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当前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学校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研究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在课堂中涵养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贯彻落实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课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与灵魂。因此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做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就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由行动到想法,由想法到境界,层层深入地落实到学生的认知中,在悄然无声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知,从而真正入脑入心地提升了学生道德修养。
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认识,融入学生的世界中,又反过来落实到学生的文明礼仪行动中。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中,在明理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的习惯,是一种文明行为,是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样既发挥了课程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育人功能,又实现了主题课例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以文育人,树立正气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注重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通过学校优良的文化环境熏陶,达到育人的目的。
良好的校园风气、校园文化是学生文明礼仪植根发芽的沃土。学校文化是文明的积淀,是精神的导向。所以学校中的传统文化建设是为小学生文明礼仪聚拢的一抔热土。像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的积极导向作用。学校形成了“严谨 务实 和谐 创新”的校风;“敬业 求真 启迪 爱生”的教风;“立志 守纪 博学 奋进”的学风,设定了“明德仁爱,博学至善”的校训,确立了校歌、校徽等文化符号。学校结合自身“传承运河文化 创建博雅学校”的办学目标及“继承 发展 创新”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诵经典 学墨韵 促礼仪”的新理念,在诵读国学经典中浸润古代贤人雅士的高尚情怀,在挥毫泼墨中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在这一诵一写之间真正做到了春风化雨,不仅传播了知识、传授了美德,而且健康了身心、陶冶了性情。
班级中落实礼仪养成
管理促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分成三个一级目标:学校生活常用文明礼仪,社会生活常用文明礼仪,家庭生活常用文明礼仪。一级目标下又分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交往礼仪等14个二级目标,二级目标下又分87条具体要求。班主任把14个二级目标作为一学年的训练主题,每周间隔一个训练主题,班主任围绕训练主题召开相应的主题队会、文明礼仪我能行等实践活动。并把文明礼仪的要求编成三字经、儿歌等让同学们诵读,让文明礼仪的要求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这种全覆盖、立体式、互动性的的管理,促进了小学生行为的规范真正落到了实处,成为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导向。
评价促成长 围绕小学生文明礼仪的要求,设计了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手册,在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借助自评、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了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引领促发展 班主任在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队干部、学习标兵、模范学生是引领班风的骨干,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榜样作用,让他们首先做文明礼仪的践行者,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感染熏陶身边的学生,引领促进其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社会实践中践行礼仪内涵
创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每个人的义务,小学生也应参与其中,从而让学生们在创城实践中更深刻的内化文明礼仪的内涵,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这样文明礼仪教育就不仅仅拘泥于书本,拘泥于历史,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厚起来。可以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是给孩子们的德育大餐,学校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创城实践活动中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锤炼学生的文明礼仪意志,促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像这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规律地以创城为系列活动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创城实践中,揉进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渗透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
在课堂中涵养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贯彻落实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课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与灵魂。因此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做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就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由行动到想法,由想法到境界,层层深入地落实到学生的认知中,在悄然无声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知,从而真正入脑入心地提升了学生道德修养。
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认识,融入学生的世界中,又反过来落实到学生的文明礼仪行动中。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中,在明理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的习惯,是一种文明行为,是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样既发挥了课程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育人功能,又实现了主题课例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以文育人,树立正气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注重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通过学校优良的文化环境熏陶,达到育人的目的。
良好的校园风气、校园文化是学生文明礼仪植根发芽的沃土。学校文化是文明的积淀,是精神的导向。所以学校中的传统文化建设是为小学生文明礼仪聚拢的一抔热土。像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的积极导向作用。学校形成了“严谨 务实 和谐 创新”的校风;“敬业 求真 启迪 爱生”的教风;“立志 守纪 博学 奋进”的学风,设定了“明德仁爱,博学至善”的校训,确立了校歌、校徽等文化符号。学校结合自身“传承运河文化 创建博雅学校”的办学目标及“继承 发展 创新”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诵经典 学墨韵 促礼仪”的新理念,在诵读国学经典中浸润古代贤人雅士的高尚情怀,在挥毫泼墨中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在这一诵一写之间真正做到了春风化雨,不仅传播了知识、传授了美德,而且健康了身心、陶冶了性情。
班级中落实礼仪养成
管理促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分成三个一级目标:学校生活常用文明礼仪,社会生活常用文明礼仪,家庭生活常用文明礼仪。一级目标下又分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交往礼仪等14个二级目标,二级目标下又分87条具体要求。班主任把14个二级目标作为一学年的训练主题,每周间隔一个训练主题,班主任围绕训练主题召开相应的主题队会、文明礼仪我能行等实践活动。并把文明礼仪的要求编成三字经、儿歌等让同学们诵读,让文明礼仪的要求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这种全覆盖、立体式、互动性的的管理,促进了小学生行为的规范真正落到了实处,成为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导向。
评价促成长 围绕小学生文明礼仪的要求,设计了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手册,在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借助自评、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了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引领促发展 班主任在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队干部、学习标兵、模范学生是引领班风的骨干,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榜样作用,让他们首先做文明礼仪的践行者,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感染熏陶身边的学生,引领促进其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社会实践中践行礼仪内涵
创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每个人的义务,小学生也应参与其中,从而让学生们在创城实践中更深刻的内化文明礼仪的内涵,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这样文明礼仪教育就不仅仅拘泥于书本,拘泥于历史,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厚起来。可以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是给孩子们的德育大餐,学校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创城实践活动中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锤炼学生的文明礼仪意志,促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像这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规律地以创城为系列活动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创城实践中,揉进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渗透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