中的问题. 这样的处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的采用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切实可行的数学实验方法来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亲身经历实验可以获得感性认识,从而能够主动的去总结数学结论,这对于几何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应用”时,课本在介绍测量金字塔高度例子时只给出了数据和图形,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我在处理该问题时,带领学生到室外,亲自动手测量旗杆的影长,并计算旗杆的高度,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结论,掌握方法,效果比较明显.
四、增添有目的的“突发事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ASA)”时,在发给学生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时,装作无意将某名同学的纸片撕坏成如图所示.
这时提出问题:给你一张长方形纸片,你怎样剪出一个与原来三角形一模一样的纸片?若只准选其中一张纸片作为样本,你准备选择哪张纸片?这时学生的求知欲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要比直接度量或画图引入效果更好一些.
总的来说,情境创设是为了引出主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 要做到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因此,问题情境设计要合乎学生实际,突出数学实质,不能喧宾夺主,避免华而不实.
以上仅是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浅显认识和点滴体会. 事实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和实例很多,只要教学中全面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教学所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察大明.问题情境创设是为了数学教学.中学数学,2004(7-8).
[2]郭炳坤.注重情境创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通讯,2005(1).
[3]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故事;史料;身边的事物;数学实验;突发事件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应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
就目前而言,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新知识信息的了解上具有局限性,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范围比较窄小,现行教材上的部分问题情境难以使他们产生兴趣和共鸣,在教学中就不能照搬,要从实际出发找到他们能够接受的内容去替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本人在苏科版教材教学中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总结了几点可借鉴之处.
一、用故事、史料代替陌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
有趣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所以课堂上把教学内容与有趣的故事相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普查与抽样调查”时,由于学生对于课本引入的人口普查与收视率调查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这时我先讲个小故事:以前,有位老爷爷叫他孙子去买火柴,并再三叮嘱一定要买好用易燃的. 过了一会儿,孙子高兴的回来说:“爷爷,我买了一盒很好的火柴,已经试过了,每一根都能很快点着. ”全班学生听过后大笑. 这时教师说明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这样学生就能很自然地接受新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方法.
又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先介绍了数学家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据说当笛卡尔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 他恍然大悟: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再引入正题——我们可以怎样用网格来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被激发起来了.
二、换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如果我们能把数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无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尽量创设这种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产生问题,接受“真实的任务”、形成迫切的解决需要,并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我采集了一些呈轴对称的树叶,让学生欣赏美妙的对称,抽象出数学的本质属性,再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时,同时增加了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讲到“黄金分割点”时,我没有直接用课本中让学生测量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剪辑的电视晚会录像,并指出主持人往往不是处于舞台正中间,而是在整个舞台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因为这样视觉效果最佳. 让学生对黄金分割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再去考虑黄金分割的特点,自然这一知识点就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再如,应用题是让学生比较犯难的题型,但如果能结合当时的环境特征做适当的调整处理,用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索解决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解答也就不难了. 因此,学习应用题时,我把课本中的存款问题改为学生手中压岁钱存储的问题;把行程问题改为学生每天上学路途中的问题. 这样的处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的采用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切实可行的数学实验方法来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亲身经历实验可以获得感性认识,从而能够主动的去总结数学结论,这对于几何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应用”时,课本在介绍测量金字塔高度例子时只给出了数据和图形,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我在处理该问题时,带领学生到室外,亲自动手测量旗杆的影长,并计算旗杆的高度,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结论,掌握方法,效果比较明显.
四、增添有目的的“突发事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ASA)”时,在发给学生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时,装作无意将某名同学的纸片撕坏成如图所示.
这时提出问题:给你一张长方形纸片,你怎样剪出一个与原来三角形一模一样的纸片?若只准选其中一张纸片作为样本,你准备选择哪张纸片?这时学生的求知欲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要比直接度量或画图引入效果更好一些.
总的来说,情境创设是为了引出主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 要做到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因此,问题情境设计要合乎学生实际,突出数学实质,不能喧宾夺主,避免华而不实.
以上仅是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浅显认识和点滴体会. 事实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和实例很多,只要教学中全面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教学所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察大明.问题情境创设是为了数学教学.中学数学,2004(7-8).
[2]郭炳坤.注重情境创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通讯,2005(1).
[3]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