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稍有闲暇,人们便会走进大自然,或去攀登名山奇峡,或去寻访名胜古迹,或去游览溪流湖泊,或去探寻江河之源……所到之处,大自然总以其绮丽迷人的风景,盛情款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除了尽情享受大自然呈现给人们的视觉盛宴外,人们也总是借助于手中那支五彩之笔,尽情地描绘着那一幕幕美丽的风景。
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过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就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文革”动乱还未结束,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却不知人往何处去。
我曾在一首诗里说到“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是同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矫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再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戊戌变法六君子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度关河。”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一变。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云:“雪月天山皎月光,边声惯听唱伊凉。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他出嘉峪关时感慨:“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
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上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
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作者梁衡,选自《人民政协报》2016年9月27日)
阅读手札
“明月出天山”一句语出李白《关山月》,诗人把人们印象中似乎只有大海上空才见得到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新鲜且壮观。而本文的作者则借自己被发配到西北后看到的月亮,抒发出了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字里行间表达了其对西北的爱恋。
读后涟漪
1.选文中,作者为什么说“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
2.选文第二段中黑体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3.细读选文,可以发现作者大量引用了古诗词,这样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5.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的主旨。
山寒水瘦之冬月,伏牛山满目枯黄,背阴处积雪斑驳,偶有松柏几株,绿竹一丛,苍翠着一点生机。
车如小舟,在波峰浪谷间游弋。至一山高处,文友红枫说,嵩县白河乡很神奇,它处在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脚下这座山,便是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路边一碑载有此事,我们拂去积雪,却拂不尽薄冰,只好作罢。
至云岩寺,满地落叶踩踏成泥,晴空下,几棵高大粗壮、筋骨毕现的千年银杏傲然向天。
山谷正中,有一座朝阳的古庙,这就是云岩寺。寺庙背后,两棵参天银杏,裸露的枝干,像黑色的闪电虬曲在冬日的晴空。
村民说,这是下寺,再往里走上6公里还有上寺。我们嗟叹着,开始步行。
谷中一溪,满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乱石,溪水淙淙,在乱石间跌宕喧闹。我们踩着乱石,逆流而上。
谷中,零星住着人家,不见青壮劳力,只有几位白发老者在门口或溪边,翻拣或淘洗银杏果、山茱萸。门口的竹席,溪边的卧石,到处晒着那些黄白红艳的山果。山里少土地,这些大山和金秋的馈赠,是山民赖以生存的一项收入。
溪畔、崖壁,一些未及采摘的山茱萸如繁星般缀满树间,摘一颗尝尝,酸酸甜甜的,似山楂的味道。而那些不曾采摘的柿子树,因没了婆娑摇曳、欲露还藏的绿叶,满树的柿子一览无余地醒目着。柿子太稠,树枝被压成弧线;经霜后的柿子红得透亮,那浓缩進阳光的诱人红艳,张扬成荒寒中的一抹诗意。
山上谷中,千年银杏随处可见。与恐龙同时代的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其他植物都已灭绝,它却奇迹般活了下来。云岩寺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400多棵古银杏树。
中午,在农家吃饭,品味一种难得的“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的意趣。山里人居然还用着烧柴禾的灶台,四壁土墙和屋顶满是烟熏火燎的黢黑,浓浓的烟火味弥散着一种久违的亲切,让人回想起童年的味道。
冬日午后,山村寂寥,土墙古瓦的老屋茅舍间散发着古旧的气息,不时有家鸡、黄狗、老猫的身影出没,让人恍若时光倒退了一个世纪。偶尔也有几间贴有瓷砖的洋房,它们扎眼的光鲜破坏了小村古旧的风格,给人一种文白夹杂的别扭。
山谷尽头,艳阳下一峰巍峨俊秀,那便是伏牛山主峰龙池曼。山脚处有一块石碑,风剥雨蚀,已不易辨认。农人说,这就是上寺的遗址。
我惊讶,当年声名赫赫,和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的云岩寺,如今破落得只剩下一块字迹模糊的石碑了?
莫名惆怅。唐朝远去了,化为几册发黄的史书;上寺荡然无存了,只余两块字迹模糊的石碑石刻;唯有寺中错落分布的银杏树在寂寞地挺立着。这些目睹了云岩寺千年兴衰的古银杏树是否已然成佛?它荣枯不惊、淡定从容的年轮里可否藏有漫漫岁月的沧桑往事?
(作者逯玉克,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月30日)
阅读手札
伏牛山自古以来就有着数不清的文化典故,这自然让作者为之动心;可当他看到那些零零落落的景物时,内心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这种惆怅来自哪里,我们并不知道,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淡淡的忧伤,却让我们心领神会。
读后涟漪
1.本文是按照游览的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作者所写的时间段及主要见闻。
2.请结合语境,说说第十段中黑体词的含义。
3.在游览云岩寺的下寺和上寺时,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请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100字。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末作者所发出慨叹的理解,不少于150字,答题纸自备。
(本版参考答案见第31版)
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过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就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文革”动乱还未结束,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却不知人往何处去。
我曾在一首诗里说到“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是同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矫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再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戊戌变法六君子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度关河。”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一变。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云:“雪月天山皎月光,边声惯听唱伊凉。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他出嘉峪关时感慨:“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
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上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
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作者梁衡,选自《人民政协报》2016年9月27日)
阅读手札
“明月出天山”一句语出李白《关山月》,诗人把人们印象中似乎只有大海上空才见得到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新鲜且壮观。而本文的作者则借自己被发配到西北后看到的月亮,抒发出了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字里行间表达了其对西北的爱恋。
读后涟漪
1.选文中,作者为什么说“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
2.选文第二段中黑体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3.细读选文,可以发现作者大量引用了古诗词,这样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5.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的主旨。
山寒水瘦之冬月,伏牛山满目枯黄,背阴处积雪斑驳,偶有松柏几株,绿竹一丛,苍翠着一点生机。
车如小舟,在波峰浪谷间游弋。至一山高处,文友红枫说,嵩县白河乡很神奇,它处在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脚下这座山,便是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路边一碑载有此事,我们拂去积雪,却拂不尽薄冰,只好作罢。
至云岩寺,满地落叶踩踏成泥,晴空下,几棵高大粗壮、筋骨毕现的千年银杏傲然向天。
山谷正中,有一座朝阳的古庙,这就是云岩寺。寺庙背后,两棵参天银杏,裸露的枝干,像黑色的闪电虬曲在冬日的晴空。
村民说,这是下寺,再往里走上6公里还有上寺。我们嗟叹着,开始步行。
谷中一溪,满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乱石,溪水淙淙,在乱石间跌宕喧闹。我们踩着乱石,逆流而上。
谷中,零星住着人家,不见青壮劳力,只有几位白发老者在门口或溪边,翻拣或淘洗银杏果、山茱萸。门口的竹席,溪边的卧石,到处晒着那些黄白红艳的山果。山里少土地,这些大山和金秋的馈赠,是山民赖以生存的一项收入。
溪畔、崖壁,一些未及采摘的山茱萸如繁星般缀满树间,摘一颗尝尝,酸酸甜甜的,似山楂的味道。而那些不曾采摘的柿子树,因没了婆娑摇曳、欲露还藏的绿叶,满树的柿子一览无余地醒目着。柿子太稠,树枝被压成弧线;经霜后的柿子红得透亮,那浓缩進阳光的诱人红艳,张扬成荒寒中的一抹诗意。
山上谷中,千年银杏随处可见。与恐龙同时代的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其他植物都已灭绝,它却奇迹般活了下来。云岩寺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400多棵古银杏树。
中午,在农家吃饭,品味一种难得的“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的意趣。山里人居然还用着烧柴禾的灶台,四壁土墙和屋顶满是烟熏火燎的黢黑,浓浓的烟火味弥散着一种久违的亲切,让人回想起童年的味道。
冬日午后,山村寂寥,土墙古瓦的老屋茅舍间散发着古旧的气息,不时有家鸡、黄狗、老猫的身影出没,让人恍若时光倒退了一个世纪。偶尔也有几间贴有瓷砖的洋房,它们扎眼的光鲜破坏了小村古旧的风格,给人一种文白夹杂的别扭。
山谷尽头,艳阳下一峰巍峨俊秀,那便是伏牛山主峰龙池曼。山脚处有一块石碑,风剥雨蚀,已不易辨认。农人说,这就是上寺的遗址。
我惊讶,当年声名赫赫,和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的云岩寺,如今破落得只剩下一块字迹模糊的石碑了?
莫名惆怅。唐朝远去了,化为几册发黄的史书;上寺荡然无存了,只余两块字迹模糊的石碑石刻;唯有寺中错落分布的银杏树在寂寞地挺立着。这些目睹了云岩寺千年兴衰的古银杏树是否已然成佛?它荣枯不惊、淡定从容的年轮里可否藏有漫漫岁月的沧桑往事?
(作者逯玉克,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月30日)
阅读手札
伏牛山自古以来就有着数不清的文化典故,这自然让作者为之动心;可当他看到那些零零落落的景物时,内心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这种惆怅来自哪里,我们并不知道,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淡淡的忧伤,却让我们心领神会。
读后涟漪
1.本文是按照游览的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作者所写的时间段及主要见闻。
2.请结合语境,说说第十段中黑体词的含义。
3.在游览云岩寺的下寺和上寺时,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请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100字。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末作者所发出慨叹的理解,不少于150字,答题纸自备。
(本版参考答案见第3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