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新课导入的情境创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xi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就是在上课伊始,教师迅速把学生带入与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所谓“情境”,即努力创设模拟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如果让学生置身其间,就会引发学生的喜怒哀乐,就会促使他们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心智得以激活,情感得以熏陶,人格得以修炼。
  中职语文教材精选了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经典文章。但因为相隔时代久远,或学生经验、知识积累等原因,很多时候学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对教材感兴趣。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时间、空间的隔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跨越时空,有效地沟通和融合学生与自己之间的审美经验,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审美经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善于创设高度凝练的导入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领悟教学情境所特有的“云外之致,味外之道”。实施新课改以来,笔者根据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寻语文课情境导入创设的方法,结合中职语文教材与教学实践,粗浅地概括出以下几种可行的情境导入类型。
  
  一、 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语文教材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将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易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感情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教学《琵琶行》时,先播放了一段忧伤哀婉的琵琶独奏曲,并用多媒体展示寒空、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婉的音乐、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悲凉而抑郁的氛围中,为课文奠定了鉴赏的基调,营造了探究的氛围。而诗中描写音乐的句子也令人拍案叫绝:“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音乐或珠圆玉润或欢快娴雅或激越高亢,为了让学生加深体会,在播放完乐曲后再请学生欣赏、品评课文,师生们共同赏析,浸润在诗与音乐无尽的旋律中。
  
  二、 背景介绍,以情激情
  
  任何一件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学生往往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戏剧性的创作背景较感兴趣。笔者会在课前广泛查阅,多角度搜集整理材料,包括学生喜闻乐见的逸事,再于课内娓娓导入,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笔者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带入,汇集外国列强以各种借口肆意侵犯我国领土,杀害我同胞的材料,顺势导入1926年3月18日人民的抗议活动,厉声斥责段祺瑞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和公然杀戮革命群众的滔天罪行,沉痛哀悼“三·一八”惨案中的遇害者,于十分沉重的气氛中,介绍刘和珍并顺势解题,激发起学生对段政府、外国列强的憎恨之情,使他们急切希望阅读课文以了解事情经过,达到先抑后扬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古文《鸿门宴》时,先在屏幕上呈现刘邦项羽进军路线图,再介绍刘邦与项羽相争时的军事情形:“在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有两支声势浩大的队伍,一支是刘邦,一支是项羽。楚怀王曾与他们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大怒,欲击刘邦。当时,项羽兵四十万,刘邦军仅十万在霸上。项羽欲击刘邦易如反掌,两军相距四十里,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鸿门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举行的一次宴会,它揭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这次宴会明争暗斗,暗含杀机。”这样介绍鸿门宴的政治背景、军事形势就激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 激情朗讀,入情入境
  
  中职语文教材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摘取课文中的优美语段,激情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欣赏的意境是诗歌和散文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方法。以这种方法导入课题,能收到一触即发的效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四、五、六三个自然段,写景状物如诗如画,措词造句韵律协调,既能诱发学生无边的遐想,又能使人深受意境美的感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语言自然纯熟,意象经艺术的提炼独具轻盈流丽的情致,自始至终都似水柔情,点题即可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又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美,意境高远,点题吟诵几句,再让学生一齐朗诵进入诗词的意境。
  
  四、 引思质疑,带入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教学中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在学习《梦和泪》这篇文章时,出示题目即可设置悬念:是谁?做什么梦?为什么做梦?流什么泪?梦和泪之间有什么关系?随着这些问题的呈现,学生在欲求得到答案的急切心情下,在一种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注意、思维活动起来,就能以“心愤愤,口悱悱”的最佳学习状态进入读本。又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文章,出示题目亦可设置悬念:墓的主人是谁?这是怎样的一座坟墓?为什么说是最美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了起来,就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在学生看法不够统一,思而不得其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转入对文章的指导阅读。
  总之,“天道酬勤”,只要教师们能勤于思考,努力钻研,认真构思,巧妙设计,注意导语的科学性、精练性与技巧性,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材等实际情况,紧扣教学的中心内容来精心设导,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生”入胜,真正体现导入的诱导、激励、定向的功能。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特殊化”是一种常用的数学猜想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用常规方法进行分析难以下手,我们就可以用“特殊化”的方法考虑,探索解题过程,看一看在特殊情况下问题呈现什么性质或规律,从而得到启发去解决一般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
高考结束,回想整个高三阶段,感受最深的是:第一,一味实施题材海战术,师生皆累。可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现代教育的考核机制,决定了语文教师只能以反复的训练与考试去争取所任学科的更高分数,只能以快捷与高效,以操作性的技术训练来分解课内外的时间与精力。基于此,大多数教师对课本只能也只好避而远之;第二,回归课本时,只是走马观花。可实际是,高考考题与课本关系非常密切,如果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高考题
原发性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其患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中医药治疗本病注
【摘 要】 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仍然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觉得学习苦、学习累,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教师常常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产生厌教情绪。从而教学效果低下,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本文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两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
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因素、航运市场格局酝酿-深刻变化、港口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这是世界港航企业面临的现状。上海港虽然在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两项指标中,坐上世界“
在航运繁忙的珠江口,活跃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继承和发扬着优良传统,勇于进行改革和创新,他们就是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以下简称广州航标处)青年突击队。如今,青年突
2011年4月,35岁的王均龙调任广州海事局港珠澳大桥现场工作部(现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作为一名有着12年丰富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经验和良好的专业技能的海事执法员,此时的任命,对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就是,个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是要把人搞垮的。那么,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和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有效地学习就成为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涉及知识的类型,后一个问题就涉及教学的策略。    一、知识的类型    1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的知识。这类知识可
物理学充满了奥秘,也充满了探究的魅力。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实验无疑在人类的好奇与未知世界奥秘之间搭起了桥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重温科学大师的经典理论的同时,对实验的审视和解读同样应该重视。  高中教材对实验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测量、观察、探究、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以及收集与处理数据等方面的要求。另外,实验也并未规定一定用什么器材来完成,这是为了