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而直观想象素养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对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为此,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力的内涵,基于空间状态分析、数形探索、构建直观模型、解决图形问题等,进行了教学优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而直观想象素养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对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为此,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力的内涵,基于空间状态分析、数形探索、构建直观模型、解决图形问题等,进行了教学优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直观想象;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科学长周期观察活动具有综合性、过程性、生成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长周期观察活动往往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有的浅尝辄止,虎头蛇尾;有的关注概念,弱化经历;有的重视体验,缺乏总结……以上种种,均不利于学生真正体验科学观察的过程与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与精神。针对以上现状,笔者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形成记录册、丰富评价体系多元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为了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扩大,其中音乐课堂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初中音乐有着很大的趣味性,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课,觉得是所有初中课程中最放松的、最感兴趣的。在初中教学中,音乐虽然不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所占的比例大,但音乐教学依然很重要,尤其是合唱,是不可取代的。本文主要从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初中音乐中进行合唱教学做了详细
摘 要:中学政治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主力军,其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从中学政治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要符合师德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等三个途径。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师;职业伦理;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13-1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
摘要:近年来,语文课堂强调“对话”,具有较强的即时性,突出“开放”,使课堂呈现出丰富且生动、多变而复杂的态势,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些“错误”和“疑惑”的另类生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纠正自己忽视甚至厌恶的心理,对这类令教师“措手不及”的生成迅速进行判断,科学而艺术地加以把握,形成临时性的教学资源,如此才能收获一些意料之外的精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另类生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因诸多因素形成的厌学心理展开疏导策略的探讨,力求引导他们摆脱厌学的情绪与阴影,回归正途,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 关键词:高中“厌学生”;厌学心理;疏导策略;实践研究 中圖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19-1 一、激励评价,唤醒“厌学生”内心向上的意识 一个学生成为“厌学生”是逐步形成的,他们往往因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
摘 要:尽管合班并校有利有弊,但并后的小学校还需向前发展。据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介绍,在甘肃省,并后10名学生及以下的“麻雀学校”有3100余所,而100人以下的有9104所,是去是留,难以定论。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并后的小学必须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本课题组经过
摘 要: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物理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优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27-1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和
摘要:思维导图快速系统地整合知识,可以为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极其有利的条件,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恰恰是发散思维的具体化、形象化。 关键字:设计;充实;完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67-1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
摘要:《金黄的稻束》是一首具有“雕塑的质感和光辉”的诗歌,它具有较深的哲理性思考。本文试图从绘画和雕塑的角度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歌,还原诗歌的绘画之美,品味其雕塑之美,领悟其哲思之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绘画;雕塑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79-1《金黄的稻束》这首诗歌是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诗中关于劳动生命的思
中图分类号:G63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46-1 北师大版《数学》在八年级删减了“平行线等分线段”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刚开始让我们老师有些茫然,但没想到正因为这一删减,在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传统教材与新教材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都是采用作辅助性构造平行四边形,再无新意。而初学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